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40552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46412.9

申请日:

2014.02.10

公开号:

CN103774691A

公开日:

2014.05.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E02D 29/045登记生效日:2016051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朱海涛变更后权利人: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657号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变更后权利人: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657号|||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2D 29/045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朱海涛变更后:朱海涛 王伟 刘立才 詹绍伟|||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日:20140210|||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E21D9/14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朱海涛

发明人:

朱海涛

地址:

330002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657号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

权利要求书

1.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X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双V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转向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通过标识引导车辆行驶从而实现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多种功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中间设置交叉口,交叉口的形状可根据需实现的功能做变形,双V型车行横洞在横洞中间设置转向口,转向口的线型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设置缓和曲线或者转弯角,可在出入口设置支撑墩柱或支撑墙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汇处设置过渡段,引导车辆的分流和合流。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的A1、A2、A3、A4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X型车行横洞的A1、A2、A3、A4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I型车行横洞的A1、A2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防火门既可以手工打开,也可以通过感应或者遥控打开。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转向口或交叉口处设置急弯处的反光镜。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的路面上设置可控的单向或双向行驶标线,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引导。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B3设置通行标识,B4、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B2设置通行标识,B1、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B4设置通行标识,C2、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4、B1设置通行标识,C3、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双V型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内设置探测装置,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设置提示装置,当有车辆在横洞内行驶时,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慢行避让。

说明书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隧道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的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是地下的管状构造物,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及交通事故等风险,国内外隧道已有多起重大隧道安全事故。现有的高速公路隧道、市政道路等隧道的车行横洞设置,多是以单条直线正交或斜交连接主洞,这种设置很不合理。使用功能单一,在出现事故时,常因车行横洞的设置原因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再次发生事故。发生事故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过车行横洞转弯半径太小,无法满足实际车辆行驶的需要,驾驶难度较大;2、车行横洞通视情况很差,主洞与车行横洞的车辆容易发生碰撞;3、车行横洞出入口的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交叉口的拥堵,发生事故;4、车行横洞的通道设置不利于实际情况,容易造成逆行,车辆相向而行;5、车行横洞出入口的引导不合理,交叉口容易发生碰撞。6、车行横洞使用功能单一,只能用于紧急避难。详见说明书附图“现有车行横洞易出事故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的特点是: 
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X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双V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转向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通过标识引导车辆行驶从而实现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多种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中间设置交叉口,交叉口的形状可根据需实现的功能做变形,双V型车行横洞在横洞中间设置转向口,转向口的线型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设置缓和曲线或者转弯角,可在出入口设置支撑墩柱或支撑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汇处设置过渡段,引导车辆的分流和合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I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转向口或交叉口处设置急弯处的反光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和X型车行横洞的路面上设置可控的单向或双向行驶标线,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B3设置通行标识,B4、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B2设置通行标识,B1、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B4设置通行标识,C2、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4、B1设置通行标识,C3、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双V型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内设置探测装置,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设置提示装置,当有车辆在横洞内行驶时,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慢行避让。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 
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改变了现有的以单条直线正交或斜交连接主洞的方式,加大了车行横洞转弯半径,使得车辆在车行横洞中更方便驾驶。2、车行横洞通视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主洞与车行横洞的车辆不容易发生碰撞。3、车行横洞出入口的设置更合理,不会造成交叉口的拥堵,减少事故发生;4、车行横洞的通道设置贴近实际情况,避免了车辆逆行和车辆相向而行;5、车行横洞出入口的引导更合理,交叉口不容易发生碰撞。6、通过对车行横洞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使得车行横洞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等多种用途。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布置图以及现有车行横洞的事故点图。图1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2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3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4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5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6是双V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7是双V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8是I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9是I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10是现有车行横洞的事故点图;图11是现有车行横洞的事故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设置及使用方法 
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X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双V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转向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通过标识引导车辆行驶从而实现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多种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中间设置交叉口,交叉口的形状可根据需实现的功能做变形,双V型车行横洞在横洞中间设置转向口,转向口的线型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设置缓和曲线或者转弯角,可在出入口设置支撑墩柱或支撑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汇处设置过渡段,引导车辆的分流和合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I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转向口或交叉口处设置急弯处的反光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和X型车行横洞的路面上设置可控的单向或双向行驶标线,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引导。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B3设置通行标识,B4、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B2设置通行标识,B1、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B4设置通行标识,C2、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4、B1设置通行标识,C3、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双V型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内设置探测装置,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设置提示装置,当有车辆在横洞内行驶时,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慢行避让。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74691A43申请公布日20140507CN103774691A21申请号201410046412922申请日20140210E02D29/045200601E21D9/1420060171申请人朱海涛地址330002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657号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72发明人朱海涛54发明名称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57摘要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

2、控的通行、缓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74691ACN103774691A1/2页2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

3、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X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通行、缓。

4、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双V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转向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通过标识引导车辆行驶从而实现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多种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中间设置交叉口,交叉口的形状可根据需实现的功能做变形,双V型车行横洞在横洞中间设置转向口,转向口的线型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设置缓和曲线或者转弯角,可在出入口设置支撑墩柱或支撑墙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

5、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汇处设置过渡段,引导车辆的分流和合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的A1、A2、A3、A4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X型车行横洞的A1、A2、A3、A4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I型车行横洞的A1、A2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防火门既可以手工打开,也可以通过感应或者遥控打开。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转向口或交叉口处设置急弯处的反光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的路面上设置可控的单向或双。

