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舍.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417511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1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692693.0

申请日:

20141118

公开号:

CN204217638U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1/03,A01K1/035

主分类号:

A01K1/03,A01K1/035

申请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发明人:

张和民,李德生,黄炎,吴代福,周世强,黄金燕,李仁贵,张明春,何胜山,杨波

地址:

62400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卧龙特区卧龙乡

优先权:

CN201420692693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饶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圈舍,属于大型圈养动物野化培训领域,包括内舍和外舍,所述外舍包括围墙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墙内的采食台、饮水池、人工巢穴、阻挡栏、多个运动架,所述阻挡栏设置于所述采食台与所述饮水池之间,所述运动架为阶梯形的木架。圈舍模拟动物在大自然中的生存条件,在改善动物身体素质的情况下,提高动物野外生存能力。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圈舍,包括内舍和外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舍包括围墙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墙内的采食台、饮水池、人工巢穴、阻挡栏、多个运动架,所述阻挡栏设置于所述采食台与所述饮水池之间,所述运动架为阶梯形的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墙设置有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光缆与一个监测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舍还包括安全隔离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池远离所述内舍,所述饮水池的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水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一进水管连通,所述饮水池的侧壁邻近所述饮水池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与一排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埋设于地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食台邻近所述饮水池,所述采食台设置有椭圆形平台,所述采食台远离地面,且所述采食台的高度低于培训动物的身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巢穴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人工巢穴设置有空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圈养动物野化培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一种圈舍。

背景技术

长期圈养的动物会丧失一部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为了提高动 物的生活能力和适应野外环境的能力,增强其与野生动物的竞争能 力,对圈养的动物进行野化培训十分必要。现有大多数圈养动物所 使用的饲养圈舍,设计不合理,动物得不到有效的训练,长期生活 后很难适应野外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圈舍,以利于对长期圈养的动 物进行野化训练,提高野化培训效果,最终提高动物的野外生存能 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内容实现:

一种圈舍,包括内舍和外舍,所述外舍包括围墙以及设置于所 述围墙内的采食台、饮水池、人工巢穴、阻挡栏、多个运动架,所 述阻挡栏设置于所述采食台与所述饮水池之间,所述运动架为阶梯 形的木架。

进一步地,所述围墙设置有多个摄像头,所述摄像头通过光缆 与一个监控终端连接。围栏能够起到防止圈养逃逸的作用,但是, 除了阻止圈养动物逃离围栏之外,我们也需要关注圈养动物的生活 状态。为了能够实时监控动物的生存状况、保护动物的安全,在围 墙设置有多个摄像头,利用监控终端对动物的生活情况进行监控, 同时使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突发状况。在夜晚,通过 摄像头对动物进行监视,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圈舍还包括安全隔离笼。在动物的培训过程中, 时常要对动物进行身体检查或者采集一些相关的数据,以对动物的 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进出圈舍,设置进出圈舍的 通道很有必要。安全隔离笼的设置,使工作人员能够在适当的时间 对动物进行数据采集。为了避免动物从安全隔离笼的设置处破坏围 墙而逃逸,可以将安全隔离笼设置于围墙的外部,这样既方便工作 人员使用也能避免动物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饮水池远离所述内舍,所述饮水池的侧壁的形 状为阶梯形。饮水池的设置,便于受训动物喝水。受训动物喜欢在 水中嬉戏打闹,饮水池的侧壁的形状设置为阶梯形,可以防止动物 发生溺水的情况。水池的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将水池的蓄水部位 设置得远离地面一些,动物进、出水池必须反复地攀爬阶梯,从而 起到锻炼的作用。在饮水池的侧壁设置多个通道,以方便其向各个 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一进 水管连通,所述饮水池的侧壁邻近所述饮水池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 口,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埋设于 地底。设置进水管便于对饮水池进行注水,由于可以远距离对水池 注水,从而不会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长期使用饮水池后,饮水池 底部容易积聚垃圾和淤泥,使水变质,动物饮用后容易生病。为了 保持水源清净,设置排水口并且利用地下排水管排水,解决了淤泥 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采食台邻近所述饮水池,所述采食台设置有椭 圆形平台,所述采食台远离地面,且所述采食台的高度低于培训动 物的身高。采食台设置椭圆形平台,没有比较突出的棱角,这样动 物在攀爬时就不会被划伤。采食台远离地面,动物想要吃食物必须 攀爬采食台,这样就能对动物进行锻炼。

