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吸尘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0811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3.14 CN 101708116 B *CN101708116B* (21)申请号 200810172145.4 (22)申请日 2008.11.12 A47L 5/00(2006.01) A47L 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胡寿厅 地址 321300 浙江省永康市五金科技工业园 银川东路 9 号 (72)发明人 胡寿厅 CN 1572210 A,2005.02.02, US 3906584 ,1975.09.23, US 2049603 ,1936.08.04, CN 201299512 。
2、Y,2009.09.02, DE 7905460 U1,1979.06.28, US 5243733 A,1993.09.14, (54) 发明名称 一种吸尘器 (57) 摘要 一种吸尘器, 包括桶体、 电机和过滤装置, 桶 体上端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下盖、 上盖和顶盖, 电 机和过滤装置分别安装在下盖的上、 下端, 下盖上 端绕电机设有第一隔板及由第一隔板隔成的第一 空气流道, 第一隔板上开有若干排气孔, 下盖上端 面于空气流道出口附近还设有下吸入口和第一进 气口及能封闭下吸入口或进气口的切换装置, 该 吸尘器不仅切换方便、 而且成本低廉。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常。
3、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CN 101708116 B1/1 页 2 1. 一种吸尘器, 包括桶体 (1)、 电机 (3) 和过滤装置 (2),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桶体 (1) 上 端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下盖 (4)、 上盖 (5) 和顶盖 (6), 电机 (3) 和过滤装置 (2) 分别安装 在下盖 (4) 的上、 下端, 下盖 (4) 上端绕电机 (3) 设有第一隔板 (7) 及由第一隔板 (7) 隔成 的第一空气流道 (71), 第一隔板 (7) 上开有若干排气孔 (72), 下盖 (4) 上端面于空气流。
4、道 (71) 出口附近还设有下吸入口 (41) 和第一进气口 (42) 及能封闭下吸入口 (41) 或第一进 气口 (42) 的切换装置 (8), 封闭下吸入口 (41) 时, 第一进气口 (42) 打开, 外界空气由第一 进气口 (42) 进入桶体 (1), 后被电机 (3) 抽出形成强气流, 该强气流由第一空气流道 (71) 引导经吸尘管排出, 形成吹风清洁, 封闭第一进气口(42)时, 下吸入口(41)打开, 外界空气 和杂质经吸尘管及下吸入口 (41) 被电机 (3) 抽入桶体内, 形成吸入清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切换装置 (8) 包括一可。
5、绕电机 (3) 周向旋转的弧形薄板 (81), 该弧形薄板 (81) 设于下盖 (4) 上端面, 其左半部分上设有 一能连通所述下吸入口(41)的通孔(82)及绕该通孔(82)周向设置的弧形挡板(83), 右半 部分上设有能分别封闭若干所述排气孔 (72) 的若干挡块 (84), 该弧形薄板 (81) 上还设有 一外露于下盖 (4) 的拨块 (88)。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 (5) 上与所述下吸入口 (41)对应处开有一上吸入口(51), 自该上吸入口(51)内周壁向下延伸有一连接管(52), 该 连接管 (52) 能与所述通孔 (82) 及所述下。
6、吸入口 (41) 连通, 连接管 (52) 周壁上还开有一 缺口 (521)。 4.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 (5) 下端面设有两块第二 隔板 (53), 每一第二隔板 (53) 一端均与连接管 (52) 外周壁连接, 另一端均可与第一隔板 (7) 抵顶, 形成一与第一空气流道 (71) 相通的第二空气流道 (54), 所述连接管 (52) 周壁上 的缺口 (521) 置于该第二空气流道 (54) 内。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 (5) 上端面或周壁上开有 第二进气口 (59)。 6. 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吸。