6、向行驶标线,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引导。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B3设置通行标识,B4、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B2设置通行标识,B1、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B4设置通行标识,C2、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4、B1设置通行标识,C3、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

7、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双V型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权利要求书CN103774691A2/2页3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

8、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内设置探测装置,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设置提示装置,当有车辆在横洞内行驶时,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慢行避让。权利要求书CN103774691A1/4页4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隧道的设置和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用途的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公路隧道是地下的管状构造物,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着火灾及交通事故等风险,国内外隧道已有多起重大隧道安全事故。现有的高速公路隧道、市政。

9、道路等隧道的车行横洞设置,多是以单条直线正交或斜交连接主洞,这种设置很不合理。使用功能单一,在出现事故时,常因车行横洞的设置原因造成交通堵塞甚至再次发生事故。发生事故原因有以下几点1、过车行横洞转弯半径太小,无法满足实际车辆行驶的需要,驾驶难度较大;2、车行横洞通视情况很差,主洞与车行横洞的车辆容易发生碰撞;3、车行横洞出入口的设置不合理,容易造成交叉口的拥堵,发生事故;4、车行横洞的通道设置不利于实际情况,容易造成逆行,车辆相向而行;5、车行横洞出入口的引导不合理,交叉口容易发生碰撞。6、车行横洞使用功能单一,只能用于紧急避难。详见说明书附图“现有车行横洞易出事故点”。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

10、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0004本发明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0005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的特点是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

11、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00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X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双V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转向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通过标识引导车辆行驶从而实现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多种功能。00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

12、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中间设置交叉口,交说明书CN103774691A2/4页5叉口的形状可根据需实现的功能做变形,双V型车行横洞在横洞中间设置转向口,转向口的线型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设置缓和曲线或者转弯角,可在出入口设置支撑墩柱或支撑墙体。00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汇处设置过渡段,引导车辆的分流和合流。0009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I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00106根据权利要求1。

13、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转向口或交叉口处设置急弯处的反光镜。001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和X型车行横洞的路面上设置可控的单向或双向行驶标线,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引导。0012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B3设置通行标识,B4、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B2设置通行标识,B1、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

14、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B4设置通行标识,C2、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4、B1设置通行标识,C3、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0013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双V型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

15、现紧急情况,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001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内设置探测装置,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设置提示装置,当有车辆在横洞内行驶时,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慢行避让。0015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是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改变了现有的以单条直线正。

16、交或斜交连接主洞的方式,加大了车行横洞转弯半径,使得车辆在车行横洞中更方便驾驶。2、车行横洞通视情况得到较好的改善,主洞与车行横洞的车辆不容易发生碰撞。3、车行横洞出入口的设置更合理,不会造成交叉口的拥堵,减少事故发生;4、车行横洞的通道设置贴近实际情况,避免了车辆逆行和车辆相向而行;5、车行横洞出入口的引导更合理,交叉口不容易发生碰撞。6、通过对车行横洞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使得车行横洞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等多种用途。0016说明书CN103774691A3/4页6附图说明0017附图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布置图以及现有车行横洞的事故点图。图1是X型车。

17、行横洞布置图;图2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3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4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5是X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6是双V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7是双V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8是I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9是I型车行横洞布置图;图10是现有车行横洞的事故点图;图11是现有车行横洞的事故点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0019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设置及使用方法1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其特征在于根据车行横洞与主洞的位置布置关系分为X型车行横洞、双V型车行横洞和I型车行横洞三种,在车行横洞。

18、中设置转向口或交叉口,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或禁行标识,车行横洞线位走向可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这种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和使用办法改变了现有隧道车行横洞的设置办法,将车辆在车行横洞中的行驶方向进行合理引导,避免了逆行、拥堵和严重交通事故,可以用于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和隧道保养维护。00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可控的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X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转向口、交叉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双V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转向口处设。

19、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处设置通行、缓行、禁行或单行标识标识,通过标识引导车辆行驶从而实现隧道紧急避难、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多种功能。00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分别连接隧道的两个主洞,车行横洞与主洞呈一定的角度,中间设置交叉口,交叉口的形状可根据需实现的功能做变形,双V型车行横洞在横洞中间设置转向口,转向口的线型为直线、折线或曲线的组合体。I型车行横洞在出入口设置缓和曲线或者转弯角,可在出入口设置支撑墩柱或支撑墙体。00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与主洞交汇处。

20、设置过渡段,引导车辆的分流和合流。002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I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处设置防火门。002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X型车行横洞的出入口、转向口或交叉口处设置急弯处的反光镜。002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在双V型车行横洞和X型车行横洞的路面上设置可控的单向或双向行驶标线,对车辆行进方向进行引导。0026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X型车行说明书CN103774691A4。

21、/4页7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B3设置通行标识,B4、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B2设置通行标识,B1、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X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B4设置通行标识,C2、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4、B1设置通行标识,C3、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0027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双V型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

22、行标识,A4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4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紧急避难两种方案(1)C2出现紧急情况,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出现紧急情况,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I型车行横洞实现隧道施工、隧道维护两种方案(1)C2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1设置通行标识,A2设置禁行标志,C4设置缓行标志;(2)C3进行隧道施工、隧道维护,在A2设置通行标识,A1设置禁行标志,C1设置缓行标志。0028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种隧道车行横洞及其使用方。

23、法,其特征是在车行横洞内设置探测装置,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设置提示装置,当有车辆在横洞内行驶时,在主洞和车行横洞交叉口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慢行避让。0029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774691A1/5页8图1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774691A2/5页9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774691A3/5页10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774691A104/5页11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3774691A115/5页12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774691A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