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坯蒸制装置及模内蒸制成型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坯蒸制装置及模内蒸制成型工艺.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258058.1 (22)申请日 2016.12.30 (71)申请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地址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湖大 道10号 (72)发明人 龚自明 滕靖 高士伟 叶飞 郑鹏程 王胜鹏 王雪萍 郑琳 刘盼盼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2229 代理人 王春娇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茶坯蒸制装置及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57)摘要 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2、及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其 中的装置包括压制模具和蒸制组件, 其中的蒸制 成型工艺包括安装茶坯蒸制装置、 茶坯蒸制、 茶 坯压制; 工作时将称量好的茶坯原料倒入型腔内 直接进行蒸制、 压制, 蒸制时间可调且控制精确, 蒸汽压力范围可控, 蒸制过程实现了自动化, 提 高了蒸制效率, 节约了劳动力; 且蒸制程度均匀 一致, 减少了茶砖保压时间, 提高了成品砖质量。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1页 CN 106720558 A 2017.05.31 CN 106720558 A 1.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与油压机配合使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制模具和蒸制组件, 所述的蒸制组件包括包括立板(4。
3、1)、 连接板一(50)和连接板二(51), 所述的立板(41)下部 通过马达支座 (42)设置有升降马达(43), 所述的立板(41)顶部设置有拉板 (44), 所述的 拉板 (44)上通过带轮座 (45)设置有带轮 (46), 所述的升降马达(43)和带轮 (46)之间通 过同步皮带 (47)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二(51)与同步皮带 (47)相连接, 所述的立板(41) 上端设置有侧立板(48), 所述的连接板一(50)下方设置有牵引板(74), 所述的侧立板(48) 上设置有两个导柱一(49), 所述的两个导柱一(49)穿过侧立板(48)和牵引板(74)一端固定 在连接板一(50)上,。
4、 两个导柱一(49)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二(51)上, 所述的连接板一(50) 上两端分别设置有支座(53), 所述的连接板一(50)上两端支座(53)之间设置有横向板 (54), 所述的横向板(54)一端设置有拉板(55), 所述的拉板(55)上通过带轮座(56) 设置有带轮(57), 横向板(54)另一端通过马达支座(52)设置有平移马达(58), 所述的 平移马达(58)和带轮(57)之间通过同步皮带(59)相连接, 所述的支座(53)上设置有导 柱二(60), 所述的导柱二(60)穿过支座(53)一端固定在支座(53)一侧的座板(63)上, 导柱 二(60)另一端固定在支座(53)另一侧。
5、的双向连接板(61)上, 且平移马达(58)和座板(23)位 于支座(53)的同一侧, 所述的座板(63)与同步皮带(59)相连接, 所述的双向连接板(61) 一侧设置有夹板一(62), 双向连接板(61)另一侧设置有蒸汽罩(64), 且支座(53)和夹板一 (62)位于双向连接板(61)同侧, 所述的蒸汽罩(64)设置在拖板(65)上, 拖板(65)底部对应 蒸汽罩(64)出口设置为通孔, 所述的拖板(65)端头设置有夹板二(66), 所述的夹板二(66) 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柱三(67), 所述的导柱三(67)穿过双向连接板(61)一端固定在夹板一 (62)上, 导柱三(67)另一端固定在夹板。
6、二(6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压制模具包括下基板 (11)、 上基板(21)、 底座上板(27)、 模框上板(33)、 模框中间板(34)、 模框下板(35)和调整柱 (31), 所述的上基板(21)设置在模框上板(33)上方, 所述的模框上板(33)设置在模框中间 板(34)上方,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设置在模框下板(35)上方, 所述的上基板(21)底部设 置有若干个上模板(28), 所述的上模板(28)上部设置有模板基座 (1), 所述的模板基座 (1)顶端固定在上基板(21)底部, 所述的模板基座(1)中设置有压紧块 (2), 所述。
