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19594.X (22)申请日 2018.10.19 (71)申请人 贵州黔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53199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城关镇 正街51号 (72)发明人 石影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51)Int.Cl. A23F 3/06(2006.01) B07B 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 装置, 包括箱体和。
2、支撑腿, 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 安装有保温板, 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翻炒 杆, 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翻炒杆, 所述第二承托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翻炒杆, 所述 第一承托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口, 所述 第二出料口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料口 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内表面均等间距安装有风 管, 所述风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加热丝, 所述支 撑腿焊接连接在箱体的下端。 该可自动翻炒的白 茶烘干装置, 解决了大多数白茶烘干装置不能够 自动对白茶进行翻炒的问题, 且一般的白茶烘干 装置不具有筛分功能的问题, 并且普通的白茶烘 干装置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3、 109198059 A 2019.01.15 CN 109198059 A 1.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包括箱体 (1) 和支撑腿 (23)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 体 (1) 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板 (2) , 且箱体 (1) 的上端正中间开设有上料口 (3) , 所述箱体 (1) 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翻炒杆 (4) , 且第一翻炒杆 (4) 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承托板 (5) , 所 述第一承托板 (5) 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翻炒杆 (6) , 且第二翻炒杆 (6) 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 承托板 (7) , 所述第二承托板 (7) 的下方安装有第三翻炒杆 (8) , 且第三翻炒杆 (8。
4、) 的下方滑 动连接有第三承托板 (9) , 所述第三翻炒杆 (8) 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盘 (10) , 且第一 连接盘 (10) 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连接盘 (11) , 并且第二连接盘 (11) 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 机 (12) , 所述第一翻炒杆 (4) 和第二翻炒杆 (6) 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 (13) , 且第 二翻炒杆 (6) 和第三翻炒杆 (8) 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 (24) , 所述第一承托板 (5) 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口 (15) , 且第一出料口 (15) 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料口 (16) , 所述第二出料口 (16) 的前侧下方固定。
5、安装有第三出料口 (17) , 且第一出料口 (15) 、 第 二出料口 (16) 和第三出料口 (17) 的左侧内部均卡合连接有抽拉板 (14) , 所述箱体 (1) 的前 后两侧内表面均等间距安装有风管 (18) , 且风管 (18) 的内侧焊接连接有出风口 (19) , 所述 风管 (18) 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加热丝 (20) , 且加热丝 (20) 的上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 (21) , 并 且风管 (18) 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鼓风机 (22) , 所述支撑腿 (23) 焊接连接在箱体 (1) 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炒 杆 。
6、(4) 、 第二翻炒杆 (6) 与第三翻炒杆 (8) 平行设置, 且第一翻炒杆 (4) 与第二翻炒杆 (6) 通过 第一皮带 (13) 构成传动结构, 并且第二翻炒杆 (6) 与第三翻炒杆 (8) 通过第二皮带 (24) 构成 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翻炒 杆 (4) 、 第二翻炒杆 (6) 和第三翻炒杆 (8) 的外表面均呈螺旋状结构, 且第一翻炒杆 (4) 、 第二 翻炒杆 (6) 与第三翻炒杆 (8) 在箱体 (1) 的内部均为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承托 。
7、板 (5) 、 第二承托板 (7) 和第三承托板 (9) 均在箱体 (1) 的内部倾斜设置, 且第一承托板 (5) 和 第二承托板 (7) 均呈多孔结构, 第一承托板 (5) 的孔径尺寸大于第二承托板 (7) 的孔径尺寸, 且第一承托板 (5) 、 第二承托板 (7) 和第三承托板 (9) 在箱体 (1) 上均为拆卸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 盘 (10) 和第二连接盘 (11) 的外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 且第一连接盘 (10) 与第二连接盘 (11) 垂直分布, 并且第一连接盘 (10) 与第二连接盘 (11) 构成传动结构。 。
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丝 (20) 上端距离下端的长度尺寸与风管 (18) 的长度尺寸相等, 且加热丝 (20) 呈螺旋状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8059 A 2 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白茶烘干相关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茶是一种备受人们喜爱的饮品, 饮茶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文化, 茶根据 其品种的不同被分为红茶、 绿茶、 乌龙茶、 黑茶、 白茶等等, 其中白茶由于它滋味清淡回甘的 口味被许多人选择。 0003。
