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382829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707994.6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号:

CN103734046A

公开日:

201404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归毛头

地址:

313221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双桥村

优先权:

CN201310707994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翁霁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3-10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2-0.3米的集虾沟;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0-30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0.8-1.2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3-10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2-0.3米的集虾沟;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0-30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0.8-1.2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在池塘边设置浅滩,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2.5;在步骤b中,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且在放水时用60-8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在步骤c之前,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的投喂料,还包括: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当虾卵呈透明状,胚胎出现眼点时,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00-300公斤或生物肥料3-5公斤,5-7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具体是: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2-3公斤磨浆,全池泼洒,每天2-3次,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一周后,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4-5公斤;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以投喂麦粉糊、豆饼糊或米糠糊,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15-3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虾苗的培育方法,尤其是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属于虾苗的人工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青虾又名河虾,青虾的养殖技术属于较为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尤其以青虾的池塘养殖为最多;青虾养殖技术不仅仅只是指纯青虾养殖,还包括与其它物种的混养,如与其它鱼种或鳖种进行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养;但纯养或混养的技术因不同物种的养殖习性不同,因而养殖户为提高养殖效率,采取的具体养殖方法也存在着不同。但无论采用那种青虾的养殖技术,最终养殖后的成品虾仍旧是一种纯品青虾,这种纯品青虾的品种单一,抗病力和抗高温耐低温能力弱,养殖效率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高虾的抗病力和抗高温耐低温能力,使成品虾体质长,个体大,产量高,饲料系数低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

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3-10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2-0.3米的集虾沟;

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

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0-30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0.8-1.2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本发明在步骤a中,在池塘边设置浅滩,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2.5;步骤b中,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且在放水时用60-8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在步骤c之前,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本发明在步骤d中的投喂料,还包括: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当虾卵呈透明状,胚胎出现眼点时,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00-300公斤或生物肥料3-5公斤,5-7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具体是: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2-3公斤磨浆,全池泼洒,每天2-3次,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一周后,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4-5公斤;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豆饼糊或米糠糊,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15-30%。

实践证明,普通虾在早春和晚秋季节,由于天气温差大,青虾会出现大批量的死亡,早春温度高时,如气温在28C以上,而到晚上时温度降到5C以下,巨大的温差使得普通青虾大量死亡;但是本发明培育出的三元杂交虾却不会出现死亡,特别是7-8月份,高温天气也使得普通虾死亡率高;而三元杂交虾却没有出现死亡情况,但进食量却明显减少,三元杂交虾与普通虾相比,一般产量可以提高15-20%;因此,本发明具有明显提高虾的抗病力和抗高温耐低温能力,使得成品虾的体质长,个体大,肉质饱满,色泽光亮,产量高,饲料系数低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

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3-10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2-0.3米的集虾沟;

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

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0-30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0.8-1.2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本发明在步骤a中,在池塘边设置浅滩,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2.5;步骤b中,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且在放水时用60-8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在步骤c之前,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本发明在步骤d中的投喂料,还包括: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当虾卵呈透明状,胚胎出现眼点时,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00-300公斤或生物肥料3-5公斤,5-7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具体是: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2-3公斤磨浆,全池泼洒,每天2-3次,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一周后,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4-5公斤;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豆饼糊或米糠糊,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15-30%。

实施例1,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

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3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2米的集虾沟;

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7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

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0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0.8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本发明在步骤a中,在池塘边设置浅滩,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2.5;步骤b中,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且在放水时用6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在步骤c之前,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本发明在步骤d中的投喂料,还包括: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当虾卵呈透明状,胚胎出现眼点时,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00公斤或生物肥料3公斤,5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具体是: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2公斤磨浆,全池泼洒,每天2次,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一周后,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4公斤;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豆饼糊或米糠糊,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15%。

实施例2,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

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10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3米的集虾沟;

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8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