7、的压紧块 (2)通过预紧螺栓(7)将上模板(28)与上基板(21)相固定, 上基板(21)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 导柱(10), 所述的模框上板(33)上对应上模板(28)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型腔, 模框上板 (33)上对应导柱(10)分别设置有导套(29),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上对应上模板(28)设置 有若干个下模板(26), 所述的下模板(26)上部为其成型面, 所述的下模板(26)下部设置有 模板基座(36), 所述的模板基座(36)底端固定在模框中间板(34)上, 模板基座(36) 中设置有压紧块(37), 所述的压紧块(37)通过预紧螺栓(7)将下模板(26)与模框中间 板(34)相。
8、固定,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上设置有弹柱(3), 所述的弹柱(3)中设置有弹簧 (22),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模框下板(35)底部设置在底座 上板(27)上, 所述的调整柱(31)内部为中空结构, 调整柱(31)穿过模框下板(35)和底座上 板(27), 模框中间板(34)底部对应调整柱(31)设置有顶柱(30), 所述的顶柱(30)套置在调 整柱(31)内, 所述下基板(11)上对应调整柱(31)设置有中空的孔, 所述的底座上板(27)上 模框下板(35)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基板(17), 所述的支撑基板(17)外侧设置有支撑立板 (14), 所述的支撑立。
9、板(14)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24), 所述的该两个导向柱(24)穿过支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06720558 A 2 撑立板(14), 且该两个导向柱(24)一端通过连接板(23)相连接, 该两个导向柱(24)另一端 固定在过渡基板(20)中, 所述的过渡基板(20)固定在支撑块(13)上, 所述的支撑块(13)和 模框中间板(34)、 支撑块(13)和模框下板(35)均不相连接, 所述的支撑块(13)中开设有通 孔(39), 所述的通孔(39)中浮动设置有中间体(15), 所述的中间体(15)上设置有导向杆 (16), 所述的导向杆(16)一端固定在支撑块(13)。
10、底部, 导向杆(16)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 (13)顶部, 所述的中间体(15)上设置有弹簧 (9), 所述的弹簧 (9)一端固定在中间体(15) 上, 弹簧 (9)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13)顶部, 所述的支撑立板(14)上通过安装板(18)安装 有气缸(6), 所述的气缸(6)穿过过渡基板(20)套置在中间体(15)的内腔中, 所述的连接板 (23)上对应气缸(6)设置有活塞(38), 所述的活塞(38)一端固定在连接板(23)上, 活塞(38) 另一端套置在气缸(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模框上板(33)和模框 下板(35)之间设置有立柱(25。
11、), 所述的立柱(25)一端固定在模框上板(33)上, 立柱(25)另 一端固定在模框下板(35)上, 且立柱(25)穿过模框中间板(3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立柱(25)与模框上板 (33)之间设置有止松螺母(8), 立柱(25)与模框中间板(34)之间设置有线性轴套(4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弹柱(3)穿过模框中 间板(34),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底部对应弹簧(22)设置有弹力调整螺栓(5), 所述的弹 簧(22)与弹力调整螺栓(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
12、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上板(27)和下基 板(11)之间设置有底座立板(12)。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向柱(24)与支撑立 板(14)之间设置有轴套一(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调整柱(31)上端设置 有锁母(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蒸制组件中的座板 (63)底部设置有导轮一(68), 所述的导轮一(68)与夹板一(62)之间通过拉线二(69)相连 接, 所述的拉线二(69)绕过导轮一(68)一端固定在夹板一(62)上, 拉线二(69)另一端固定 在拉。
