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9070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14 CN 102090700 B *CN102090700B* (21)申请号 201110005438.5 (22)申请日 2011.01.11 A23L 3/3472(2006.01) (73)专利权人 沈阳师范大学 地址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南 大街 8 号 (72)发明人 姜忠丽 王俊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21229 代理人 甄玉荃 许钢. “苦荞麦黄酮提取最佳条件及抗氧化研 究” .中国食品学报 .2008, 第 8 卷 ( 第 3 。
2、期 ), 钟振声等 .“蒲公英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研 究” . 现代食品科技 .2009, 第 25 卷 ( 第 1 期 ), 穆兰 .“一种筛选常用中草药用作抑菌剂的 新方法”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8,( 第 6 期 ), (54) 发明名称 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57) 摘要 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主要解决了现 有技术为抑制食品中有害微生物生长, 而在食品 中添加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对人体 健康所带来的潜在危害的技术问题。该抑菌剂由 苦荞麦、 丁香、 蒲公英和红曲米粉四种物质的提取 物并按重量份额组成。苦荞麦丁香蒲公英 红曲米粉为 2-4 2-4 1-3 0.5-。
3、1.5 进行复 配。使用时加水溶解、 稀释, 最佳使用的 pH 值为 4-5。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主要可以抑制 食品中的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 菌、 变形杆菌, 以及青霉、 曲霉等常见的有害微生 物菌类。 本发明经济、 绿色、 天然, 符合食品安全要 求, 是一种能够同时抑制食品中多种有害微生物 的天然抑菌剂。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林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其特征在于该抑菌剂由下。
4、述原料按重量份额配 制 :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上述四种物质提取物的提取条件 分别为 : 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7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5, 在 70下, 超声功率 为 180W, 提取时间 80min ; 丁香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6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0, 在 45下, 超声功率为 180W, 提取时间 70min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6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0, 在 70下, 超声功率 为 180W, 提取时间 70min ;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7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5、 1 25, 在 70下, 超声功 率为 180W, 提取时间 80min。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按 重量份额配制 : 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3 ; 丁香乙醇提取物 3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2 ; 红曲米粉乙 醇提取物 1。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按 重量份额配制 : 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2 ; 丁香乙醇提取物 4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3 ; 红曲米粉乙 醇提取物 0.5。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按 重量份额配制 :。
6、 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4 ; 丁香乙醇提取物 3.5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3 ; 红曲米粉 乙醇提取物 1.5。 6.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或 4 或 5 所述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其配制方法 : (1) 计算所需抑菌剂用量中各提取物的加入量 ; (2) 将所需四种提取物按照重量比混匀, 溶于水中, 并稀释到所需浓度 ; (3) 用缓冲溶液或食品级盐酸调节抑菌液的 pH 值为 4-5。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90700 B 2 1/3 页 3 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抑菌剂, 特别是一种能够使食品中有害微生物得到有效抑制 。
7、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背景技术 0002 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一种或多种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 金黄 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变形杆菌, 以及青霉、 曲霉等的危害, 如不加以抑制, 会对食品 质量和消费者健康造成危害。 人们通常向食品中添加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等来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0003 由于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 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等化学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 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研究植物来源或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源的天然抑菌剂成为 新的热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防腐剂的品种单调, 仍以化学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 。
