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围堰施工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深水基础中的承台一般采用“围堰法”施工,利用围堰创造一个干施工承台的作业空间,而钢围堰是一种常用的围堰。在进行围堰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的最后阶段对龙口进行合拢。而当在海上进行施工时,受季风、台风、雾天的影响、以及潮汛的影响,潮差大。大潮汛时期涌浪较大,且涨潮时间较快,钢板桩龙口合拢之时,因受潮水影响,低潮位时间较短,龙口合拢时间会严重不足,给钢围堰龙口的合拢施工造成极大困难。
尤其是,当进行外海施工时,由于围堰内面积大,在海水涨落潮时所产生的水位差会对钢围堰造成极大的压力,并且,水位差所导致的水流均要从龙口处流入或流出,这会给龙口合拢带来极大的困难。另外,外海施工还具有以下问题:(1)由于外海无掩护孤岛作业,施工条件艰苦,施工难度大;(2)风浪较多,施工时间有限,又需在台风到来前完工,工期紧;(3)受潮位影响,钢围堰内外水位差在±3.0m左右,龙口水流湍急,龙口合拢难度大;(4)随着导流段的逐渐闭合,出水口减小,水流流速会增大;水流湍急,冲刷泥沙,影响平台稳定,危急施工人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适用于在外海无掩护的条件下进行龙口导流施工,且施工简单迅速、效率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包括:
A、在低潮时段将钢围堰龙口一侧的部分钢板桩打低,形成导流过水通道;
B、在龙口处插打钢板桩,直至完成龙口的合龙;
C、将形成导流过水通道的钢板桩拔起至设计高程以复位;
D、在复位的钢板桩之间插打隔仓桩,并在形成的隔仓中抛石,将导流过水通道截断,完成钢围堰龙口合拢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将所述钢板桩打低至±0.0m高程,形成梳子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过水通道的宽度不小于8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在龙口段插打两排钢板桩并安装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拉杆安装完成后向两个排钢板桩之间形成的隔仓内抛石和吹填沙,完成龙口的合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用型钢将龙口处插打好的钢板桩和钢平台焊接加固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部分A中,所述钢板桩打低部分的两端的钢板桩渐变打高。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采用船打法将钢板桩打低。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采用平台施工法将钢板桩打低。。
本发明的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实现了在外海无掩护的条件下对钢围堰龙口的导流合拢施工,并且施工简单迅速、效率高。该施工方法导流效果好,钢围堰安全系数较高;并在采用钢板桩平台施工法施工时,焊接时在低潮位进行施工,施工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的施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同时参见图2,本发明的钢围堰龙口合拢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低潮时段将钢围堰龙口一侧的部分钢板1桩打低,形成导流过水通道2;
步骤102:在龙口处插打钢板桩,直至完成龙口的合龙;
步骤103:将形成导流过水通道2的钢板桩1拔起至设计高程以复位;
步骤104:在复位的钢板桩1之间插打隔仓桩,并在形成的隔仓中抛石,将导流过水通道截断,完成钢围堰龙口合拢施工。
优选地,在步骤101中,将所述钢板桩打低至±0.0m高程,形成梳子形结构;所述导流过水通道的宽度一般不小于8米。
所述步骤102中,在龙口段插打两排钢板桩,在插打完钢板桩后,在钢板桩上安装拉杆,拉杆安装完成后向两个排钢板桩之间形成的隔仓内抛石和吹填沙,完成龙口的合龙。优选地,为确保单排钢板桩1在合龙前在水流往复冲刷下不产生变形,还可以用型钢将龙口处插打好的钢板桩和钢平台焊接加固成整体。
在所述步骤101中,所述钢板桩打低部分的两端的钢板桩渐变打高,与两端的钢板桩衔接。再者,在所述步骤101中,可以采用船打法将钢板桩打低,也可以采用平台施工法将钢板桩打低。
本发明的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实现了在外海无掩护的条件下对钢围堰龙口的导流合拢施工,并且施工简单迅速、效率高。该施工方法导流效果好,钢围堰安全系数较高;并在采用钢板桩平台施工法施工时,焊接时在低潮位进行施工,施工安全系数高。在能保证安全、进度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导流效果最为明显。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