13、板(55)上, 所述的双向连接板(61)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轮二(70), 所述的导轮二(70) 与夹板一(62)之间通过拉线一(71)相连接, 所述的拉线一(71)绕过导轮二(70)一端固定在 夹板一(62)上, 拉线一(71)另一端固定在牵引板(5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坯蒸制装置的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一、 安装茶坯蒸制装置: 将位移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相连接, 然后将蒸制组件安装在油压机左侧; 步骤二、 茶坯蒸制: 开启油压机, 油压机的副油缸带动模框中间板(34)上移, 至下模板 (26)成型面与型腔下部距离在15mm。
14、-5mm之间停止, 然后将茶坯装入型腔, 接着平移马达 (58)启动, 蒸汽罩(64)被带动至型腔正上方, 再接着升降马达(43)启动, 蒸汽罩(64)下移与 型腔上表面贴合, 开启蒸汽开始蒸制, 开始计时, 达到预定的蒸制时间蒸汽关闭, 升降马达 (43)启动, 蒸汽罩(64)上移至预定位置, 平移马达(58)启动, 蒸汽罩(64)收回至预定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06720558 A 3 步骤三、 茶坯压制: 蒸制完成后, 副油缸启动, 模框中间板(34)继续上移, 使下模板(26) 成型面移入型腔内10mm-30mm, 支撑块(13)在气缸带动下移入模框中间板。
15、(34)正下方, 副油 缸缩回, 主油缸启动, 带动上模板(28)下行, 直至压砖完成, 主油缸停止, 保压开始, 计时开 始, 达到预定的保压时间, 主油缸启动, 带动上模板(28)上行50mm-80mmm至预定位置, 副油 缸启动上移, 使模框中间板(34)上移10mm-20mm, 支撑块(13)在气缸带动下回位, 副油缸下 移回位, 启动主油缸, 带动上模板(28)下移直至茶坯从型腔完全压出, 主油缸上移回位, 一 个周期完成;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 完成多个生产周期。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106720558 A 4 一种茶坯蒸制装置及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技。
16、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制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茶坯蒸制装置及模内蒸制成型工 艺, 属于茶叶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青砖茶属黑茶种类, 其经高温蒸压而成, 主要产于鄂南和鄂西南, 大规模生产已有 数百年的历史。 青砖茶外形多为长方砖形, 色泽青褐, 香气纯正, 滋味醇和, 汤色橙红, 叶底 暗褐; 茶叶味浓可口, 香气独特, 回甘隽永, 至今已畅销国内外数百年, 久盛不衰。 0003 但是, 传统的青砖茶蒸制采用称量蒸制-压制方法, 即将称量好的茶坯原料首 先倒入蒸茶盒, 然后通入蒸汽进行蒸制, 待蒸制完成将茶坯原料倒入模具内压制成型。 该种 青砖茶压制、 蒸制方法耗。
17、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且作业环境不友好, 同时增加了二次污染 的机会; 同时现有的蒸茶盒结构加大了自动化生产的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青砖茶蒸制和压制中存在耗费人力物力大、 作业环境不友好等 问题, 提供一种茶坯蒸制装置及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茶坯蒸制装置, 其与油压机配合 使用, 包括压制模具和蒸制组件, 所述的蒸制组件包括包括立板、 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 所 述的立板下部通过马达支座 设置有升降马达, 所述的立板顶部设置有拉板 , 所述的拉板 上通过带轮座 设置有带轮 , 所述的升降马达和带轮 之间通过同。
18、步皮带 相连接, 所述的 连接板二与同步皮带 相连接, 所述的立板上端设置有侧立板, 所述的连接板一下方设置有 牵引板, 所述的侧立板上设置有两个导柱一, 所述的两个导柱一穿过侧立板和牵引板一端 固定在连接板一上, 两个导柱一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二上, 所述的连接板一上两端分别设 置有支座, 所述的连接板一上两端支座之间设置有横向板, 所述的横向板一端设置有拉板 , 所述的拉板上通过带轮座设置有带轮, 横向板另一端通过马达支座设置有平 移马达, 所述的平移马达和带轮之间通过同步皮带相连接, 所述的支座上设置有导柱 二, 所述的导柱二穿过支座一端固定在支座一侧的座板上, 导柱二另一端固定在支座另一。
