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86232.8 (22)申请日 2016.11.09 (71)申请人 曾映坚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东基路10幢3座304号 (72)发明人 曾应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何展提 (51)Int.Cl. A47J 31/4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 节进水管路, 其特征在于出水嘴的内。
2、壁设有出水 导槽; 出水嘴衔接有调节水管; 调节水管下端与 进水管下端并列衔接在出水嘴上部, 调节水管上 端均与水汽分离盒直接相通或间接相通。 出水嘴 外侧复合并联有温冷水管道, 温冷水管道与水汽 分离盒的排气口连通。 本发明主要有以下优点: 设计科学, 结构紧凑, 出水顺畅, 可有效防止水流 摆动、 突喷等现象, 消除了人被溅出的开水烫伤 的安全隐患, 增加用户使用安全体验感, 同时也 可以降低电路设计、 生产的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7页 CN 106308527 A 2017.01.11 CN 106308527 A 1.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进水管路, 包括将水蒸汽。
3、转化为热水的水汽分离盒, 以及排出热水的出水嘴; 水汽分离盒人的底部一端设有水汽输入口, 另一端设有热水输出 口, 水汽分离盒的水汽输入口与即热式热水装置中的即热加热组件的水汽输出口连通, 出 水嘴设于水汽分离盒下方, 出水嘴上端设有进水管, 出水嘴通过进水管、 热水输出口与水汽 分离盒连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水嘴的内壁设有至少三道出水导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进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出水嘴衔接 有一根或多根调节水管; 调节水管下端与进水管下端并列衔接在出水嘴上部, 调节水管上 端均与水汽分离盒直接相通或间接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
4、进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调节水管设 置于水汽分离盒内部或进水管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进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调节水管上 端套接有一段延伸到进水管内任意位置或直接延伸到水汽分离盒内部的延长管段。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进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调节水管设 置于进水管的外部, 调节水管上端套接有一段延伸到进水管外侧任意位置或直接延伸到水 汽分离盒外侧的延长管段, 进水管或水汽分离盒设有出水调节接口与延长管段相通, 出水 调节接口的数量与调节水管的数量匹配相同。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其特征是:。
5、 所述 进水管上套接有一段连接管, 进水管通过连接管与水汽分离盒的热水输出口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水汽分离盒 的热水输出口处或热水输出口与进水管之间任意位置设有水路开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水路开关为 电磁阀或机械水龙头; 出水导槽的数量为8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水汽分离盒 的顶部或侧部设有与大气相通的排气口; 排气口下方设有将排气口半封闭的水汽档板, 水 汽档板下端设有一段向下弯折的水汽导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即热式热。
6、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其特征是: 所述出水嘴外 侧复合并联有一道或多道独立的温冷水管道, 温冷水管道与水汽分离盒的排气口连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08527 A 2 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的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 管路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如即热水壶, 即热式管线机, 即热式饮水机、 即热式泡茶机等即热式饮水装 置, 此类即热式饮水装置因其采用的是传统的出水管结构, 即水汽分离盒的热水直接通过 出水管及管状出水嘴排出, 不可避免地存在如下一些缺陷: 如出水量受环。
7、境温度变化、 电网 电压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出水量不稳定, 例如在沸腾情况下出水, 冬天比夏天沸腾出的 水量小, 高电压比低电压时沸腾出的水量大; 在环境与电压复合情况下水量偏差就更大。 再 如与出水管连接的出水嘴只有一个固定管直径出水嘴出水, 产热水量大时, 出水嘴排出热 水不及时, 导致出水嘴出现突喷现象, 存在人被溅出的开水烫伤的安全隐患; 产热水量少时 出现水流摆动, 甚至断流情况, 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导致用户以为是装置出现故障。 如要求 非沸腾情况下出不同水温时, 水量更大就无法满足出水需求, 目前采用降功率水泵推出来 迁就出水量的方法, 也没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还降低用户体。
