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420727.4 (22)申请日 2016.06.15 (71)申请人 张万萍 地址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霞晖路 14号 申请人 牛力立 (72)发明人 张万萍 牛力立 杨雪莲 裴芸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裴娜 (51)Int.Cl. A01H 4/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所述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外植体为。
2、内层鳞片 和茎芽; 茎尖脱毒, 经26和45交替热处理1个 月后, 剥取0.2-0.8mm茎尖。 本发明不但缩短百合 生育期, 而且实现了百合的工厂化育苗; 通过茎 尖脱毒技术得到品质优良的脱毒苗, 而且有效解 决百合种球不足、 种源退化和病害严重等问题, 提高了百合繁殖系数和品质, 增加了经济效益, 推动了百合产业化、 标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 速了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 弥补了繁育的不足, 还可获得远缘杂交的新品种; 内层鳞片和茎芽不 易被污染, 灭菌效果较好, 且成活率和不定芽分 化数较高, 可作为卷丹百合组培快繁外植体的最 佳选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1060。
3、35086 A 2016.10.26 CN 106035086 A 1.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外植体为内 层鳞片和茎芽; 茎尖脱毒, 经26和45交替热处理1个月后, 剥取0.2-0.8mm茎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丹百合外植体灭 菌, 用75的乙醇浸泡30s后, 再用10次氯酸钠消毒2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丹百合外植体灭菌 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NAA1.0mg/l, 接种后10天萌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百合脱毒组培。
4、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丹百合试管苗接种 到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5mg/l; 生根结鳞茎培养基是: MS+NAA1.0mg/l+ IBA0.5mg/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管苗移栽驯化种, 封瓶炼3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管苗移栽驯化种后 植株移栽, 移栽基质按照质量比为珍珠岩: 蛭石: 草炭1:1:1用开水浇两次消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35086 A 2 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百合繁殖技术领。
5、域, 尤其涉及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百合长期采用以鳞茎、 鳞片、 珠芽繁殖等营养体无性繁殖, 存在繁殖系数低, 病毒感染程度高, 经常发生种球退化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百合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也影响了 百合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旨在解决百合种球不足、 种 源退化和病害严重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所述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外植体为内层鳞片和茎芽; 茎尖脱毒, 经26和45交替热处理1个月后, 剥取0.2-0.8mm茎 尖。 0005 进一步, 所述卷丹百合外植体灭。
6、菌, 用75的乙醇浸泡30s后, 再用10次氯酸钠 消毒20min。 0006 进一步, 所述卷丹百合外植体灭菌后接种到诱导培养基MS+6BA2 .0mg/l+ NAA1.0mg/l, 接种后10天萌动。 0007 进一步, 所述卷丹百合试管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5mg/l; 生根结鳞茎培养基是: MS+NAA1.0mg/l+IBA0.5mg/L。 0008 进一步, 所述试管苗移栽驯化种, 封瓶炼3天。 0009 进一步, 所述试管苗移栽驯化种后植株移栽, 移栽基质以珍珠岩: 蛭石: 草炭(质量 比)1:1:1用开水浇两次消毒。 0010 本发明提供的百。
7、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 不但缩短百合生育期, 比常规育苗方法提 前15天-20天成熟, 而且提高了食用百合的产量和质量, 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优质种苗; 通 过茎尖脱毒技术得到品质优良的脱毒苗, 而且有效解决百合种球不足、 种源退化和病害严 重等问题, 提高了百合繁殖系数30和品质的20, 增加了经济效益10, 推动了百合产业 化、 标准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发明不但生产出了高质量的百合脱毒苗, 而且提高了百合的 繁殖系数30, 加速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 弥补了繁育的不足, 还可获得远缘杂交的新品 种。 内层鳞片和茎芽由于有鳞片和叶片包裹不易被污染, 灭菌效果较好, 且成活率提高30 和不定芽分化。
8、数提高20, 可作为卷丹百合组培快繁外植体的最佳选择; 作为外植体, 茎芽 数量相对鳞片较少, 如果种球不多, 需大量扩繁时, 内层鳞片则是卷丹百合组培快繁外植体 的最佳选择成活率可达70, 不定芽分化数为4.67。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流程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035086 A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 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 限定本发明。 0013 本发明提供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
9、法采用外植体灭菌: 75的乙醇浸泡30s后, 再 用10次氯酸钠消毒20min; 热处理脱毒: 26和45交替热处理1个月后, 剥取0.2-0.8mm 茎尖; 驯化移栽基质: 珍珠岩: 蛭石: 草炭(1:1:1)用开水浇两次消毒。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0015 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百合脱毒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 S101: 卷丹百合外植体灭菌, 用75的乙醇浸泡30s后, 再用10次氯酸钠消毒 20min; 0017 S102: 接种到诱导培养基MS+6BA2.0mg/l+NAA1.0mg/l, 接种后10天可以萌动, 诱导 率为86.。
10、67, 8周后平均分化叶片数为6.31; 0018 S103: 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 经26和45交替热处理1个月后, 剥取0.2-0.8mm茎 尖, 脱毒率为50; 0019 S104: 卷丹百合试管苗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为:MS+6BA0.1mg/l+NAA0.5mg/l, 增殖率 可达80, 增殖倍数为4.88, 平均株高为7.06, 长势优; 生根结鳞茎培养基是: MS+NAA1.0mg/ l+IBA0.5mg/L, 生根率可达为100, 平均根条数可达12条, 根长为2.51, 小鳞茎的增殖倍数 为6; 0020 S105: 试管苗移栽驯化种, 以封瓶炼3天, 开瓶炼1天的移栽成活率最高。
11、达100, 且 植株长势好; 0021 S106: 植株移栽, 移栽基质以珍珠岩: 蛭石: 草炭(1:1:1)用开水浇两次消毒的效果 最好, 移栽1个月以后的成活率为100, 平均株高为14.87cm, 叶最大横径为7.67, 新发的1 级根为8.33条, 2级根为4条, 平均根长3.4cm。 002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035086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10603508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