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382617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247813.7

申请日:

20120529

公开号:

CN202663855U

公开日:

20130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

主分类号:

A01G9/02

申请人:

史九旭

发明人:

史九旭,史博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站前街道杨家村前杨家屯85号

优先权:

CN201220247813U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曹若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立体植被承载体外侧面或内侧面上,全部或局部装由若干个栽培槽单元沿纵列、横排组合成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其各个栽培槽单元之间通过纵向连接杆组件、横向连接件和X型角接组件实现组合成整体绿化植被体,其每个栽培槽单元由栽培槽体、前挡盖、土壤层、泡沫塑料层和滴灌水孔组成;其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又能有效吸附有害气体;既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好,又实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和景观优美;既开发出空间栽培绿色植物的新方式,又给人们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安装,经济耐用,制造成本低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立体植被承载体(9)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采用全部或局部覆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所述的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1)沿纵列、横排方向排列拼装组合制成,其每一纵列中的、毗邻的上、下栽培槽单元(1)之间的连接采用纵向连接杆组件(5);其每一横列中的、毗邻两侧的栽培槽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横向连接件(3);其每一栽培槽单元的毗邻四角之间的连接采用X型角接组件(4);通过上述的纵向连接杆组件(5)、横向连接件(3)和X型角接组件(4),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成为整体绿化植被体;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外侧面上按长度L间距和高度H间距分布设有纵固定带(7)和横固定带(6),所述的纵固定带(7)和横固定带(6)分别通过紧固件(8)将整体绿化植被体固定于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在立体植被承载体(9)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之间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装设隔热层(11)和供绿色植物(12)生长用的供水系统;所述的每个栽培槽单元(1)由栽培槽体、前挡盖(2)、土壤层(10)、泡沫塑料层(13)和滴灌水孔组成,其栽培槽体的前端连接前挡盖(2),所述的前挡盖(2)为盲底和敞口顶,其栽培槽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土壤槽,其栽培槽体底面装有土壤层(10),其土壤层(10)上面装设泡沫塑料层(13),其泡沫塑料层(13)顶面的栽培槽体壁内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通的滴灌水孔;在每个栽培槽单元(1)内分别栽培有绿色植物(12),其绿色植物(12)经栽培槽单元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养,得以不断的向上生长并伸露在栽培槽单元的顶口外;通过每个栽培槽单元内的绿色植物(12)的叶茂花开,实现对立体植被承载体(9)的绿化装饰。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是房屋建筑物、交通道路桥梁工程建筑物、日常生活公共设施建筑物和构件或是农作物大棚建筑物。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纵向连接杆组件(5),使每一纵列的上、下毗邻的栽培槽单元(1)的前端接触面之间采用凸凹槽面连接,即上栽培槽单元(1)的凸起端面嵌入下 栽培槽单元(1)的下凹槽内,于凸凹槽面居中处插装连接杆,使连接杆长的一端插入下栽培槽单元(1)内,其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连接件(3)连接在上栽培槽单元(1)内;在长连接杆上装设固定销(19),实现其纵列中的各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纵向连接组成一体。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横向连接件(3)由多个分段组成,毗邻两分段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成一体,其横向连接件(3)依序穿过并连接在每一横排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顶端内,实现其横排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组成一体。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X型角接组件(4),与每个栽培槽单元(1)四角毗邻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的四个对角线位置上,对称设有垂直相交和中心距均等的孔径相同的四连接孔,于其四连接孔内装入X型角接组件(4),所述的X型角接组件(4)由X型板架(18)、长、短连接柱和固定销(19)组成,所述的X型板架(18)采用尺寸相同的两不锈钢板制成相互垂直的X型板架(18),与该四连接孔位置、大小相对应的相对应的X型板架(18)上的每板的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2个长连接柱(20)、其X型板架(18)上的每板的另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2个短连接柱(21);于栽培槽体与前挡盖(2)之间的栽培槽体端面内装入X型板架(18),使其长连接柱(20)分别装入相对应的栽培槽体的连接孔内,其短连接柱(21)分别装入相对应的前挡盖(2)的连接孔内;于每个长连接柱(20)上分别装设固定销(19);实现各个栽培槽单元(1)四角之间的相互连接成一体。