8、验感, 也增加电路设计难 度。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即热式热水装置的出水管路存在的上述各种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出 水顺畅、 可有效防止水流摆动、 突喷现象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出水管路。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方案是: 一种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进水管路, 包括将水蒸汽转化为热水的水汽分离盒, 以及排出热水的出水嘴; 水汽分离盒人的底部一 端设有水汽输入口, 另一端设有热水输出口, 水汽分离盒的水汽输入口与即热式热水装置 中的即热加热组件的水汽输出口连通, 出水嘴设于水汽分离盒下方, 出水嘴上端设有进水 管, 出水嘴通过进水管、 热水输出口与水汽分离盒连通; 其特。
9、征在于: 所述出水嘴的内壁设 有至少三道出水导槽。 出水导槽对流出来的热水具有导向分流作用, 可有效防止水流摆动、 突喷现象, 出水更为顺畅。 避免了传统的的出水嘴只有一个固定管直径出水嘴出水, 产生热 水量较大时由于出水嘴不能及时排出热水, 导致出水嘴出现突喷现象。 0005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前述出水嘴衔接有一根或多根调节水管; 调节水管下端与 进水管下端并列衔接在出水嘴上部, 调节水管上端均与水汽分离盒直接相通或间接相通。 调节水管与进水管配合, 可以调节出水量; 水位较低时, 热水只从进水管向出水嘴流出, 水 位较高漫过调节水管时, 热水从进水管和调节水管同时向出水嘴流出。 000。
10、6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调节水管设置于水汽分离盒内部或进水管的内 部。 此为与水汽分离盒间接相通。 0007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调节水管上端套接有一段延伸到进水管内任意 位置或直接延伸到水汽分离盒内部的延长管段。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308527 A 3 0008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调节水管设置于进水管的外部, 调节水管上端 套接有一段延伸到进水管外侧任意位置或直接延伸到水汽分离盒外侧的延长管段, 进水管 或水汽分离盒设有出水调节接口与延长管段相通, 出水调节接口的数量与调节水管的数量 匹配相同。 此为与水汽分离盒直接相通。 0009。
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进水管上套接有一段连接管, 进水管通过连接 管与水汽分离盒的热水输出口连通。 0010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前述水汽分离盒的热水输出口处或热水输出口与进 水管之间任意位置设有水路开关。 0011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水路开关为电磁阀或机械水龙头; 出水导槽的 数量为8道。 0012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 前述水汽分离盒的顶部或侧部设有与大气相通的排 气口; 排气口下方设有将排气口半封闭的水汽档板, 水汽档板下端设有一段向下弯折的水 汽导板。 排气口的设置, 避免水汽分离盒因出热水产生负压的情况, 让水汽分离盒出热水更 为顺畅。 水汽档。
12、板和水汽导板确保水汽充分冷凝成热水, 防止水汽未经凝结就从排气口排 出, 造成浪费。 0013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前述出水嘴外侧复合并联有一道或多道独立的温冷 水管道, 温冷水管道与水汽分离盒的排气口连通。 此时, 水汽分离盒通过排气口和温冷水管 道与大气相通。 这种结构可以回收从水汽分离盒逸出的多余水汽, 减少浪费。 0014 作为上述方案的综合说明, (1)在水量比正常时少时, 例如冬天与低电压状态, 即 热加热元件沸腾喷出的水少于夏天与高电压, 由于调节水管与进水管的配合, 可以按出水 水位的高低分层次调节出水量; 水位较低时, 热水只从进水管向出水嘴流出, 出水导槽与大 气压。
13、通就会产生负压, 空气空气就会从调节水管, 就会出现气体在出水口导槽中形成气泡 往上升、 水往下流情况下自动适应流速, 同时水流柱停留在气泡底部。 当比较严重时, 气泡 会延出出水口避免断流。 (2)满水时水量增加, 水位上升漫过调节水管时, 热水从进水管和 调节水管同时向出水嘴流出, 避免水排不出导致突喷现象。 0015 由上可知, 本发明主要有以下优点: 设计科学, 结构紧凑, 出水顺畅, 可有效防止水 流摆动、 突喷等现象, 消除了人被溅出的开水烫伤的安全隐患, 增加用户使用安全体验感, 同时也可以降低电路设计、 生产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剖视图。 001。
