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38961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219592.0

申请日:

20181019

公开号:

CN109198058A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贵州黔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石影

地址:

553199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城关镇正街51号

优先权:

CN201811219592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包括冷凝室、烘干箱、承载板和晾晒盘,所述烘干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且冷凝室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且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底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冷凝室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与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且晾晒盘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块,使得温度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烘干箱内部的温度,利于保证红茶烘干时所需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红茶品质的损伤。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包括冷凝室(3)、烘干箱(11)、承载板(13)和晾晒盘(1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1)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3),且冷凝室(3)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1),所述冷凝室(3)远离烘干箱(11)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2),且冷凝室(3)远离烘干箱(11)一侧的底端固定有进水管(4),所述冷凝室(3)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5),且出水管(5)与冷凝管(1)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烘干箱(11)的顶端安装有真空泵(8),且真空泵(8)靠近冷凝室(3)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6)与冷凝管(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真空泵(8)远离冷凝室(3)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烘干箱(11)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烘干箱(1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烘干箱(11)内部靠近冷凝室(3)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加热块(7),且烘干箱(11)内部底端远离冷凝室(3)的一端安装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顶端通过转轴固定有辊轴(14),且辊轴(14)上均匀固定有齿轮(12),所述烘干箱(11)的内部与齿轮(1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载板(13),且承载板(13)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预留孔(20),所述预留孔(20)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15),且晾晒盘(15)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16),齿条(16)与齿轮(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呈螺旋状固定于冷凝室(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1)的一侧铰接有舱门(19),且舱门(19)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8),并且舱门(19)与烘干箱(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2)上涂覆有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3)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预留孔(20),且承载板(13)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晾晒盘(15)外侧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16),且晾晒盘(15)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有挡板,并且晾晒盘(15)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孔洞,所述晾晒盘(15)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滤网,且晾晒盘(15)的材质为耐高温材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红茶,英文为Black tea,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烘干是常见的对红茶进行加工的操作之一。

因此现今市场上的烘干装置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此类装置在进行烘干时无法进行控温,易于损坏红茶的品质,且传统的此类装置在进行烘干时,往往需要升温较高,不够节能,同时传统的此类装置多为固定制式,无法进行旋转,烘干不够均匀,效果不佳,同时传统的装置无法进行拆卸,不便于红茶的搁置以及不易于清洗装置,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无法进行控温、不节能、无法旋转以及不利于装置清洗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包括冷凝室、烘干箱、承载板和晾晒盘,所述烘干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且冷凝室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所述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且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底端固定有进水管,所述冷凝室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冷凝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烘干箱的顶端安装有真空泵,且真空泵靠近冷凝室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冷凝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真空泵远离冷凝室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烘干箱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烘干箱内部靠近冷凝室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加热块,且烘干箱内部底端远离冷凝室的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顶端通过转轴固定有辊轴,且辊轴上均匀固定有齿轮,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与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且晾晒盘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齿条与齿轮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呈螺旋状固定于冷凝室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的一侧铰接有舱门,且舱门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并且舱门与烘干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齿轮上涂覆有润滑油。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预留孔,且承载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