进一步地,所述人工巢穴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人工巢穴设置 有空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人工巢穴模拟自然巢穴 的条件,让动物提前适应野外环境;同时,还可以在环境恶劣的条 件下,为动物提供一个庇护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模拟野外的生存环境,对动物进行野 外的生存能力培训。动物在生活区域内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提高 动物的身体素质,以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阻挡栏的设置使动物不 能直接的从饮水池行动至采食台,而必须绕过阻挡栏,这样提高动 物的运动量,增强其体质;设置运动架,并且运动架的形状为阶梯 形,进一步起到锻炼动物的作用。圈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模拟,使 动物熟悉野外环境,并通过锻炼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动物野化培训 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中的运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中的人工巢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中的饮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舍101;围墙102;阻挡栏103;饮水池104;采食台105;

人工巢穴106;摄像头107;运动架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 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圈舍可以用于圈养各种动物, 实施例中,仅以大熊猫为例进行描述。

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包括内舍101和外舍, 外舍包括围墙102以及设置于围墙102内的采食台105、饮水池104、 人工巢穴106、阻挡栏103、多个运动架108,阻挡栏103设置于采 食台105与饮水池104之间,运动架108为一个阶梯形的木架。

目前,大熊猫野化培训采用母兽带仔的培训方式。幼仔在两周 岁半之前,都跟随母兽共同在近自然条件下生活。在这一培训过程 中,设计合理、实用的圈舍对大熊猫的培训结果显得尤为重要。现 有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圈舍的设计不合理、实用性不强、建设成本高。 为适应当前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的需要,需要对设计新的大熊猫野 化培训圈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设置有内舍101和外舍,内舍101沿用 现有的圈养大熊猫标准圈舍进行建造,外舍为对大熊猫进行野化训 练的场所以及大熊猫的户外活动场所,大熊猫在外舍内活动从而得 到训练。外舍设置有供大熊猫生活或者游戏的场所,模拟自然的条 件,使大熊猫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这有助于提高大熊猫的野外生 存能力。此外,圈舍内还设置有可供大熊猫进行锻炼的运动架108, 且运动架108呈阶梯形,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山坡,且增大熊猫的运 动强度,增强野化驯养效果,也增加大熊猫的运动能力,对于其提 高身体素质具有较好的效果。

将采食台105和饮水池104分开设置,使大熊猫必须在两者之 间来回运动,进一步对大熊猫起到身体锻炼的作用。此外,设置阻 挡栏103使大熊猫不能直接从采食台105爬行到饮水池104,而必 须绕过阻挡栏103才能到达饮水池104,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山坡或 植被阻碍,模拟恶劣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增强野化驯养效果,进一 步加大熊猫的运动量,增强其身体素质以适应在野外恶劣条件下的 生存挑战。

大熊猫的攀爬能力强,容易攀爬围墙而逃离圈舍,所以需要对 大熊猫进行监控。由于圈舍的范围大,仅由人工对大熊猫进行监控, 不但不方便对大熊猫进行管理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围墙 设置有多个摄像头107,摄像头107通过光缆与一个监控终端连接。 利用摄像头107来监控大熊猫,工作人员可以在室内进行监控,在 没有紧急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将有效地下降;突发紧急 情况时,工作人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察觉,从而快速处理,尽可能 减少大熊猫意外受伤的情况。

在大熊猫的日常培训、管理中,除了处理一些突发事件,例如 摔伤或者生病状况外,还需要时常对大熊猫进行体检、佩戴相关数 据采集设备。为了方便于工作人员进出圈舍,圈舍还设置有安全隔 离笼。安全隔离笼固定连接于围墙外,这样能够防止大熊猫对安全 隔离笼进行破坏,避免由此造成受伤的情况的发生。

饮水池104远离内舍101,让大熊猫脱离内舍的生存场景,尽 快适应自然的生存环境。饮水池104为大熊猫提供了一个嬉戏打闹 的地方,炎热的夏季能够为大熊猫提供解暑的去处。饮水池104的 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这样就方便于大熊猫的进出,在大熊猫爬进、 爬出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饮水池104中的水容易被大熊猫弄脏,如果饮水池104中的水 得不到及时的更换容易使大熊猫患病。因此,在饮水池104的侧壁 邻近饮水池104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一排水管连通, 排水管埋设于地底。水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与一进水管 连通,进水管埋设于地底。通过进水管对饮水池104注水,排水管 对饮水池104进行排水,在不打扰大熊猫的生活的条件下实现了对 饮水池104进行注水和排水的操作。

