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391973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1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47526.7

申请日:

20110224

公开号:

CN201919327U

公开日:

2011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7/20

主分类号:

A01C7/2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发明人:

王春晶,蔡晓光,娄金勇,霍成良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

优先权:

CN201120047526U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吕俊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其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第一转轴、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播种盘中心以驱动所述播种盘旋转,所述送种盘与所述播种盘同步旋转,所述播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播种槽,所述送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多个送种槽,所述播种槽和所述送种槽一一相对,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播种盘和送种盘之间,且所述分隔板固定;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以使所述送种槽中的种子落入所述播种槽中,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实现了精确且可调的精量播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第一转轴、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边缘连接组合成容纳所述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的腔体;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侧盖,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侧盖以接收外部动力输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播种盘中心以驱动所述播种盘旋转,所述送种盘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或者固定于所述播种盘上以与所述播种盘同步旋转,所述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均呈圆盘状,所述播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播种槽,所述送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多个送种槽,所述播种槽和所述送种槽一一相对,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播种盘和送种盘之间,且所述分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以使所述送种槽中的种子落入所述播种槽中,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所述送种盘与第一侧盖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种子的种子腔,且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用于输入种子的一种子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一侧设有一沿其周缘延伸的长形豁口,并且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还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长形豁口对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弧形排列的定位孔或一个弧形长孔;所述分隔板的侧下方设有一尾板,所述尾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多个定位孔之一或所述弧形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下方设有一个用于排放剩余种子的排种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用排种器,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精确播种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

背景技术

精量播种是一种先进的种植方法,在作物群体固定的前提下,能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增强综合抗性,达到优质、增产、增效的目的。玉米精量播种技术是使用机械将定量的良种按农艺要求的行距、株距、深度播入土壤并覆土,同时深施底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

精确的播量取决于排种器的性能,排种器是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的关键核心部件。在播种过程中,排种器将种子从种箱中分离出来,形成分散均匀的种子流,通过输种管将种子排入种沟。根据排种原理不同,排种器主要分机械式、气力式和电磁振动式3大类。机械式排种器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圆盘式排种器和窝眼轮式排种器等;气力式排种器又分气吸式排种器、气压式排种器和气吹式排种器3种。实践证明,上述几种排种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圆盘式和窝眼轮式排种器对种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严格,排种质量取决于型孔和窝眼的充种情况,适合种子类型单一的环境使用;气力式排种器适应性较强,对种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不严,伤种率小,作业速度较高,但其结构复杂,成本高,消耗动力较大,保养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以解决现有播种机用排种器存在的应用范围狭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及应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第一转轴、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边缘连接组合成容纳所述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的腔体;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侧盖,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侧盖以接收外部动力输入;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播种盘中心以驱动所述播种盘旋转,所述送种盘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或者固定于所述播种盘上以与所述播种盘同步旋转,所述播种盘、送种盘和分隔板均呈圆盘状,所述播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播种槽,所述送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多个送种槽,所述播种槽和所述送种槽一一相对,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播种盘和送种盘之间,且所述分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以使所述送种槽中的种子落入所述播种槽中,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所述送种盘与第一侧盖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种子的种子腔,且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用于输入种子的一种子输入口。

根据上述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一侧设有一沿其周缘延伸的长形豁口,并且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还设有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长形豁口对应,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弧形排列的定位孔或一个弧形长孔;所述分隔板的侧下方设有一尾板,所述尾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多个定位孔之一或所述弧形长孔。

根据上述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侧盖下方设有一个用于排放剩余种子的排种口。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设于腔体中的播种盘、送种盘和设于二者之间以将二者分离的分隔板,送种盘旋转至腔体底部抓取设定量的种子,旋转至高位时,借助重力作用通过分隔板的送种豁口将种子送入播种盘的播种槽,播种盘旋转至低位时,其播种槽中的种子顺势落入沟槽中,从而完成播种作业。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的播种作业,并且结构简单、制造和应用成本低、维护简单、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立体结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另一侧的立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左侧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播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送种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送种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镇压轮的高度调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的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结构,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包括固定于框形架1的多个单体播种机,但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单体播种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简化附图以便于更好的显示其中一单体播种机的结构,图1和图2中仅示出了一个单体播种机。此外,也是为了简化附图,同一部件的附图标记并未同时显示于图1和图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包括用于固定连接多个单体播种机和侧施肥机构的框形架1,每一单体播种机包括机架2、肥料箱22、种子箱23、变速箱3、作为主动机构的镇压轮4、由多个链轮和链条组成的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及为种子开设沟槽的开沟机构等。

