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290A43申请公布日20140917CN104047290A21申请号201410266047222申请日20140616E02D15/02200601E03B7/0720060171申请人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地址443002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绵羊山路29号72发明人邸书茵宋华74专利代理机构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代理人成钢54发明名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57摘要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包括进水支管、出水支管,以及进水主管、出水主管,进水主管连接进水支管,进水支管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出水支管,出水支管连接出水主管,出水支管通过第一连通管。
2、连接进水主管。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均设有闸阀。所述出水支管安装有冷水表和过滤器。本发明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采用主管、连接管及闸阀等部件焊接、组装而成。并通过测温仪、冷水表、过滤器等对水温、流量等进行有效控制与监测。该装置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便捷实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47290ACN104047290A1/2页21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包括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以及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其特征在。
3、于,进水主管(1)连接进水支管(3),进水支管(3)通过第二连通管(42)连接出水支管(5),出水支管(5)连接出水主管(8),出水支管(5)通过第一连通管(41)连接进水主管(1);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上均设有闸阀(2);所述出水支管(5)安装有冷水表和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每一个支管分别连接多个短管(10),每一个短管(10)上均设有球阀(12),每一个支管末端设有封堵钢板(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4、水支管(5)尾部安装有旋转翼式冷水表(6)、Y型管道式过滤器(7),Y型管道式过滤器(7)的滤口方向朝下或者水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支管(5)上的闸阀(2)位于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与出水支管(5)的连接点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短管(10)与大坝预埋的冷却水管管口(13)联通,所述多个短管(10)、球阀(12)构成分水装置(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均设有保温层。7根。
5、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为DN150钢管;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为DN80钢管;所述短管(10)为DN25MM黑铁单丝口短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垂直于大坝预埋冷却水管管口(13)安装,短管(10)中心线与每组预埋冷却水管中心线部位基本一致,大坝预埋的冷却水管为DN25MM。9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的冷却水通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通水步骤打开进水支管(3)及出水支。
6、管(5)上设置的闸阀(2),同时关闭连通管上的闸阀(2),开启分水装置(9)上的球阀(12),使水流由进水主管(1)流向进水支管(3),并经过进水支管(3)通过分水装置(9)上的分水进口与大坝内预埋的冷却水管进水管联通,通过冷却水流动,利用水温与混凝土的温度差,带走混凝土产生的部分水化热,最终经过预埋坝内的出水管与分水装置(9)的分水出口流入出水支管(5),并经过冷水表、过滤器之后经过闸阀(2)流至出水主管(8),实现一次冷却通水。10采用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的冷却水通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关闭原进水支管、现出水支管及原出水支管、现进水支管上设置的闸阀(。
7、2),打开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上的闸阀(2),同时开启分水装置(9)的球阀(12),使水流由进水主管(1)流向第一连通管(41),并通过第一连通管(41)流向原出水支管,通过原出水支管上的分水装置(9)与大坝内预埋的冷却水管原出口端联通,通过冷却水流动,利用水温与混凝土的温度差,带走混凝土产生的部分水化热,最终经过预埋坝内的原进水管与分水装置9的原分水进口流入原进水支管,通过第二连通管(42)流至原出水支管尾部并经过冷水表、过滤器之后经过闸阀(2)流至出水主管(8),实权利要求书CN104047290A2/2页3现一次冷却通水换向。权利要求书CN104047290A1/3页4。
8、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涉及大坝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降温施工领域。背景技术0002大坝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通水冷却工艺是温控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措施。为保证混凝土平稳降温一般要求水流方向24小时变换一次,同时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坝体内一般要求布置的冷却水管流量较小、数量较多,给混凝土通水冷却施工带来了难度。发明内容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采用主管、连接管及闸阀等部件焊接、组装而成。并通过测温仪、冷水表、过滤器等对水温、流量等进行有效控制与监测。该装置工作效率高、操作简。
9、单、便捷实用。0004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包括进水支管、出水支管,以及进水主管、出水主管,进水主管连接进水支管,进水支管通过第二连通管连接出水支管,出水支管连接出水主管,出水支管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进水主管。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均设有闸阀。所述出水支管安装有冷水表和过滤器。0005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每一个支管分别连接多个短管,每一个短管上均设有球阀,每一个支管末端设有封堵钢板。所述出水支管尾部安装有旋转翼式冷水表、Y型管道式过滤器,Y型管道式过滤器的滤口方向朝下或者水平。所述出水支管上的闸阀位于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与出水支管的连。