9、 白茶在采摘之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 比如晾晒烘干等措施, 在白茶加工过程中, 其中一道工序即为烘干, 但是当今市场上现有的白茶烘干装置往往不能够自动对白茶进行 翻炒, 而容易导致白茶烘干不均匀, 且一般的白茶烘干装置不具有筛分功能, 并且普通的白 茶烘干装置烘干效果不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以解 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白茶烘干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大多数白茶烘干装置不能够自动对白茶进行翻炒, 且不具有筛分功能, 并且烘干效 果不好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
10、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包 括箱体和支撑腿, 所述箱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板, 且箱体的上端正中间开设有上料口, 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翻炒杆, 且第一翻炒杆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承托板, 所述第 一承托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翻炒杆, 且第二翻炒杆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承托板, 所述第 二承托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翻炒杆, 且第三翻炒杆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三承托板, 所述第 三翻炒杆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盘, 且第一连接盘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连接盘, 并 且第二连接盘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 所述第一翻炒杆和第二翻炒杆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 有第一皮带, 且第二翻炒杆。
11、和第三翻炒杆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带, 所述第一承托 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口, 且第一出料口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出料口, 所述 第二出料口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料口, 且第一出料口、 第二出料口和第三出料口 的左侧内部均卡合连接有抽拉板, 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内表面均等间距安装有风管, 且风 管的内侧焊接连接有出风口, 所述风管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加热丝, 且加热丝的上端电性连 接有蓄电池, 并且风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鼓风机, 所述支撑腿焊接连接在箱体的下端。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翻炒杆、 第二翻炒杆与第三翻炒杆平行设置, 且第一翻炒杆与第 二翻炒杆通过第一皮带构成传动结构,。
12、 并且第二翻炒杆与第三翻炒杆通过第二皮带构成传 动结构。 0007 优选的, 所述第一翻炒杆、 第二翻炒杆和第三翻炒杆的外表面均呈螺旋状结构, 且 第一翻炒杆、 第二翻炒杆与第三翻炒杆在箱体的内部均为转动结构。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承托板、 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均在箱体的内部倾斜设置, 且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198059 A 3 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均呈多孔结构, 第一承托板的孔径尺寸大于第二承托板的孔径尺 寸, 且第一承托板、 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在箱体上均为拆卸结构。 0009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的外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 且第一连接盘 。
13、与第二连接盘垂直分布, 并且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构成传动结构。 0010 优选的, 所述加热丝上端距离下端的长度尺寸与风管的长度尺寸相等, 且加热丝 呈螺旋状结构。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解决了大 多数白茶烘干装置不能够自动对白茶进行翻炒的问题, 且一般的白茶烘干装置不具有筛分 功能的问题, 并且普通的白茶烘干装置烘干效果不好的问题; 1、 在第一承托板、 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的上方分别设置有第一翻炒杆、 第二翻炒 杆和第三翻炒杆, 且第一翻炒杆、 第二翻炒杆和第三翻炒杆在箱体的内部均为转动结构, 可 通过第一翻炒杆、 第二翻炒杆和。
14、第三翻炒杆的转动对第一承托板、 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 板上的白茶叶片进行翻炒, 使白茶的受热更均匀, 从而使烘干效果更好; 2、 在箱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承托板、 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 且第一承托板和 第二承托板均为镂空状结构, 可通过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的作用, 使白茶在烘干翻动 过程中, 叶片较小的白茶则通过第一承托板和第二承托板上的孔洞穿过, 从而达到筛分白 茶的效果; 3、 在风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出风口, 可通过鼓风机的作用使热风通过出风口均匀的吹在 白茶上, 从而使白茶的受热更均匀, 烘干效果更好, 且在箱体的外侧安装有保温板, 可有效 防止箱体内部热量的散失。 附图说明 00。
15、12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管与箱体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 箱体; 2、 保温板; 3、 上料口; 4、 第一翻炒杆; 5、 第一承托板; 6、 第二翻炒杆; 7、 第二承托板; 8、 第三翻炒杆; 9、 第三承托板; 10、 第一连接盘; 11、 第二连接盘; 12、 电机; 13、 第一皮带; 14、 抽拉板; 15、 第一出料口; 16、 第二出料口; 17、 第三出料口; 18、 风管; 19、 出 风口; 20、 加热丝; 21、 蓄。
16、电池; 22、 鼓风机; 23、 支撑腿; 24、 第二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图1-5,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 包括 箱体1、 保温板2、 上料口3、 第一翻炒杆4、 第一承托板5、 第二翻炒杆6、 第二承托板7、 第三翻 说 明 书 2/4 页 4 C。