7、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接管 (52) 及每一第二隔板 (53)下端面均与所述弧形薄板(81)上端面抵顶, 所述下吸入口(41)和第一进气口(42)均 与所述桶体 (1) 内部相通。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下盖 (4) 周壁上开有一条形开 口 (44), 所述弧形薄板 (81) 上拨块 (88) 穿过条形开口 (44) 外露于下盖 (4)。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盖 (5) 下端面与电机 (3) 对 应处设有电机罩 (58)。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08116 B1/3 页 3 一种吸尘器 技术。
8、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尘器, 尤其是一种即可用于将窗台、 窗帘、 玻璃或台面上的灰尘 或杂物吹走, 又可用于吸入物体表面灰尘或杂物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 0002 人们在实际打扫中, 像窗台、 窗帘、 玻璃及台面上的灰尘等通过用风吹是很容易清 理的, 但是, 传统的真空吸尘器只能利用电机产生的吸力来吸收灰尘, 而不能用来吹灰尘, 因而, 给清洁工作带来了不便。 0003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发明了一种即可吹风清洁, 也可吸入清洁的的吸尘器, 该 吸尘器在桶盖上设置了吸入口、 吹风口及切换装置, 吸入清洁时, 吸尘管与吸入口连接, 当 需要吹风时, 先把吸尘管从吸入口拔出并插。
9、入到吹风口上, 然后调节切换装置以开启吹风 口, 完成后, 即可进行吹风作业了。该吸尘器虽然达到了即可吹风清洁, 又可吸入清洁的目 的, 但是, 其在切换时需要将吸尘管从吸入口卸下, 再安装到吹风口上, 显得非常的麻烦。 发明内容 :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切换方便、 成本低廉的即 可吹风清洁, 又可吸入清洁的吸尘器。 0005 按照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 包括桶体、 电机和过滤装置, 所述桶体上端自下而上 依次安装有下盖、 上盖和顶盖, 电机和过滤装置分别安装在下盖的上、 下端, 下盖上端绕电 机设有第一隔板及由第一隔板隔成的第一空气流道, 第一隔板上开。
10、有若干排气孔, 下盖上 端面于空气流道出口附近还设有下吸入口和第一进气口及能封闭下吸入口或第一进气口 的切换装置, 封闭下吸入口时, 第一进气口打开, 外界空气由第一进气口进入桶体, 后被电 机抽出形成强气流, 该强气流由第一空气流道引导经吸尘管排出, 形成吹风清洁, 封闭第一 进气口时, 下吸入口打开, 外界空气和杂质经吸尘管及下吸入口被电机抽入桶体内, 形成吸 入清洁。 0006 本发明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 0007 所述切换装置包括一可绕电机周向旋转的弧形薄板, 该弧形薄板设于下盖上端 面, 其左半部分上设有一能连通所述下吸入口的通孔及绕该通孔周向设置的弧形挡板, 右 半部分上设有。
11、能分别封闭若干所述排气孔的若干挡块, 该弧形薄板上还设有一外露于下盖 的拨块。 0008 所述上盖上与所述下吸入口对应处开有一上吸入口, 自该上吸入口内周壁向下延 伸有一连接管, 该连接管能与所述通孔及所述下吸入口连通, 连接管周壁上还开有一缺口。 0009 所述上盖下端面设有两块第二隔板, 每一第二隔板一端均与连接管外周壁连接, 另一端均可与第一隔板抵顶, 形成一与第一空气流道相通的第二空气流道, 所述连接管周 壁上的缺口置于该第二空气流道内。 0010 所述上盖上端面或周壁上开有第二进气口。 说 明 书 CN 101708116 B2/3 页 4 0011 所述连接管及每一第二隔板下端面均。
12、与所述弧形薄板上端面抵顶, 所述下吸入口 和第一进气口均与所述桶体内部相通。 0012 所述下盖周壁上开有一条形开口, 所述弧形薄板上拨块穿过条形开口外露于下 盖。 0013 所述上盖下端面与电机对应处设有电机罩。 0014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吸尘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 0015 第一, 该结构中, 于下盖上设置了下吸入口和第一进气口及能封闭下吸入口或第 一进气口的切换装置, 需要吸入清洁时, 将切换装置拨至左位即可, 需要吹风清洁时, 用手 轻拨切换装置使其处于右位即可, 不需要换装吸尘管, 非常方便 ; 0016 第二, 该结构中, 切换装置结构简单, 可由塑料件一体成型制。
13、成, 其制造成本非常 低廉。 附图说明 :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 0018 图 1 为本发明处于吸入清洁时下盖与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为本发明处于吹风清洁时下盖与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3 为本发明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4 为本发明中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5 为本发明处于吸入清洁时上盖、 下盖及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6 为本发明处于吹风清洁时上盖、 下盖及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7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25 参照图 1、 图 2、 图。