肥料箱22、种子箱23、变速箱3均设于机架2上方。镇压轮4的旋转轴通过两长杆24连接于机架2。机架2的下方设有一立柱21,立柱21的前方设有转轴轮211以防止杂草缠绕,立柱21下端的前方设有开沟铧222用于开设沟槽,开沟铧222的两侧分别向后延伸设置一挡土板22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将种子送入两挡土板223之间。当开沟铧222开设沟槽之后,挡土板223可以更好的阻止所开设沟槽两侧的泥土落入沟槽中,将种子送入沟槽之后,沟槽两侧的泥土则可以自由落入沟槽中,随后镇压轮4将覆土并压实已播入种子的沟槽。

请同时参考图1-图10所示,主体位于挡土板223上方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包括左侧盖62、右侧盖61、转轴63、播种盘65、送种盘67和分隔板66,播种盘65、送种盘67和分隔板66均呈圆盘状,左侧盖62和右侧盖61的边缘连接组合成容纳播种盘65、送种盘67和分隔板66的腔体。

转轴63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右侧盖61,另一端延伸出左侧盖62与链轮452固定连接,以使转轴63与链轮452同步旋转。转轴63穿过播种盘65中心的孔623,并且播种盘65通过该孔623与转轴63固定连接。

送种盘67固定于播种盘65上以与播种盘65同步旋转,如图5和图7所示,播种盘65上设有三个螺孔652,送种盘67上相应设有三个通孔674,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将送种盘67固定于播种盘65上,以使二者同步旋转。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送种盘67固定于转轴63上。

如图5所示,播种盘65的周缘均匀地设有多个播种槽651。如图7和图8(简化附图起见,图8中仅示出一个条状凸起672)所示,送种盘67包括环形的盘体671和多个条状凸起672,多个条状凸起672设于盘体671的周缘,条状凸起672顶端的一侧设有送种槽673,固定送种盘67于播种盘65上时,播种槽651和送种槽673一一相对,这样可以使得每一送种槽673中的种子相应的送入每一播种槽673中。进一步优选地,送种盘67整体呈指爪式结构,盘上均匀分布18个类似于指抓的条状凸起672,条状凸起672与盘体671的切线呈45度倾斜,相邻条状凸起672之间呈20度角。送种槽673为V型结构,形如人的拇指与食指且呈120度夹角,开口朝向播种盘65,与分隔板66配合可稳定地夹持玉米种子一起旋转。

分隔板66设于播种盘65和送种盘67之间,且分隔板66是固定的,其可以固定于右侧盖61或左侧盖62上,左侧盖62的一侧设有一沿其周缘延伸的长形豁口625,在左侧盖62的长形豁口625上方设有一固定座622,固定座622的端部设有一固定孔624,固定孔624通过紧固件固设定位板64,定位板64与长形豁口625对应,定位板64的固定孔64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固定座622的固定孔624,定位板64上设有一个弧形长孔64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弧形长空642也可以分隔为多个按照弧形排列的圆孔。分隔板66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663以使送种槽673中的种子落入播种槽651中,分隔板66的侧下方设有尾板661,尾板661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弧形长孔642中。除了送种豁口663,环状的分隔板66完全覆盖播种盘65周缘的播种槽651,送种豁口663的高度稍高于播种槽651的槽底的高度,以防止刚由送种槽673落入的种子滑落出来。送种盘67的盘体671固定于播种盘65上且位于分隔板66的圆形空间中。

左侧盖62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626,当播种槽651旋转至播种豁口626时,播种槽651中的种子便顺利掉落至两挡土板223之间,也即掉入开沟铧222开设的沟槽中,送种盘67与右侧盖6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种子的种子腔,右侧盖61上设有用于向该种子腔输入种子的种子输入口611。

在应用时,种子从种子箱23经由导管6送入右侧盖61上的种子输入口611中,由于送种盘67与右侧盖61之间形成有一种子腔,在控制导管6中种子下落速度的情况下,该种子腔中允许存储少量种子。在链轮452的驱动下,播种盘65和送种盘67同时旋转,送种盘67的每一条状凸起672在旋转至低位时,每一送种槽673便与分隔板66配合夹持一种子向高位旋转,当旋转至高位时,遇到分隔板66的送种豁口,由于送种槽673的深度较小,不能支撑种子,这时送种槽673中的种子便由于重力作用落入与其对应的播种槽651中。在此过程中,播种盘65和送种盘67一直在做同步旋转运动,播种盘65上的播种槽651在高位接收种子之后继续旋转,当旋转至低位时,又因为重力作用,播种槽651中的种子穿过落入开沟铧222开设的沟槽中,然后再继续旋转至高位接收种子,如此循环。