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色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层(11)采用喷胶棉制成。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水系统是在其整体绿化植被体上每隔20米长分别添装一套供水系统;其每套供水系统由自动的滴灌装置和喷洒车组成,所述的自动的滴灌装置由喷洒器(17)、蓄压罐(16)、总管(14)、支管(15)和滴灌管组成,所述的喷洒器(17)的水泵进口通过管路与水源槽连通相接,所述的水源槽内贮满中性水、雨水或贮满自来水,并可在水源槽内添加肥料类添加剂;其电动喷洒器(17)的水泵出口通过管路依序连接蓄压罐(16)、总管(14);与绿化植被体上的每个滴灌水孔位置相对应的支管(15)分布设有滴灌管;实现通过滴灌管的滴水 给栽培槽体内的绿色植物(12)的根部供应水份;所述的喷洒车是通过喷洒管路来喷洒绿色植物(12)的外露支叶。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槽体和所述的前挡盖(2)均采用采用PVC或采用PPS塑料通过模具注塑制成,其栽培槽体呈正方体或是长方体的中空槽体,其栽培槽体后端的倾斜角β为120—140°;其前挡盖(2)的顶部敞口为圆弧形。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固定带(7)和所述的横固定带(6)分别由多个分段组成,毗邻两分段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成一体,其间距长度L和间距高度H均为0.8—1.5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植物栽培装置,特别涉及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外侧面 和农作物大棚内侧面上的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发达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是因为随 着产业的向前发展,其中有害气体对环境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的可吸入人体的微小颗粒物等,导致不利于人类健康。 人们曾采取一些治理污染环境的方法,如通过在地面上种植绿化植物来治理和 改善环境;但由于受到地面种植面积和空间高度种植的制约,而仅能采用传统 的如花瓶之类来栽培绿色植物,藉以增加绿化面积,显然就无法在有效的地面 上通过扩大绿化面积来进行治理污染环境,而不能达到有害气体。因此,针对 上述的存在的问题;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具有空间 漂浮不定的特性,如何在城市和环境污染处的空间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通过 庞大的立体的绿色植被来吸附和降解上述的有害气体,使环境治理达到理想的 效果。所以,研究开发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基于当前 城市建设不断扩展,用于绿化土地的平地面积愈发珍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对绿色环保的可望越来越强烈,而现有土地的平地面积无法满 足人们的绿化要求。因此,本申请人秉着向土地的平地以上空间开辟并增加 绿化面积目的出发,旨在不增加现有土地面积情况下,而大幅地提升城乡的 绿色空间,把传统已有的单一平面绿化理念向城乡的地域纵深和上空扩展、 延伸。而提供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该组合栽培装置不仅 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又能有效吸附有害气体;既 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好,又实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和景观优美;既 开发出空间栽培绿色植物的新方式,又给人们增加就业机会;而且还具有易 于制造安装,经济耐用,制造成本低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绿化植物的立体 植被组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与立体植被承载体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 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采用全部或局部覆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所述 的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沿纵列、横排方向 排列拼装组合制成,其每一纵列中的、毗邻的上、下栽培槽单元之间的连接采 用纵向连接杆组件;其每一横列中的、毗邻两侧的栽培槽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 横向连接件;其每一栽培槽单元的毗邻四角之间的连接采用X型角接组件;通 过上述的纵向连接杆组件、横向连接件和X型角接组件,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 元之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成为整体绿化植被体;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外侧面 上按长度L间距和高度H间距分布设有纵固定带和横固定带,所述的纵固定带 和横固定带分别通过紧固件将整体绿化植被体固定于立体植被承载体上;在立 体植被承载体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之间的立体植被承载体上装设隔热层和供 绿色植物生长用的供水系统;所述的每个栽培槽单元由栽培槽体、前挡盖、土 壤层、泡沫塑料层和滴灌水孔组成,其栽培槽体的前端连接前挡盖,所述的前 挡盖为盲底和敞口顶,其栽培槽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土壤槽,其栽培槽体 底面装有土壤层,其土壤层上面装设泡沫塑料层,其泡沫塑料层顶面的栽培槽 体壁内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通的滴灌水孔;在每个栽培槽单元内分别栽培有绿 色植物,其绿色植物经栽培槽单元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养,得以不断的向上生 长并伸露在栽培槽单元的顶口外;通过每个栽培槽单元内的绿色植物的叶茂花 开,实现对立体植被承载体的绿化装饰。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点分述于下:

