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酿造装置以及咖啡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咖啡酿造装置以及咖啡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1934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6.04 CN 203619340 U (21)申请号 201320812249.3 (22)申请日 2013.12.10 A47J 31/00(2006.01) A47J 31/44(2006.01) A47J 31/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28322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流镇政 和南路 (72)发明人 郭建刚 文灵丹 林锦如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372 代理人 吴大建 刘华联 (54) 实用新型名称 咖啡酿造装置以及咖啡。
2、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酿造装置以及咖啡 机。咖啡酿造装置包括 : 酿造室, 其形成为中空 腔体以用于容纳咖啡粉原料, 其顶部具有顶部开 口并且其底部设置有滤网 ; 盖体, 其与所述顶部 开口配合以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者覆盖所述顶部 开口,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进水孔, 所述盖体的内表 面设置有棱台部, 并且所述棱台部的底面形成在 所述盖体的内表面, 当所述盖体覆盖所述顶部开 口时所述棱台部朝向所述酿造室的底部延伸, 其 中所述棱台部具有与所述进水孔流体联通的容纳 腔 ; 所述棱台部形成有当所述盖体覆盖所述顶部 开口时沿所述酿造室的轴向延伸的多个分散孔, 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酿造室。
3、流体联通。这种咖 啡酿造装置能够重复使用, 节约成本的同时利于 环境保护。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619340 U CN 203619340 U 1/1 页 2 1. 一种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酿造室, 其形成为中空腔体以用于容纳咖啡粉原料, 其顶部具有顶部开口并且其底部 设置有滤网 ; 盖体, 其与所述顶部开口配合以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者覆盖所述顶部开口, 所述盖体 上设置有进水孔, 所述盖体的内。
4、表面设置有棱台部, 并且所述棱台部的底面形成在所述盖 体的内表面, 当所述盖体覆盖所述顶部开口时所述棱台部朝向所述酿造室的底部延伸, 所 述棱台部具有与所述进水孔流体联通的容纳腔 ; 其中所述棱台部形成有当所述盖体覆盖所述顶部开口时沿所述酿造室的轴向延伸的 多个分散孔, 以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酿造室流体联通。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酿造室的靠近所述底部的 侧壁设置有滤网。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酿造室侧壁的滤网为不规 则的多边形, 并且所述滤网越靠近所述底部的周向长度越大。 4.根据权利要求1、 2和3中任一项所。
5、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网与所述 酿造室形成为一体。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体还包括进水插头和与 之配合的台阶孔, 所述进水孔设置于所述所述进水插头。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酿造室的底部构造为从所 述底部的边缘部至所述底部的中心部逐渐向内凸起。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部的滤网自所述底部的 边缘部向所述中心部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散孔的孔径小于所述进 水孔的孔径。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咖啡酿。
6、造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酿造室的外周面设置有定 位部以能够准确放置所述酿造室。 10. 一种咖啡酿造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咖啡机使用了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9 中任一项所 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619340 U 2 1/4 页 3 咖啡酿造装置以及咖啡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咖啡酿造装置, 还涉及一种使用这种咖啡酿造装置的咖啡 机。 背景技术 0002 胶囊咖啡具有快速冲泡的优点, 较好的受到咖啡爱好者的追捧。 但是, 现有技术中 制造的胶囊咖啡为一次性胶囊包装而且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充入氮气。 使用者在享受咖啡美 味的同时, 不免造成了成本的。
7、浪费, 也不利于环境的保护。因此, 急需一种成本低并且利于 环境保护的咖啡酿造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咖啡酿造装置, 这种咖啡酿造装置能够 重复使用, 节约成本的同时利于环境保护。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使用这种咖啡酿造装置的 咖啡机。 000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 提出了一种咖啡酿造装置, 包括 : 酿造室, 其形成为 中空腔体以用于容纳咖啡粉原料, 其顶部具有顶部开口并且其底部设置有滤网 ; 盖体, 其与 顶部开口配合以能够选择性地打开或者覆盖顶部开口, 盖体上设置有进水孔, 盖体的内表 面设置有棱台部, 并且棱台部的底面形成在盖体的内表面,。