不同农作物的种子大小不同,即使同样农作物的种子,由于品种不同,其大小也不相同,精量播种时,若需要精确至每一个种穴仅允许播入一粒种子时,由于送种盘67的送种槽673的大小是固定的,根据种子大小更换送种盘67显然并不利于播种作业,为此,分隔板66是可以进行调节的,例如将尾板661上的固定孔662固定于定位板64的弧形长孔642的不同位置,分隔板66的送种豁口663的高度位置便不相同,若种子较小,送种槽673可能一次抓取两粒种子,在调高送种豁口663的高度之后,容纳有该两粒种子的送种槽673旋转至一定高度时,其中的一粒种子便落入前述的种子腔中,这样经由送种豁口663送入播种槽651中种子数仍然是一次一粒,若种子较大,送种槽673一次只能抓取一粒种子,则可以适当调低送种豁口663的高度。

为了排空未播种完毕的种子,右侧盖61下方设有一个用于排放剩余种子的排种口(图中未示出),该排种口位于右侧盖61靠近下边缘处,以便于尽量排净剩余种子。

为了方便在播种的同时对农作物进行侧施肥,框形架1的前方设有多个位置可调的立柱16,立柱16下端前方分别设置一开沟铧162,开沟铧162的后方分别设有一个与肥料箱22连接的送肥管163。立柱16的前方及开沟铧162的上方设有一可以自由旋转的转轴轮161,以防止杂草缠绕在立柱16上。为了防止烧种,开沟铧163与开沟铧222不在同一平面上,以形成侧施肥效果。

为了便于调整农作物的行距,各单体播种机在框形架1上可以调整其固定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设于框形架1一端的单体播种机的位置可以通过螺杆14进行调节和固定。套筒11和12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框形架1的前后两横梁上,二者之间通过一连杆13连接,套筒11和12、连杆13组成一H形结构,立柱16通过U形螺栓18固定于套筒11上,机架2固定于套筒12上。螺杆14的一端固定于连杆13,另一端穿过框形架1的端部连杆15,如此可通过螺母将螺杆固定于端部连杆15,需要调整农作物行距时,重新选定前述H形结构的位置之后,再将螺杆14固定即可。

为了调整农作物的株距,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传动机构包括用于调节转轴63转速的变速箱3。变速箱3可以调整转轴63的转速,例如当转轴63的转速降低时,播种盘65和送种盘67的转速降低,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前进同样的一段距离,送种盘67抓取的种子数量减少,则播种盘65播下的种子也将减少,因此株距增加;反之则株距减少。

如图1、图2和图11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传动机构包括多个链条和多个链轮,主动机构为设于机架1后方的镇压轮4,镇压轮的旋转轴的一端设有用于输出镇压轮4的旋转运动的链轮41。链轮41通过链条41驱动链轮42,链轮42与链轮43为同一旋转轴,链轮43通过链条431驱动链轮44,链轮44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其旋转轴的旋转使肥料顺利流出。与链轮43同轴的还有通过链条432驱动链轮44的一链轮,该链轮直径小于链轮43,因此未于图1中显示。

请具体参见图2和图11,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变速箱3包括链轮44和链轮45,链轮44设于转轴37的一端,转轴37上固定设有多个具有不同直径的主动齿轮363、364、365,链轮45设于作为另一转轴的花键轴35上,花键轴35上可轴向滑动地设有从动齿轮361,从动齿轮361设有键槽以接收花键轴35的驱动一同旋转。从动齿轮361与从动齿轮362啮合,从动齿轮361和从动齿轮362设于两夹板34之间,两夹板34上各设有一个圆孔供花键轴35穿过,两夹板34可旋转地设于花键轴35上以使从动齿轮362能够与任一主动齿轮363、364、365啮合。这样任一主动齿轮363、364、365可通过从动齿轮362驱动从动齿轮361,从动齿轮361再驱动花键轴35旋转,进而驱动与花键轴35同轴的链轮45旋转。

为了方便且稳定地使从动齿轮362与任一主动齿轮363、364、365啮合,两夹板34同时连接于一手柄32,手柄32下方设有一凸起321,变速箱3设有供手柄32穿过及横向滑动的长形孔31,变速箱3上在长形孔31的下方设有多个限位孔33以供凸起321插入。当需要从动齿轮362与主动齿轮363啮合时,则将两夹板34移动至与主动齿轮363对应的位置,然后将凸起321插入与主动齿轮363对应的定位孔33中。为了增加稳定性,可以在手柄32上套设一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一端抵接两夹板34,另一端抵接变速箱3的内壁。