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30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1.2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本发明在步骤a中,在池塘边设置浅滩,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2.5;步骤b中,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且在放水时用8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在步骤c之前,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本发明在步骤d中的投喂料,还包括: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当虾卵呈透明状,胚胎出现眼点时,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300公斤或生物肥料5公斤,7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具体是: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3公斤磨浆,全池泼洒,每天3次,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一周后,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5公斤;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豆饼糊或米糠糊,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30%。

实施例3,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包括:

a、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池塘的面积6亩,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1米,深0.25米的集虾沟;

b、池塘消毒,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清楚过多淤泥,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c、放养,先进行二元培育,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5:1,每亩混合放养15公斤;三元培育,在4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1:1雌雄比,按照每亩混合放养10公斤;

d、投喂料,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e、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5天的培育,虾苗体长达到1厘米,即可出池,或转为虾种培育。

本发明在步骤a中,在池塘边设置浅滩,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2.5;步骤b中,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且在放水时用70目尼龙筛绢过滤;另在步骤c之前,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本发明在步骤d中的投喂料,还包括: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当虾卵呈透明状,胚胎出现眼点时,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50公斤或生物肥料4公斤,6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还需要投料,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具体是: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2.5公斤磨浆,全池泼洒,每天2次,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一周后,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4.5公斤;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豆饼糊或米糠糊,每天投喂两次,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22%。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40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34046 A (21)申请号 201310707994.6 (22)申请日 2013.12.20 A01K 61/00(2006.01) (71)申请人 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地址 313221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三合乡双 桥村 (72)发明人 归毛头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1 代理人 翁霁明 (54) 发明名称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57) 摘要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 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

2、的面积 3-10 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2-0.3 米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 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每亩用生 石灰 7080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 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 放养 15 公斤 ;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 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 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一般经过20。

3、-30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 达到 0.8-1.2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为虾种培育。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34046 A CN 103734046 A 1/1 页 2 1.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培育方法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的面积 3-10 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2-0.3 米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4、 每亩用生石 灰 7080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放养 15 公 斤 ;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 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 , 一般经过 20-30 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达到 0.8-1.2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 为虾种培育。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

5、骤 a 中, 在池塘 边设置浅滩, 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1 : 2.5 ; 在步骤b中, 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 且在 放水时用 60-80 目尼龙筛绢过滤 ; 另在步骤 c 之前, 池塘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d 中的投喂 料, 还包括 : 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 因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 物的培育, 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 当虾卵呈透明状, 胚胎出现眼点时, 每亩培 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 200-300 公斤或生物肥料 3-5 公斤, 5-7 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 物 ; 此。

6、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 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 饵料, 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 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增加, 可及时追用生物肥 料, 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d 中, 在青虾 幼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通常采用豆浆培育法, 具体是 : 开始 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 2-3 公斤磨浆, 全池泼洒, 每天 2-3 次, 随着青虾个体的长大, 一周 后, 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 4-5 公斤 ;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

7、培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 在步骤 d 中, 在青虾幼 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以投喂麦粉糊、 豆饼糊或米糠糊, 每天 投喂两次, 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 日投饵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 15-3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34046 A 2 1/4 页 3 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虾苗的培育方法, 尤其是一种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属 于虾苗的人工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青虾又名河虾, 青虾的养殖技术属于较为成熟的人工养殖技术, 尤其以青虾的池 塘养殖为最多 ; 青虾养殖技术不仅仅只是指纯青虾养殖,。

8、 还包括与其它物种的混养, 如与其 它鱼种或鳖种进行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养 ; 但纯养或混养的技术因不同物种的养殖习性不 同, 因而养殖户为提高养殖效率, 采取的具体养殖方法也存在着不同。 但无论采用那种青虾 的养殖技术, 最终养殖后的成品虾仍旧是一种纯品青虾, 这种纯品青虾的品种单一, 抗病力 和抗高温耐低温能力弱, 养殖效率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能提高虾的抗病力和抗 高温耐低温能力 , 使成品虾体质长 , 个体大 , 产量高 , 饲料系数低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 方法。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所述的三元。

9、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的面积 3-10 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2-0.3 米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每亩用生石 灰 7080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放养 15 公 斤 ;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 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青虾幼。

