一种空调椅.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427132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5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21727.6

申请日:

20150925

公开号:

CN106551548A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C7/74,A47C7/02,A47C7/40,F25B29/00,F25B49/00

主分类号:

A47C7/74,A47C7/02,A47C7/40,F25B29/00,F25B49/00

申请人: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吉义,董德智,国德防,张中晓,黄尧,陈冬铃,冯康,何敬芳,蔡艳芳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51062172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宇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椅,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空调椅包括椅子支架结构、椅背和椅座,支架结构为中空结构,椅背和椅座下设置有通道。支架结构内的管道相互贯通,构成第一路送风通路,位于椅背的上半部分的第一出风口为第一路送风通路输送冷/暖风。椅背和椅座内的通路连通,形成第二路送风通路,椅座与椅背的交界处的第二出风口为第二路送风通道输送冷/暖风。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与位于椅座下方的热交换装置的出风管路相连,为空调椅提供所需的冷/暖风。本发明的两路送风通道,能够满足不同身体部位的温度需求,更为节能,且椅脚安装有脚轮,方便移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椅,包括:椅子支架结构、椅背和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支架结构、椅背和椅座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椅子支架结构包括扶手和椅腿,所述椅背及扶手位于椅座上,所述椅子支架结构、所述椅背和所述椅座为中空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椅座下方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空调椅开设有用于连接热交换装置的进风口;所述扶手与椅腿相互贯通,形成第一路送风通道;所述椅座与椅背相互贯通,形成第二路送风通道;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和第二路送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与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与椅座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的后侧包括隔板,与所述椅背的后侧之间形成送风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下安装有脚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包括头枕区和靠背区;所述头枕区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的中心区域;所述椅背上的出风孔分布于所述靠背区,所述头枕区的表面区域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椅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按钮,包括7个:开机键、第一送风键、第二送风键、制冷键、制热键、智能键、关机键;开机键,控制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接通;第一送风键,控制所述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工作/停机;第二送风键,控制所述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工作/停机;制冷键,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功能;制热键,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热功能;智能键,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自动检测环境温度,开启制热或制冷功能;关机键,控制所述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排风扇;所述冷凝器的排风出口朝向椅背的后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椅背后盖;所述椅背后盖上涂布有隔热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椅。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房间空调一般采用挂壁、柜式、窗式、吊顶或者房顶嵌入式等空调,房间空调或中央空调在调节室内温度时,通常由空调出风口吹出冷风或热风通过空气媒体传递,来调节室内温度的降温或升温,让人体感到凉爽或温暖。

在体育馆、体育场、大型会议中心及剧场等空间较大容纳的场所,采用传统的空调设备进行制冷或制热,实现房间温度的调节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当人体坐下时,后背和腿部与椅座长时间接触的区域,不易透气,容易出汗,体感温度较高,而传统的空气调节设备不能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空调椅,能够解决传统空调设备不能对人体坐下时,椅座和椅背与人体的接触区域部分不透气、容易出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椅,包括:椅子支架结构、椅背和椅座,所述椅子支架结构、椅背和椅座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椅子支架结构包括扶手和椅腿,所述椅背及扶手位于椅座上,所述椅子支架结构、所述椅背和所述椅座为中空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椅座下方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空调椅开设有用于连接热交换装置的进风口;所述扶手与椅腿相互贯通,形成第一路送风通道;所述椅座与椅背相互贯通,形成第二路送风通道;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和第二路送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 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与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与椅座的连接处,与所述第二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的后侧包括隔板,与所述椅背的后侧之间形成送风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椅腿下安装有脚轮。

进一步地,所述椅背包括头枕区和靠背区;所述头枕区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的中心区域;所述椅背上的出风孔分布于所述靠背区,所述头枕区的表面区域封闭。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的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椅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控制按钮,包括7个:开机键、第一送风键、第二送风键、制冷键、制热键、智能键、关机键;开机键,控制所述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接通;第一送风键,控制所述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工作/停机;第二送风键,控制所述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工作/停机;制冷键,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功能;制热键,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热功能;关机键,控制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器、冷凝器、排风扇;所述冷凝器的排风出口朝向椅背的后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椅背后盖,所述椅背后盖上涂布有隔热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1.空调椅具有两路送风通路,能够满足不同身体部位的温度需求,更为 节能;

2.空调椅设置头部保护模式,在头枕部无出风孔,防止空调直吹头部而造成头疼;