此外,两夹板34中设置两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61、362还具有改变主动齿轮363、364、365转动方向的功能,在转动方向改变之后,播种盘65的旋转方向与前进中的镇压轮4的转动方向相反。由播种盘65的播种槽651落下的种子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将于本优选实施例前进方向的水平运动抵消,这样种子可以以近乎垂直的方向落入种穴,因此本优选实施例可以更精确的控制种穴位置和株距。

如图1、图2和图12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镇压轮4的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一长杆24的一端,长杆24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2,两长杆24的中部通过短杆连接,该短杆外部套设一圆筒54,圆筒54的中部连接于一竖直杆55的一端,竖直杆55的另一端穿过一U形板56的中间部分,并通过一卡销穿过该端防止其脱落。该竖直杆55外部套设一压缩弹簧551,压缩弹簧551的一端抵接于圆筒54,另一端抵接于U形板56。U形板56的竖直部分穿过一横杆53,横杆53的中部连接一螺杆5,螺杆5穿过位于机架尾端的一螺母(图中未标记),然后再穿过一蝶形螺母51。横杆53的两端穿过机架2尾端两侧的板52上的长形孔521中,并在横杆53的两端设置相应的结构防止横杆53左右滑动。旋转蝶形螺母51可以驱动螺杆5伸出或推入,进而驱使横杆53前后移动,那么由机架2、长杆24、竖直杆55组成的抽象结构的三角形的机架2上的高是可变,进而可知镇压轮4与机架2之间的竖直距离是可调的,这样开沟铧222的入土深度将是可调的,如此即可实现种子播种深度的可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简单实用,实现了精确且可调的精量播种。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1932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8.10 CN 201919327 U *CN201919327U* (21)申请号 201120047526.7 (22)申请日 2011.02.24 A01C 7/2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所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 11 号 (72)发明人 王春晶 蔡晓光 娄金勇 霍成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72003 代理人 吕俊清 (54) 实用新型名称 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精量播。

2、种机用排种 器, 其包括第一侧盖、 第二侧盖、 第一转轴、 播种 盘、 送种盘和分隔板, 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播种 盘中心以驱动所述播种盘旋转, 所述送种盘与所 述播种盘同步旋转, 所述播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 播种槽, 所述送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条状凸起, 所 述条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多个送种槽, 所述播种槽 和所述送种槽一一相对, 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播 种盘和送种盘之间, 且所述分隔板固定 ; 所述分 隔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以使所 述送种槽中的种子落入所述播种槽中, 所述第一 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 豁口。 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 实现了精确且可调的 精量播种。 (5。

3、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4 页 CN 201919329 U1/1 页 2 1. 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侧盖、 第二侧盖、 第一转轴、 播 种盘、 送种盘和分隔板, 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边缘连接组合成容纳所述播种盘、 送种 盘和分隔板的腔体 ;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述第一侧盖, 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侧盖以接收 外部动力输入 ; 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播种盘中心以驱动所述播种盘旋转, 所述送种盘固定于所述第 一转轴上或者固定于所述播种盘上以与所述播种盘同步。

4、旋转, 所述播种盘、 送种盘和分隔 板均呈圆盘状, 所述播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播种槽, 所述送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条状凸起, 所述条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多个送种槽, 所述播种槽和所述送种槽一一相对, 所述分隔板设 于所述播种盘和送种盘之间, 且所述分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 ; 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以使所述送种槽中的种子落入所述 播种槽中, 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 所述送种盘与 第一侧盖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种子的种子腔, 且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用 于输入种子的一种子输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

5、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盖或第 二侧盖的一侧设有一沿其周缘延伸的长形豁口, 并且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还设有一 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长形豁口对应, 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弧形排列的定位孔或一 个弧形长孔 ; 所述分隔板的侧下方设有一尾板, 所述尾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多个定位孔之一或 所述弧形长孔。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盖下方 设有一个用于排放剩余种子的排种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1/6 页 3 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机。

6、用排种器, 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精确播种的玉米精量播 种机用排种器。 背景技术 0002 精量播种是一种先进的种植方法, 在作物群体固定的前提下, 能充分发挥个体优 势, 增强综合抗性, 达到优质、 增产、 增效的目的。 玉米精量播种技术是使用机械将定量的良 种按农艺要求的行距、 株距、 深度播入土壤并覆土, 同时深施底肥的机械化种植技术。 0003 精确的播量取决于排种器的性能, 排种器是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的关键核心 部件。在播种过程中, 排种器将种子从种箱中分离出来, 形成分散均匀的种子流, 通过输种 管将种子排入种沟。根据排种原理不同, 排种器主要分机械式、 气力式和电磁振动式 3 大 。

