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54442.8 (22)申请日 2018.01.13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顺德区睿拓传动系统有限 公司 地址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 道江义村委会黄中南西二路6-1号6栋 之一(住所申报) (72)发明人 闵斐雯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44293 代理人 吕培新 熊强强 (51)Int.Cl. A47J 27/10(2006.01) A47J 36/02(2006.01) A47J 36/24(2006.0。
2、1) A47J 36/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 结构, 其包括汤锅, 汤锅底部设有开口, 开口上设 有套管, 所述汤锅底面紧贴设有导热板, 导热板 对应开口设有通孔。 此款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 构是在汤锅的底部设有导热板, 导热板具有一定 的厚度, 与汤锅底部结合后形成稳定性较好的结 构, 不易变形, 可以对导热板的底面形状精准加 工, 使其可以与升降火锅的加热装置良好贴合, 提高导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CN 208388411 U 2019.01.18 CN 208388。
3、411 U 1.一种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包括汤锅, 汤锅底部设有开口, 开口上设有套管, 其 特征在于: 所述汤锅底面紧贴设有导热板, 导热板对应开口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板为铝板或铜 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板底面凸出于 汤锅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火锅包括电加 热装置, 电加热装置的顶面与导热板底面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热 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升。
4、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板底面为平 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汤锅内设有筛网, 筛网套设在汤锅的套管外, 筛网对应套管设有支撑罩, 支撑罩罩设在套管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装置对应汤 锅底部的开口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通孔, 通孔下方设有升降驱动模块, 升降驱动模块设 有上下运动的伸缩杆, 伸缩杆指向通孔。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388411 U 2 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升降火锅,特别是一种升降火锅的汤锅。
5、导热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火锅主要包括汤锅和加热装置, 汤锅放置在加热装置上加热, 汤锅内放入 汤料和食材, 食材煮熟后, 多个用餐人员各自在汤锅内捞取食材。 如果用餐人员各自用自己 的筷子捞取食材, 这无疑是最随和的一种吃法, 但同时, 这也是最不卫生的吃法。 但如果用 餐人员都用公共的筷子、 勺网捞取食材, 则显得拘谨和麻烦。 另外, 上述传统的火锅烹调享 用时, 汤锅内的食材也容易漏掉捞取, 导致食材的浪费。 0003 为此, 商家设计出一种升降火锅, 其主要是增加一套升降控制机构和筛网, 筛网活 动设置在汤锅内, 升降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筛网升降运动。 通过抬起筛网, 可以使得。
6、汤锅内的 食材露出水面, 方便用餐人员夹取, 避免了用餐人员各自的筷子泡进汤料中的尴尬局面。 0004 但是, 目前的升降火锅的汤锅由钣金加工成型, 钣金受热后容易变形 (尤其是汤锅 中间设有开孔的情况下, 其结构刚度更低) , 所以与发热盘不能形成良好的接触, 以致传热 效果大大降低。 为此, 部分生产厂家将汤锅与发热盘固定在一起, 以使其良好接触, 但是, 此 结构衍生出难以清洗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合理, 导热效果好、 牢固可靠的升降火 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
7、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包括汤锅, 汤锅底部设有开口, 开口上设有套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汤锅底面紧贴设有导热板, 导热板对应开口设有通孔。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0009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 所述导热板为铝板或铜板。 铝板和铜板是民用商品中常见的 金属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性价比较高。 0010 所述导热板底面凸出于汤锅底面, 以确保导热板底面与电加热装置接触。 0011 所述升降火锅包括电加热装置, 电加热装置的顶面与导热板底面相吻合。 当汤锅 放置在电加热装置上时, 汤锅底部的导热板与电加热装置顶面良好贴合, 减少热量的流失。 001。
8、2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热盘。 0013 所述导热板底面为平面。 0014 所述汤锅内设有筛网, 筛网套设在汤锅的套管外, 筛网对应套管设有支撑罩, 支撑 罩罩设在套管上。 0015 所述电加热装置对应汤锅底部的开口设有贯穿其上下两侧的通孔, 通孔下方设有 升降驱动模块, 升降驱动模块设有上下运动的伸缩杆, 伸缩杆指向通孔。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388411 U 3 0017 此款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是在汤锅的底部设有导热板, 导热板具有一定的厚 度, 与汤锅底部结合后形成稳定性较好的结构, 不易变形, 可以对导热板的底面形状精准加 工。
9、, 使其可以与升降火锅的加热装置良好贴合, 提高导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汤锅、 筛网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 参见图1至图4所示, 一种升降火锅的汤锅导热结构, 包括汤锅6, 汤锅6底部设有开 口, 开口上设有套管62, 所述汤锅6底面紧贴设有导热板61, 导热板61对应开口设有通孔。 0024 所述导热板61为铝板, 导热板61底面凸出于汤锅6底面。 002。
10、5 所述导热板61底面为平面。 0026 所述升降火锅包括升降驱动模块2、 电加热装置和机壳组件, 升降驱动模块2设有 电机27和伸缩杆23, 伸缩杆23与电机27传动连接, 电加热装置设置在机壳组件上, 电加热装 置对应汤锅6底部开口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通孔31。 所述电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盘3, 电加 热盘3的顶面与导热板61底面为相吻合的平面。 0027 所述机壳组件对应升降驱动模块2设有隔热腔17, 升降驱动模块2设置在隔热腔17 内, 隔热腔17对应所述通孔31设有孔位, 伸缩杆23伸出通孔31、 并从下至上指向通孔31。 0028 所述机壳组件包括外锅身1、 上罩15和下罩14, 外锅。
11、身1呈盘状, 电加热盘3设置在 外锅身1内, 外锅身1底部设有开孔, 上罩15和下罩14分别设置在开孔上下两侧, 上罩15、 下 罩14和外锅身1底部共同围成所述隔热腔17。 所述升降驱动模块2的电机位于下罩14内。 所 述壳体组件与下罩14固定连接。 0029 所述升降驱动模块2还包括顶杆21, 顶杆21与伸缩杆23外端可拆式固定连接。 所述 伸缩杆23外端设有连接头, 连接头顶面设有连接螺孔; 所述顶杆21下端设有连接螺头, 连接 螺头与连接螺孔螺纹连接。 0030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传动装置和螺杆, 螺杆通过减速传动装置与电机传动连 接, 伸缩杆与螺杆丝杠配合。 0031 所述外锅身1。
12、内还设有支撑架11, 电加热盘3设置在支撑架11上。 所述外锅身1底部 还设有支撑脚12, 外锅身1一侧设有控制面板13。 0032 将顶杆21拧入升降驱动模块2的伸缩杆23上端, 即可配上汤锅6和筛网7使用, 汤锅 6设置在电加热盘3上, 汤锅6底部对应电加热盘3的通孔设有开口, 开口上设有套管62, 套管 62上下两端敞开, 顶杆21从下至上伸入套管62内; 所述筛网7设置在汤锅6内、 并套设在套管 外, 筛网7对应套管设有支撑罩71, 支撑罩71罩设在套管62上。 顶杆21伸入套管62内, 当顶杆 21上升运动时, 顶杆21上端与支撑罩71内顶面接触, 从而托起支撑罩71及与之相连的筛网 7, 使得汤锅6内的食材可以露出水面。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388411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5 CN 208388411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6 CN 208388411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7 CN 208388411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8 CN 208388411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