14、 3、 图 4、 图 5、 图 6、 图 7,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吸尘器, 包括桶 体 1、 电机 3 和过滤装置 2, 桶体 1 上端自下而上依次安装有下盖 4、 上盖 5 和顶盖 6, 电机 2 和过滤装置 2 分别安装在下盖 4 的上、 下端, 下盖 4 上端绕电机 5 设有第一隔板 7 及由第一 隔板 7 隔成的第一空气流道 71, 该第一空气流道 71 用于引导电机 3 抽出的废气, 第一隔板 7 上开有若干排气孔 72, 用于在吸入清洁时排放电机 3 抽出的废气, 下盖 4 上端面于空气流 道 71 出口附近还设有与桶体 1 相通的下吸入口 41 和第一进气口 42 及能封闭下吸。
15、入口 41 或第一进气口42的切换装置8, 下吸入口41用于吹风清洁时进气之用, 第一进气口42在吸 入清洁时与吸尘管连通, 杂质及外界空气经第一进气口 42 后进入到桶体 1 内。 0026 切换装置 8 包括一可绕电机 3 周向旋转的弧形薄板 81, 该弧形薄板 81 设于下盖 4 上端面, 其左半部分上设有一能连通下吸入口 41 的通孔 82 及绕该通孔 82 周向设置的弧形 挡板 83, 右半部分上设有能分别封闭若干排气孔 72 的若干挡块 84, 该弧形薄板 81 上还设 有一外露于下盖 4 的拨块 88, 吸入清洁时, 拨动拨块 88, 弧形薄板 81 绕电机 3 周向旋转到 左位。
16、, 此时, 进气口 42 被弧形薄板 81 封闭, 下吸入口 41 与通孔 82 连通, 挡块 84 与排气孔 72脱离密封 ; 吹风清洁时, 拨动拨块88, 弧形薄板81绕电机3周向旋转到右位, 第一进气口 42 打开, 下吸入口 41 被弧形薄板 81 封闭, 挡块 84 将排气孔 72 密封。 0027 上盖 5 上于下吸入口 41 对应处开有一上吸入口 51, 该吸入口 51 直接与吸尘管连 说 明 书 CN 101708116 B3/3 页 5 接, 自该上吸入口 51 内周壁向下延伸有一连接管 52, 该连接管 52 在吸入清洁时与通孔 82 及下吸入口 41 连通, 上盖 5 上。
17、端面或周壁上开有第二进气口 59, 有助于扩大吹风清洁时第 一进气口42的进风量, 连接管52周壁上还开有一缺口521, 吸入清洁时, 切换装置8上弧形 挡板 83 密封该缺口 521。 0028 上盖 5 下端面设有两块第二隔板 53, 每一第二隔板 53 一端均与连接管 52 外周壁 连接, 另一端均与第一隔板7抵顶, 形成一与第一空气流道71相通的第二空气流道54, 连接 管52周壁上的缺口521置于该第二空气流道54内, 吹风清洁时, 第一、 第二空气流道71、 54 用于将电机 3 所排出的气流引导至吸尘管内, 以形成吹风, 连接管 52 及每一第二隔板 53 下 端面均与弧形薄板 。
18、81 上端面抵顶, 防止漏风。 0029 综上所述, 在吸入清洁时, 往左拨动拨块 88, 弧形薄板 81 绕电机 3 周向旋转到左 位, 第一进气口 42 被弧形薄板 81 封闭, 下吸入口 41 经通孔 82、 连接管 52 及上吸入口 51 与 吸尘管连通, 挡块84与排气孔72脱离密封, 弧形挡板83密封连接管52周壁上的缺口521, 杂质及外界空气经吸尘管、 上吸入口 51、 连接管 52、 通孔 82 及下吸入口 41 后进入桶体 1, 杂质被过滤器阻挡于桶体 1 内, 其余空气被电机 3 抽出后经第一空气流道 71 引导由排气孔 72 排出 ; 吹风清洁时, 向右动拨块 88, 。
19、弧形薄板 81 绕电机 3 周向旋转到右位, 弧形薄板 81 打开第一进气口 42 并封闭下吸入口 41, 挡块 84 将排气孔 72 密封, 弧形挡板 83 与缺口 521 脱离密封, 外界空气由第一进气口42进入桶体1, 后被电机3抽出形成强气流, 随后, 该强气 流由第一、 第二空气流道 71、 54 引导, 经缺口 521、 连接管 52、 上吸入口 51 及吸尘管排出, 形 成吹风。 0030 下盖4周壁上开有一条形开口44, 弧形薄板81上拨块88穿过条形开口44外露于 下盖 4, 外露的拨块 88 方便切换装置 8 的调节, 上盖 5 下端面与电机 3 对应处设有电机罩 58。 0031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 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 因此所有 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说 明 书 CN 101708116 B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16 B2/4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16 B3/4 页 8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08116 B4/4 页 9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