7、类。机械式排种器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圆盘式排种器和窝眼轮式排种器等 ; 气力式排种器又 分气吸式排种器、 气压式排种器和气吹式排种器 3 种。实践证明, 上述几种排种器在使用过 程中存在如下缺点 : 圆盘式和窝眼轮式排种器对种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严格, 排种质量取 决于型孔和窝眼的充种情况, 适合种子类型单一的环境使用 ; 气力式排种器适应性较强, 对 种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不严, 伤种率小, 作业速度较高, 但其结构复杂, 成本高, 消耗动力较 大, 保养维护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 以解决现有播种机用 排种器存在的应用范围狭窄、 结构复杂、 。

8、制造成本及应用成本高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包括第 一侧盖、 第二侧盖、 第一转轴、 播种盘、 送种盘和分隔板, 所述第一侧盖和第二侧盖的边缘连 接组合成容纳所述播种盘、 送种盘和分隔板的腔体 ;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所 述第一侧盖, 另一端延伸出所述第二侧盖以接收外部动力输入 ; 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播 种盘中心以驱动所述播种盘旋转, 所述送种盘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或者固定于所述播种 盘上以与所述播种盘同步旋转, 所述播种盘、 送种盘和分隔板均呈圆盘状, 所述播种盘的周 缘设有多个播种槽, 所述送种盘的周缘设有多个条状凸。

9、起, 所述条状凸起的一侧设有多个 送种槽, 所述播种槽和所述送种槽一一相对, 所述分隔板设于所述播种盘和送种盘之间, 且 所述分隔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 ; 所述分隔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输送种子的送 种豁口以使所述送种槽中的种子落入所述播种槽中, 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的下方设有 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 所述送种盘与第一侧盖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 种子的种子腔, 且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用于输入种子的一种子输入口。 0006 根据上述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其中, 所述第一侧盖或 第二侧盖的一侧设有一沿其周缘延伸的长形豁口, 并且所述第一侧盖或第二侧盖上还设。

10、有 一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长形豁口对应, 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多个弧形排列的定位孔或 说 明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2/6 页 4 一个弧形长孔 ; 所述分隔板的侧下方设有一尾板, 所述尾板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多个定 位孔之一或所述弧形长孔。 0007 根据上述玉米精量播种机用排种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其中, 所述第一侧盖下 方设有一个用于排放剩余种子的排种口。 0008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设于腔体中的播种盘、 送种盘和设于二者之间以将二者分离 的分隔板, 送种盘旋转至腔体底部抓取设定量的种子, 旋转至高位时, 借助重力作用通过分 隔板的送种豁口将种。

11、子送入播种盘的播种槽, 播种盘旋转至低位时, 其播种槽中的种子顺 势落入沟槽中, 从而完成播种作业。 由此可见, 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于多种农作物的播种作 业, 并且结构简单、 制造和应用成本低、 维护简单、 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0009 图 1 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立体结构侧视图 ; 0010 图2为图1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另一侧的立体结构 侧视图 ; 0011 图 3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左侧盖结构示意图 ; 0012 图 4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 0013 图 5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播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

12、; 0014 图 6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7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送种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8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送种盘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0017 图 9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右侧盖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10 为图 1 所示优选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11 为图 1 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变速箱的结构 示意图 ; 0020 图 12 为图 1 所示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镇压轮的高度 调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

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图 1 和图 2 示意性的示出了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结 构,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包括固定于框形架 1 的多个单体播种 机, 但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单体播种机。在此 需要说明的是, 为了简化附图以便于更好的显示其中一单体播种机的结构, 图1和图2中仅 示出了一个单体播种机。 此外, 也是为了简化附图, 同一部件的附图标记并未同时显示于图 1 和图 2 中。 0023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包括用于固定 连接多个单体播。

14、种机和侧施肥机构的框形架 1, 每一单体播种机包括机架 2、 肥料箱 22、 种 子箱 23、 变速箱 3、 作为主动机构的镇压轮 4、 由多个链轮和链条组成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 型优选实施例及为种子开设沟槽的开沟机构等。 说 明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3/6 页 5 0024 肥料箱 22、 种子箱 23、 变速箱 3 均设于机架 2 上方。镇压轮 4 的旋转轴通过两长 杆 24 连接于机架 2。机架 2 的下方设有一立柱 21, 立柱 21 的前方设有转轴轮 211 以防止 杂草缠绕, 立柱 21 下端的前方设有开沟铧 222 用于开设沟槽, 开沟。