采食台105邻近饮水池104,方便于大熊猫在吃完食物后饮水, 适度的运动能够增强大熊猫的身体机能。采食台105设置有远离地 面的椭圆形平台,采食台远离地面,且采食台的高度低于大熊猫的 身高,从而提高了大熊猫取食的难度,让大熊猫在取食的过程中得 到培训。圈舍内有成年熊猫和大熊猫幼仔,采食台应设置多个,采 食台的高度根据大熊猫的体型设置。针对成年大熊猫,采食台的高 度可以适度高一些;针对大熊猫幼仔,采食台的高度应当适度低一 些。设置不同高度的采食台,既能保证大熊猫能吃到食物,也能对 大熊猫进行合适的训练。

为了使大熊猫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提高大熊猫的环境适应能 力,需要为大熊猫设置一些临时居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模拟 大熊猫的自然生存条件,在围墙内设置有多个人工巢穴106,人工 巢穴106的形状为半球形,人工巢穴106设置有空腔和开口,开口 与空腔连通。人工巢穴106能够为大熊猫提供避难所,这可以使大 熊猫能躲避天敌;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大熊猫进入人工巢穴106, 可以对大熊猫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 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圈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圈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圈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圈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圈舍.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692693.0 (22)申请日 2014.11.18 A01K 1/03(2006.01) A01K 1/035(2006.01) (73)专利权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 局 地址 62400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 川卧龙特区卧龙乡 (72)发明人 张和民 李德生 黄炎 吴代福 周世强 黄金燕 李仁贵 张明春 何胜山 杨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71 代理人 饶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圈舍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圈舍, 属于大型圈。

2、养 动物野化培训领域, 包括内舍和外舍, 所述外舍包 括围墙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墙内的采食台、 饮水池、 人工巢穴、 阻挡栏、 多个运动架, 所述阻挡栏设置 于所述采食台与所述饮水池之间, 所述运动架为 阶梯形的木架。圈舍模拟动物在大自然中的生存 条件, 在改善动物身体素质的情况下, 提高动物野 外生存能力。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1763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3.25 CN 204217638 U 1/1 页 2 1.一种圈舍, 包括内舍和外舍,。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舍包括围墙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墙内 的采食台、 饮水池、 人工巢穴、 阻挡栏、 多个运动架, 所述阻挡栏设置于所述采食台与所述饮 水池之间, 所述运动架为阶梯形的木架。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墙设置有多个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 通过光缆与一个监测终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圈舍还包括安全隔离笼。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水池远离所述内舍, 所述饮水池的 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饮水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进 水口与一进水。

4、管连通, 所述饮水池的侧壁邻近所述饮水池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排 水口与一排水管连通, 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埋设于地底。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食台邻近所述饮水池, 所述采食台 设置有椭圆形平台, 所述采食台远离地面, 且所述采食台的高度低于培训动物的身高。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巢穴的形状为半球形, 所述人工 巢穴设置有空腔和开口, 所述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17638 U 2 1/4 页 3 一种圈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圈养动物野化培训领域, 具体而言, 涉。

5、及一种圈舍。 背景技术 0002 长期圈养的动物会丧失一部分在野外生存的能力。 为了提高动物的生活能力和适 应野外环境的能力, 增强其与野生动物的竞争能力, 对圈养的动物进行野化培训十分必要。 现有大多数圈养动物所使用的饲养圈舍, 设计不合理, 动物得不到有效的训练, 长期生活后 很难适应野外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圈舍, 以利于对长期圈养的动物进行野化训练, 提高野化培训效果, 最终提高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内容实现 : 0005 一种圈舍, 包括内舍和外舍, 所述外舍包括围墙以及设置于所述围墙内的采食台、 饮水池、 人工巢穴、。

6、 阻挡栏、 多个运动架, 所述阻挡栏设置于所述采食台与所述饮水池之间, 所述运动架为阶梯形的木架。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围墙设置有多个摄像头, 所述摄像头通过光缆与一个监控终端连 接。围栏能够起到防止圈养逃逸的作用, 但是, 除了阻止圈养动物逃离围栏之外, 我们也需 要关注圈养动物的生活状态。 为了能够实时监控动物的生存状况、 保护动物的安全, 在围墙 设置有多个摄像头, 利用监控终端对动物的生活情况进行监控, 同时使工作人员能在第一 时间发现和处理突发状况。 在夜晚, 通过摄像头对动物进行监视, 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 强度。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圈舍还包括安全隔离笼。 在动物的。