3.空调椅的两个进风口处设置吹风电机和空调,通过控制吹风电机可以调节进风口的风速及流量,两个出风口可以独立工作,也可同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空调椅包括椅子支架结构、椅背11和椅座12,均为中空结构,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孔8。椅子支架结构包括扶手9和椅腿10,椅背11和扶手9位于椅座12的上方。扶手9和椅腿10内的中空结构相互连通,形成第一路送风通道;椅背11和椅座12之间的通道也相互贯通,形成第二路送风通道。椅座12的下方安装有热交换装置14,空调椅上开设与热交换装置14出风管路相连通的进风口,进风口与第一路送风通道、第二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本实施例椅腿10包括两条前腿、两条后腿、位于两条前腿之间的一条支撑腿。四条椅腿两两之间靠近地面的区域还安装有四条水平的支撑条,两侧的支撑条之间的中心,还设置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支撑条,连接前侧和后侧 的支撑条。

优选地,空调椅的两侧设置有扶手9,呈“L”型。扶手9的一端与两条前腿上端相接,另一端与椅背11相接。

上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7和第二进风口4。椅背11的上半部分靠近中心的区域设置第一进风口4,与热交换装置14的出风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口位于椅背11的后侧。第一接口与热交换装置14的出风管路上还安装有第一送风电机和风扇,调节第一风扇的转速,实现对第一出风口处的风速改变。当第一风扇不转时,第一出风口内无冷风/热风进入。

第二进风口4位于椅背11和椅座12之间的接缝处,第二进风口与热交换装置14的出风管路连接的第二接口位于与接缝处的外侧,该接口处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送风电机和风扇5,通过调节第二风扇的旋转速度,进而改变椅背11内的进风速度。当风扇关闭时,第二进风口无冷风/热风输入。

椅背11后侧安装有隔板2和椅背后盖3,隔板2与椅背11固定连接,形成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为第二送风管路的一部分。

优选地,椅腿10下均安装有脚轮6。带有脚轮的空调椅,可自由移动至需要使用的场所。

椅背11包括头枕区和背靠区。头枕区位于椅背11上半部分的中心区域,包括上述的第一进风口。头枕区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未分布出风孔,为封闭结构。空调直吹头部容易引起头疼,故头枕区的封闭结构有利于保护头部的健康。靠背区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上不均匀地分布了若干出风孔,在靠近与椅座的接缝处,出风孔分布较密集,远离接缝处的靠背区出风孔逐渐减少。椅座12上的出风孔,也是在靠近接缝处密集分布,远离接缝处较为分散。因越靠近座椅接缝处,人体与座椅的接触越不透气,容易出汗,所以出风孔在接缝处密集分布,满足了人体在坐下时各身体区域的不同温度需求。

扶手9和椅腿10上的出风孔,分布方式可以为均匀或不均匀,分布密度较小。人体不与座椅接触或较少时间接触的区域,对温度要求不高,分布密度较小,有利于节能。

优选地,本实施例椅背11正面的侧边上部与扶手9贯通的区域、第一进风口处两侧的顶边和椅座12的两个侧面,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有出风孔。第一送风通道的出风路线为:第一进风口的冷/热风进入椅背11的顶边、侧边、扶手,最终到达椅腿10。第二送风通道的出风路线为:第二进风口的冷/热风直接分成两侧输送至椅背11和椅座12。

上述出风孔8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本实施例优选地采用圆形出风孔,圆形孔也比较容易加工。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空调椅的扶手9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13,如图3所示。优选地,本实施例包括4个控制按钮: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椅整机电路接通的开机键131、第一送风键132、第二送风键133、智能键134、制冷键135、制热键136和用于控制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断开的关机键137。

第一送风键132,用于控制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1工作。按下该按钮后,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1工作,第一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输出冷/热风。第二送风键133,用于控制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5工作。按下该按钮后,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5工作,第二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输出冷/热风。可根据不同的需要,按下第一送风键132或第二送风键133,对身体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有利于节能;同时按下第一送风键132和第二送风键133,对人体全身进行温度调节。

其中,智能键134开启时,检测空调椅附近的环境温度,能够自动调整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或制热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另一实施例,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通道相互贯通。当人体对温度调节范围的较小时,第一送风键132或第 二送风键133按下时,冷/热风从第一送风口或第二送风口进入,输送至空调椅的椅背11、椅座12、扶手9和椅腿10处,因此时只有一路风扇工作,空调椅的出风量较小;当人体对温度调节的范围较大时,第一送风键132和第二送风键133均按下,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同时工作,空调椅的出风量较大。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热交换装置包括:蒸发器141、主送风风扇142、主电机143、排风扇144、冷凝器145,均为垂直安装。其中,蒸发器141和冷凝器145,位于装置最外侧;蒸发器141,位于远离椅背11的位置;冷凝器145,位于最靠近椅背的一侧。热交换装置14中的废热/冷空气,向椅背后方排出,如图4所示。