15、铧 222 的两侧分别向后 延伸设置一挡土板 223,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将种子送入两挡土板 223 之间。当开沟铧 222 开设沟槽之后, 挡土板 223 可以更好的阻止所开设沟槽两侧的泥土落入沟槽中, 将种子 送入沟槽之后, 沟槽两侧的泥土则可以自由落入沟槽中, 随后镇压轮 4 将覆土并压实已播 入种子的沟槽。 0025 请同时参考图 1- 图 10 所示, 主体位于挡土板 223 上方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 包括左侧盖62、 右侧盖61、 转轴63、 播种盘65、 送种盘67和分隔板66, 播种盘65、 送种盘67 和分隔板 66 均呈圆盘状, 左侧盖 62 和右侧盖 61 的边缘连接。

16、组合成容纳播种盘 65、 送种盘 67 和分隔板 66 的腔体。 0026 转轴 63 的一端可旋转的设于右侧盖 61, 另一端延伸出左侧盖 62 与链轮 452 固定 连接, 以使转轴 63 与链轮 452 同步旋转。转轴 63 穿过播种盘 65 中心的孔 623, 并且播种盘 65 通过该孔 623 与转轴 63 固定连接。 0027 送种盘 67 固定于播种盘 65 上以与播种盘 65 同步旋转, 如图 5 和图 7 所示, 播种 盘 65 上设有三个螺孔 652, 送种盘 67 上相应设有三个通孔 674, 可以通过螺栓或螺钉将送 种盘 67 固定于播种盘 65 上, 以使二者同步旋转。

17、。在其他实施例中, 也可以将送种盘 67 固 定于转轴 63 上。 0028 如图 5 所示, 播种盘 65 的周缘均匀地设有多个播种槽 651。如图 7 和图 8( 简化 附图起见, 图 8 中仅示出一个条状凸起 672) 所示, 送种盘 67 包括环形的盘体 671 和多个条 状凸起 672, 多个条状凸起 672 设于盘体 671 的周缘, 条状凸起 672 顶端的一侧设有送种槽 673, 固定送种盘 67 于播种盘 65 上时, 播种槽 651 和送种槽 673 一一相对, 这样可以使得每 一送种槽 673 中的种子相应的送入每一播种槽 673 中。进一步优选地, 送种盘 67 整体呈。

18、指 爪式结构, 盘上均匀分布18个类似于指抓的条状凸起672, 条状凸起672与盘体671的切线 呈 45 度倾斜, 相邻条状凸起 672 之间呈 20 度角。送种槽 673 为 V 型结构, 形如人的拇指与 食指且呈 120 度夹角, 开口朝向播种盘 65, 与分隔板 66 配合可稳定地夹持玉米种子一起旋 转。 0029 分隔板 66 设于播种盘 65 和送种盘 67 之间, 且分隔板 66 是固定的, 其可以固定于 右侧盖 61 或左侧盖 62 上, 左侧盖 62 的一侧设有一沿其周缘延伸的长形豁口 625, 在左侧 盖 62 的长形豁口 625 上方设有一固定座 622, 固定座 622。

19、 的端部设有一固定孔 624, 固定孔 624 通过紧固件固设定位板 64, 定位板 64 与长形豁口 625 对应, 定位板 64 的固定孔 641 通 过紧固件固定于固定座 622 的固定孔 624, 定位板 64 上设有一个弧形长孔 642。当然在其 他实施例中, 弧形长空 642 也可以分隔为多个按照弧形排列的圆孔。分隔板 66 的上方设有 一个输送种子的送种豁口 663 以使送种槽 673 中的种子落入播种槽 651 中, 分隔板 66 的侧 下方设有尾板 661, 尾板 661 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弧形长孔 642 中。除了送种豁口 663, 环状 的分隔板 66 完全覆盖播种盘 65。

20、 周缘的播种槽 651, 送种豁口 663 的高度稍高于播种槽 651 的槽底的高度, 以防止刚由送种槽 673 落入的种子滑落出来。送种盘 67 的盘体 671 固定于 播种盘 65 上且位于分隔板 66 的圆形空间中。 0030 左侧盖 62 下方设有一个掉落种子的播种豁口 626, 当播种槽 651 旋转至播种豁口 说 明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4/6 页 6 626 时, 播种槽 651 中的种子便顺利掉落至两挡土板 223 之间, 也即掉入开沟铧 222 开设的 沟槽中, 送种盘67与右侧盖61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种子的种子腔, 。

