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48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8 CN 103814844 A (21)申请号 201410057809.8 (22)申请日 2014.02.20 A01K 61/00(2006.01) A01G 33/00(2006.01) (71)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 地址 266109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 700 号 (72)发明人 刘升平 王仁杰 王春生 郭恩棉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发明名称 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2、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 法, 包括 :(1) 中介生物附着基大型海藻育苗 ;(2) 大型海藻幼苗撒播 ;(3) 海参的苗种投放步骤。本 发明通过在浅海建造海底藻场, 改变浅海生态环 境, 使之更加适应海参的生长繁殖, 改善了海参的 栖息环境, 通过粘附海水中的有机悬浮物, 以及大 型海藻自身为海参提供饵料, 其优点是 : 投资成 本低、 使用人工少、 不需要投饵、 病害发生率低、 产 品质量高、 不改变海底自然地貌、 有利于改善海洋 生态环境, 是当前提倡的生态养殖模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
3、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14844 A CN 103814844 A 1/1 页 2 1. 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1) 中介生物附着基大型海藻育苗 : 中介生物附着基选用贻贝, 壳长 1.5-3cm, 贻贝经洗刷后, 用漂白液进行表面消毒 ; 大型海藻选用大海带、 海带、 裙带菜、 鹅掌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 大型海藻育苗 : 选择成熟的大型海藻种菜, 放散游孢子, 以经过处理的贻贝为附着 基, 附着了大型海藻孢子的贻贝采取低温自然光育苗法进行人工育苗, 育苗水温控制在 5-10, 光照介于 10000-6000lx。
4、 范围内, 采取流水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 ; 大型海藻苗的海上过渡 : 室内培养的大型海藻幼苗达到 1-2cm、 海区表层水温达到 19以下时, 把大型海藻苗下海过渡, 幼苗海上过渡时, 把室内培养的以贻贝为附着基的苗 种放在浅海浮筏上进行过渡, 过渡期水层控制在 50-120cm 水层 ; (2) 大型海藻幼苗撒播 : 撒播规格 : 经过海上过渡的大型海藻幼苗个体达到 5-30cm 时在海参的浅海海底养殖 区撒播 ; 撒播方法 : 用剪刀把附着大型海藻幼苗的贻贝足丝剪断, 使贻贝单个分离, 贻贝附着基 上的大型海藻苗种以 1-5 株 / 个, 选择风浪小的死讯期进行撒播, 撒播密度以 10-4。
5、0 个贻贝 / 平方米 ; (3) 海参的苗种投放 : 海区选择 : 选择水深 1-20m, 底质为岩礁、 较大的岩石、 砾石海区作为底播海参的海区 ; 海参的苗种规格 : 底播海参苗的规格选择在 200-500 头 /kg 的大规格苗种 ; 底播时间 : 海参苗种底播时间在每年的春秋两季, 春天在 3-4 月, 秋天在 9-10 月间为 宜 ; 底播方法 : 将海参苗放于网袋或扇贝笼内, 均匀投放到海底, 使之自行爬到海底 ; 底播密度控制在 2-5 头 / 平方米。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放散游海藻种菜孢子的放散密度在 20-50 个 /100 倍视野。 3.根据。
6、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大型海藻幼苗撒播后, 定期采取潜水员 检查、 或水下监视器检查贻贝分布是否均匀、 贻贝在海底附着情况、 大型海藻生长情况、 大 型海藻附着情况、 对于撒播苗种不均匀等情况可以采取补苗等措施加以调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14844 A 2 1/3 页 3 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海产养殖技术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海参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 我国自古就把海参作为一种保健食品, 自 20 世界五十 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了海参养殖的研究, 到 90 年代随着潮间带池塘。
