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焊接接头正火处理的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用机电一体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轨焊接接
头正火处理的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频感应加热正火工艺技术
己得到普遍推广应用,各种轨型焊接后正火的任务也十分的繁重,为保证钢轨
焊缝正火性能稳定,提高焊缝质量,为此,开发了能适应各种轨型正火处理的
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构。
现有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构,由于装配一致性差,使两侧正火感应线圈的
高低有落差,而且钢轨每侧采用两个油缸进行推进,正火感应线圈不能实现同
步对中,使正火感应线圈与正负电极搭接时易出现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正火感应线圈与正负
电极搭接时易出现接触不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钢轨焊接接头正火处理的
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轨焊接接头正火处
理的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构,包括横跨在钢轨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设
有钢轨夹紧机构,还包括板状齿轮和旋转臂,所述板状齿轮和旋转臂通过转轴
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臂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设有悬挂线圈的通孔,
所述板状齿轮、旋转臂、转轴和通孔均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板状齿轮、旋转臂、
转轴和通孔均沿所述支撑板轴线对称设置,两组所述板状齿轮相互啮合。采用
板状齿轮啮合的同步性保证旋转臂同步靠近,进而保证悬挂在旋转臂上的感应
线圈能够同步对中;感应线圈进行标准化设计,避免了高度落差,且通过直接
悬挂在旋转臂端部的通孔内完成安装,方便快捷,提高了对中的精度。
具体的,还包括两个油缸,所述油缸设于所述旋转臂的外侧,且所述油缸
的连杆与所述旋转臂的摆动端转动连接,所述油缸远离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
支撑板转动连接。采用油缸作为旋转臂的动力机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改进,减少成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钢轨焊接接头正火处理的感应线
圈快速对中机构,在油缸推动旋转臂带动感应线圈对中的同时,采用板状齿轮
之间同步啮合,保证了感应线圈能够同步对中,将线圈标准化,直接悬挂在旋
转臂的通孔中,降低了线圈的高低落差,且更换更加便捷,提高了对中的速度
和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中:1、支撑板,2、钢轨夹紧机构,3、板状齿轮,4、旋转臂,5、油缸,
6、齿牙,7、转轴,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
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钢轨焊接接头正火处理的感应线圈快速对中机
构,包括支撑板1、钢轨夹紧机构2、板状齿轮3、旋转臂4和油缸5,支撑板1
大致为梯形结构横跨在钢轨上,钢轨夹紧机构2位于支撑板1的底部用于将对
中机构固定在钢轨上,板状齿轮3、旋转臂4和油缸5均为两组,且两组板状齿
轮3、旋转臂4和油缸5均沿支撑板1轴线对称设置在钢轨的两侧,板状齿轮3
的形状大致为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设有齿牙6,两组板状齿轮4通过齿牙6相
互啮合,与设有齿牙6相对的一边为圆弧形,板状齿轮3圆弧形的一端和旋转
臂4的一端通过转轴7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每一侧的旋转臂4远离转轴7的
一端设有悬挂线圈的通孔8,感应线圈安装时直接悬挂在通孔8上,转轴7和通
孔8的位置也是沿支撑板1轴线对称设置,油缸5设于旋转臂4的外侧,且油
缸5的连杆与旋转臂4的摆动端转动连接,油缸5远离连杆的一端与支撑板1
转动连接,旋转臂4和板状齿轮3均为水平方向旋转,钢轨同侧的旋转臂4和
板状齿轮3的旋转方向相同,不同侧的旋转方向相反。
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对中机构固定在钢轨上,然后选择合适的感应线圈悬挂在旋转臂4
端部的通孔8内,并固定好位置,控制油缸5推动钢轨两侧的旋转臂5向钢轨
方向旋转,旋转臂5同时带动与其连接的板状齿轮3同步旋转,由于钢轨两侧
的板状齿轮3通过齿牙6相互啮合,因此,两板状齿轮3同时动作,对旋转臂5
的不同步进行了约束,保证了两侧感应线圈对中的同步性,从而保证了感应线
圈与电极的良好接触。感应线圈采用标准件直接悬挂在对中机构的通孔8内,
安装更换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
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
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
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