17、N 109198059 A 4 炒杆8、 第三承托板9、 第一连接盘10、 第二连接盘11、 电机12、 第一皮带13、 抽拉板14、 第一出 料口15、 第二出料口16、 第三出料口17、 风管18、 出风口19、 加热丝20、 蓄电池21、 鼓风机22、 支撑腿23和第二皮带24, 箱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温板2, 且箱体1的上端正中间开设有上 料口3, 箱体1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翻炒杆4, 且第一翻炒杆4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一承托板5, 第一承托板5的下方安装有第二翻炒杆6, 且第二翻炒杆6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二承托板7, 第二承托板7的下方安装有第三翻炒杆8, 且第三翻炒杆8的下方滑动连接有第。
18、三承托板9, 第三翻炒杆8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盘10, 且第一连接盘10的下方啮合连接有第二连 接盘11, 并且第二连接盘1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电机12, 第一翻炒杆4和第二翻炒杆6的左端 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13, 且第二翻炒杆6和第三翻炒杆8的左端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皮 带24, 第一承托板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出料口15, 且第一出料口15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 有第二出料口16, 第二出料口16的前侧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三出料口17, 且第一出料口15、 第 二出料口16和第三出料口17的左侧内部均卡合连接有抽拉板14, 箱体1的前后两侧内表面 均等间距安装有风管18, 且风管18的内侧焊接。
19、连接有出风口19, 风管18的内部贯穿连接有 加热丝20, 且加热丝20的上端电性连接有蓄电池21, 并且风管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鼓风机 22, 支撑腿23焊接连接在箱体1的下端。 0016 如图1中第一翻炒杆4、 第二翻炒杆6与第三翻炒杆8平行设置, 且第一翻炒杆4与第 二翻炒杆6通过第一皮带13构成传动结构, 并且第二翻炒杆6与第三翻炒杆8通过第二皮带 24构成传动结构, 可通过第三翻炒杆8的转动带动第一翻炒杆4和第二翻炒杆6同时转动, 第 一翻炒杆4、 第二翻炒杆6和第三翻炒杆8的外表面均呈螺旋状结构, 且第一翻炒杆4、 第二翻 炒杆6与第三翻炒杆8在箱体1的内部均为转动结构, 可通过第。
20、一翻炒杆4、 第二翻炒杆6和第 三翻炒杆8的转动, 对箱体1内部的白茶进行翻动, 从而使白茶受热更均匀; 如图1中第一承托板5、 第二承托板7和第三承托板9均在箱体1的内部倾斜设置, 且第一 承托板5和第二承托板7均呈多孔结构, 第一承托板5的孔径尺寸大于第二承托板7的孔径尺 寸, 且第一承托板5、 第二承托板7和第三承托板9在箱体1上均为拆卸结构, 方便叶片尺寸不 同的白茶从而第一承托板5和第二承托板7上的孔洞穿过, 从而方便对白茶进行筛分, 第一 连接盘10和第二连接盘11的外表面均呈锯齿状结构, 且第一连接盘10与第二连接盘11垂直 分布, 并且第一连接盘10与第二连接盘11构成传动结构。
21、, 可通过水平方向转动的第二连接 盘11带动第一连接盘10在竖直方向上转动; 如图1中加热丝20上端距离下端的长度尺寸与风管18的长度尺寸相等, 且加热丝20呈 螺旋状结构, 将加热丝20设置为螺旋状结构, 可增长加热丝20的长度, 从而使加热丝20产生 更多的热量, 使烘干效果更好。 0017 工作原理: 在使用该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时, 首先将白茶通过上料口3加入 箱体1中, 然后将型号为Y90S-2的电机12接通电源, 使电机12带动第二连接盘11的转动, 由 于第二连接盘11与第一连接盘10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从而使第二连接盘11带动第一连 接盘10转动, 进而通过第一连接盘1。
22、0带动第三翻炒杆8的转动, 由于第三翻炒杆8第二皮带 24与第二翻炒杆6相连接, 且第二翻炒杆6第一皮带13与第一翻炒杆4相连接, 因此, 在第三 翻炒杆8转动的同时, 将带动第一翻炒杆4和第二翻炒杆6同时转动, 在箱体1的外年后两侧 内表面均安装有风管18, 且风管18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20, 可通过加热丝20的作用对风管 18中的空气进行加热, 因此, 在鼓风机22的作用下, 将使出风口19吹出的风为热风, 由于出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198059 A 5 风口19在风管18上等间距设置, 因此, 可对白茶进行均匀吹风, 使白茶的受热更均匀, 由于 第一承托板5和第二承。
23、托板7均呈镂空状结构, 因此, 可对不同大小的白茶进行筛分, 使白茶 分别分布在第一承托板5、 第二承托板7和第三承托板9上, 由于第一翻炒杆4、 第二翻炒杆6 和第三翻炒杆8的外表面均呈螺旋状结构, 因此, 第一翻炒杆4、 第二翻炒杆6和第三翻炒杆8 的转动将对第一承托板5、 第二承托板7和第三承托板9上白茶进行翻炒, 使白茶受热更均 匀, 从而提高白茶的烘干效率, 由于第一承托板5、 第二承托板7和第三承托板9在箱体1的内 部均倾斜设置, 因此, 当烘干结束后, 可通过分别抽出第一出料口15、 第二出料口16和第三 出料口17内部的抽拉板14, 使第一承托板5、 第二翻炒杆6和第二承托板7。
24、上的白茶依次流 出, 这就是该可自动翻炒的白茶烘干装置的工作原理。 0018 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 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 载均可以进行订制, 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 铆钉、 焊接等 常规手段, 机械、 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 常规的型号, 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 中常规的连接方式, 在此不再详述,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 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1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 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198059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109198059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109198059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109198059 A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109198059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