本实用新型是在不增加现有土地面积情况下,向土地的平地以上空间开辟 并增加绿化面积,而大幅地提升城乡的绿色空间为目的;在诸如房屋建筑物、 交通道路桥梁工程建筑物、日常生活公共设施建筑物和构件或是农作物大棚建 筑物等的立体植被承载体的外壁或是内壁上,采用全部或局部覆盖装设立体植 被组合栽培装置,其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 沿纵列、横排方向排列拼装组合制成,并通过纵向连接杆组件、横向连接件和X 型角接组件,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之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成为整体绿化植被 体;其各个连接件和紧固件都是可通用的标准件;其每个栽培槽单元由栽培槽 体、前挡盖、土壤层、泡沫塑料层和滴灌水孔组成,其中的栽培槽体、采用塑 料经通用的标准化模具注塑制成,既便于大批量制造安装,又制造成本低和经 济耐用;并在本实用新型中装设由自动的滴灌装置和喷洒车组成的供水系统, 其中水源槽内的中性水、雨水或自来水,可根据需要添加肥料类添加剂;通过 自动供水经滴灌管的滴水给栽培槽体内的绿色植物的根部供应水份;以及通过 喷洒车的喷洒管路来喷洒绿色植物的外露支叶。实现其绿色植物经栽培槽单元 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养,而不断生长叶茂花开,不仅对立体植被承载体的绿化 装饰,给人们带来花香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能大量地吸附和降解如一氧化 碳、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既给人们带来了键康的福音,又給 人们通过治理造就一个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和花香优美的生活环境,对环 境污造成了很大。

综合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既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 又能有效吸附有害气体;既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好,又实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和景观优美;既开发出空间栽培绿色植物的新方式,又给人们增加 就业机会;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安装,经济耐用,制造成本低以及操作使用 十分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七幅附图。其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的示意图;

附图3是图2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4是图2中沿B—B线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5是图2中沿M—M线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栽培槽单元,2、前挡盖,3、横向连接件, 4、X型角接组件,5、纵向连接杆组件,6、横固定带,7、纵固定带, 8、紧固件,9、立体植被承载体,10、土壤层,11、隔热层,12、绿色植物, 13、泡沫塑料层,14、总管,15、支管,16、蓄压罐,17、喷洒器, 18、X型板架,19、固定销,20、长连接柱,21、短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3、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它是在某厂房的前外侧面 上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全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与立体植被承载体位置、形状、大小相对应的外侧面上,采用全 部覆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所述的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个 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1,沿纵列、横排方向排列拼装组合制成,其每一纵列中 的、毗邻的上、下栽培槽单元1之间的连接采用纵向连接杆组件5;其每一横列 中的、毗邻两侧的栽培槽单元1之间的连接采用横向连接件3;其每一栽培槽单 元1的毗邻四角之间的连接采用X型角接组件4;通过上述的纵向连接杆组件5、 横向连接件3和X型角接组件4,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相互组合 连接成为整体绿化植被体;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外侧面上按长度L间距和高 度H间距分布设有纵固定带7和横固定带6,所述的纵固定带7和横固定带6分 别通过膨胀螺栓的紧固件8,将整体绿化植被体固定于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在 立体植被承载体9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之间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装设隔热 层11和供绿色植物生长用的供水系统;所述的每个栽培槽单元1由栽培槽体、 前挡盖2、土壤层10、泡沫塑料层13和滴灌水孔组成,其栽培槽体的前端连接 前挡盖2,所述的前挡盖2为盲底和敞口顶,其栽培槽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倾斜的 土壤槽,其栽培槽体底面装有土壤层10,其土壤层10上面装设泡沫塑料层13, 其泡沫塑料层13顶面的栽培槽体壁内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通的滴灌水孔;在每 个栽培槽单元1内分别栽培有绿色植物12,其绿色植物12经栽培槽单元内的水 份和肥料的培养,得以不断的向上生长并伸露在栽培槽单元1的顶口外;通过 每个栽培槽单元1内的绿色植物12的叶茂花开,实现对其厂房的前外侧面上的 立体植被承载体9的绿化装饰。