优选的,所述晾晒盘外侧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且晾晒盘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有挡板,并且晾晒盘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孔洞,所述晾晒盘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滤网,且晾晒盘的材质为耐高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加热块,使得温度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烘干箱内部的温度,利于保证红茶烘干时所需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红茶品质的损伤,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真空泵,使得便于将烘干箱内部抽成真空状态,使得在较低温度的情况下即可对红茶进行烘干,大大节省加热升温所需的电能,节能,同时装置通过固定有辊轴,且在辊轴上均匀固定有齿轮,同时在晾晒盘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使得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辊轴连接,使得齿轮旋转,从而带动晾晒盘转动,使得红茶烘干的效果较佳,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承载板,且在承载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便于将晾晒盘限位,且利于晾晒盘的拆卸取出,利于装置的清洗,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承载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晾晒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管;2、排水管;3、冷凝室;4、进水管;5、出水管;6、第一连接管;7、加热块;8、真空泵;9、第二连接管;10、温度传感器;11、烘干箱;12、齿轮;13、承载板;14、辊轴;15、晾晒盘;16、齿条;17、电机;18、控制面板;19、舱门;20、预留孔;21、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包括冷凝室3、烘干箱11、承载板13和晾晒盘15,烘干箱11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3,且冷凝室3的内部安装有冷凝管1,冷凝管1呈螺旋状固定于冷凝室3的内部,增加蒸汽通过时间,冷凝效果更佳,冷凝室3远离烘干箱11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2,且冷凝室3远离烘干箱11一侧的底端固定有进水管4,冷凝室3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5,且出水管5与冷凝管1的底端相连通,烘干箱11的顶端安装有真空泵8,且真空泵8靠近冷凝室3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6与冷凝管1的顶端相连通,真空泵8远离冷凝室3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烘干箱11的顶端相连通,烘干箱11的一侧铰接有舱门19,且舱门19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8,并且舱门19与烘干箱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保证装置的密封性,控制面板1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烘干箱1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烘干箱11内部靠近冷凝室3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加热块7,加热块7通电,由于其内部的高电阻而产生热量,且烘干箱11内部底端远离冷凝室3的一端安装有电机17,电机17的型号可为Y90S-2,电机17的顶端通过转轴固定有辊轴14,且辊轴14上均匀固定有齿轮12,齿轮12上涂覆有润滑油,利于带动晾晒盘15转动,烘干箱11的内部与齿轮1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载板13,且承载板13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预留孔20,承载板13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预留孔20,便于搁置晾晒盘15,且承载板13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21,便于对晾晒盘15进行限位,预留孔20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15,且晾晒盘15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16,齿条16与齿轮12连接,晾晒盘15外侧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16,且晾晒盘15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有挡板,防止红茶脱落,并且晾晒盘15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孔洞,便于气流的流动,晾晒盘15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滤网,防止红茶散落,且晾晒盘15的材质为耐高温材料,大大增加晾晒盘15的使用寿命。

工作原理:使用时,接通电源,首先将舱门19打开,之后将晾晒盘15依次搁置于承载板13上,并通过承载板13四个拐角处的限位条21对晾晒盘15进行限位,且使得齿条16与齿轮12连接,之后将红茶均匀铺撒在晾晒盘15上,之后关闭舱门19,通电,加热块7开始加热,温度传感器10实时监测烘干箱11内部的温度,利于保证红茶烘干时所需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红茶品质的损伤,同时真空泵8工作,不断的将烘干箱11内部的空气由第二连接管9抽出,同时由进水管4进水,排水管2出水,抽出的含水蒸汽的空气进入冷凝管1开始冷凝,最终形成冷凝水由出水管5出水即可,在抽空气的同时开启电机17,电机17带动辊轴14转动,使得齿轮12转动,从而使得晾晒盘15转动,利于烘干,之后将烘干后的红茶取出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219592.0 (22)申请日 2018.10.19 (71)申请人 贵州黔新茂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553199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城关镇 正街51号 (72)发明人 石影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代理人 刘楠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 置, 包括冷凝室、 烘干箱、 承载板和晾晒盘, 所述 烘干。

2、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 且冷凝室的内 部安装有冷凝管, 所述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 顶端固定有排水管, 且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 底端固定有进水管, 所述冷凝室的底端固定有出 水管, 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与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 均固定有承载板, 且承载板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 有预留孔, 所述预留孔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 且晾晒盘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 齿条与齿 轮连接。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加热块, 使得温度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烘干箱内部的温 度, 利于保证红茶烘干时所需的温度, 避免温度 过高造成红茶品质的损伤。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9198058 A 2。

3、019.01.15 CN 109198058 A 1.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包括冷凝室 (3) 、 烘干箱 (11) 、 承载板 (13) 和晾晒盘 (15)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箱 (11) 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 (3) , 且冷凝室 (3) 的内部安装 有冷凝管 (1) , 所述冷凝室 (3) 远离烘干箱 (11) 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 (2) , 且冷凝室 (3) 远离烘干箱 (11) 一侧的底端固定有进水管 (4) , 所述冷凝室 (3) 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 (5) , 且 出水管 (5) 与冷凝管 (1) 的底端相连通, 所述烘干箱 (11) 的顶端安装有真空泵 (。