19、 侧的双向连接板上, 且平移马达和座板位于支座的同一侧, 所述的座板与同步皮带相连 接, 所述的双向连接板一侧设置有夹板一, 双向连接板另一侧设置有蒸汽罩, 且支座和夹板 一位于双向连接板同侧, 所述的蒸汽罩设置在拖板上, 拖板底部对应蒸汽罩出口设置为通 孔, 所述的拖板端头设置有夹板二, 所述的夹板二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柱三, 所述的导柱三穿 过双向连接板一端固定在夹板一上, 导柱三另一端固定在夹板二上。 0006 所述的压制模具包括下基板、 上基板、 底座上板、 模框上板、 模框中间板、 模框下板 和调整柱, 所述的上基板设置在模框上板上方, 所述的模框上板设置在模框中间板上方, 所 述的模框。
20、中间板设置在模框下板上方, 所述的上基板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上模板, 所述的上 模板上部设置有模板基座 , 所述的模板基座 顶端固定在上基板底部, 所述的模板基座中 说 明 书 1/6 页 5 CN 106720558 A 5 设置有压紧块 , 所述的压紧块 通过预紧螺栓将上模板与上基板相固定, 上基板底部四角 分别设置有导柱, 所述的模框上板上对应上模板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型腔, 模框上板上对 应导柱分别设置有导套,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上对应上模板设置有若干个下模板, 所述的下 模板上部为其成型面, 所述的下模板下部设置有模板基座, 所述的模板基座底端固定 在模框中间板上, 模板基座中设置有压紧块,。
21、 所述的压紧块通过预紧螺栓将下模板 与模框中间板相固定,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上设置有弹柱, 所述的弹柱中设置有弹簧, 所述 的模框中间板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所述的模框下板底部设置在底座上板上, 所述的调整 柱内部为中空结构, 调整柱穿过模框下板和底座上板, 模框中间板底部对应调整柱设置有 顶柱, 所述的顶柱套置在调整柱内, 所述下基板上对应调整柱设置有中空的孔, 所述的底座 上板上模框下板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基板, 所述的支撑基板外侧设置有支撑立板, 所述的 支撑立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 所述的该两个导向柱穿过支撑立板, 且该两个导向柱一 端通过连接板相连接, 该两个导向柱另一端固定在过渡基板。
22、中, 所述的过渡基板固定在支 撑块上, 所述的支撑块和模框中间板、 支撑块和模框下板均不相连接, 所述的支撑块中开设 有通孔, 所述的通孔中浮动设置有中间体, 所述的中间体上设置有导向杆, 所述的导向杆一 端固定在支撑块底部, 导向杆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顶部, 所述的中间体上设置有弹簧 , 所 述的弹簧 一端固定在中间体上, 弹簧 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顶部, 所述的支撑立板上通过 安装板安装有气缸, 所述的气缸穿过过渡基板套置在中间体的内腔中, 所述的连接板上对 应气缸设置有活塞, 所述的活塞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 活塞另一端套置在气缸中。 0007 所述的模框上板和模框下板之间设置有立柱, 所述的。
23、立柱一端固定在模框上板 上, 立柱另一端固定在模框下板上, 且立柱穿过模框中间板。 0008 所述的立柱与模框上板之间设置有止松螺母, 立柱与模框中间板间设置有线性轴 套。 0009 所述的弹柱穿过模框中间板,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底部对应弹簧设置有弹力调整 螺栓, 所述的弹簧与弹力调整螺栓相连接。 0010 所述的底座上板和下基板之间设置有底座立板。 0011 所述的导向柱与支撑立板之间设置有轴套一。 0012 所述的调整柱上端设置有锁母。 0013 所述的蒸制组件中的座板底部设置有导轮一, 所述的导轮一与夹板一之间通过拉 线二相连接, 所述的拉线二绕过导轮一一端固定在夹板一上, 拉线二另一端固。
24、定在拉板 上, 所述的双向连接板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轮二, 所述的导轮二与夹板一之间通过拉线一相 连接, 所述的拉线一绕过导轮二一端固定在夹板一上, 拉线一另一端固定在牵引板上。 0014 一种茶坯蒸制装置的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步骤一、 安装茶坯蒸制装置: 将位移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相连 接, 然后将蒸制组件安装在油压机左侧; 0016 步骤二、 茶坯蒸制: 开启油压机, 油压机的副油缸带动模框中间板上移, 至下模板 成型面与型腔下部距离在15mm-5mm之间停止, 然后将茶坯装入型腔, 接着平移马达启动, 蒸 汽罩被带动至型腔正上方, 再接着升降马达启。
