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余热收集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焙烧炉余热收集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01223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101223A21申请号201410332702X22申请日20140714F27D17/0020060171申请人济南万方炭素有限责任公司地址250400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孔村镇72发明人刘田华王丽杰梁瑞华侯振华朱波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张贵宾54发明名称焙烧炉余热收集器57摘要本发明属于焙烧余热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焙烧炉余热收集器。该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包括筒体,筒体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一侧设有热量出口,热量出口壁上布置对接沟槽,筒体下端均匀设有若干隔热金属软管。
2、,隔热金属软管下端设有火道密封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负压的形式带走炉体内的热量,不仅省去了用鼓风架还节约了这部分电能;避免了高压风进入料箱导致阳极氧化,保证了产品质量,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01223ACN104101223A1/1页21一种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包括筒体(1),筒体(1)两侧通过支架(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一侧设有热量出口(3),热量出口(3)壁上布置对接沟槽(4),筒体(1)下端均匀设有若干隔热金。
3、属软管(5),隔热金属软管(5)下端设有火道密封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1)靠近热量出口一侧及筒体(1)另一侧均设有连接及密封圈(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及密封圈(7)包括外层密封槽(8)和内层密封槽(9),连接及密封圈(7)通过螺栓螺母(10)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呈内八字型。权利要求书CN104101223A1/2页3焙烧炉余热收集器0001(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属于焙烧余热回收技术领域。0002(二)背景技术当代社会对于节能减。
4、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焙烧产生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造成了大量的热量损失。而目前炭素焙烧热量一般采用鼓风架将焙烧炉里的热量鼓到空气中,以此达到炉体降温的目的。焙烧炉甩室炉室的热量虽经过一部分利用,但出炉温度较高,所含的热量较多,大量的热白白的散失到空气中,既增加了工作环境的温度也浪费了资源,且对于大多数炭素生产企业来说,几乎没有焙烧炉有余热回收设备,只是走一贯的焙烧路线,既不能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也不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0003(三)发明内容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解决工作环境温度高,充分利用余热的焙烧炉余热收集器。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
5、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包括筒体,筒体两侧通过支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一侧设有热量出口,热量出口壁上布置对接沟槽,筒体下端均匀设有若干隔热金属软管,隔热金属软管下端设有火道密封头。0005其中所述的筒体靠近热量出口一侧及筒体另一侧均设有连接及密封圈,连接及密封圈包括外层密封槽和内层密封槽,连接及密封圈通过螺栓螺母固定。0006所述的支架呈内八字型,大大增加了对筒体的支撑力。0007本发明是通过如下工作原理实现的通过负压将高温热空气从炉体内抽出,然后通过筒体将热量输送到余热发电处,解决了阳极冷却阶段氧化的问题,有效的保证了阳极的质量,特别适用于进行炭素焙烧的企业。0008本发。
6、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负压的形式带走炉体内的热量,不仅省去了用鼓风架还节约了这部分电能;避免了高压风进入料箱导致阳极氧化,保证了产品质量,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应用。0009(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0附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附图2为本发明侧视图。0011图中1、筒体;2、支架;3、热量出口;4、对接沟槽;5、隔热金属软管;6、火道密封头;7、连接及密封圈;8、外层密封槽;9、内层密封槽;10、螺栓螺母。具体实施方式0012附图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0013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焙烧炉余热收集器,包括筒体1,筒体1两侧通过支架2固定,说明书CN10。
7、4101223A2/2页4所述的筒体1一侧设有热量出口3,热量出口3壁上布置对接沟槽4,筒体1下端均匀设有若干隔热金属软管5,隔热金属软管5下端设有火道密封头6,筒体1靠近热量出口3一侧及筒体1另一侧均设有连接及密封圈7,连接及密封圈7包括外层密封槽8和内层密封槽9,连接及密封圈7通过螺栓螺母10固定。0014使用时,将本发明放置在火道上,将下面的隔热金属软管5对准预制块的接口,然后安置,放置的同时将主热管的接口对接到筒体1的接口,最后密封各个接口处,避免漏气,这样热量就会从炉体抽出经筒体1输送到公司的余热发电处使用。0015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101223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012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