椅背后盖3上涂布有隔热材料,如复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目的是防止向座椅后方排出的废热/冷空气,影响对椅座后背出风口温度的调节。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椅,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一种空调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空调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空调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空调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空调椅.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621727.6 (22)申请日 2015.09.25 A47C 7/74(2006.01) A47C 7/02(2006.01) A47C 7/40(2006.01) F25B 29/00(2006.01) F25B 49/00(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 1 号海尔工业园 (72)发明人 张吉义 董德智 国德防 张中晓 黄尧 陈冬铃 冯康 何敬芳 蔡艳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31 代理人 张宇峰 (54) 。

2、发明名称 一种空调椅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椅, 涉及空调技术领 域。本发明的空调椅包括椅子支架结构、 椅背和 椅座, 支架结构为中空结构, 椅背和椅座下设置有 通道。支架结构内的管道相互贯通, 构成第一路 送风通路, 位于椅背的上半部分的第一出风口为 第一路送风通路输送冷 / 暖风。椅背和椅座内的 通路连通, 形成第二路送风通路, 椅座与椅背的交 界处的第二出风口为第二路送风通道输送冷 / 暖 风。 第一出风口、 第二出风口与位于椅座下方的热 交换装置的出风管路相连, 为空调椅提供所需的 冷/暖风。 本发明的两路送风通道, 能够满足不同 身体部位的温度需求, 更为节能, 且椅脚。

3、安装有脚 轮, 方便移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106551548 A 2017.04.05 CN 106551548 A 1/1 页 2 1.一种空调椅, 包括 : 椅子支架结构、 椅背和椅座,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椅子支架结构、 椅 背和椅座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孔 ; 所述椅子支架结构包括扶手和椅腿, 所述椅背及扶手位于椅座上, 所述椅子支架结构、 所述椅背和所述椅座为中空结构 ; 还包括 : 位于所述椅座下方的热交换装置 ; 所述空调椅开设有用于连接热交换装置的进风口 ; 所述扶手与。

4、椅腿相互贯通, 形成第一路送风通道 ; 所述椅座与椅背相互贯通, 形成第二路送风通道 ; 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和第二路送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 风口 ; 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 与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 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与椅座的连接处, 与所述第二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 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 ; 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

5、 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的后侧包括隔板, 与所述椅背 的后侧之间形成送风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椅腿下安装有脚轮。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椅背包括头枕区和靠背区 ; 所述头枕区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的中心区域 ; 所述椅背上的出风孔分布于所述靠背区, 所述头枕区的表面区域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 用于 控制所述空调椅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控制按钮, 包括7个 : 开机键、 第一送。

6、风键、 第二送风键、 制冷键、 制热键、 智能键、 关机键 ; 开机键, 控制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接通 ; 第一送风键, 控制所述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工作 / 停机 ; 第二送风键, 控制所述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工作 / 停机 ; 制冷键, 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功能 ; 制热键, 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热功能 ; 智能键, 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自动检测环境温度, 开启制热或制冷功能 ; 关机键, 控制所述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 : 蒸发器、 冷凝 器、 排风扇 ; 所述冷凝器的排风出口朝向椅背的后方。 10.根据权。

7、利要求 1 所述的空调椅,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 : 椅背后盖 ; 所述椅背后盖上涂布有隔热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6551548 A 2 1/4 页 3 一种空调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椅。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房间空调一般采用挂壁、 柜式、 窗式、 吊顶或者房顶嵌入式等空调, 房间空 调或中央空调在调节室内温度时, 通常由空调出风口吹出冷风或热风通过空气媒体传递, 来调节室内温度的降温或升温, 让人体感到凉爽或温暖。 0003 在体育馆、 体育场、 大型会议中心及剧场等空间较大容纳的场所, 采用传统的空调 设备进行制冷或制热。

8、, 实现房间温度的调节需要较长的时间, 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当人体 坐下时, 后背和腿部与椅座长时间接触的区域, 不易透气, 容易出汗, 体感温度较高, 而传统 的空气调节设备不能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提供一种空调椅, 能够解决传统空调设备不能对人体坐下时, 椅座和椅背与人体的接触区域部分不透气、 容易出汗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椅, 包括 : 椅子支架结 构、 椅背和椅座, 所述椅子支架结构、 椅背和椅座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孔 ; 所述椅子支架结 构包括扶手和椅腿, 所述椅背及扶手位于椅座上, 所述椅子支架结构、 所。

