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地车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卫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地车。
背景技术
环境卫生工涉及地方病防治、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住宅建筑规划、市政工程、城市清扫和废弃物处理、市容管理、交通噪声管理、园林绿化、城乡给水和水利工程、工业废弃物排放管理、公共场所和服务行业卫生管理、个人在公共场所的卫生行为等很多方面。在车站、广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地面上均铺设地砖、大理石或者水磨石等。在地面脏污之后,需要进行清理拖洗。地面上进行拖洗之后,由于拖把的拖布在使用时均是沾水拖洗的,拖洗之后在地面上容易留下水渍。水渍留在地面上,踩上去容易脏,而且行走时还容易滑倒,造成摔伤等事故。在地面拖洗之后,需要等其晾干才可让行人通过。但是潮湿的地面自己晾干速度较慢,需要长时间等待,非常不便。若人工烘干、吹干,还需要分两次操作,程序繁琐,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拖地车,实现拖地、烘干吹干一体化,解决拖地后地面潮湿,需要再次烘干、吹干的,操作过程繁琐,操作程序较多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拖地车,包括车架、拖板、轮子、推杆,拖板上套装有拖布,所述轮子设置在车架下方,在车架的前端安装有拖板连杆,拖板连杆与车架铰接连接,在竖直方向上拖板连杆可上下活动;
拖板连接在拖板连杆上,在拖板连杆上方设置有与车架固定连接的压板,压板与拖板连杆之间安装有弹簧;
在车架的车体内设置有蓄电池和热风装置,热风装置连接设置在车架尾部的热风罩,热风罩的开口朝向地面。
所述拖板与拖板连杆之间为铰接连接。
所述拖板的长度与热风罩的长度相等。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拖板和热风装置一体化设置在拖地车上,拖板设置在拖地车前端,吹出热风的热风罩设置在拖地车后端,拖地车前进时先拖地后烘干,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子;2、拖板连杆;3、拖板;4、拖布;5、车架;6、车体;7、推杆;8、热风罩;9、弹簧;10、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拖地车,包括车架5、拖板3、轮子1、推杆7,拖板3上套装有拖布4,所述轮子1设置在车架5下方,在车架5的前端安装有拖板连杆2,拖板连杆2与车架5铰接连接,在竖直方向上拖板连杆2可上下活动;
拖板3连接在拖板连杆2上,在拖板连杆2上方设置有与车架5固定连接的压板10,压板10与拖板连杆2之间安装有弹簧9;在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将拖板3压在地面上,保证拖布4与地面接触,拖地效果较好。
在拖布4拖干净地面之后,需要将拖布4留下的水渍烘干。在车架5的车体6内设置有蓄电池和热风装置,蓄电池为热风装置提供电能,热风装置连接设置在车架5尾部的热风罩8,热风罩8的开口朝向地面,在拖地车向前行走时,热风罩8将热风吹向地面,烘干拖布4留下的水渍,实现拖地烘干一体化,两个工序同步完成,提高工作效率。
在拖地时,拖板3与地面平行时,拖布4与地面的接触面最大,拖地效果最佳,因此将所述拖板3与拖板连杆2之间为铰接连接,从而使拖板3与地面紧贴。
拖地时拖板3拖行后留下水渍带,为保证烘干整条水渍带,所述拖板3的长度与热风罩8的长度相等。
本发明将拖板3和热风装置8一体化设置在拖地车上,拖板3设置在拖地车前端,吹出热风的热风罩8设置在拖地车后端,拖地车前进时先拖地后烘干,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