7、养殖海参技术的建立, 海参养殖业在我国北方迅速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之一。浅海海底增 养殖海参以往主要采取投石增殖的措施, 但是投石增殖海参, 从理论上讲是解决海参的栖 息环境和饵料问题。海参的饵料是以动植腐烂后形成的腐殖质为主, 也可以直接食用底栖 硅藻、 藻类碎屑等, 这些饵料在海泥、 海水悬浮颗粒、 石头或海藻表面附着物上大量存在, 投 石一方面解决了海参的栖息环境问题, 同时海底石头上会有大量有机碎屑的沉积, 为海参 提供了充足的饵料。但是投石成本大, 对海底自然地貌有改变。 0003 浅海海底养殖 (海底增殖或底播) 海参 : 在浅海海底通过人工投放苗种, 或者是采。
8、 取投放石头、 水泥预制件、 废旧轮胎等通过改善海参栖息条件增加海参资源量, 或者是二者 兼而有之的方式的一种海参养殖 (海底增殖或底播) 模式, 0004 潮间带池塘养殖海参 : 一种是在小型海湾采取围堰的方式, 堰的高度接近于小潮 高潮线, 在高潮时海水能越过围堰进入池塘, 落潮是池塘内的水位高于外海水。 这种养殖方 式的优点是池塘换水完全依靠潮起潮落, 而且外海水中的有机颗粒, 大量进入池塘, 在池塘 内沉积成为海参的饵料。另一种是几乎与养虾池没有区别, 完全依靠水泵提水。并定期投 放饵料的一种养殖模式。 0005 其它海参养殖模式 : 有浅海网箱养殖海参、 扇贝笼间养海参等, 但规模较。
9、少。 0006 本申请申请人已获授权的 一种人工控制的海底藻场构建方法 、一种固 着生活 型海藻幼苗海面撒播方法 两项专利虽然解决了大型海藻海底底播的问题, 然而, 将其直接 应用于海参养殖, 仍然存在生长缓慢, 成活率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拟采用 如下技术方案。 0008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浅海海底生态养海参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0009 (1) 中介生物附着基大型海藻育苗 : 0010 中介生物附着基选用贻贝, 壳长 1.5-3cm, 贻贝经洗刷后, 用漂白液进行表面消 毒 ; 0011 大型海。
10、藻选用大海带、 海带、 裙带菜、 鹅掌菜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 0012 大型海藻育苗 : 选择成熟的大型海藻种菜, 放散游孢子, 以经过处理的贻贝为附 着基, 附着了大型海藻孢子的贻贝采取低温自然光育苗法进行人工育苗, 育苗水温控制在 5-10, 光照介于 10000-6000lx 范围内, 采取流水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 ; 说 明 书 CN 103814844 A 3 2/3 页 4 0013 大型海藻苗的海上过渡 : 室内培养的大型海藻幼苗达到 1-2cm、 海区表层水温达 到 19以下时, 把大型海藻苗下海过渡, 幼苗海上过渡时, 把室内培养的以贻贝为附着基的 苗种放在浅海浮筏上进行。
11、过渡, 过渡期水层控制在 50-120cm 水层 ; 0014 (2) 大型海藻幼苗撒播 : 0015 撒播规格 : 经过海上过渡的大型海藻幼苗个体达到 5-30cm 时在海参的浅海海底 养殖区撒播 ; 0016 撒播方法 : 用剪刀把附着大型海藻幼苗的贻贝足丝剪断, 使贻贝单个分离, 贻贝附 着基上的大型海藻苗种以 1-5 株 / 个, 选择风浪小的死讯期进行撒播, 撒播密度以 10-40 个 贻贝 / 平方米 ; 0017 (3) 海参的苗种投放 : 0018 海区选择 : 选择水深 1-20m, 底质为岩礁、 较大的岩石、 砾石海区作为底播海参的 海区 ; 0019 海参的苗种规格 : 。
12、底播海参苗的规格选择在 200-500 头 /kg 的大规格苗种 ; 0020 底播时间 : 海参苗种底播时间在每年的春秋两季, 春天在3-4月, 秋天在9-10月间 为宜 ; 0021 底播方法 : 将海参苗放于网袋或扇贝笼内, 均匀投放到海底, 使之自行爬到海底 ; 0022 底播密度控制在 2-10 头 / 平方米。 0023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放散游海藻种菜孢子的放散密度在 20-50 个 /100 倍视野。 0024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大型海藻幼苗撒播后, 定期采取潜水员检查、 或水下监视器检查贻贝分布是否均匀、 贻贝在海底附着情况、 大型海藻生长情况、。
