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74941A43申请公布日20140507CN103774941A21申请号201210395592222申请日20121018E05C19/0820060171申请人郑元明地址100081北京市海淀区大柳树路6号嘉苑饭店721室72发明人郑元明54发明名称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57摘要一种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由锁片、锁体组成;锁体是该产品的核心部件,由锁体、滚柱、弹簧组成,其特征是,锁片端头插入锁体锁孔,滚柱经弹簧及锁孔内斜面挤住锁片;锁片呈倒封闭的H形,下端锁片两面挤压有波浪纹;锁体呈长方形,一侧焊接一片带斜度的U型板,内置滚柱,弹簧,滚柱可上下滚动。在使用时敞车。
2、下侧门关闭后将锁片卡在扣铁上,锁体套在下侧门挡板上,将锁片端头插入锁体锁孔内并穿出,实现锁固。在铁路货物运输中,保证了敞车下侧门在运输中的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74941ACN103774941A1/1页21一种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由锁片、锁体组成;锁体是该产品的核心部件,由锁体、滚柱、弹簧组成,其特征是,锁片1端头插入锁体2锁孔04,滚柱02经弹簧03及锁孔内斜面挤住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其特征是,锁片1呈倒封闭的H形,下端锁片。
3、两面挤压有波浪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其特征是,锁体2呈长方形,一侧焊接一片带斜度的U型板,内置滚柱,弹簧,滚柱可上下滚动。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敞车下侧门关闭后将锁片卡在扣铁上,锁体套在小门挡板上,将锁片端头插入锁体锁孔内并穿出,滚柱经弹簧及锁孔内斜面挤住锁片,实现锁固。权利要求书CN103774941A1/2页3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敞车下侧门的安全加固,是一种独特的加固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现行使用的敞车下侧门在设计及货物运输中存在安全隐患,敞车下侧门关闭装置不牢固,现在敞车小门有的不。
4、加固有的部分采用铁线加固,费时、费力,容易在敞车运输中滑开及人为轻易打开,降低了敞车下侧门在运输中的安全性。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敞车下侧门在设计及货物运输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能有效对敞车下侧门安全加固,避免铁路敞车运输中的安全隐患及事故。000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使用方法。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由锁片、锁体组成;锁体是该产品的核心部件,由锁体、滚柱、弹簧组成,其特征是,锁片端头插入锁体锁孔,滚柱经弹簧及锁孔内斜面挤住锁片;锁片呈倒封闭的H形,下端锁片两面挤压有波浪纹;锁体。
5、呈长方形,一侧焊接一片带斜度的U型板,内置滚柱,弹簧,滚柱可上下滚动。0006本发明的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敞车下侧门关闭后将锁片卡在扣铁上,锁体套在下侧门挡板上,将锁片端头插入锁体锁孔内并穿出,滚柱经弹簧及锁孔内斜面挤住锁片,实现锁固。在铁路货物运输中,保证了敞车下侧门在运输中的安全。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安全可靠。附图说明0008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09图1图2是锁片的结构示意图。0010图3图4图5是锁体的结构示意图0011图6图7是敞车下侧门搭扣锁闭器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0。
6、012图中1、锁片,2、锁体、001301、锁套,02、滚柱,03、弹簧,04、锁孔。具体实施方式0014在图1图2中,锁片1呈倒封闭的H形,下端锁片两面挤压有波浪纹。0015在图3图4图5中,锁体2呈长方形,一侧焊接一片带斜度的U型板,内置滚柱02,弹簧03,滚柱可上下滚动。说明书CN103774941A2/2页40016在图6图7所示实施例中,敞车下侧门关闭后将锁片1卡在扣铁上,锁体2套在小门挡板上,将锁片端头插入锁体锁孔04内并穿出,滚柱02经弹簧及锁孔内斜面挤住锁片1,实现锁固。在铁路货物运输中,保证了敞车下侧门在运输中的安全。说明书CN103774941A1/1页5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37749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