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3920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0661.4

申请日:

2014.07.02

公开号:

CN104057401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B24C 3/32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4C 3/32申请日:20140702|||公开

IPC分类号:

B24C3/32; B24C9/00

主分类号:

B24C3/32

申请人:

安庆谢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军; 蔡栋; 石有虎; 陈平安; 王军; 何杨; 查坤; 徐亚军; 郝国华; 潘峰

地址:

246005 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3.9平方公里工业园区24号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代理人:

金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室,该抛丸室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输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抛丸室底部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所述抛丸室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所述输送管道一端与抛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网状滚筒顶端连通。本发明抛丸装置,可以进一步改善弹簧表面颜色和增加光泽,使弹簧表面具有纹理细致、色泽均匀和美观的金属光泽,尤其适合小线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化了产品的性能要求。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室(1),该抛丸室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输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3),抛丸室底部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4);所述抛丸室(1)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5),该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6),所述输送管道(4)一端与抛丸室(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网状滚筒(6)顶端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2)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7)。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5)倾斜设置在抛丸室内。

说明书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表面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径较小弹簧表面优化的抛丸装置。
背景技术
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用于清除弹簧表面和边缘的加工毛刺以及提高表面强度,提高零件疲劳强度及抗应力抗腐蚀的能力,增加光洁度,减少表面磨损,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能,其中包括清理表面和强化表面的作用。清理表面顾名思义就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等杂质,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强化表面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连续冲击工件表面,从而提高零件的抗疲劳断裂能力及使用寿命。
在弹簧产品的领域内,一些高性能的弹簧可使用钢珠抛丸工艺来优化弹簧的表面,但有些弹簧由于钢丝线径较小或钢丝较软,若使用钢珠抛丸,其中不但不会强化弹簧的表面反而破坏了弹簧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钢丝较软、线径较小的弹簧实现表面强化处理的抛丸装置,用于改善弹簧的色泽以及清洁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室,该抛丸室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输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抛丸室底部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所述抛丸室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所述输送管道一端与抛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网状滚筒顶端连通。
所述输气管道将压缩空气不间断的输入抛丸室内,在输送管道和出气管道的作用下形成空气流,从而带动输送管道内的玻璃丸粒,将玻璃丸粒抛入网状滚筒内,对网状滚筒内的弹簧进行抛丸作业,同时旋转底座带动网状滚筒旋转,防止抛丸时弹簧接触面不均匀。通过旋转底座的旋转,玻璃丸粒会从网状滚筒的网孔中甩出,甩出的玻璃丸粒落入抛丸室底部,玻璃丸粒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通过输送管道再次喷入网状滚筒内,以此来实现连续循环的输送玻璃丸粒。抛丸作业中会产生氧化皮等杂质,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从出气管道排出,保持抛丸室内的清洁度。
优选地,所述输气管道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向抛丸室输送压缩气体的流量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底座倾斜设置在抛丸室内。采用倾斜设置便于弹簧抛丸处理后表皮脱落直接落入抛丸室,便于清理。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玻璃抛丸对钢丝线径较小以及要求较高的弹簧进行抛丸处理,使用的玻璃珠本身外观无色透明且球体光泽圆整、无杂质,不会对弹簧造成表面污染,同时,由于玻璃丸粒很小,抛丸处理后的弹簧表面更具纹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抛丸装置中网状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抛丸室,2、输气管道,3、出气管道,4、输送管道,5、旋转底座,6、网状滚筒,7、电磁阀,8、旋转电机,9、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抛丸装置,用于对线径较小的弹簧表面进行优化,所采用的丸粒为玻璃丸粒。如图1所示,该抛丸装置包括一个密封的抛丸室1,该抛丸室的顶端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输气管道2和用于排出杂质的出气管道3,其中输气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7。抛丸室底部则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4,该输送管道一端与抛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伸入抛丸室内。所述抛丸室1的底部倾斜设置有一个旋转底座5,该旋转底座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6,旋转底座下端连接有用于驱动该底座的旋转电机8,旋转底座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能带动网状滚筒旋转。参照图2,网状滚筒6的圆柱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网孔9,该网孔的直径大于玻璃丸粒的外径,便于旋转甩出该玻璃丸粒。网状滚筒6底部通过螺栓与旋转底座5进行固定,网状滚筒顶端与输送管道4的出口连通。
采用该抛丸装置的抛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脱磁,使用脱磁机去掉弹簧上的磁性,防止弹簧沾有附着物影响设备正常工作;
步骤二:玻璃抛丸,使用抛丸装置对弹簧进行表面优化与清洁,玻璃抛丸的时间为30分钟;
步骤三:热处理,在在250℃履带式的热处理炉回火30分钟,去除弹簧内部因抛丸带来的应力;
步骤四:脱磁,使用脱磁机脱掉弹簧在抛丸后附带的磁性。
采用玻璃抛丸装置及其抛丸工艺,可以改善弹簧表面颜色和增加光泽,使弹簧表面具有纹理细致、色泽均匀和美观的金属光泽,尤其适合小线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化了产品的性能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401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7401A21申请号201410310661422申请日20140702B24C3/32200601B24C9/0020060171申请人安庆谢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地址246005安徽省安庆市开发区39平方公里工业园区24号区72发明人徐军蔡栋石有虎陈平安王军何杨查坤徐亚军郝国华潘峰74专利代理机构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34115代理人金凯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室,该抛丸室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输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抛丸室底。