所述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是房屋建筑物、交通道路桥梁工程建筑物、日常生 活公共设施建筑物和构件或是农作物大棚建筑物。在本实施例中是厂房的前外 侧面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

所述的每个纵向连接杆组件5,使每一纵列的上、下毗邻的栽培槽单元1的 前端接触面之间采用凸凹槽面连接,即上栽培槽单元1的凸起端面嵌入下栽培 槽单元1的下凹槽内,于凸凹槽面居中处插装连接杆,使连接杆长的一端插入 下栽培槽单元1内,其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横向连接件3连接在上栽培槽单元1 内;在长连接杆上装设固定销19,实现其纵列中的各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纵 向连接组成一体。

所述的每个横向连接件3由多个分段组成,毗邻两分段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 成一体,其横向连接件3依序穿过并连接在每一横排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顶 端内,实现其横排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组成一体。

所述的每个X型角接组件4,与每个栽培槽单元1四角毗邻的各个栽培槽单 元1的四个对角线位置上,对称设有垂直相交和中心距均等的孔径相同的四连 接孔,于其四连接孔内装入X型角接组件4,所述的X型角接组件4由X型板 架18、长、短连接柱和固定销19组成,所述的X型板架18采用尺寸相同的两 不锈钢板制成相互垂直的X型板架18,与该四连接孔位置、大小相对应的相对 应的X型板架18上的每板的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2个长连接柱20、其X型 板架18上的每板的另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2个短连接柱21;于栽培槽体与前 挡盖2之间的栽培槽体端面内装入X型板架18,使其长连接柱20分别装入相 对应的栽培槽体的连接孔内,其短连接柱21分别装入相对应的前挡盖2的连接 孔内;于每个长连接柱20上分别装设固定销19;实现各个栽培槽单元1四角之 间的相互连接成一体。

所述的隔热层11采用喷胶棉制成。其喷胶棉的隔热层11既能在冬季保温, 夏季隔热;又能在雨天排泄积留在栽培槽体的雨水防止绿色植物的根被烂掉。

所述的供水系统是在其整体绿化植被体上每隔20米长分别添装一套供水系 统;其每套供水系统由自动的滴灌装置和喷洒车组成,所述的自动的滴灌装置 由喷洒器17、蓄压罐16、总管14、支管15和滴灌管组成,所述的喷洒器17的 水泵进口通过管路与水源槽连通相接,所述的水源槽内贮满中性水、雨水或贮 满自来水,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污水处理后的中性水;并可在水源槽内添加肥料 类添加剂;其喷洒器17的水泵出口通过管路依序连接蓄压罐16、总管14;与 绿化植被体上的每个滴灌水孔位置相对应的支管15分布设有滴灌管;实现通过 滴灌管的滴水给栽培槽体内的绿色植物12的根部供应水份;所述的喷洒车是通 过喷洒管路来喷洒绿色植物12的外露支叶。

