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409715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779230.8

申请日:

20171219

公开号:

CN208176484U

公开日:

2018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J31/00,A47J31/44

主分类号:

A47J31/00,A47J31/44

申请人:

广东纳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流浩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九路六号瀚森科技园3楼306

优先权:

CN20172177923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磁性浮球,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管,磁性浮球在超过磁控管的磁力吸引范围时,即水箱内已经缺水,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切断加热设备,从而使得直饮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另一个设置是将水箱底部设置成一个斜面,在水箱内水量较少的情况下,这样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水最大程度地集中在磁性浮球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为一磁性浮球,所述感应结构为一磁控管,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位槽内,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为一个浮球,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感应结构与探头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条,当所述储水腔内没有水时,浮球与储水腔的底部接触,所述浮球与感应结构之间存在反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包括水箱底座和水箱上盖,所述储水腔设置在水箱底座上,所述水箱上盖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中心处设置有凹槽及顶针柱,所述顶针柱设在基体底端并位于凹槽中心,所述水箱上盖在所述凹槽正上方设有贯穿的插入孔,所述凹槽与插入孔界定为插入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底座上设有凸块,所述水箱上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凸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的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到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污染物及生活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源,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瓶装矿泉水营运而生,但瓶装水的水温有时无法满足人体的需要,但消费者为了能够尽快喝到不同温度的水,即热式直饮机已有大量的适用。

即热式直饮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水温加热到需要的温度,如果水箱里的水被用完而加热仍在继续的话,必然会对整个饮水设备造成极大的危险,因此,设置有缺水保护功能的直饮水水箱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缺水保护功能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为一磁性浮球,所述感应结构为一磁控管,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位槽内,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的正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探头为一个浮球,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感应结构与探头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条,当所述储水腔内没有水时,浮球与储水腔的底部接触,所述浮球与感应结构之间存在反作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本体包括水箱底座和水箱上盖,所述储水腔设置在水箱底座上,所述水箱上盖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中心处设置有凹槽及顶针柱,所述顶针柱设在基体底端并位于凹槽中心,所述水箱上盖在所述凹槽正上方设有贯穿的插入孔,所述凹槽与插入孔界定为插入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底座上设有凸块,所述水箱上盖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凸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腔的底部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到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磁性浮球,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管,磁性浮球在超过磁控管的磁力吸引范围时,即水箱内已经缺水,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切断加热设备,从而使得直饮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另一个设置是将水箱底部设置成一个斜面,在水箱内水量较少的情况下,这样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水最大程度地集中在磁性浮球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 1、设置于水箱本体1内的储水腔2及进水结构3,所述进水结构3设于储水腔 2一侧并与储水腔2连接,所述储水腔2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4,所述缺水保护装置4包括一探头41及感应结构42,所述感应结构42可以感应到探头41的位置。

其中,所述探头41为一磁性浮球,所述感应结构42为一磁控管,所述储水腔2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21,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位槽21内,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21的正上方。

其中,所述定位槽2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孔22,该通孔22的作用在于将水引入到定位槽21内,从而使得探头41可以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升高。

其中,所述水箱本体1包括水箱底座11和水箱上盖12,所述储水腔2设置在水箱底座11上,所述水箱上盖12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11。

其中,所述进水结构3包括基体31,所述基体31中心处设置有凹槽32及顶针柱33,所述顶针柱33设在基体31底端并位于凹槽32中心,所述水箱上盖 12在所述凹槽32正上方设有贯穿的插入孔121,所述凹槽32与插入孔121界定为插入空间,所述插入空间用于接收进水装置(图未示)的插入。

其中,所述水箱底座11上设有凸块111,所述水箱上盖12上设置有卡扣122,所述卡扣122扣合于所述凸块111上。

其中,所述储水腔2的底部为斜面23,所述斜面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 1°到10°。

其中,所述斜面23的倾斜角度为5°。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 1、设置于水箱本体1内的储水腔2及进水结构3,所述进水结构3设于储水腔 2一侧并与储水腔2连接,所述储水腔2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4,所述缺水保护装置4包括一探头41及感应结构42,所述感应结构42可以感应到探头41的位置。

其中,所述探头41为一个浮球,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述感应结构42与探头41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条(图未示),当所述储水腔2内没有水时,浮球41与储水腔2的底部接触,所述浮球与感应结构42之间存在反作用力。

其中,所述水箱本体1包括水箱底座11和水箱上盖12,所述储水腔2设置在水箱底座11上,所述水箱上盖12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11。