9、述椅背和所述椅座 为中空结构 ; 还包括 : 位于所述椅座下方的热交换装置 ; 所述空调椅开设有用于连接热交 换装置的进风口 ; 所述扶手与椅腿相互贯通, 形成第一路送风通道 ; 所述椅座与椅背相互 贯通, 形成第二路送风通道 ; 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和第二路送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 所述第一进风口位于所述 椅背的上半部分, 与所述第一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 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椅背与椅座的 连接处, 与所述第二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送 风电机和第一风。

10、扇 ; 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通路与热交换装置连接的管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送 风电机和第二风扇。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椅背的后侧包括隔板, 与所述椅背的后侧之间形成送风通路。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椅腿下安装有脚轮。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椅背包括头枕区和靠背区 ; 所述头枕区位于所述椅背的上半部分 的中心区域 ; 所述椅背上的出风孔分布于所述靠背区, 所述头枕区的表面区域封闭。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扶手的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 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椅工作。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多个控制按钮, 包括 7 个 : 开机键、 第一送风键、 第二送风键、 制冷 键、 制热键、 智能键、 。

11、关机键 ; 开机键, 控制所述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接通 ; 第一送风键, 控制 所述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工作 / 停机 ; 第二送风键, 控制所述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 扇工作 / 停机 ; 制冷键, 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进行制冷功能 ; 制热键, 控制所述热交换装置 说 明 书 CN 106551548 A 3 2/4 页 4 进行制热功能 ; 关机键, 控制空调椅整机电路的断开。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 : 蒸发器、 冷凝器、 排风扇 ; 所述冷凝器的排风出 口朝向椅背的后方。 0014 进一步地, 还包括 : 椅背后盖, 所述椅背后盖上涂布有隔热材料。 0015 与现有技术相。

12、比, 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 0016 1. 空调椅具有两路送风通路, 能够满足不同身体部位的温度需求, 更为节能 ; 0017 2. 空调椅设置头部保护模式, 在头枕部无出风孔, 防止空调直吹头部而造成头 疼 ; 0018 3. 空调椅的两个进风口处设置吹风电机和空调, 通过控制吹风电机可以调节进风 口的风速及流量, 两个出风口可以独立工作, 也可同时工作。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 0020 图 2 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 ; 0021 图 3 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4 是本发明空调椅优选实施例的示意图。

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 参照图12, 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空调椅包括椅 子支架结构、 椅背 11 和椅座 12, 均为中空结构, 其表面开设有若干出风孔 8。椅子支架结构 包括扶手 9 和椅腿 10, 椅背 11 和扶手 9 位于椅座 12 的上方。扶手 9 和椅腿 10 内的中空结 构相互连通, 形成第一路送风通道 ; 椅背 11 和椅座 12 之间的通道也相互贯通, 形成第二路 送风通道。椅座 12 的下方安装有热交换装置 14, 空调椅上开设与热交换。

14、装置 14 出风管路 相连通的进风口, 进风口与第一路送风通道、 第二路送风通道相连通。 0025 本实施例椅腿 10 包括两条前腿、 两条后腿、 位于两条前腿之间的一条支撑腿。四 条椅腿两两之间靠近地面的区域还安装有四条水平的支撑条, 两侧的支撑条之间的中心, 还设置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支撑条, 连接前侧和后侧的支撑条。 0026 优选地, 空调椅的两侧设置有扶手 9, 呈 “L” 型。扶手 9 的一端与两条前腿上端相 接, 另一端与椅背 11 相接。 0027 上述进风口, 包括第一进风口 7 和第二进风口 4。椅背 11 的上半部分靠近中心的 区域设置第一进风口 4, 与热交换装置 14 的。

15、出风管路连接的第一接口位于椅背 11 的后侧。 第一接口与热交换装置 14 的出风管路上还安装有第一送风电机和风扇, 调节第一风扇的 转速, 实现对第一出风口处的风速改变。当第一风扇不转时, 第一出风口内无冷风 / 热风进 入。 0028 第二进风口 4 位于椅背 11 和椅座 12 之间的接缝处, 第二进风口与热交换装置 14 的出风管路连接的第二接口位于与接缝处的外侧, 该接口处的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送风电机 和风扇 5, 通过调节第二风扇的旋转速度, 进而改变椅背 11 内的进风速度。当风扇关闭时, 说 明 书 CN 106551548 A 4 3/4 页 5 第二进风口无冷风 / 热风输入。

