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分装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体分装壶.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59963.2 (22)申请日 2017.01.24 (71)申请人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 541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秀峰 区信义路21号 (72)发明人 刘海英 (74)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林培 (51)Int.Cl. A47G 19/12(2006.01) (54)发明名称 液体分装壶 (57)摘要 本发明提液体分装壶, 包括壶体, 壶体包括 内侧的壶芯和环套在壶芯外侧的挡圈, 壶芯内部 开有至少两。
2、个分装槽, 分装槽沿壶芯边缘排布, 分装槽外壁靠近槽口位置设置供液体通过的出 液口; 覆盖出液口的挡圈, 一侧开有与出液口位 置对应的壶口, 壶芯可在挡圈内旋转; 壶体顶部 配置防止液体渗漏的壶塞。 同一个壶体内设置多 个分装槽, 能同时分装多种液体, 减少液体壶体 的数量, 节能降耗; 设置挡圈作为出液口的阀门, 通过旋转壶芯能快速方便的转换目标液体。 本发 明很好地解决现有壶体不能同时分装多种液体 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6539416 A 2017.03.29 CN 106539416 A 1.液体分装壶, 包括壶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体包括内侧的壶。
3、芯(1)和环套在壶芯(1) 外侧的挡圈(2), 壶芯(1)内部开有至少两个分装槽(1-1), 分装槽(1-1)沿壶芯(1)边缘排 布, 分装槽(1-1)外壁靠近槽口位置设置供液体通过的出液口(1-2); 所述挡圈(2)覆盖出液 口(1-2), 挡圈(2)一侧开有与出液口(1-2)位置对应的壶口(2-1), 壶芯(1)可在挡圈(2)内 旋转; 所述壶体顶部配置防止液体渗漏的壶塞(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装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芯(1)上边设置限制挡圈(2) 上滑的限位边(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装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液口(1-2)设置于同一水平 高度。 。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装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塞(3)底部开有与分装槽(1- 1)之间的分隔墙(1-3)匹配的卡槽(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装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圈(2)与壶口(2-1)相对一侧 设置便于提握的手柄(4)。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何一项所述的液体分装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壶芯(1)采用透明 材质制作。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39416 A 2 液体分装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装液壶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可同时分装多种液体的液体分装壶。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现有的液体壶多为单腔式结构, 只能盛装单。
5、一的液体, 不能同时装载多种液 体而不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往往需要配置多个壶体来分装不同的液体, 以保证各液体的独 立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物质的丰富, 单腔式结构的液体壶已不能满足生活的 需求; 将不同液体分别盛装在不同水壶内也不容易管理, 易混淆碰撞, 成本较高。 0003 现有中国专利CN105639999A公开了一种多瓶体组合便携壶, 由数个瓶体组成的壶 体上方设有与数个瓶体对应的瓶口, 壶体两侧上方设有对称的挂环。 该技术虽然使瓶体可 分装物品, 但是只是单纯的将多个瓶体拼接在了一起, 在加料和清理时需要一个个瓶盖分 别打开, 操作繁杂且瓶盖容易丢失。 发明内容 000。
6、4 本发明提供液体分装壶, 解决现有壶体不能同时分装多种液体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达到上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 题: 0006 液体分装壶, 包括壶体, 所述壶体包括内侧的壶芯和环套在壶芯外侧的挡圈, 壶芯 内部开有至少两个分装槽, 分装槽沿壶芯边缘排布, 分装槽外壁靠近槽口位置设置供液体 通过的出液口; 所述挡圈覆盖出液口, 挡圈一侧开有与出液口位置对应的壶口, 壶芯可在挡 圈内旋转; 所述壶体顶部配置防止液体渗漏的壶塞。 0007 壶芯内设置多个分装槽, 用于同时分装多种液体。 分装槽沿壶芯边缘排布, 保证每 个分装槽都有一侧槽壁与壶芯边缘重合,。
