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3242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2.24 CN 204033242 U (21)申请号 201420516233.2 (22)申请日 2014.09.10 A47L 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东亿磁业有限公司 地址 321404 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南 汪路 2 号浙江东亿磁业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吕汝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296 代理人 张淑贤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 构。
2、, 属于吸尘技术领域。 它解决了现有的出风口的 吹风转换阀结构复杂, 提高了开模成本等问题。 本 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包括气室和连接在头壳上 并与气室接通的外管, 所述气室具有进风通道和 散风通道, 气室向上设有吹气通道, 吹气通道以密 封片覆盖密闭, 密封片的中心设有中孔, 中孔内套 设封底的筒状吹气管体, 吹气管体能沿密封片滑 动, 吹气管体和气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并且吹气 管体底面向上限位在密封片上, 吹气管体的下端 侧壁设有连气孔, 当吹气管体下压时, 所述的连气 孔被推至气室内, 吹气管体的边壁则堵塞气室的 散风通道。本装置可通过下压外管瞬时将散风通 道散发的风转至外管内, 转换极。
3、为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033242 U CN 204033242 U 1/1 页 2 1. 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它包括设在吸尘器头壳 (1) 内的气室 (11) 和连接在 头壳 (1) 上并与气室 (11) 接通的外管 (5), 所述气室 (11) 具有进风通道 (10) 和散风通道 (7),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室(11)竖直向上还设有一个吹气通道(14), 吹气通道(14)以密 封片(9)覆。
4、盖密闭, 密封片(9)的中心设有中孔, 并在中孔内套设有一个封底的筒状吹气管 体 (4), 所述吹气管体 (4) 能沿密封片 (9) 上下滑动且上方与外管 (5) 对接, 吹气管体 (4) 和气室 (1) 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12), 复位弹簧 (12) 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室 (11) 的下底面和 吹气管体底面 (13), 并且吹气管体底面 (13) 向上限位在密封片 (9) 上, 所述吹气管体 (4) 的下端侧壁设有连气孔 (8), 当吹气管体 (4) 下压时, 所述的连气孔 (8) 被推至气室 (11) 内, 吹气管体 (4) 的边壁则堵塞气室 (11) 的散风通道 (7)。 2.根据权利要。
5、求1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管(5)边 壁设有螺旋的卡位齿 (6), 头壳 (1) 上对应设有卡位槽 (3), 上述的外管 (5) 下压旋转以后, 其卡位齿 (6) 扣合在卡位槽 (3) 内以实现外管 (5) 的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孔的直 径尺寸与吹气管体 (4) 的外径尺寸相同, 所述吹气管体底面 (13) 直径大于中孔的直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033242 U 2 1/2 页 3 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尘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吸尘器的吹气。
6、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 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 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 负压, 吸取尘屑。 0003 在吸尘器吸气的同时, 尾部会进行排气工作, 为了合理利用排气, 如在公告号 CN103536248A 的名为一种吸尘器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其中的一种出风口的吹风转换阀, 该 转换阀的结构过于复杂, 对机壳的开模成本提高, 直接会影响其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吹气转换存在的上述问题, 而提出一种即插即 转, 且结构简单的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 。
7、它 包括设在吸尘器头壳内的气室和连接在头壳上并与气室接通的外管, 所述气室具有进风通 道和散风通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气室竖直向上还设有一个吹气通道, 吹气通道以密封片 覆盖密闭, 密封片的中心设有中孔, 并在中孔内套设有一个封底的筒状吹气管体, 所述吹气 管体能沿密封片上下滑动且上方与外管对接, 吹气管体和气室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复位弹 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室的下底面和吹气管体底面, 并且吹气管体底面向上限位在密封片 上, 所述吹气管体的下端侧壁设有连气孔, 当吹气管体下压时, 所述的连气孔被推至气室 内, 吹气管体的边壁则堵塞气室的散风通道。 0006 当外管下压时, 将连气孔推至气室内。
8、, 气室的风由原来的散风通道改至连气孔内, 并经外管吹出。 0007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中, 所述的外管边壁设有螺旋的卡位齿, 头 壳上对应设有卡位槽, 上述的外管下压旋转以后, 其卡位齿扣合在卡位槽内以实现外管的 定位。 0008 在上述的一种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中, 所述中孔的直径尺寸与吹气管体的外径 尺寸相同, 所述吹气管体底面直径大于中孔的直径。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装置可通过下压外管瞬时将散风通道散发的风转至外管内, 转换极为方便, 且该装置结构简单, 能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1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
9、的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1、 头壳 ; 2、 散风口 ; 3、 卡位槽 ; 4、 吹气管体 ; 5、 外管 ; 6、 卡位齿 ; 7、 散风通 道 ; 8、 连气孔 ; 9、 密封片 ; 10、 进风通道 ; 11、 气室 ; 12、 复位弹簧 ; 13、 吹气管体底面 ; 14、 吹 说 明 书 CN 204033242 U 3 2/2 页 4 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 的描述, 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 如图1和2所示, 本吸尘器的吹气连接结构包括设在吸尘器头壳1内的气室11, 。
10、所 述气室 11 左右分别具有进风通道 10 和散风通道 7, 散风通道 7 与散风口 2 连通, 气室 11 上 方设有一个吹气通道 14, 并设有一块密封片 9 将吹气通道 14 密封。所述密封片 9 的中心设 有中孔, 中孔内套设有一个封底的筒状吹气管体 4, 吹气管体 4 的外径与中孔直径相等, 吹 气管体底面 13 的直径大于中孔的直径, 因此吹气管体 4 能沿中孔上下滑动, 向上又被限位 在密封片 9 上。气室 11 内设有复位弹簧 12, 复位弹簧 12 的两端分别连接气室 11 的下底面 和吹气管体底面 13, 在复位弹簧 12 的作用下, 所述的吹气管体底面 13 紧压在密封。
11、片 9 上。 所述的吹气管体 4 的下端侧壁设有连气孔 8, 当吹气管体 4 下压时, 所述的连气孔 8 被推至 气室 11 内, 吹气管体 4 的边壁则堵塞气室 11 的散风通道 7。 0015 如图 1 所示, 头壳 1 上连有一根外管 5, 外管 5 边壁设有螺旋的卡位齿 6, 头壳 1 上 对应设有卡位槽 3, 上述的外管 5 下压旋转以后, 其卡位齿 6 扣合在卡位槽 3 内以实现外管 5 的定位。同时在外管 5 固定以后, 吹气管体 4 持续送风。 0016 在正常情况下, 当吸尘器吸尘时, 尾部会有排风, 排风通过气室11以及散风口2散 出 ; 转换吹气时, 将外管 5 卡扣固定。
12、, 使吹气管体 4 的连气孔 8 推至气室 11 内, 气室 11 的风 改道至连气孔 8 中, 并经外管 5 吹出。 0017 应该理解, 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中, 所有 “包括” 均应理解为开 放式的含义, 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 “至少含有” , 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 即其含义 不应该理解为 “仅包含” 。 001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 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204033242 U 4 1/2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242 U 5 2/2 页 6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03324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