8、钾等为主, 其防腐效果差, 并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的现状, 而提供一种以天然食品为原料 的, 经济、 绿色, 对食品中多种有害微生物同时抑制的天然防腐剂。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 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该抑菌 剂包括下述组分 : 0006 组分 重量份额 0007 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2-4 0008 丁香乙醇提取物 2-4 0009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1-3 0010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0.5-1.5 0011 上述四种物质提取物的提取条件分别为 : 0012 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7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5, 在 70下, 超声 功率为 。
9、180W, 提取时间 80min ; 0013 丁香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6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0, 在 45下, 超声功 率为 180W, 提取时间 70min ; 0014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6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0, 在 70下, 超声 功率为 180W, 提取时间 70min ; 0015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 用浓度为 70的乙醇浸提, 料液比为 1 25, 在 70下, 超 声功率为 180W, 提取时间 80min。 0016 由上述四种组分组成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主要抑制食品中的大肠杆 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枯草芽孢杆菌、。
10、 变形杆菌, 以及青霉、 曲霉等常见的有害微生物菌类。 0017 配制方法 : 说 明 书 CN 102090700 B 3 2/3 页 4 0018 (1) 计算所需抑菌剂用量中各提取物的加入量 ; 0019 (2) 将所需四种提取物按照重量比混匀, 溶于水中, 并稀释到所需浓度 ; 0020 (3) 用缓冲溶液或食品级盐酸调节抑菌液的 pH 值为 4-5。 0021 上述成分中苦荞麦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 对病原微生物具有广泛的抑制和 杀灭作用。Gould(1999) 指出, 酚类物质可通过破坏细胞壁及细胞膜的完整性, 导致微生物 细胞释放胞内成分引起膜的电子传递、 营养吸收、 核苷酸。
11、合成及 ATP 活性等功能障碍, 从而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丁香中含有丁香酚, 与微生物某些酶的活性基团结合, 破坏正常的代谢 功能, 从而影响菌体的生长对食品的腐败菌以及致病菌均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蒲公 英中含有类黄酮和绿原酸等物质, 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红曲霉能产生具有抗菌的活性物 质, 其细胞外产生出的一种几丁质酶, 可抑制细菌和真菌。 0022 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要, 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抑菌溶液。 具有抑菌效果好, 原料来源 广泛, 绿色天然, 无毒无害, 制备方法简单及易于推广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 1 0024 苦荞麦黄酮复配植物抑菌剂, 其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按下。
12、述重量比配制 : 苦荞麦乙 醇提取物 3 ; 丁香乙醇提取物 3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2 ;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1。 0025 配制方法 : 0026 (1) 计算所需抑菌剂用量中各提取物的加入量 0027 (2) 将所需四种提取物按照重量比混匀, 溶于水中, 并稀释到所需浓度。 0028 (3) 用缓冲溶液或食品级盐酸调节抑菌液的 pH 值为 4-5。 0029 例如 : 称取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1.82-4.16g, 丁香乙醇提取物 1.82-4.16g, 蒲公英 乙醇提取物 0.91-3.12g,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0.45-1.56g 混匀, 用 pH 值为 4-5 的缓冲溶 液 。
13、( 磷酸氢二钠 - 柠檬酸缓冲液 ) 稀释至 1L, 使抑菌液的浓度达到 0.005g/ml-0.013g/ ml。或称取苦荞麦乙醇提取物 1.82-4.16g, 丁香乙醇提取物 1.82-4.16g, 蒲公英乙醇提取 物 0.91-3.12g,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0.45-1.56g 混匀, 加水至 1L, 使抑菌液的浓度达到 0.005g/ml-0.013g/ml, 用食品级盐酸调节抑菌液的 pH 值为 4-5。 0030 实施例 2 0031 苦荞麦黄酮复配植物抑菌剂, 其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按下述重量比配制 : 苦荞麦乙 醇提取物 2 ; 丁香乙醇提取物 4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3 ;。
14、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0.5。 0032 其配制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3 实施例 3 0034 苦荞麦黄酮复配植物抑菌剂, 其各组分的具体用量按下述重量比配制 : 苦荞麦乙 醇提取物 4 ; 丁香乙醇提取物 3.5 ; 蒲公英乙醇提取物 3 ; 红曲米粉乙醇提取物 1.5。 0035 其配制方法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6 本发明效果 : 配制浓度为 0.005g/ml-0.013g/ml 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用 0.1mol/L 食品级 HCl 调节抑菌液的浓度分别为 3-4、 4-5、 5-6( 自然 pH 值 )、 6-7 之间, 浸 润直径为 6mm 的滤纸片, 。
15、在涂布有大肠杆菌菌液的平板上进行抑菌, 在 37培养 24h, 测定 各种有害菌的抑菌直径 : 说 明 书 CN 102090700 B 4 3/3 页 5 0037 0038 配制浓度为 0.005g/ml-0.013g/ml 的苦荞麦黄酮复配天然抑菌剂, 调节 pH 值为 4-5, 浸润直径为 6mm 的滤纸片, 在涂布有菌液的平板上进行抑菌, 细菌在 37培养 24h, 霉 菌在28培养48h, 测定各种有害菌的抑菌直径, 并与浓度为0.005g/ml-0.013g/ml的化学 防腐剂苯甲酸钠 (pH 值为 4-5) 和山梨酸钾 (pH 值为 5-6) 的抑菌效果进行对比 : 0039 说 明 书 CN 102090700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