所述的栽培槽体和所述的前挡盖2均采用PVC或采用PPS塑料通过模具注 塑制成,在本实施例中采用PVC塑料;其栽培槽体呈正方体或是长方体的中空 在本实施例中的栽培槽体呈正方体;其栽培槽体后端的倾斜角β为120—140°, 在本实施例中为130°;其前挡盖2的顶部敞口为圆弧形。

所述的纵固定带7和所述的横固定带6分别由多个分段组成,毗邻两分段之 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成一体,其间距长度L和间距高度H均为0.8—1.5米。在本 实施例中均采用1米。

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它是在某市的交通道路两边的电线杆上, 局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供水系统仅采用喷洒车。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之一相同。

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三,它是在某市立交桥桥墩的立体植被承载 体9上,局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余结构与实施 例之一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四,它是在某农作物大棚内的四周侧面的立体植被 承载体9上,全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其每一侧面 的结构于实施例之一的结构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 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 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6385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16 CN 202663855 U *CN202663855U* (21)申请号 201220247813.7 (22)申请日 2012.05.29 A01G 9/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史九旭 地址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站前街道 杨家村前杨家屯 85 号 (72)发明人 史九旭 史博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21212 代理人 曹若材 (54) 实用新型名称 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 合。

2、栽培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在立体植被承载体外 侧面或内侧面上, 全部或局部装由若干个栽培槽 单元沿纵列、 横排组合成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 其各个栽培槽单元之间通过纵向连接杆组件、 横 向连接件和 X 型角接组件实现组合成整体绿化植 被体, 其每个栽培槽单元由栽培槽体、 前挡盖、 土 壤层、 泡沫塑料层和滴灌水孔组成 ; 其本实用新 型不仅设计合理, 结构紧凑, 既大大地增加绿化面 积, 又能有效吸附有害气体 ; 既环境污染治理效 果好, 又实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和景 观优美 ; 既开发出空间栽培绿色植物的新方式, 又给人们增加就业机会 ; 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安 装, 经济耐用,。

3、 制造成本低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 等特点。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 1/2 页 2 1. 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与立体植被承载体 (9) 位置、 形状、 大小相对应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 采用全部或局部覆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 ; 所述的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 (1) 沿纵列、 横排方向排 列拼装组合制成, 其每一纵列中的、 毗邻的。

4、上、 下栽培槽单元 (1) 之间的连接采用纵向连接 杆组件 (5) ; 其每一横列中的、 毗邻两侧的栽培槽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横向连接件 (3) ; 其每 一栽培槽单元的毗邻四角之间的连接采用 X 型角接组件 (4) ; 通过上述的纵向连接杆组件 (5) 、 横向连接件 (3) 和 X 型角接组件 (4) , 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 (1) 之间通过相互组合连 接成为整体绿化植被体 ; 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外侧面上按长度 L 间距和高度 H 间距分布 设有纵固定带 (7) 和横固定带 (6) , 所述的纵固定带 (7) 和横固定带 (6) 分别通过紧固件 (8) 将整体绿化植被体固定于立体植被承载。

5、体 (9) 上 ; 在立体植被承载体 (9) 与其整体绿化植 被体的之间的立体植被承载体 (9) 上装设隔热层 (11) 和供绿色植物 (12) 生长用的供水系 统 ; 所述的每个栽培槽单元 (1) 由栽培槽体、 前挡盖 (2) 、 土壤层 (10) 、 泡沫塑料层 (13) 和滴 灌水孔组成, 其栽培槽体的前端连接前挡盖 (2) , 所述的前挡盖 (2) 为盲底和敞口顶, 其栽 培槽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土壤槽, 其栽培槽体底面装有土壤层 (10) , 其土壤层 (10) 上 面装设泡沫塑料层 (13) , 其泡沫塑料层 (13) 顶面的栽培槽体壁内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通 的滴灌水孔 ; 在每。