4、8) , 且真空泵 (8) 靠近冷凝室 (3) 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 (6) 与冷凝管 (1) 的顶端相连通, 所述真空泵 (8) 远离冷凝室 (3) 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 (9) 与烘干箱 (11) 的顶端相连通, 所述烘干箱 (11) 内 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10) , 所述烘干箱 (11) 内部靠近冷凝室 (3) 的一侧均匀安装有 加热块 (7) , 且烘干箱 (11) 内部底端远离冷凝室 (3) 的一端安装有电机 (17) , 所述电机 (17) 的顶端通过转轴固定有辊轴 (14) , 且辊轴 (14) 上均匀固定有齿轮 (12) , 所述烘干箱 (11) 的 内部与齿轮 (1。

5、2) 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载板 (13) , 且承载板 (13) 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 有预留孔 (20) , 所述预留孔 (20) 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 (15) , 且晾晒盘 (15) 外侧的边缘处 均设置有齿条 (16) , 齿条 (16) 与齿轮 (12)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管 (1) 呈螺旋状固定于冷凝室 (3) 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箱 (11) 的一侧铰接有舱门 (19) , 且舱门 (19) 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18) , 并且舱门 (19) 。

6、与烘干箱 (11) 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 (12) 上 涂覆有润滑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板 (13) 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预留孔 (20) , 且承载板 (13) 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 (21)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晾晒盘 (15) 外侧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 (16) , 且晾晒盘 (15) 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有挡板, 并且晾晒盘 (15) 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孔洞, 所述晾晒盘 (15) 内部的底。

7、端设置有滤网, 且晾晒盘 (15) 的材质为 耐高温材料。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8058 A 2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红茶, 英文为Black tea,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 学反应, 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茶多酚减少90%以上, 产生了茶黄素、 茶红素等新成 分, 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所以红茶具有红茶、 红汤、 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烘干是常 见的对红茶进行加工的操作之一。 0003 因此现今市场上的烘。

8、干装置种类繁多, 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但是依然 存在一定的问题, 传统的此类装置在进行烘干时无法进行控温, 易于损坏红茶的品质, 且传 统的此类装置在进行烘干时, 往往需要升温较高, 不够节能, 同时传统的此类装置多为固定 制式, 无法进行旋转, 烘干不够均匀, 效果不佳, 同时传统的装置无法进行拆卸, 不便于红茶 的搁置以及不易于清洗装置, 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 出无法进行控温、 不节能、 无法旋转以及不利于装置清洗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

9、工装置, 包括 冷凝室、 烘干箱、 承载板和晾晒盘, 所述烘干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 且冷凝室的内部 安装有冷凝管, 所述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 且冷凝室远离烘干箱一 侧的底端固定有进水管, 所述冷凝室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 且出水管与冷凝管的底端相连 通, 所述烘干箱的顶端安装有真空泵, 且真空泵靠近冷凝室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冷凝 管的顶端相连通, 所述真空泵远离冷凝室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烘干箱的顶端相连通, 所述烘干箱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烘干箱内部靠近冷凝室的一侧均匀安装有 加热块, 且烘干箱内部底端远离冷凝室的一端安装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顶端通过转轴。

10、固定 有辊轴, 且辊轴上均匀固定有齿轮, 所述烘干箱的内部与齿轮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 载板, 且承载板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预留孔, 所述预留孔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 且晾晒 盘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 齿条与齿轮连接。 0006 优选的, 所述冷凝管呈螺旋状固定于冷凝室的内部。 0007 优选的, 所述烘干箱的一侧铰接有舱门, 且舱门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 并且舱门 与烘干箱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0008 优选的, 所述齿轮上涂覆有润滑油。 0009 优选的, 所述承载板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预留孔, 且承载板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 接有限位条。 0010 优选的, 所述晾晒盘外侧的边缘处。

11、固定有齿条, 且晾晒盘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有挡 板, 并且晾晒盘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孔洞, 所述晾晒盘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滤网, 且晾晒盘的材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198058 A 3 质为耐高温材料。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通过设置有 温度传感器、 加热块, 使得温度传感器便于实时监测烘干箱内部的温度, 利于保证红茶烘干 时所需的温度, 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红茶品质的损伤, 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真空泵, 使得便于 将烘干箱内部抽成真空状态, 使得在较低温度的情况下即可对红茶进行烘干, 大大节省加 热升温所需的电能, 节能, 同时装置通过固。