10、体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 , 一般经过 20-30 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达到 0.8-1.2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 为虾种培育。 0005 本发明在步骤 a 中, 在池塘边设置浅滩, 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 1 : 2.5 ; 步 骤b中, 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 且在放水时用60-80目尼龙筛绢过滤 ; 另在步骤c之前, 池塘 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0006 本发明在步骤 d 中的投喂料, 还包括 : 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 因 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 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 当虾卵 呈透明状, 胚胎出现眼点时。

11、, 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 200-300 公斤或生物肥料 3-5 公 斤, 5-7 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 ; 此时出膜的 1 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 2 期 蚤状幼体, 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 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 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 说 明 书 CN 103734046 A 3 2/4 页 4 和摄食量的增加, 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 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0007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通常采用豆 浆培育法, 具体是 : 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 2-3 公斤磨浆, 全池泼洒, 每天 2-3 次, 。

12、随着 青虾个体的长大, 一周后, 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 4-5 公斤 ;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 豆饼糊或米糠糊, 每天投喂两次, 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 日投饵 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 15-30%。 0008 实践证明, 普通虾在早春和晚秋季节, 由于天气温差大, 青虾会出现大批量的死 亡, 早春温度高时, 如气温在 28C 以上, 而到晚上时温度降到 5C 以下, 巨大的温差使得普通 青虾大量死亡 ; 但是本发明培育出的三元杂交虾却不会出现死亡, 特别是 7-8 月份, 高温天 气也使得普通虾死亡率高 ; 而三元杂交虾却没有出现死亡情况, 但进食量却明显减少, 三元 杂交虾与普通虾相比, 一。

13、般产量可以提高 15-20% ; 因此, 本发明具有明显提高虾的抗病力 和抗高温耐低温能力, 使得成品虾的体质长, 个体大, 肉质饱满, 色泽光亮, 产量高, 饲料系 数低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09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 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 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的面积 3-10 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2-0.3 米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每亩用生石 灰 7080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

14、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放养 15 公 斤 ;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 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 , 一般经过 20-30 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达到 0.8-1.2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 为虾种培育。 0010 本发明在步骤 a 中, 在池塘边设置浅滩, 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 1 : 2.5 ; 步 骤b中, 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 且在放水时用60-80目。

15、尼龙筛绢过滤 ; 另在步骤c之前, 池塘 内先栽种少量水草。 0011 本发明在步骤 d 中的投喂料, 还包括 : 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 因 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 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 当虾卵 呈透明状, 胚胎出现眼点时, 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 200-300 公斤或生物肥料 3-5 公 斤, 5-7 天后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 ; 此时出膜的 1 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 2 期 蚤状幼体, 就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 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 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 和摄食量的增加, 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 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

16、在较高的水平。 0012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通常采用豆 浆培育法, 具体是 : 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 2-3 公斤磨浆, 全池泼洒, 每天 2-3 次, 随着 青虾个体的长大, 一周后, 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 4-5 公斤 ; 说 明 书 CN 103734046 A 4 3/4 页 5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 豆饼糊或米糠糊, 每天投喂两次, 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 日投饵 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 15-30%。 0013 实施例 1, 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的面积 3 。

17、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2 米 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每亩用生石 灰 70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放养 15 公 斤 ;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 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 , 一般经过 20 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达到 。

18、0.8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为虾种培 育。 0014 本发明在步骤 a 中, 在池塘边设置浅滩, 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 1 : 2.5 ; 步 骤 b 中, 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 且在放水时用 60 目尼龙筛绢过滤 ; 另在步骤 c 之前, 池塘内 先栽种少量水草。 0015 本发明在步骤 d 中的投喂料, 还包括 : 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 因 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 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 当虾卵 呈透明状, 胚胎出现眼点时, 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00公斤或生物肥料3公斤, 5天后 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 ; 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

19、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 就 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 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 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 增加, 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 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0016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通常采用豆 浆培育法, 具体是 : 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 2 公斤磨浆, 全池泼洒, 每天 2 次, 随着青虾 个体的长大, 一周后, 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 4 公斤 ;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 豆饼糊或米糠糊, 每天投喂两次, 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 日投饵 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 15%。 0017 实施例 2, 本发。