6、个栽培槽单元 (1) 内分别栽培有绿色植物 (12) , 其绿色植物 (12) 经栽培 槽单元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养, 得以不断的向上生长并伸露在栽培槽单元的顶口外 ; 通过 每个栽培槽单元内的绿色植物 (12) 的叶茂花开, 实现对立体植被承载体 (9) 的绿化装饰。 2.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 立体植被承载体 (9) 是房屋建筑物、 交通道路桥梁工程建筑物、 日常生活公共设施建筑物和 构件或是农作物大棚建筑物。 3.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每个 纵向连接杆组件 (5) , 使。

7、每一纵列的上、 下毗邻的栽培槽单元 (1) 的前端接触面之间采用凸 凹槽面连接, 即上栽培槽单元 (1) 的凸起端面嵌入下 栽培槽单元 (1) 的下凹槽内, 于凸凹 槽面居中处插装连接杆, 使连接杆长的一端插入下栽培槽单元 (1) 内, 其连接杆的另一端穿 过横向连接件 (3) 连接在上栽培槽单元 (1) 内 ; 在长连接杆上装设固定销 (19) , 实现其纵列 中的各栽培槽单元 (1) 之间通过纵向连接组成一体。 4.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每个 横向连接件 (3) 由多个分段组成, 毗邻两分段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成一体, 其横向连接件 。

8、(3) 依序穿过并连接在每一横排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 (1) 顶端内, 实现其横排中的各个栽培 槽单元 (1) 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组成一体。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每个X 型角接组件 (4) , 与每个栽培槽单元 (1) 四角毗邻的各个栽培槽单元 (1) 的四个对角线位置 上, 对称设有垂直相交和中心距均等的孔径相同的四连接孔, 于其四连接孔内装入 X 型角 接组件 (4) , 所述的 X 型角接组件 (4) 由 X 型板架 (18) 、 长、 短连接柱和固定销 (19) 组成, 所 述的 X 型板架 (18) 采用尺寸相同的两不锈钢板制成相。

9、互垂直的 X 型板架 (18) , 与该四连接 孔位置、 大小相对应的相对应的 X 型板架 (18) 上的每板的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 2 个长连 接柱 (20) 、 其 X 型板架 (18) 上的每板的另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 2 个短连接柱 (21) ; 于栽 培槽体与前挡盖 (2) 之间的栽培槽体端面内装入 X 型板架 (18) , 使其长连接柱 (20) 分别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63855 U 2 2/2 页 3 入相对应的栽培槽体的连接孔内, 其短连接柱 (21) 分别装入相对应的前挡盖 (2) 的连接孔 内 ; 于每个长连接柱 (20) 上分别装设固定销 (19) ;。

10、 实现各个栽培槽单元 (1) 四角之间的相 互连接成一体。 6.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绿色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隔热 层 (11) 采用喷胶棉制成。 7.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供 水系统是在其整体绿化植被体上每隔 20 米长分别添装一套供水系统 ; 其每套供水系统由 自动的滴灌装置和喷洒车组成, 所述的自动的滴灌装置由喷洒器 (17) 、 蓄压罐 (16) 、 总管 (14) 、 支管 (15) 和滴灌管组成, 所述的喷洒器 (17) 的水泵进口通过管路与水源槽连通相 接, 所述的水源槽内贮满中性水、 雨。

11、水或贮满自来水, 并可在水源槽内添加肥料类添加剂 ; 其电动喷洒器 (17) 的水泵出口通过管路依序连接蓄压罐 (16) 、 总管 (14) ; 与绿化植被体上 的每个滴灌水孔位置相对应的支管 (15) 分布设有滴灌管 ; 实现通过滴灌管的滴水 给栽培 槽体内的绿色植物 (12) 的根部供应水份 ; 所述的喷洒车是通过喷洒管路来喷洒绿色植物 (12) 的外露支叶。 8.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栽培 槽体和所述的前挡盖 (2) 均采用采用PVC或采用PPS塑料通过模具注塑制成, 其栽培槽体呈 正方体或是长方体的中空槽体, 其栽培槽体后端的倾。