12、定有辊轴, 且在辊轴上均匀固定有齿轮, 同时在 晾晒盘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 使得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辊轴连接, 使得齿轮旋转, 从而 带动晾晒盘转动, 使得红茶烘干的效果较佳, 同时装置通过设置有承载板, 且在承载板顶端 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 便于将晾晒盘限位, 且利于晾晒盘的拆卸取出, 利于装置的 清洗, 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承载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晾晒盘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 冷凝管; 2、 排水管; 3、 冷凝室; 4、 进水管; 5、 出水管; 6、 第一。

13、连接管; 7、 加热 块; 8、 真空泵; 9、 第二连接管; 10、 温度传感器; 11、 烘干箱; 12、 齿轮; 13、 承载板; 14、 辊轴; 15、 晾晒盘; 16、 齿条; 17、 电机; 18、 控制面板; 19、 舱门; 20、 预留孔; 21、 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请参阅。

14、图1-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便于红茶烘干的加工装置, 包括冷 凝室3、 烘干箱11、 承载板13和晾晒盘15, 烘干箱11一侧的顶端固定有冷凝室3, 且冷凝室3的 内部安装有冷凝管1, 冷凝管1呈螺旋状固定于冷凝室3的内部, 增加蒸汽通过时间, 冷凝效 果更佳, 冷凝室3远离烘干箱11一侧的顶端固定有排水管2, 且冷凝室3远离烘干箱11一侧的 底端固定有进水管4, 冷凝室3的底端固定有出水管5, 且出水管5与冷凝管1的底端相连通, 烘干箱11的顶端安装有真空泵8, 且真空泵8靠近冷凝室3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6与冷凝管 1的顶端相连通, 真空泵8远离冷凝室3的一侧通过第二连接管9与。

15、烘干箱11的顶端相连通, 烘干箱11的一侧铰接有舱门19, 且舱门19的外侧安装有控制面板18, 并且舱门19与烘干箱 11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控制面板18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温度 传感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烘干箱11内部的顶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 烘干箱11内部靠 近冷凝室3的一侧均匀安装有加热块7, 加热块7通电, 由于其内部的高电阻而产生热量, 且 烘干箱11内部底端远离冷凝室3的一端安装有电机17, 电机17的型号可为Y90S-2, 电机17的 顶端通过转轴固定有辊轴14, 且辊轴14上均匀固定有齿轮12, 齿轮12上涂覆有润滑油, 利于 带动晾晒盘15。

16、转动, 烘干箱11的内部与齿轮12相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有承载板13, 且承载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198058 A 4 板13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预留孔20, 承载板13的中央位置设置有预留孔20, 便于搁置晾 晒盘15, 且承载板13顶端的四个拐角处均铰接有限位条21, 便于对晾晒盘15进行限位, 预留 孔20的内部均固定有晾晒盘15, 且晾晒盘15外侧的边缘处均设置有齿条16, 齿条16与齿轮 12连接, 晾晒盘15外侧的边缘处固定有齿条16, 且晾晒盘15顶端的边缘处固定有挡板, 防止 红茶脱落, 并且晾晒盘15的底端均匀设置有孔洞, 便于气流的流动, 晾晒盘15内部。

17、的底端设 置有滤网, 防止红茶散落, 且晾晒盘15的材质为耐高温材料, 大大增加晾晒盘15的使用寿 命。 0016 工作原理: 使用时, 接通电源, 首先将舱门19打开, 之后将晾晒盘15依次搁置于承 载板13上, 并通过承载板13四个拐角处的限位条21对晾晒盘15进行限位, 且使得齿条16与 齿轮12连接, 之后将红茶均匀铺撒在晾晒盘15上, 之后关闭舱门19, 通电, 加热块7开始加 热, 温度传感器10实时监测烘干箱11内部的温度, 利于保证红茶烘干时所需的温度, 避免温 度过高造成红茶品质的损伤, 同时真空泵8工作, 不断的将烘干箱11内部的空气由第二连接 管9抽出, 同时由进水管4进。

18、水, 排水管2出水, 抽出的含水蒸汽的空气进入冷凝管1开始冷 凝, 最终形成冷凝水由出水管5出水即可, 在抽空气的同时开启电机17, 电机17带动辊轴14 转动, 使得齿轮12转动, 从而使得晾晒盘15转动, 利于烘干, 之后将烘干后的红茶取出即可。 0017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198058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9198058 A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9198058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