8、 当盖体覆盖顶部开口时棱台部 朝向酿造室的底部延伸, 棱台部具有与进水孔流体联通的容纳腔 ; 其中棱台部形成有当盖 体覆盖顶部开口时沿酿造室的轴向延伸的多个分散孔, 以使容纳腔与酿造室流体联通。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咖啡酿造装置酿能够重复使用, 节省了使用成本, 同时避免了一次 性咖啡胶囊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0006 在一个实施例中, 酿造室的靠近底部的侧壁设置有滤网。从而能够使得酿造后的 咖啡饮料保持浓度一致, 并且提高了咖啡酿造装置的酿造效率。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酿造 室侧壁的滤网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并且滤网越靠近底部的周向长度越大。酿造室侧壁的滤 网采用这种结构使得进入到酿造室。
9、中的水与咖啡粉原料充分接触, 达到充分溶合后再由酿 造室底部和侧壁的滤网流出, 从而能够酿造出味道更纯正的咖啡饮料。 0007 在一个实施例中, 滤网与酿造室形成为一体。由此避免了滤网与酿造室之间过多 的衔接缝隙, 从而更加利于咖啡酿造装置的清洁。 0008 在一个实施例中, 盖体还包括进水插头和与之配合的台阶孔, 进水孔设置于所述 进水插头。进水插头能够拆卸下来便于容纳腔的清洁。 0009 在一个实施例中, 酿造室的底部构造为从底部的边缘部至底部的中心部逐渐向内 凸起。从而使得进入到酿造室的水流与咖啡充分溶合, 提高酿造出的咖啡的品质。在一个 优选的实施例中, 滤网自底部的边缘部向中心部延伸。
10、。保证了酿造出的咖啡饮料的品质的 同时便于咖啡酿造装置的清洁。 0010 在一个实施例中, 分散孔的孔径小于进水孔的孔径。由此保证进入到酿造室中的 说 明 书 CN 203619340 U 3 2/4 页 4 水流与咖啡粉原料充分溶合。 0011 在一个实施例中, 酿造室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部以能够准确放置酿造室。提高咖 啡酿造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 还提出了一种咖啡酿造机, 其使用了根据上文所述 的咖啡酿造装置。 0013 在本申请中, 用语 “内” 、“外” 是相对于酿造室而言的, 指向酿造室的内部为 “向 内” , 远离酿造室的内部为 “向外” ; 用语 。
11、“轴向” 为酿造室的中心轴方向。在本申请中酿造室 以圆柱体为例进行说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当盖体覆盖顶部开口时沿轴向方向的 分散孔使得水流沿轴向方向进入到酿造室中从而实现与咖啡粉原料充分溶合, 提高了酿造 出的咖啡饮料的品质。酿造室侧壁的滤网越靠近底部的周向长度越大。采用这种结构使得 进入到酿造室中的水与咖啡粉原料充分接触, 达到充分溶合后再从滤网流出, 从而能够酿 造出味道更纯正的咖啡饮料。滤网自底部的边缘部向中心部延伸, 保证酿造出的咖啡饮料 品质的同时便于咖啡酿造装置的清洁。 附图说明 0015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
12、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 0016 图 1 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咖啡酿造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盖体覆 盖在酿造室的顶部开口上 ; 0017 图 2 是图 1 所示的咖啡酿造装置截面图 ; 0018 图 3 是图 1 所示咖啡酿造装置的盖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 0019 图 4 是图 1 所示咖啡酿造装置的分解图。 0020 在图中, 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2 如图 1 和图 3 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咖啡酿造装置包括酿造室 10 和盖体 20。下 。
13、面将详细地描述所述咖啡酿造装置及其各个部件。 0023 如图 3 所示, 酿造室 10 形成为中空腔体, 用于容纳咖啡粉原料, 酿造室 10 的顶部 具有顶部开口, 以便于将咖啡粉原料放入酿造室 10 中并且方便使用后的清洁。酿造室 10 的底部设置有滤网, 采用这种结构, 利于咖啡饮料的流出, 另外后续清洗时方便清洗, 并且 清洗完之后酿造室中不会存留液体而影响下一次的使用。 0024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盖体 20 与酿造室 10 的顶部开口配合, 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选 择性地打开或者覆盖顶部开口。当然, 将盖体 20 覆盖顶部开口的情况中包括盖体 20 扣紧 在酿造室 10 的顶。
14、部上。作为示例, 如图 2 和图 4 所示, 通过密封件 30 使得盖体 20 与酿造 室密封扣紧, 提高咖啡酿造装置的可靠性。盖体 20 上设置有进水孔 210, 盖体 20 的内表面 设置有棱台部 22, 并且棱台部 22 的底面形成在盖体 20 的内表面, 当盖体 20 覆盖顶部开口 时, 棱台部 22 朝向酿造室 10 的底部延伸。需要说明的是, 棱台部 22 的底面为截面面积较 大的平面, 也就是当盖体20覆盖酿造室10的顶部开口时棱台部22的顶面更靠近酿造室10 说 明 书 CN 203619340 U 4 3/4 页 5 的底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 当盖体 20 覆盖酿造室 。