25、动, 蒸汽罩下移与型腔上表面贴合, 开启蒸汽 开始蒸制, 开始计时, 达到预定的蒸制时间蒸汽关闭, 升降马达启动, 蒸汽罩上移至预定位 置, 平移马达启动, 蒸汽罩收回至预定位置; 说 明 书 2/6 页 6 CN 106720558 A 6 0017 步骤三、 茶坯压制: 蒸制完成后, 副油缸启动, 模框中间板继续上移, 使下模板成型 面移入型腔内10mm-30mm, 支撑块在气缸带动下移入模框中间板正下方, 副油缸缩回, 主油 缸启动, 带动上模板下行, 直至压砖完成, 主油缸停止, 保压开始, 计时开始, 达到预定的保 压时间, 主油缸启动, 带动上模板上行50mm-80mmm至预定位置。
26、, 副油缸启动上移, 使模框中 间板上移10mm-20mm, 支撑块在气缸带动下回位, 副油缸下移回位, 启动主油缸, 带动上模板 下移直至茶坯从型腔完全压出, 主油缸上移回位, 一个周期完成; 0018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 完成多个生产周期。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20 1、 本发明中将称量好的茶坯原料倒入型腔内直接进行蒸制、 压制, 蒸制时间可调 且控制精确, 蒸汽压力范围可控, 蒸制过程实现了自动化, 提高了蒸制效率, 节约了劳动力; 且蒸制程度均匀一致, 减少了茶砖保压时间, 提高了成品砖质量。 0021 2、 本发明中蒸汽运行在相对封闭的。
27、环境中, 减少了二次污染机会, 同时提高了蒸 汽使用率。 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本发明中蒸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发明中蒸制组件左视图。 0024 图3是本发明中蒸制组件主视图。 0025 图4是本发明中蒸制组件局剖图。 0026 图5是本发明中蒸制组件俯视图。 0027 图6是本发明中蒸汽罩剖视图。 0028 图7是本发明中压制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是本发明中压制模具侧视图。 0030 图9是本发明中压制模具剖视图一。 0031 图10是本发明中压制模具剖视图二。 0032 图11是本发明中压制模具剖视图三。 0033 图12是本发明与油压机配合图。 0034 图。
28、中, 模板基座 1, 压紧块 2, 弹柱3, 工艺支脚4, 弹力调整螺栓5, 气缸6, 预紧螺栓 7, 止松螺母8, 弹簧 9, 导柱10, 下基板11, 底座立板12, 支撑块13, 支撑立板14, 中间体15, 导 向杆16, 支撑基板17, 安装板18, 轴套一19, 过渡基板20, 上基板21, 弹簧22, 连接板23, 导 向柱24, 立柱25, 下模板26, 底座上板27, 上模板28, 导套29, 顶柱30, 调整柱31, 锁母32, 模框 上板33, 模框中间板34, 模框下板35, 模板基座36, 压紧块37, 活塞38, 通孔39, 线性轴套 40, 立板41, 马达支座 。
29、42, 升降马达43, 拉板 44, 带轮座 45, 带轮 46, 同步皮带 47, 侧立板 48, 导柱一49, 连接板一50、 连接板二51, 马达支座52, 支座53, 横向板54, 拉板55, 带轮 座56, 带轮57, 平移马达58, 同步皮带59, 导柱二60, 双向连接板61, 夹板一62, 座板 63, 蒸汽罩64, 拖板65, 夹板二66, 导柱三67, 导轮一68, 拉线二69, 导轮二70, 拉线一71, 导套 二72, 导套一73, 牵引板74。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3/6 页 7 CN 106720558 A 7 0035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
30、详细描述。 0036 参见图1至图12, 一种蒸制装置, 其与油压机配合使用, 包括压制模具和蒸制组件。 0037 参见图1至图5, 所述的蒸制组件包括包括立板41、 连接板一50和连接板二51。 所述 的立板41下部通过马达支座 42设置有升降马达43, 所述的立板41顶部设置有拉板 44; 所 述的拉板 44上通过带轮座 45设置有带轮 46, 所述的升降马达43和带轮 46之间通过同步 皮带 47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板二51与同步皮带 47相连接。 0038 参见图1至图5, 所述的立板41上端设置有侧立板48, 所述的连接板一50下方设置 有牵引板74。 所述的侧立板48上设置有两个导。
31、柱一49, 所述的两个导柱一49穿过侧立板48 和牵引板74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一50上, 两个导柱一49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二51上。 且所述 的导柱一49与牵引板74之间设置有导套二72, 导柱一49与侧立板48之间设置有导套一73。 0039 参见图1至图5, 所述的连接板一50上两端分别设置有支座53, 所述的连接板一50 上两端支座53之间设置有横向板54。 所述的横向板54一端设置有拉板55, 所述的拉板 55上通过带轮座56设置有带轮57; 横向板54另一端通过马达支座52设置有平移马达 58, 所述的平移马达58和带轮57之间通过同步皮带59相连接。 0040 参见图1至图6, 所述。