7、培训过程中, 时常要对动物进行 身体检查或者采集一些相关的数据, 以对动物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为了便于工作人员进 出圈舍, 设置进出圈舍的通道很有必要。 安全隔离笼的设置, 使工作人员能够在适当的时间 对动物进行数据采集。为了避免动物从安全隔离笼的设置处破坏围墙而逃逸, 可以将安全 隔离笼设置于围墙的外部, 这样既方便工作人员使用也能避免动物的破坏。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饮水池远离所述内舍, 所述饮水池的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 饮水池 的设置, 便于受训动物喝水。 受训动物喜欢在水中嬉戏打闹, 饮水池的侧壁的形状设置为阶 梯形, 可以防止动物发生溺水的情况。 水池的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 将。

8、水池的蓄水部位设置 得远离地面一些, 动物进、 出水池必须反复地攀爬阶梯, 从而起到锻炼的作用。在饮水池的 侧壁设置多个通道, 以方便其向各个方向移动。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水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所述进水口与一进水管连通, 所述饮水 池的侧壁邻近所述饮水池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进水管 和所述排水管均埋设于地底。设置进水管便于对饮水池进行注水, 由于可以远距离对水池 注水, 从而不会干扰动物的正常生活。长期使用饮水池后, 饮水池底部容易积聚垃圾和淤 说 明 书 CN 204217638 U 3 2/4 页 4 泥, 使水变质, 动物饮用后容易生病。为了保。

9、持水源清净, 设置排水口并且利用地下排水管 排水, 解决了淤泥的问题。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采食台邻近所述饮水池, 所述采食台设置有椭圆形平台, 所述采食 台远离地面, 且所述采食台的高度低于培训动物的身高。 采食台设置椭圆形平台, 没有比较 突出的棱角, 这样动物在攀爬时就不会被划伤。 采食台远离地面, 动物想要吃食物必须攀爬 采食台, 这样就能对动物进行锻炼。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人工巢穴的形状为半球形, 所述人工巢穴设置有空腔和开口, 所述 开口与所述空腔连通。人工巢穴模拟自然巢穴的条件, 让动物提前适应野外环境 ; 同时, 还 可以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 为动物提供一个庇护所。

10、。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 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 模拟野外的生存环境, 对动物进行野外的生存能力培训。 动物在生活区域内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 提高动物的身体素质, 以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 阻 挡栏的设置使动物不能直接的从饮水池行动至采食台, 而必须绕过阻挡栏, 这样提高动物 的运动量, 增强其体质 ; 设置运动架, 并且运动架的形状为阶梯形, 进一步起到锻炼动物的 作用。圈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模拟, 使动物熟悉野外环境, 并通过锻炼改善身体素质, 提高 动物野化培训效果。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 0015 。

11、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中的运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中的人工巢穴的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中的饮水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 0019 内舍 101 ; 围墙 102 ; 阻挡栏 103 ; 饮水池 104 ; 采食台 105 ; 0020 人工巢穴 106 ; 摄像头 107 ; 运动架 108。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 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圈舍可以用于圈养各种动物, 实施例中, 仅以大熊猫为例进行描述。 0022 参阅图1-图4,。

1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包括内舍101和外舍, 外舍包括围墙102以 及设置于围墙102内的采食台105、 饮水池104、 人工巢穴106、 阻挡栏103、 多个运动架108, 阻挡栏 103 设置于采食台 105 与饮水池 104 之间, 运动架 108 为一个阶梯形的木架。 0023 目前, 大熊猫野化培训采用母兽带仔的培训方式。 幼仔在两周岁半之前, 都跟随母 兽共同在近自然条件下生活。 在这一培训过程中, 设计合理、 实用的圈舍对大熊猫的培训结 果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大熊猫野化培训圈舍的设计不合理、 实用性不强、 建设成本高。为 适应当前大熊猫野化培训工作的需要, 需要对设计新的大熊猫野。

13、化培训圈舍。 002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设置有内舍 101 和外舍, 内舍 101 沿用现有的圈养大熊猫 标准圈舍进行建造, 外舍为对大熊猫进行野化训练的场所以及大熊猫的户外活动场所, 大 熊猫在外舍内活动从而得到训练。外舍设置有供大熊猫生活或者游戏的场所, 模拟自然的 说 明 书 CN 204217638 U 4 3/4 页 5 条件, 使大熊猫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 这有助于提高大熊猫的野外生存能力。此外, 圈舍内 还设置有可供大熊猫进行锻炼的运动架 108, 且运动架 108 呈阶梯形, 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山 坡, 且增大熊猫的运动强度, 增强野化驯养效果, 也增加大熊猫的运动能力, 对。