15、10, 特别是盖体 20 与酿造室 10 扣 紧的情况下, 棱台部22将盛放在酿造室10中的咖啡粉原料压紧。 高温的水流从进水孔210 中流入到酿造室 10 中后能够与咖啡粉原料溶合。进一步地, 棱台部 22 具有与进水孔 210 流体联通的容纳腔。 由此在咖啡酿造的时候, 容纳腔中持续保留着部分高温的热水, 一方面 是为咖啡酿造提供充足水流, 另一方面盖体20为下面的酿造室10提供温度较高的保障, 减 少酿造室 10 在酿造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提高咖啡酿造的品质。 0025 优选地,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 棱台部 22 形成有当盖体 20 覆盖顶部开口时沿酿造室 10 的轴向延伸的多个。
16、分散孔 220, 以使容纳腔与酿造室 10 流体联通。当盖体 20 覆盖顶部 开口进行咖啡酿造时, 沿轴向方向的分散孔 220 使得高温水流沿轴向方向进入到酿造室 10 中, 与咖啡粉原料进行充分溶合, 避免高温水流沿酿造室 10 的侧壁迅速流出, 由此提高了 酿造出的咖啡饮料的品质。 0026 在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 1 所示, 酿造室 10 的靠近底部 12 的侧壁设置有滤网 11。从 而能够使得进入到酿造室 10 中的水与咖啡粉原料溶合后形成的咖啡饮料保持浓度一致, 并且提高了咖啡酿造装置的酿造效率。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 酿造室 10 侧壁的滤网 11 为 不规则的多边形, 并且滤网 1。
17、1 越靠近底部 12 的周向长度越大。酿造室 10 侧壁的滤网 11 采用这种结构使得进入到酿造室 10 中的水与咖啡粉原料接触时间相对较长, 达到充分溶 合后再由酿造室 10 底部和靠近底部的侧壁上的滤网流出, 从而能够酿造出味道更纯正的 咖啡饮料。 0027 在一个实施例中, 滤网 11 与酿造室 10 形成为一体。由此避免了滤网 11 与酿造室 10 之间过多的衔接缝隙, 从而更加利于咖啡酿造装置的清洁。酿造室和盖体可以采用任何 耐高温、 高压的材料冲压或者浇铸制成, 例如, 采用不锈钢制成。 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 如图 4 所示, 盖体 20 还包括进水插头 21 和与之配合的台。
18、阶孔, 进水孔 210 设置于进水插头 21。由于进水孔 210 较小不容易清理容纳腔, 进水插头 21 能够 拆卸下来以此便于棱体部 22 的容纳腔的清洁。再者进水孔 210 会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出现 破损的情况, 因此如果进水插头损坏了, 可以更换新的进水插头, 而咖啡酿造装置的其它部 件可以继续使用, 降低了使用成本。 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 酿造室 10 的底部 12 构造为从底部 12 的边缘部 121 至底部 12 的中心部 122 逐渐向内凸起。采用这样的结构使得进入到酿造室 10 的高温水流与咖啡充 分溶合, 提高酿造出的咖啡的品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 滤网自底部 12 。
19、的边缘部 121 向中心部 122 延伸。优选地, 中心部 122 不设置滤网, 酿造好的咖啡饮料通过底部其他部位 的滤网流出, 提高了咖啡饮料的口感。而且边缘部 121 的滤网使得酿造室 10 中不易存留液 体, 便于咖啡酿造装置的清洁以及咖啡酿造装置的下一次使用。 0030 在一个实施例中, 分散孔 220 的孔径小于进水孔 210 的孔径。从而使得从进水孔 210 进入到容纳腔中的高温水流不能迅速进入到酿造室 10, 从而高温水流可以从棱台部 22 上的各个分散孔220分别进入酿造室10, 由此使得高温水流能够与酿造室10中的咖啡粉原 料充分溶合, 提高咖啡酿造的品质。 0031 在一个。
20、实施例中, 为了便于咖啡酿造装置的固定, 酿造室 10 的外周面设置有定位 部以能够准确放置酿造室 10, 由此提高了咖啡酿造装置使用的便利性。 003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 还提出了一种咖啡酿造机 (未示出) , 其使用了根据 说 明 书 CN 203619340 U 5 4/4 页 6 上文所述的咖啡酿造装置。 0033 下面简要描述一下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咖啡酿造装置的使用操作。 0034 打开盖体 20, 将咖啡粉原料放入酿造室 10(前提是清洁之后干净的) , 不超过最高 填充线 13 (即 max.fill line) , 然后将盖体 20 扣紧在酿造室 10 的顶部上以覆盖顶。
21、部开口, 接着将咖啡酿造装置放入咖啡机, 此时可以根据定位部放置到正确位置。 启动咖啡机, 此时 咖啡机中的高温热水通过进水孔210由容纳腔进入到酿造室10与咖啡粉原料开始溶合, 经 过一段时间后, 充分溶合好的咖啡饮料分别从酿造室 10 底部和侧壁上的滤网流出, 最后汇 集到已经摆放在咖啡饮料出口处的容器中。当完成所需容量的咖啡饮料时关闭咖啡机, 取 出咖啡酿造装置, 倒掉咖啡渣, 清洗好后的咖啡酿造装置还可重复利用。 而且可以根据不同 口味选用不同种类和份量的咖啡粉原料。 0035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 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并不 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 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CN 203619340 U 6 1/3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19340 U 7 2/3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19340 U 8 3/3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619340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