32、的支座53上设置有导柱二60, 所述的导柱二60穿过支座53一 端固定在支座53一侧的座板63上, 导柱二60另一端固定在支座53另一侧的双向连接板61 上, 且平移马达58和座板23位于支座53的同一侧; 所述的座板63与同步皮带59相连接。 所 述的双向连接板61一侧设置有夹板一62, 双向连接板61另一侧设置有蒸汽罩64, 且支座53 和夹板一62位于双向连接板61同侧。 所述的蒸汽罩64设置在拖板65上, 拖板65底部对应蒸 汽罩64出口设置为通孔; 所述的双向连接板61对应蒸汽罩64和拖板65中部设置为空的。 所 述的拖板65端头设置有夹板二66, 所述的夹板二66两端分别设置有导柱。
33、三67。 所述的导柱 三67穿过双向连接板61一端固定在夹板一62上, 导柱三67另一端固定在夹板二66上。 0041 参见图1至图5, 进一步的, 所述的座板63底部设置有导轮一68, 所述的导轮一68与 夹板一62之间通过拉线二69相连接; 所述的拉线二69绕过导轮一68一端固定在夹板一62 上, 拉线二69另一端固定在拉板55上。 所述的双向连接板61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轮二70, 所 述的导轮二70与夹板一62之间通过拉线一71相连接; 所述的拉线一71绕过导轮二70一端固 定在夹板一62上, 拉线一71另一端固定在牵引板52上。 0042 参见图7至图11, 所述的压制模具包括下基板11。
34、、 上基板21、 底座上板27、 模框上板 33、 模框中间板34、 模框下板35和调整柱31; 所述的上基板21设置在模框上板33上方, 所述 的模框上板33设置在模框中间板34上方,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设置在模框下板35上方。 0043 参见图7至图10, 所述的上基板2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上模板28, 所述的上模板28上 部设置有模板基座 1, 所述的模板基座 1顶端固定在上基板21底部, 所述的模板基座1中设 置有压紧块 2, 所述的压紧块 2通过预紧螺栓7将上模板28与上基板21相固定。 所述的压紧 块 2为15 斜块, 其穿过模板基座 1和上模板28, 斜边沿模板基座 1侧面中空斜。
35、面滑动, 在 预紧螺栓7拉动下压紧块 2向上基板21移动, 带动上模板28向上基板21移动直至将上模板 28压紧在上基板21上。 所述的模框上板33上对应上模板28设置有若干个中空的型腔, 所述 的模框中间板34上对应上模板28设置有若干个下模板26, 所述的下模板26上部为其成型 面; 所述的下模板26下部设置有模板基座36, 所述的模板基座36底端固定在模框中间 板34上, 模板基座36中设置有压紧块37, 所述的压紧块37通过预紧螺栓7将下模板26 说 明 书 4/6 页 8 CN 106720558 A 8 与模框中间板34相固定。 所述的压紧块37为15 斜块, 其穿过模板基座36和。
36、下模板26, 斜边沿模板基座36侧面中空斜面滑动, 在预紧螺栓7拉动下压紧块37向模框中间板34 移动, 带动下模板26向模框中间板34移动直至将下模板26压紧在模框中间板34上。 此处的 若干个为一个或多个。 0044 参见图7至图10, 所述的上基板21底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导柱10, 模框上板33上对应 导柱10分别设置有导套29。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上设置有弹柱3, 所述的弹柱3中设置有弹 簧22。 0045 参见图7至图10, 所述的模框下板35底部设置在底座上板27上, 所述的调整柱31内 部为中空结构, 调整柱31穿过模框下板35和底座上板27。 模框中间板34底部对应调整柱31 。
37、设置有顶柱30, 所述的顶柱30套置在调整柱31内; 所述下基板11上对应调整柱31设置有中 空的孔。 0046 参见图7至图11, 所述的底座上板27上模框下板35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基板17, 所 述的支撑基板17外侧设置有支撑立板14。 所述的支撑立板14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24, 所 述的该两个导向柱24穿过支撑立板14, 且该两个导向柱24一端通过连接板23相连接; 该两 个导向柱24另一端固定在过渡基板20中。 所述的过渡基板20固定在支撑块13上, 所述的支 撑块13和模框中间板34、 支撑块13和模框下板35均不相连接。 所述的支撑块13中开设有通 孔39, 所述的通孔39中浮动。
38、设置有中间体15, 即中间体15浮动设置在通孔39中。 所述的中间 体15内部设置有通透的内腔。 , 所述的中间体15上设置有导向杆16, 所述的导向杆16一端固 定在支撑块13底部, 导向杆16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13顶部, 所述的中间体15上设置有弹簧 9, 所述的弹簧 9一端固定在中间体15上, 弹簧 9另一端固定在支撑块13顶部; 通常在导向 杆16两侧设置弹簧 9。 所述的支撑立板14上通过安装板18安装有气缸6, 所述的气缸6穿过 过渡基板20套置在中间体15的内腔中; 所述的连接板23上对应气缸6设置有活塞38, 所述的 活塞38一端固定在连接板23上, 活塞38另一端套置在气缸6。