12、斜角 为 120140 ; 其前挡盖 (2) 的顶部敞口为圆弧形。 9. 按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纵固 定带 (7) 和所述的横固定带 (6) 分别由多个分段组成, 毗邻两分段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成 一体, 其间距长度 L 和间距高度 H 均为 0.81.5 米。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63855 U 3 1/4 页 4 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植物栽培装置, 特别涉及适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外侧面和农作 物大棚内侧面上的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发达。

13、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是因为随着产业 的向前发展, 其中有害气体对环境污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汽车尾 气的可吸入人体的微小颗粒物等, 导致不利于人类健康。人们曾采取一些治理污染环 境的方法, 如通过在地面上种植绿化植物来治理和改善环境 ; 但由于受到地面种植面积和 空间高度种植的制约, 而仅能采用传统的如花瓶之类来栽培绿色植物, 藉以增加绿化面积, 显然就无法在有效的地面上通过扩大绿化面积来进行治理污染环境, 而不能达到有害气 体。因此, 针对上述的存在的问题 ; 根据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汽车尾气等有害气体具有空 间漂浮不定的特性, 如何在城市和。

14、环境污染处的空间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 通过庞大的立 体的绿色植被来吸附和降解上述的有害气体, 使环境治理达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 研究开发 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 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了避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基于当前城市建设 不断扩展, 用于绿化土地的平地面积愈发珍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绿色环保 的可望越来越强烈, 而现有土地的平地面积无法满足人们的绿化要求。 因此, 本申请人秉着 向土地的平地以上空间开辟并增加绿化面积目的出发, 旨在不增加现有土地面积情况下, 而大幅地提升城乡的绿色空间, 把传统已有的单一平面绿。

15、化理念向城乡的地域纵深和上空 扩展、 延伸。而提供一种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 该组合栽培装置不仅设计合 理, 结构紧凑, 既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 又能有效吸附有害气体 ; 既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好, 又 实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和景观优美 ; 既开发出空间栽培绿色植物的新方式, 又给 人们增加就业机会 ; 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安装, 经济耐用, 制造成本低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 便等特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 所述的绿化植物的立体植被组 合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 与立体植被承载体位置、 形状、 大小相对应的外侧面或内侧面上, 采用全部或局部覆。

16、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 所述的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 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沿纵列、 横排方向排列拼装组合制成, 其每一纵列中的、 毗邻的 上、 下栽培槽单元之间的连接采用纵向连接杆组件 ; 其每一横列中的、 毗邻两侧的栽培槽单 元之间的连接采用横向连接件 ; 其每一栽培槽单元的毗邻四角之间的连接采用 X 型角接组 件 ; 通过上述的纵向连接杆组件、 横向连接件和 X 型角接组件, 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之间 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成为整体绿化植被体 ; 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外侧面上按长度 L 间距和 高度 H 间距分布设有纵固定带和横固定带, 所述的纵固定带和横固定带分别通过紧固件将 说。

17、 明 书 CN 202663855 U 4 2/4 页 5 整体绿化植被体固定于立体植被承载体上 ; 在立体植被承载体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之间 的立体植被承载体上装设隔热层和供绿色植物生长用的供水系统 ; 所述的每个栽培槽单元 由栽培槽体、 前挡盖、 土壤层、 泡沫塑料层和滴灌水孔组成, 其栽培槽体的前端连接前挡盖, 所述的前挡盖为盲底和敞口顶, 其栽培槽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土壤槽, 其栽培槽体底 面装有土壤层, 其土壤层上面装设泡沫塑料层, 其泡沫塑料层顶面的栽培槽体壁内设有与 供水系统相连通的滴灌水孔 ; 在每个栽培槽单元内分别栽培有绿色植物, 其绿色植物经栽 培槽单元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