14、于其提高身 体素质具有较好的效果。 0025 将采食台105和饮水池104分开设置, 使大熊猫必须在两者之间来回运动, 进一步 对大熊猫起到身体锻炼的作用。此外, 设置阻挡栏 103 使大熊猫不能直接从采食台 105 爬 行到饮水池 104, 而必须绕过阻挡栏 103 才能到达饮水池 104, 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山坡或植 被阻碍, 模拟恶劣的自然环境, 进一步增强野化驯养效果, 进一步加大熊猫的运动量, 增强 其身体素质以适应在野外恶劣条件下的生存挑战。 0026 大熊猫的攀爬能力强, 容易攀爬围墙而逃离圈舍, 所以需要对大熊猫进行监控。 由 于圈舍的范围大, 仅由人工对大熊猫进行监控, 不但不。

15、方便对大熊猫进行管理还增加了工 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围墙设置有多个摄像头 107, 摄像头 107 通过光缆与一个监控终端连 接。利用摄像头 107 来监控大熊猫, 工作人员可以在室内进行监控, 在没有紧急的情况下, 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将有效地下降 ; 突发紧急情况时, 工作人员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察觉, 从 而快速处理, 尽可能减少大熊猫意外受伤的情况。 0027 在大熊猫的日常培训、 管理中, 除了处理一些突发事件, 例如摔伤或者生病状况 外, 还需要时常对大熊猫进行体检、 佩戴相关数据采集设备。为了方便于工作人员进出圈 舍, 圈舍还设置有安全隔离笼。 安全隔离笼固定连接于围墙外, 这样能够防止。

16、大熊猫对安全 隔离笼进行破坏, 避免由此造成受伤的情况的发生。 0028 饮水池 104 远离内舍 101, 让大熊猫脱离内舍的生存场景, 尽快适应自然的生存环 境。饮水池 104 为大熊猫提供了一个嬉戏打闹的地方, 炎热的夏季能够为大熊猫提供解暑 的去处。饮水池 104 的侧壁的形状为阶梯形, 这样就方便于大熊猫的进出, 在大熊猫爬进、 爬出的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0029 饮水池 104 中的水容易被大熊猫弄脏, 如果饮水池 104 中的水得不到及时的更换 容易使大熊猫患病。因此, 在饮水池 104 的侧壁邻近饮水池 104 的底壁处设置有排水口, 排 水口与一排水管连通, 排水管。

17、埋设于地底。 水池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 进水口与一进水管连 通, 进水管埋设于地底。通过进水管对饮水池 104 注水, 排水管对饮水池 104 进行排水, 在 不打扰大熊猫的生活的条件下实现了对饮水池 104 进行注水和排水的操作。 0030 采食台 105 邻近饮水池 104, 方便于大熊猫在吃完食物后饮水, 适度的运动能够增 强大熊猫的身体机能。采食台 105 设置有远离地面的椭圆形平台, 采食台远离地面, 且采食 台的高度低于大熊猫的身高, 从而提高了大熊猫取食的难度, 让大熊猫在取食的过程中得 到培训。 圈舍内有成年熊猫和大熊猫幼仔, 采食台应设置多个, 采食台的高度根据大熊猫的 体型。

18、设置。针对成年大熊猫, 采食台的高度可以适度高一些 ; 针对大熊猫幼仔, 采食台的高 度应当适度低一些。 设置不同高度的采食台, 既能保证大熊猫能吃到食物, 也能对大熊猫进 行合适的训练。 0031 为了使大熊猫适应野外的生存环境, 提高大熊猫的环境适应能力, 需要为大熊猫 设置一些临时居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圈舍模拟大熊猫的自然生存条件, 在围墙内设置有 多个人工巢穴106, 人工巢穴106的形状为半球形, 人工巢穴106设置有空腔和开口, 开口与 空腔连通。 人工巢穴106能够为大熊猫提供避难所, 这可以使大熊猫能躲避天敌 ; 在天气恶 说 明 书 CN 204217638 U 5 4/4 页 6 劣的情况下, 大熊猫进入人工巢穴 106, 可以对大熊猫起到保护作用。 00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4217638 U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17638 U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17638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