14、7 图2为图1的出水管嘴的截面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组件立体分解图。 0019 图4为图3组装后的主剖视图。 0020 图5为图3中的出水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图5的剖视图。 0022 图7为图5上下翻转后的出水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8为图3中的调节水管上端套接的延长管段的示意图。 0024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主剖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308527 A 4 0025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主剖视图。 0026 附图标号说明: 100-即热加热组件, 200-水汽分离盒, 201-连接管, 202-排气口, 203-。
15、水路开关, 204-水汽档板, 205-水汽导板, 300-出水嘴, 301-进水管, 302-调节水管, 303-出水导槽, 304-温冷水管道, 305-延长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 明。 0028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 即热式热水装置的自调节进水管301路包括将水蒸汽转化为热水的水 汽分离盒200, 以及排出热水的出水嘴300; 水汽分离盒200人的底部一端设有水汽输入口, 另一端设有热水输出口, 水汽分离盒200的水汽输入口与即热式热水装置中的即热加热组 件100的水汽输出口连通, 出水嘴300设于水。
16、汽分离盒200下方, 出水嘴300上端设有进水管 301, 出水嘴300通过进水管301、 热水输出口与水汽分离盒200连通; 出水嘴300的内壁设有8 道出水导槽303。 出水嘴300衔接有一根调节水管302; 调节水管302下端与进水管301下端并 列衔接在出水嘴300上部, 调节水管302上端均与水汽分离盒200直接相通, 调节水管302设 置于水汽分离盒200内部。 0029 本实施例适用于空间较紧促的即热式热水装置, 例如热式茶泡茶机、 即热式水壶 等。 0030 实施例2: 参见图2图8,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其中, 调节水管302上端均与 水汽分离盒200间接。
17、相通。 调节水管302设置于进水管301的内部。 进水管301上套接有一段 连接管201, 进水管301通过连接管201与水汽分离盒200的热水输出口连通。 连接管201的形 状可以根据即热式热水装置空间布置需要来选定, 如连接管201可以是弯管、 直管或其它开 关的管。 0031 另外, 与大气相通的排气口202的设置方式也与实施例不同, 排气口202设置在水 汽分离盒200的顶部; 排气口202下方设有将排气口202半封闭的水汽档板204, 水汽档板204 下端设有一段向下弯折的水汽导板205。 出水嘴300外侧复合并联有一道独立的温冷水管道 304, 温冷水管道304与水汽分离盒200的。
18、排气口202连通。 0032 另外, 参见图4、 图8, 根据实际情况的匹配需要, 还可以在调节水管302上端套接一 段延伸到进水管301内任意位置或直接延伸到水汽分离盒200内部的延长管段305。 0033 本实施例适用于空间较充裕的即热式热水装置, 例如即热式热水器。 0034 实施例3: 参见图9, 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2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调节水管302设置方式。 在本实 施例中, 调节水管302设置于进水管301的外部, 调节水管302上端套接有一段延伸到进水管 301外侧任意位置或直接延伸到水汽分离盒200外侧的延长管段305, 进水管301或水汽分离 盒200设有出水调节接口与延。
19、长管段305相通, 出水调节接口的数量与调节水管302的数量 匹配相同。 图9中省略了进水管301设有出水调节接口与延长管段305相通的示例, 而仅提供 水汽分离盒200设有出水调节接口与延长管段305相通的示例。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308527 A 5 0035 实施例4: 参见图10, 本实施例基本与实施例2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增设了出水控制部 件, 具体如下在于: 水汽分离盒200的热水输出口处或热水输出口与进水管301之间任意位 置设有水路开关203。 水路开关203优选为电磁阀或机械水龙头。 0036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20、,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 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形, 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308527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7 CN 106308527 A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8 CN 106308527 A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9 CN 106308527 A 9 图5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0 CN 106308527 A 10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1 CN 106308527 A 11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2 CN 106308527 A 12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3 CN 106308527 A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