39、中。 通过气缸6和活塞38带动支 撑块13水平运动, 同时中间体15可以在通孔39中上下运动。 0047 参见图7至图10, 所述的模框上板33和模框下板35之间设置有立柱25, 所述的立柱 25一端固定在模框上板33上, 立柱25另一端固定在模框下板35上, 且立柱25穿过模框中间 板34。 进一步的, 所述的立柱25与模框上板33和之间设置有止松螺母8, 立柱25与模框中间 板34之间设置有线性轴套40。 模框上板33可以沿着立柱25上下运动。 0048 参见图8, 所述的弹柱3穿过模框中间板34, 所述的模框中间板34底部对应弹簧 22设置有弹力调整螺栓5, 所述的弹簧22与弹力调整螺栓。
40、5相连接。 弹力调整螺栓5能够调 整弹簧22弹力。 0049 参见图7至图10, 所述的底座上板27和下基板11之间设置有底座立板12, 即底座上 板27和下基板11之间通过底座立板12相连接固定。 0050 参见图7至图8、 图10, 所述的调整柱31上端设置有锁母32。 0051 参见图7至图11, 所述的导向柱24与支撑立板14之间设置有轴套一19。 0052 参见图1至图12, 一种茶坯蒸制装置的模内蒸制成型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0053 步骤一、 安装茶坯蒸制装置: 将位移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PLC可编程控制系统相连 接, 然后将蒸制组件安装在油压机左侧。 0054 步骤二、 茶坯蒸。
41、制: 开启油压机, 油压机的副油缸带动模框中间板34上移, 至下模 说 明 书 5/6 页 9 CN 106720558 A 9 板26成型面与型腔下部距离在15mm-5mm之间停止, 通常距离型腔下部2mm时停止; 然后将茶 坯装入型腔, 接着平移马达58启动, 蒸汽罩64被带动至型腔正上方; 再接着升降马达43启 动, 蒸汽罩64下移与型腔上表面贴合, 开启蒸汽开始蒸制, 蒸汽压力范围设置在0.06MPa- 0.08MPa之间。 开始计时, 达到预定的蒸制时间蒸汽关闭, 升降马达43启动, 蒸汽罩64上移至 预定位置, 平移马达58启动, 蒸汽罩64收回至预定位置。 0055 步骤三、 茶。
42、坯压制: 蒸制完成后, 副油缸启动, 模框中间板34继续上移, 使下模板26 成型面移入型腔内10mm-30mm为宜, 通常为15mm; 支撑块13在气缸带动下移入模框中间板34 正下方, 副油缸缩回, 主油缸启动, 带动上模板28下行, 直至压砖完成。 主油缸停止, 保压开 始, 计时开始, 达到预定的保压时间, 主油缸启动, 带动上模板28上行50mm-80mmm至预定位 置, 通常为50mm; 副油缸启动上移, 使模框中间板34上移10mm-20mm, 通常为15mm; 支撑块13 在气缸带动下回位, 副油缸下移回位; 启动主油缸, 带动上模板28下移直至茶坯从型腔完全 压出, 主油缸上。
43、移回位, 一个周期完成。 0056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至步骤三, 完成多个生产周期。 0057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 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上述结构都应当视为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6/6 页 10 CN 106720558 A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1 页 11 CN 106720558 A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1 页 12 CN 106720558 A 12 图3 说 。
44、明 书 附 图 3/11 页 13 CN 106720558 A 1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1 页 14 CN 106720558 A 14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11 页 15 CN 106720558 A 15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11 页 16 CN 106720558 A 16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11 页 17 CN 106720558 A 17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8/11 页 18 CN 106720558 A 18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9/11 页 19 CN 106720558 A 19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10/11 页 20 CN 106720558 A 20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1/11 页 21 CN 106720558 A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