其中,所述进水结构3包括基体31,所述基体31中心处设置有凹槽32及顶针柱33,所述顶针柱33设在基体31底端并位于凹槽32中心,所述水箱上盖 12在所述凹槽32正上方设有贯穿的插入孔121,所述凹槽32与插入孔121界定为插入空间,所述插入空间用于接收进水装置(图未示)的插入。

其中,所述水箱底座11上设有凸块111,所述水箱上盖12上设置有卡扣122,所述卡扣122扣合于所述凸块111上。

其中,所述储水腔2的底部为斜面23,所述斜面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 1°到10°。

其中,所述斜面23的倾斜角度为5°。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构,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磁性浮球,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管,磁性浮球在超过磁控管的磁力吸引范围时,即水箱内已经缺水,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切断加热设备,从而使得直饮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另一个设置是将水箱底部设置成一个斜面,在水箱内水量较少的情况下,这样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水最大程度地集中在磁性浮球处。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79230.8 (22)申请日 2017.12.19 (73)专利权人 广东纳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九路六号瀚森科技 园3楼306 (72)发明人 李流浩 (51)Int.Cl. A47J 31/00(2006.01) A47J 31/4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包括水 箱本体、 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 构,。

2、 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 接, 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 所述缺 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 所述感应结 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水 箱底部设置磁性浮球, 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 管, 磁性浮球在超过磁控管的磁力吸引范围时, 即水箱内已经缺水, 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 制系统发出信号, 切断加热设备, 从而使得直饮 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 另一个设置 是将水箱底部设置成一个斜面, 在水箱内水量较 少的情况下, 这样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水最大程度 地集中在磁性浮球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8176484 U 20。

3、18.12.04 CN 208176484 U 1.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包括水箱本体、 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 腔及进水结构, 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 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 保护装置, 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 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 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头为一磁性浮 球, 所述感应结构为一磁控管, 所述储水腔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 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 位槽内, 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槽的侧。

4、壁设置 有若干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头为一个浮球, 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所述感应结构与探头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条, 当所述储水 腔内没有水时, 浮球与储水腔的底部接触, 所述浮球与感应结构之间存在反作用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本体包括水箱 底座和水箱上盖, 所述储水腔设置在水箱底座上, 所述水箱上盖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结构包括基 体, 所述基体中心处设置有凹槽及顶针柱, 所述顶针柱设在基体底端并位于凹槽中心,。

5、 所述 水箱上盖在所述凹槽正上方设有贯穿的插入孔, 所述凹槽与插入孔界定为插入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箱底座上设有凸 块, 所述水箱上盖上设置有卡扣, 所述卡扣扣合于所述凸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水腔的底部为斜 面, 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1 到10 。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 5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76484 U 2 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技术领域,。

6、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工业污染物及生活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水 源, 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 瓶装矿泉水营运而生, 但瓶装水的水温有时无法满足人体 的需要, 但消费者为了能够尽快喝到不同温度的水, 即热式直饮机已有大量的适用。 0003 即热式直饮机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将水温加热到需要的温度, 如果水箱里的水被用 完而加热仍在继续的话, 必然会对整个饮水设备造成极大的危险, 因此, 设置有缺水保护功 能的直饮水水箱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点和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缺水 保护。

7、功能的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0005 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 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进水结 构, 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 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 所 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 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探头为一磁性浮球, 所述感应结构为一磁控管, 所述储 水腔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 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位槽内, 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 的正上方。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孔。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探头为一个浮球, 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

8、水的密度, 所述 感应结构与探头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条, 当所述储水腔内没有水时, 浮球与储水腔的底部 接触, 所述浮球与感应结构之间存在反作用力。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水箱本体包括水箱底座和水箱上盖, 所述储水腔设置 在水箱底座上, 所述水箱上盖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进水结构包括基体, 所述基体中心处设置有凹槽及顶 针柱, 所述顶针柱设在基体底端并位于凹槽中心, 所述水箱上盖在所述凹槽正上方设有贯 穿的插入孔, 所述凹槽与插入孔界定为插入空间。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水箱底座上设有凸块, 所述水箱上盖上设置有卡扣, 所 述卡扣。

9、扣合于所述凸块上。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储水腔的底部为斜面, 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 为1 到10 。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 。 0014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 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 进水结构, 所述进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 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8176484 U 3 装置, 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 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本 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磁性浮球, 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管, 磁性浮球在超过磁 控管的磁力吸引。

10、范围时, 即水箱内已经缺水, 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 切断加热设备, 从而使得直饮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 另一个设置是将水箱底 部设置成一个斜面, 在水箱内水量较少的情况下, 这样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水最大程度地集 中在磁性浮球处。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 述。 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但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 实现。