16、。 0029 椅背 11 后侧安装有隔板 2 和椅背后盖 3, 隔板 2 与椅背 11 固定连接, 形成中空结 构。该中空结构为第二送风管路的一部分。 0030 优选地, 椅腿10下均安装有脚轮6。 带有脚轮的空调椅, 可自由移动至需要使用的 场所。 0031 椅背 11 包括头枕区和背靠区。头枕区位于椅背 11 上半部分的中心区域, 包括上 述的第一进风口。头枕区与人体接触的一面未分布出风孔, 为封闭结构。空调直吹头部容 易引起头疼, 故头枕区的封闭结构有利于保护头部的健康。靠背区与人体接触的一面上不 均匀地分布了若干出风孔, 在靠近与椅座的接缝处, 出风孔分布较密集, 远离接缝处的靠背 区。

17、出风孔逐渐减少。椅座 12 上的出风孔, 也是在靠近接缝处密集分布, 远离接缝处较为分 散。因越靠近座椅接缝处, 人体与座椅的接触越不透气, 容易出汗, 所以出风孔在接缝处密 集分布, 满足了人体在坐下时各身体区域的不同温度需求。 0032 扶手 9 和椅腿 10 上的出风孔, 分布方式可以为均匀或不均匀, 分布密度较小。人 体不与座椅接触或较少时间接触的区域, 对温度要求不高, 分布密度较小, 有利于节能。 0033 优选地, 本实施例椅背 11 正面的侧边上部与扶手 9 贯通的区域、 第一进风口处两 侧的顶边和椅座 12 的两个侧面, 均匀或不均匀的分布有出风孔。第一送风通道的出风路线 为。

18、 : 第一进风口的冷 / 热风进入椅背 11 的顶边、 侧边、 扶手, 最终到达椅腿 10。第二送风通 道的出风路线为 : 第二进风口的冷 / 热风直接分成两侧输送至椅背 11 和椅座 12。 0034 上述出风孔 8 的形状可以为圆形、 长方形、 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本实施例 优选地采用圆形出风孔, 圆形孔也比较容易加工。 0035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空调椅的扶手9上安装有多个控制按钮13, 如图3所示。 优 选地, 本实施例包括 4 个控制按钮 : 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椅整机电路接通的开机键 131、 第一 送风键 132、 第二送风键 133、 智能键 134、 制冷键 135、 。

19、制热键 136 和用于控制空调椅整机电 路的断开的关机键 137。 0036 第一送风键 132, 用于控制第一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 1 工作。按下该按钮后, 第一 送风电机和第一风扇 1 工作, 第一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输出冷 / 热风。第二送风键 133, 用于 控制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 5 工作。按下该按钮后, 第二送风电机和第二风扇 5 工作, 第 二送风通道的出风口输出冷 / 热风。可根据不同的需要, 按下第一送风键 132 或第二送风 键 133, 对身体的一部分区域进行温度调节, 有利于节能 ; 同时按下第一送风键 132 和第二 送风键 133, 对人体全身进行温度调节。 0037。

20、 其中, 智能键 134 开启时, 检测空调椅附近的环境温度, 能够自动调整热交换装置 进行制冷或制热操作。 003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实施例, 第一送风通道和第二送通道 相互贯通。当人体对温度调节范围的较小时, 第一送风键 132 或第二送风键 133 按下时, 冷 / 热风从第一送风口或第二送风口进入, 输送至空调椅的椅背 11、 椅座 12、 扶手 9 和椅腿 10 处, 因此时只有一路风扇工作, 空调椅的出风量较小 ; 当人体对温度调节的范围较大时, 第 一送风键132和第二送风键133均按下, 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同时工作, 空调椅的出风量较 大。 0039 本。

21、发明的实施例中, 热交换装置包括 : 蒸发器 141、 主送风风扇 142、 主电机 143、 排 说 明 书 CN 106551548 A 5 4/4 页 6 风扇 144、 冷凝器 145, 均为垂直安装。其中, 蒸发器 141 和冷凝器 145, 位于装置最外侧 ; 蒸 发器 141, 位于远离椅背 11 的位置 ; 冷凝器 145, 位于最靠近椅背的一侧。热交换装置 14 中 的废热 / 冷空气, 向椅背后方排出, 如图 4 所示。 0040 椅背后盖 3 上涂布有隔热材料, 如复合硅酸镁铝隔热涂料, 目的是防止向座椅后 方排出的废热 / 冷空气, 影响对椅座后背出风口温度的调节。 0。

22、041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椅, 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 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 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 ;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 的思想, 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 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说 明 书 CN 106551548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551548 A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551548 A 8 3/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551548 A 9 4/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655154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