21、右侧 盖 61 上设有用于向该种子腔输入种子的种子输入口 611。 0031 在应用时, 种子从种子箱 23 经由导管 6 送入右侧盖 61 上的种子输入口 611 中, 由 于送种盘 67 与右侧盖 61 之间形成有一种子腔, 在控制导管 6 中种子下落速度的情况下, 该 种子腔中允许存储少量种子。在链轮 452 的驱动下, 播种盘 65 和送种盘 67 同时旋转, 送种 盘67的每一条状凸起672在旋转至低位时, 每一送种槽673便与分隔板66配合夹持一种子 向高位旋转, 当旋转至高位时, 遇到分隔板 66 的送种豁口, 由于送种槽 673 的深度较小, 不 能支撑种子, 这时送种槽 67。

22、3 中的种子便由于重力作用落入与其对应的播种槽 651 中。在 此过程中, 播种盘 65 和送种盘 67 一直在做同步旋转运动, 播种盘 65 上的播种槽 651 在高 位接收种子之后继续旋转, 当旋转至低位时, 又因为重力作用, 播种槽 651 中的种子穿过落 入开沟铧 222 开设的沟槽中, 然后再继续旋转至高位接收种子, 如此循环。 0032 不同农作物的种子大小不同, 即使同样农作物的种子, 由于品种不同, 其大小也不 相同, 精量播种时, 若需要精确至每一个种穴仅允许播入一粒种子时, 由于送种盘 67 的送 种槽673的大小是固定的, 根据种子大小更换送种盘67显然并不利于播种作业,。

23、 为此, 分隔 板66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例如将尾板661上的固定孔662固定于定位板64的弧形长孔642 的不同位置, 分隔板 66 的送种豁口 663 的高度位置便不相同, 若种子较小, 送种槽 673 可能 一次抓取两粒种子, 在调高送种豁口663的高度之后, 容纳有该两粒种子的送种槽673旋转 至一定高度时, 其中的一粒种子便落入前述的种子腔中, 这样经由送种豁口 663 送入播种 槽 651 中种子数仍然是一次一粒, 若种子较大, 送种槽 673 一次只能抓取一粒种子, 则可以 适当调低送种豁口 663 的高度。 0033 为了排空未播种完毕的种子, 右侧盖 61 下方设有一个用于排。

24、放剩余种子的排种 口 ( 图中未示出 ), 该排种口位于右侧盖 61 靠近下边缘处, 以便于尽量排净剩余种子。 0034 为了方便在播种的同时对农作物进行侧施肥, 框形架 1 的前方设有多个位置可调 的立柱 16, 立柱 16 下端前方分别设置一开沟铧 162, 开沟铧 162 的后方分别设有一个与肥 料箱 22 连接的送肥管 163。立柱 16 的前方及开沟铧 162 的上方设有一可以自由旋转的转 轴轮 161, 以防止杂草缠绕在立柱 16 上。为了防止烧种, 开沟铧 163 与开沟铧 222 不在同一 平面上, 以形成侧施肥效果。 0035 为了便于调整农作物的行距, 各单体播种机在框形架。

25、 1 上可以调整其固定位置,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设于框形架 1 一端的单体播种机的位置可以通过螺杆 14 进行调节和固 定。套筒 11 和 12 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框形架 1 的前后两横梁上, 二者之间通过一连杆 13 连接, 套筒 11 和 12、 连杆 13 组成一 H 形结构, 立柱 16 通过 U 形螺栓 18 固定于套筒 11 上, 机架 2 固定于套筒 12 上。螺杆 14 的一端固定于连杆 13, 另一端穿过框形架 1 的端部连杆 15, 如此可通过螺母将螺杆固定于端部连杆 15, 需要调整农作物行距时, 重新选定前述 H 形 结构的位置之后, 再将螺杆 14 固定即可。

26、。 0036 为了调整农作物的株距,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传动机 构包括用于调节转轴 63 转速的变速箱 3。变速箱 3 可以调整转轴 63 的转速, 例如当转轴 63的转速降低时, 播种盘65和送种盘67的转速降低,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 量播种机前进同样的一段距离, 送种盘67抓取的种子数量减少, 则播种盘65播下的种子也 说 明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5/6 页 7 将减少, 因此株距增加 ; 反之则株距减少。 0037 如图 1、 图 2 和图 11 所示,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传动 机构包。