13、 大型海藻 附着情况、 对于撒播苗种不均匀等情况可以采取补苗等措施加以调整。 0025 在本发明中, 如果没有特殊说明, 所述的浅海 : 本发明所指浅海主要是指 : 潮下带 水深1-20米的海域。 海底 : 本发明所指海底是指基岩质、 砾石、 硬质砂底的自然海底或有人 工鱼礁的海底。海底藻场 : 指人工培育的苗种附着于海底基质所建成的人工海底藻场。 0026 本发明通过在浅海建造海底藻场, 改变浅海生态环境, 使之更加适应海参的生长 繁殖, 改善了海参的栖息环境, 通过粘附海水中的有机悬浮物, 以及大型海藻自身为海参提 供饵料, 其优点是 : 投资成本低、 使用人工少、 不需要投饵、 病害发生。
14、率低、 产品质量高、 不改 变海底自然地貌、 有利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是当前提倡的生态养殖模式。 0027 具体方法 : 0028 (1) 中介生物附着基大型海藻育苗 : 0029 中介生物附着基选用贻贝, 壳长1.5-3cm, 贻贝经洗刷后, 用漂白液进行表面消毒。 0030 大型海藻选用大海带、 海带、 裙带菜、 鹅掌菜等种类 0031 大型海藻育苗 : 选择成熟的大型海藻种菜, 放散游孢子, 放散密度在 20-50 个 /100 倍视野, 以经过处理的贻贝为附着基, 附着密度以玻片密度为依据, 控 制在 30-60 个 /100 倍视野。附着了大型海藻孢子的贻贝采取低温自然光育苗法进行。
15、人工育苗, 育苗水温控制 在 5-10, 光照 10000-6000lx 范围内, 采取流水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育苗阶段每周洗刷 两次洗刷方法采用喷淋的方式, 每次洗刷时换水, 换水量 50-100%, 每次换水时进行施肥, 施 肥量为 2-5ppm。 说 明 书 CN 103814844 A 4 3/3 页 5 0032 大型海藻苗的海上过渡 : 室内培养的大型海藻幼苗达到 1-2cm、 海区表层水温达 到 19以下时, 可以把大型海藻苗下海过渡, 幼苗海上过渡时, 把室内培养的以贻贝为附着 基的苗种放在浅海浮筏上进行过渡, 过渡期水层控制在 50-120cm 水层。过渡阶段根据苗种 浮泥多。
16、少情况进行洗刷, 一般 1-3 天洗刷一次, 洗刷时, 采取摆洗的方式进行。 0033 (2) 大型海藻幼苗撒播 : 0034 撒播规格 : 经过海上过渡的大型海藻幼苗个体达到 5-30cm 时可以在海参的浅海 海底养殖区撒播。 0035 撒播方法 : 用剪刀把附着大型海藻幼苗的贻贝足丝剪断, 使贻贝单个分离, 贻贝 附着基上的大型海藻苗种以 1-5 株 / 个为宜, 选择风浪小的死讯期进行撒播, 撒播密度以 10-40 个贻贝 / 平方米。 0036 撒播时间 : 在每年的 1 月以前完成大型海藻幼苗撒播工作。 0037 管理工作 : 大型海藻幼苗撒播后, 定期采取潜水员检查、 或水下监视器。
17、检查贻贝分 布是否均匀、 贻贝在海底附着情况、 大型海藻生长情况、 大型海藻附着情况、 对于撒播苗种 不均匀等情况可以采取补苗等措施加以调整。 0038 (3) 海参的苗种投放 : 0039 海区选择 : 选择水深 1-20m, 底质为岩礁、 较大的岩石、 砾石海区作为底播海参的 海区。 0040 大型海藻海底藻场最好在海参底播前构建, 在海参底播的同期或以后也可以, 大 型海藻底播应符合两条原则 : 播种时间应符合增长大型海藻生长期的原则, 在海参快速生 长期时应保持大型海藻一定的生物量要。 0041 海参的苗种规格 : 底播海参苗的规格一般选择在 200-500 头 /kg 的大规格苗种。。
18、 0042 底播时间 : 海参苗种底播时间可以在每年的春秋两季。 春天在3-4月, 秋天在9-10 月间为宜。 0043 底播方法 : 将海参苗放于网袋或扇贝笼内, 均匀投放到海底, 使之自行爬到海底。 0044 底播密度 : 海参苗的投放密度应根据海底礁石的多少以及大型海藻的多少而确 定, 一般可以控制在 2-10 头 / 平方米。 0045 管理工作 : 主要是清除敌害生物以及保护海底藻场。 对海星、 海胆等生物要及时给 予清除。 0046 收获 : 海参生长大小差距很大, 收获时应采取收大留小的原则, 收获期一般在高 温、 低温到来之前 : 秋季放养是用当年人工培育的苗种, 一般体长 2。
19、-4cm, 到第二年年底或 第三年春季, 有 30-40% 的个体可以达到商品规格, 可以进行第一次收获, 到第三年秋季可 以全部收获, 一般成活率在 30-50% 左右。春苗, 即上年人工培育的苗种经过人工越冬, 个体 一般在 5-7cm 左右, 当年秋季可收获 30% 左右, 第二年夏眠前基本可以全部收获, 成活率可 达 80% 左右。根据养殖区的海流状况或生产实践的总结, 对一些可以形成自然苗种的海域, 可以在繁殖期时留有一定数量的成熟海参, 利于形成自然苗。 0047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814844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