7、 这样一来, 分装槽内的液体可通过设置在分装槽 外壁的出液口流出。 出液口被挡圈所覆盖, 当需要倒出目标分装槽中的液体是, 需要通过旋 转壶芯, 使得该分装槽对应的出液口与壶口重合, 其余分装槽中的液体不会被挡圈阻挡不 会流出。 0008 作为本发明上述液体分装壶的改进, 所述壶芯上边设置限制挡圈上滑的限位边。 通过限位边设置壶芯只能从挡圈上部抽离, 避免壶芯从挡圈下部掉落。 0009 作为本发明上述液体分装壶的改进, 所述出液口设置于同一水平高度。 将出液口 设在同一水平高度能减少挡圈的高度, 利于壶芯的转动, 同时也可减少挡圈的清理范围。 0010 在作为本发明上述液体分装壶的改进, 所述。
8、壶塞底部开有与分装槽之间的分隔墙 匹配的卡槽。 设置于分隔墙匹配的卡槽, 能防止分装槽中的液体互相污染, 保证液体的纯 度。 0011 作为本发明上述液体分装壶的改进, 所述挡圈与壶口相对一侧设置便于提握的手 柄。 0012 作为本发明上述液体分装壶的改进, 所述壶芯采用透明材质制作。 壶芯采用环保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539416 A 3 透明材质, 易于观察壶内液体的容量, 及时补充壶内物料。 0013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0014 1、 在同一个壶体内设置多个分装槽, 能同时分装多种液体, 减少液体壶体的数量, 节能降耗。 0015 2、 设置挡圈作为出液口的阀门。
9、, 通过旋转壶芯能快速方便的转换目标液体。 0016 3、 壶体顶部配置防止液体渗漏的壶塞和与分隔墙匹配的卡槽, 能较好的避免分装 槽内的液体互渗, 减少污染。 0017 通过上述技术的改进, 本发明很好地解决现有壶体不能同时分装多种液体的问 题, 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液体分装壶示意图; 0019 图2是液体分装壶装配示意图; 0020 图3是壶塞示意图。 0021 图号标识: 1、 壶芯, 1-1、 分装槽, 1-2、 出液口, 1-3、 分隔墙, 1-4、 限位边, 2、 挡圈, 2- 1、 壶口, 3、 壶塞, 3-1、 卡槽, 4、 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10、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 液体分装壶, 壶体主要由内侧的圆柱形壶芯1和环套在壶芯1外侧的挡圈2构成, 壶 芯1可在挡圈2内旋转,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壶芯1内部开有至少两个扇形分装槽1-1, 分装 槽1-1以圆柱形壶芯1中心轴线为起点扇形分布, 每个分装槽1-1皆有一侧为壶芯1侧壁, 槽 体与槽体之间通过分隔墙1-3隔开; 从而能够在分装槽1-1外壁靠近槽口位置, 设置供液体 通过的圆形出液口1-2, 每个分装槽1-1皆对应一个出液口1-2。 0024 上述出液口1-2设置于同一高度, 挡圈2环套在壶芯1外侧将出液口1-2覆盖; 将出。
11、 液口1-2设置于同一高度能有效减少挡圈2的高度, 便于清理。 壶芯1顶部边缘环绕设置凸起 的限位边1-4, 限位边1-4径向尺寸大于挡圈2直径, 将壶芯1从上部放入挡圈, 限位边1-4可 实现竖直方向的定位, 壶芯1只能从挡圈2上部装取, 避免掉落。 挡圈2一侧开有与出液口1-2 位置对应的壶口2-1, 通过旋转壶芯1转换与壶口2-1对应的出液口1-2, 并将其他分装槽1-1 密封, 避免渗漏。 挡圈2的另一侧设置有手柄4。 0025 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 壶体顶部配置防止液体渗漏的壶塞3, 壶塞3底部采用硅胶 材料制作, 底面开有与分隔墙1-3顶部匹配的卡槽3-1, 硅胶材料常作为保温壶。
12、的密封圈使 用, 不会污染分液壶中所盛放的物料。 盖上壶塞3, 分隔墙1-3与卡槽3-1匹配, 能防止各分装 槽1-1内的液体相互渗漏, 影响使用。 壶芯1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制作, 可便于观察壶内液体 的含量, 及时添加。 0026 通过旋转放置于挡圈2内的壶芯1, 转换出液口1-2, 可分别倾倒出不同分装槽1-1 中的液体。 0027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 式。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539416 A 4 进行多种变化、 修改、 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539416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6539416 A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6539416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6539416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