27、括多个链条和多个链轮, 主动机构为设于机架 1 后方的镇压轮 4, 镇压轮的旋转轴的 一端设有用于输出镇压轮 4 的旋转运动的链轮 41。链轮 41 通过链条 41 驱动链轮 42, 链轮 42 与链轮 43 为同一旋转轴, 链轮 43 通过链条 431 驱动链轮 44, 链轮 44 的主要作用是通过 其旋转轴的旋转使肥料顺利流出。与链轮 43 同轴的还有通过链条 432 驱动链轮 44 的一链 轮, 该链轮直径小于链轮 43, 因此未于图 1 中显示。 0038 请具体参见图 2 和图 11,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变速箱 3 包括链轮 44 和链轮 45, 链轮 44 。

28、设于转轴 37 的一端, 转轴 37 上固定设有多个具有不同直 径的主动齿轮363、 364、 365, 链轮45设于作为另一转轴的花键轴35上, 花键轴35上可轴向 滑动地设有从动齿轮 361, 从动齿轮 361 设有键槽以接收花键轴 35 的驱动一同旋转。从动 齿轮 361 与从动齿轮 362 啮合, 从动齿轮 361 和从动齿轮 362 设于两夹板 34 之间, 两夹板 34上各设有一个圆孔供花键轴35穿过, 两夹板34可旋转地设于花键轴35上以使从动齿轮 362 能够与任一主动齿轮 363、 364、 365 啮合。这样任一主动齿轮 363、 364、 365 可通过从动 齿轮 362。

29、 驱动从动齿轮 361, 从动齿轮 361 再驱动花键轴 35 旋转, 进而驱动与花键轴 35 同 轴的链轮 45 旋转。 0039 为了方便且稳定地使从动齿轮 362 与任一主动齿轮 363、 364、 365 啮合, 两夹板 34 同时连接于一手柄 32, 手柄 32 下方设有一凸起 321, 变速箱 3 设有供手柄 32 穿过及横向滑 动的长形孔 31, 变速箱 3 上在长形孔 31 的下方设有多个限位孔 33 以供凸起 321 插入。当 需要从动齿轮 362 与主动齿轮 363 啮合时, 则将两夹板 34 移动至与主动齿轮 363 对应的位 置, 然后将凸起 321 插入与主动齿轮 3。

30、63 对应的定位孔 33 中。为了增加稳定性, 可以在手 柄 32 上套设一压缩弹簧, 该压缩弹簧一端抵接两夹板 34, 另一端抵接变速箱 3 的内壁。 0040 此外, 两夹板34中设置两互相啮合的从动齿轮361、 362还具有改变主动齿轮363、 364、 365转动方向的功能, 在转动方向改变之后, 播种盘65的旋转方向与前进中的镇压轮4 的转动方向相反。由播种盘 65 的播种槽 651 落下的种子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将于本优选 实施例前进方向的水平运动抵消, 这样种子可以以近乎垂直的方向落入种穴, 因此本优选 实施例可以更精确的控制种穴位置和株距。 0041 如图1、 图2和图12所示,。

31、 应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玉米精量播种机的镇压轮 4 的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铰接于一长杆 24 的一端, 长杆 24 的另一端铰接于机架 2, 两长杆 24 的中部通过短杆连接, 该短杆外部套设一圆筒 54, 圆筒 54 的中部连接于一竖直杆 55 的一 端, 竖直杆 55 的另一端穿过一 U 形板 56 的中间部分, 并通过一卡销穿过该端防止其脱落。 该竖直杆 55 外部套设一压缩弹簧 551, 压缩弹簧 551 的一端抵接于圆筒 54, 另一端抵接于 U 形板 56。U 形板 56 的竖直部分穿过一横杆 53, 横杆 53 的中部连接一螺杆 5, 螺杆 5 穿过 位于机架尾端的一螺母 ( 图。

32、中未标记 ), 然后再穿过一蝶形螺母 51。横杆 53 的两端穿过机 架 2 尾端两侧的板 52 上的长形孔 521 中, 并在横杆 53 的两端设置相应的结构防止横杆 53 左右滑动。旋转蝶形螺母 51 可以驱动螺杆 5 伸出或推入, 进而驱使横杆 53 前后移动, 那么 由机架 2、 长杆 24、 竖直杆 55 组成的抽象结构的三角形的机架 2 上的高是可变, 进而可知镇 压轮 4 与机架 2 之间的竖直距离是可调的, 这样开沟铧 222 的入土深度将是可调的, 如此即 可实现种子播种深度的可调。 说 明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6/6 页 8 004。

33、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精巧, 简单实用, 实现了精确且可调的精量播种。 0043 由技术常识可知,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 施方案来实现。因此, 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 就各方面而言, 都只是举例说明, 并不是仅有 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 含。 说 明 书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1/4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2/4 页 10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3/4 页 11 图 7 图 8 图 9 图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9327 U CN 201919329 U4/4 页 12 图 11 图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19327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