20、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的面积 10 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3 米 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每亩用生石 灰 80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放养 15 公 斤 ;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 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青虾幼体。

21、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 , 一般经过 30 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达到 1.2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为虾种培 育。 0018 本发明在步骤 a 中, 在池塘边设置浅滩, 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 1 : 2.5 ; 步 说 明 书 CN 103734046 A 5 4/4 页 6 骤 b 中, 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 且在放水时用 80 目尼龙筛绢过滤 ; 另在步骤 c 之前, 池塘内 先栽种少量水草。 0019 本发明在步骤 d 中的投喂料, 还包括 : 青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 因 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 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

22、幼体出膜前5天, 当虾卵 呈透明状, 胚胎出现眼点时, 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300公斤或生物肥料5公斤, 7天后 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 ; 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 就 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 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 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 增加, 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 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0020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通常采用豆 浆培育法, 具体是 : 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 3 公斤磨浆, 全池泼洒, 每天 3 次, 随着青虾 个体的长大, 一周后, 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

23、亩增至 5 公斤 ;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 豆饼糊或米糠糊, 每天投喂两次, 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 日投饵 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 30%。 0021 实施例 3, 本发明所述的三元杂交虾苗的培育方法, 该培育方法包括 : a、 选择池塘建设虾苗培育池, 池塘的面积 6 亩, 在池底中央开挖一条宽 1 米, 深 0.25 米 的集虾沟 ; b、 池塘消毒, 在放养虾种和虾苗前对池塘进行干池暴晒 , 清楚过多淤泥, 每亩用生石 灰 75 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 十天后生石灰成份消失后放养虾种 ; c、 放养, 先进行二元培育 , 引进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雌雄比 5 : 1, 每亩混合放养 15 公 斤 。

24、; 三元培育 , 在 4 月上旬将太湖与洪泽湖亲本虾杂交的群体虾与本地群体虾按照 1 : 1 雌 雄比, 按照每亩混合放养 10 公斤 ; d、 投喂料, 在青虾幼体的培育过程中, 至少每天投喂一次饵料 ; e、 虾苗出池 , 一般经过 25 天的培育, 虾苗体长达到 1 厘米, 即可出池, 或转为虾种培 育。 0022 本发明在步骤 a 中, 在池塘边设置浅滩, 并使池塘边的浅滩坡度比例为 1 : 2.5 ; 步 骤 b 中, 池塘消毒后即可放水, 且在放水时用 70 目尼龙筛绢过滤 ; 另在步骤 c 之前, 池塘内 先栽种少量水草。 0023 本发明在步骤 d 中的投喂料, 还包括 : 青。

25、虾的幼体以轮虫等浮游生物为适口料, 因 此在虾苗培育过程中应注意浮游生物的培育, 通常在青虾1期蚤状幼体出膜前5天, 当虾卵 呈透明状, 胚胎出现眼点时, 每亩培育池可施腐熟的粪肥250公斤或生物肥料4公斤, 6天后 即有大量轮虫等浮游生物 ; 此时出膜的1期蚤状幼体吸收卵黄囊营养变为2期蚤状幼体, 就 能捕食到大量优质适口饵料, 有利幼体的生长发育变态, 以后根据青虾的生长和摄食量的 增加, 可及时追用生物肥料, 使培育池中的浮游生物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0024 本发明在青虾幼体培育过程中, 除施肥培育天然饵料外, 还需要投料, 通常采用豆 浆培育法, 具体是 : 开始时每天每亩池塘用黄豆 2.5 公斤磨浆, 全池泼洒, 每天 2 次, 随着青 虾个体的长大, 一周后, 黄豆的使用量每天每亩增至 4.5 公斤 ; 或者以投喂麦粉糊、 豆饼糊或米糠糊, 每天投喂两次, 饵料投在池塘的浅滩上, 日投饵 量为在池虾苗体重的 22%。 说 明 书 CN 103734046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