2、部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所述抛丸室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所述输送管道一端与抛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网状滚筒顶端连通。本发明抛丸装置,可以进一步改善弹簧表面颜色和增加光泽,使弹簧表面具有纹理细致、色泽均匀和美观的金属光泽,尤其适合小线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化了产品的性能要求。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401ACN104057401A1/1页21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

3、的玻璃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抛丸室1,该抛丸室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输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3,抛丸室底部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4;所述抛丸室1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5,该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6,所述输送管道4一端与抛丸室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网状滚筒6顶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道2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抛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底座5倾斜设置在抛丸室内。权利要求书CN104057401A1/2页3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弹簧表面优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线径。

4、较小弹簧表面优化的抛丸装置。0002背景技术抛丸是一个冷处理过程,用于清除弹簧表面和边缘的加工毛刺以及提高表面强度,提高零件疲劳强度及抗应力抗腐蚀的能力,增加光洁度,减少表面磨损,提高零件的耐磨性能,其中包括清理表面和强化表面的作用。清理表面顾名思义就是去除表面氧化皮等杂质,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强化表面是利用高速运动的弹丸连续冲击工件表面,从而提高零件的抗疲劳断裂能力及使用寿命。0003在弹簧产品的领域内,一些高性能的弹簧可使用钢珠抛丸工艺来优化弹簧的表面,但有些弹簧由于钢丝线径较小或钢丝较软,若使用钢珠抛丸,其中不但不会强化弹簧的表面反而破坏了弹簧的性能。0004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提供一。

5、种针对钢丝较软、线径较小的弹簧实现表面强化处理的抛丸装置,用于改善弹簧的色泽以及清洁度。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小线径弹簧表面优化的玻璃抛丸装置,包括抛丸室,该抛丸室顶部两侧分别连通有输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抛丸室底部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所述抛丸室底部设置有旋转底座,该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所述输送管道一端与抛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与网状滚筒顶端连通。0007所述输气管道将压缩空气不间断的输入抛丸室内,在输送管道和出气管道的作用下形成空气流,从而带动输送管道内的玻璃丸粒,将玻璃丸粒抛入网状滚筒内,对网状滚筒内的弹簧进行抛丸作业,同时旋。

6、转底座带动网状滚筒旋转,防止抛丸时弹簧接触面不均匀。通过旋转底座的旋转,玻璃丸粒会从网状滚筒的网孔中甩出,甩出的玻璃丸粒落入抛丸室底部,玻璃丸粒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通过输送管道再次喷入网状滚筒内,以此来实现连续循环的输送玻璃丸粒。抛丸作业中会产生氧化皮等杂质,在压缩空气的带动下从出气管道排出,保持抛丸室内的清洁度。0008优选地,所述输气管道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用于控制向抛丸室输送压缩气体的流量大小。0009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底座倾斜设置在抛丸室内。采用倾斜设置便于弹簧抛丸处理后表皮脱落直接落入抛丸室,便于清理。001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采用玻璃抛丸对钢丝线径较小以及要求较高的弹簧进行抛。

7、丸处理,使用的玻璃珠本身外观无色透明且球体光泽圆整、无杂质,不会对弹簧造成表面污染,同时,由于玻璃丸粒很小,抛丸处理后的弹簧表面更具纹理性。说明书CN104057401A2/2页40011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发明抛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抛丸装置中网状滚筒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中1、抛丸室,2、输气管道,3、出气管道,4、输送管道,5、旋转底座,6、网状滚筒,7、电磁阀,8、旋转电机,9、网孔。0014具体实施方式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00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抛丸装置,用于对线径较小的弹簧表面进行优化,所采用的丸粒为玻璃丸粒。如图1所示,该抛丸。

8、装置包括一个密封的抛丸室1,该抛丸室的顶端两侧分别连通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输气管道2和用于排出杂质的出气管道3,其中输气管道的入口处设置有电磁阀7。抛丸室底部则连通有用于输送玻璃丸粒的输送管道4,该输送管道一端与抛丸室底部连通,另一端伸入抛丸室内。所述抛丸室1的底部倾斜设置有一个旋转底座5,该旋转底座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弹簧的网状滚筒6,旋转底座下端连接有用于驱动该底座的旋转电机8,旋转底座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能带动网状滚筒旋转。参照图2,网状滚筒6的圆柱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网孔9,该网孔的直径大于玻璃丸粒的外径,便于旋转甩出该玻璃丸粒。网状滚筒6底部通过螺栓与旋转底座5进行固定,网状滚筒顶端与。

9、输送管道4的出口连通。0017采用该抛丸装置的抛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脱磁,使用脱磁机去掉弹簧上的磁性,防止弹簧沾有附着物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步骤二玻璃抛丸,使用抛丸装置对弹簧进行表面优化与清洁,玻璃抛丸的时间为30分钟;步骤三热处理,在在250履带式的热处理炉回火30分钟,去除弹簧内部因抛丸带来的应力;步骤四脱磁,使用脱磁机脱掉弹簧在抛丸后附带的磁性。0018采用玻璃抛丸装置及其抛丸工艺,可以改善弹簧表面颜色和增加光泽,使弹簧表面具有纹理细致、色泽均匀和美观的金属光泽,尤其适合小线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报废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化了产品的性能要求。0019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说明书CN104057401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7401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7401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磨削;抛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