10、接点之间。所述多个短管与大坝预埋冷却水管联通,所述多个短管、球阀构成分水装置。0006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进水主管、出水主管均设有保温层。所述进水主管、出水主管为DN150钢管。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为DN80钢管。0007所述短管为DN25MM黑铁单丝口短管。0008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垂直于大坝预埋冷却水管管口安装,分水装置的短管中心线与每组预埋冷却水管中心线部位基本一致。有利于冷却水从进水支管及出水支管平稳均匀分流至大坝预埋冷却水管,最终完成大坝冷却通水,有效利用冷却水资源,经济节约。0009本发明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采用进水主管、出水主管与进水支。
11、管、出水支管以及连通管相互连接结构。通过闸阀开关控制,实现冷却水换向。并且通过支管上分水装置设计,实现大坝内多层多组冷却水管从廊道内引至仓内进行通水冷却,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本发明分水装置广泛使用于大坝大体积混凝土通水冷却施工,尤其适用于坝体内有设计廊道,在廊道狭小空间内进行通水冷却施工领域。0010本发明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通过闸阀位置设计与开启与关闭状态控制,实现水流换向,同时通过支管上的分水器设置实现主水管道与大坝内部预埋冷却水管说明书CN104047290A2/3页5连接,扩大冷却水与混凝土接触面积,实现降温效果。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装置通。
12、水过程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装置水流换向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装置的分水装置结构示意图。0012其中“”“”表示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0013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包括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以及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进水主管1连接进水支管3,进水支管3通过第二连通管42连接出水支管5,出水支管5连接出水主管8,出水支管5通过第一连通管41连接进水主管1。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上均设有闸阀2。0014所述出水支管5安装有冷水表和过滤器。0015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每一个支管分别连接多个短管10,每一个短管10上均设有球阀12,每。
13、一个支管末端设有封堵钢板11。所述多个短管10与大坝预埋冷却水管联通,所述多个短管10、球阀12构成分水装置9。0016所述出水支管5尾部安装有旋转翼式冷水表6、Y型管道式过滤器7,Y型管道式过滤器7的滤口方向朝下或者水平,记录并控制水量与水质。所述出水支管5上的闸阀2位于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与出水支管5的连接点之间。0017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均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橡塑海绵板,单层厚度为20MM。0018冷却水管直径150MM,敷设厚度为40MM;冷却水管直径150MM敷设厚度为20MM。0019本发明中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保温层敷设两层即厚度为4。
14、0MM橡塑海绵板,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以及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敷设两层即厚度为20MM橡塑海绵板。0020所述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为DN150钢管。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为DN80钢管。所述短管10为DN25MM黑铁单丝口短管。所述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垂直于大坝预埋冷却水管管口13安装,分水装置9的短管10中心线与每组预埋的DN25MM冷却水管中心线部位基本一致。0021安装步骤首先进行进水主管1、出水主管8、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以及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连接,并在进水支管3前端安装闸阀2,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尾部安装闸阀。
15、2,,位于两个连通管与出水支管5连接点之间的出水支管5上安装闸阀2,出水支管5尾部安装旋转翼式冷水表6以及Y型管道式过滤器7,出水支管5末端与出水主管8连接。进水支管3、出水支管5上分别安装分水装置9。0022通水过程首先打开进水支管3及出水支管5上设置的闸阀2,同时关闭连通管上说明书CN104047290A3/3页6的闸阀2,开启分水装置9上的球阀12,使水流由进水主管1流向进水支管3。并经过进水支管3通过分水装置9上的分水进口与大坝内预埋的冷却水管进水管联通,通过冷却水流动,利用水温与混凝土的温度差,带走混凝土产生的部分水化热,最终经过预埋坝内的出水管与分水装置9的分水出口流入出水支管5,。
16、并经过旋转翼式冷水表6、Y型管道式过滤器7之后经过闸阀2流至出水主管8,实现一次冷却通水。0023本发明一种大坝冷却水换向及分水装置,使得原出水支管5变成实际的进水支管,原进水支管3变成实际的出水支管,即原进水管路即为变为出水管路,原出水管路变为进水管路,唯有主进水管路与主出水管路不变,在不改变进水主管及出水主管的前提下,实现冷却水换向。0024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关闭(原)进水支管3(现出水支管)及(原)出水支管5(现进水支管)上设置的闸阀2,打开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上的闸阀2,同时开启分水装置9的球阀12,使水流由进水主管1流向第一连通管41,并通过第一连通管41流向(原)出水支管5,通过(原)出水支管5上的分水装置9与大坝内预埋的冷却水管(原)出口端联通,通过冷却水流动,利用水温与混凝土的温度差,带走混凝土产生的部分水化热,最终经过预埋坝内的(原)进水管与分水装置9的(原)分水进口流入(原)进水支管3,通过第二连通管42流至(原)出水支管3尾部并经过旋转翼式冷水表6、Y型管道式过滤器7之后经过闸阀2流至出水主管8,实现一次冷却通水换向。说明书CN104047290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47290A2/2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4729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