11、, 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相反地, 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 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18 需要说明的是, 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 “连接” 另一个元件, 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 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 “垂直的” 、“水平的” 、“左” 、“右” 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19 除非另有定义,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 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

12、文所使用的术语 “和/或” 包 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0 实施例一 0021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包括水箱本体 1、 设 置于水箱本体1内的储水腔2及进水结构3, 所述进水结构3设于储水腔 2一侧并与储水腔2 连接, 所述储水腔2内设置有缺水保护装置4, 所述缺水保护装置4包括一探头41及感应结构 42, 所述感应结构42可以感应到探头41的位置。 0022 其中, 所述探头41为一磁性浮球, 所述感应结构42为一磁控管, 所述储水腔2底部 设有一个定位槽21, 所述磁性浮球放置在该定位槽21内, 所述磁控管位于所述定位槽。

13、21的 正上方。 0023 其中, 所述定位槽21的侧壁设置有若干通孔22, 该通孔22的作用在于将水引入到 定位槽21内, 从而使得探头41可以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升高。 0024 其中, 所述水箱本体1包括水箱底座11和水箱上盖12, 所述储水腔2设置在水箱底 座11上, 所述水箱上盖12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11。 0025 其中, 所述进水结构3包括基体31, 所述基体31中心处设置有凹槽32及顶针柱33, 所述顶针柱33设在基体31底端并位于凹槽32中心, 所述水箱上盖 12在所述凹槽32正上方 设有贯穿的插入孔121, 所述凹槽32与插入孔121界定为插入空间, 所述插入空间用于接收 进。

14、水装置(图未示)的插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8176484 U 4 0026 其中, 所述水箱底座11上设有凸块111, 所述水箱上盖12上设置有卡扣122, 所述卡 扣122扣合于所述凸块111上。 0027 其中, 所述储水腔2的底部为斜面23, 所述斜面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 1 到 10 。 0028 其中, 所述斜面23的倾斜角度为5 。 0029 实施例二 0030 请参阅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 包括水箱本体 1、 设 置于水箱本体1内的储水腔2及进水结构3, 所述进水结构3设于储水腔 2一侧并与储水腔2 连接, 所述储水腔2内设置。

15、有缺水保护装置4, 所述缺水保护装置4包括一探头41及感应结构 42, 所述感应结构42可以感应到探头41的位置。 0031 其中, 所述探头41为一个浮球, 所述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所述感应结构42与 探头41之间设置有一根连接条(图未示), 当所述储水腔2内没有水时, 浮球41与储水腔2的 底部接触, 所述浮球与感应结构42之间存在反作用力。 0032 其中, 所述水箱本体1包括水箱底座11和水箱上盖12, 所述储水腔2设置在水箱底 座11上, 所述水箱上盖12盖设在所述水箱底座上11。 0033 其中, 所述进水结构3包括基体31, 所述基体31中心处设置有凹槽32及顶针柱33, 。

16、所述顶针柱33设在基体31底端并位于凹槽32中心, 所述水箱上盖 12在所述凹槽32正上方 设有贯穿的插入孔121, 所述凹槽32与插入孔121界定为插入空间, 所述插入空间用于接收 进水装置(图未示)的插入。 0034 其中, 所述水箱底座11上设有凸块111, 所述水箱上盖12上设置有卡扣122, 所述卡 扣122扣合于所述凸块111上。 0035 其中, 所述储水腔2的底部为斜面23, 所述斜面23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 1 到 10 。 0036 其中, 所述斜面23的倾斜角度为5 。 0037 本实用新型直饮水设备的水箱结构包括水箱本体、 设置于水箱本体内的储水腔及 进水结构, 所述进。

17、水结构设于储水腔一侧并与储水腔连接, 所述储水腔内设置有缺水保护 装置, 所述缺水保护装置包括一探头及感应结构, 所述感应结构可以感应到探头的位置; 本 实用新型通过在水箱底部设置磁性浮球, 在水箱内壁上端设置磁控管, 磁性浮球在超过磁 控管的磁力吸引范围时, 即水箱内已经缺水, 磁控管会向直饮水设备的控制系统发出信号, 切断加热设备, 从而使得直饮水设备不因缺水而出现干烧的危险; 另一个设置是将水箱底 部设置成一个斜面, 在水箱内水量较少的情况下, 这样能够使得水箱内的水最大程度地集 中在磁性浮球处。 003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 为使描述简洁, 未对上述实 施例。

18、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 然而, 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 矛盾, 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817648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817648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