18、养, 得以不断的向上生长并伸露在栽培槽单元的顶口外 ; 通 过每个栽培槽单元内的绿色植物的叶茂花开, 实现对立体植被承载体的绿化装饰。 0005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点分述于下 : 0006 本实用新型是在不增加现有土地面积情况下, 向土地的平地以上空间开辟并增加 绿化面积, 而大幅地提升城乡的绿色空间为目的 ; 在诸如房屋建筑物、 交通道路桥梁工程建 筑物、 日常生活公共设施建筑物和构件或是农作物大棚建筑物等的立体植被承载体的外壁 或是内壁上, 采用全部或局部覆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 其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 是将若干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 沿纵列、 横排方向排列拼装组合制成, 并通过。

19、纵向连接 杆组件、 横向连接件和 X 型角接组件, 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之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成为 整体绿化植被体 ; 其各个连接件和紧固件都是可通用的标准件 ; 其每个栽培槽单元由栽培 槽体、 前挡盖、 土壤层、 泡沫塑料层和滴灌水孔组成, 其中的栽培槽体、 采用塑料经通用的标 准化模具注塑制成, 既便于大批量制造安装, 又制造成本低和经济耐用 ; 并在本实用新型中 装设由自动的滴灌装置和喷洒车组成的供水系统, 其中水源槽内的中性水、 雨水或自来水, 可根据需要添加肥料类添加剂 ; 通过自动供水经滴灌管的滴水给栽培槽体内的绿色植物的 根部供应水份 ; 以及通过喷洒车的喷洒管路来喷洒绿色植物的外。

20、露支叶。实现其绿色植物 经栽培槽单元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养, 而不断生长叶茂花开, 不仅对立体植被承载体的绿 化装饰, 给人们带来花香优美的生活环境, 同时又能大量地吸附和降解如一氧化碳、 二氧化 碳和汽车尾气的有害气体, 既给人们带来了键康的福音, 又給人们通过治理造就一个 温度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和花香优美的生活环境, 对环境污造成了很大。 0007 综合以上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08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合理, 结构紧凑, 既大大地增加绿化面积, 又能有效吸 附有害气体 ; 既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好, 又实现环境温度湿度适宜, 空气清新和景观优美 ; 既 开发出。

21、空间栽培绿色植物的新方式, 又给人们增加就业机会 ; 而且还具有易于制造安装, 经 济耐用, 制造成本低以及操作使用十分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0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0 本实用新型有七幅附图。其中 : 0011 附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 0012 附图 2 是图 1 中的 A 处放大的示意图 ; 0013 附图 3 是图 2 的侧视示意图 ; 0014 附图 4 是图 2 中沿 BB 线的放大剖视图 ; 0015 附图 5 是图 2 中沿 MM 线的放大剖视图。 说 明 书 CN 202663855 U 5 3/4 页 6。

22、 0016 附图 6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 1、 栽培槽单元, 2、 前挡盖, 3、 横向连接件, 4、 X 型角接组件, 5、 纵向连接杆组 件, 6、 横固定带, 7、 纵固定带, 8、 紧固件, 9、 立体植被承载体, 10、 土壤层, 11、 隔热层, 12、 绿 色植物, 13、 泡沫塑料层, 14、 总管, 15、 支管, 16、 蓄压罐, 17、 喷洒器, 18、 X 型板架, 19、 固定 销, 20、 长连接柱, 21、 短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 1、 2、。

23、 3、 4 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 它是在某厂房的前外侧面上的立体 植被承载体 9 上, 全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与立 体植被承载体位置、 形状、 大小相对应的外侧面上, 采用全部覆盖装设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 置, 所述的立体植被组合栽培装置是将若干个绿化植物的栽培槽单元 1, 沿纵列、 横排方向 排列拼装组合制成, 其每一纵列中的、 毗邻的上、 下栽培槽单元 1 之间的连接采用纵向连接 杆组件 5 ; 其每一横列中的、 毗邻两侧的栽培槽单元 1 之间的连接采用横向连接件 3 ; 其每 一栽培槽单元 1 的毗邻四角之间的连接采用 X 型角接组件 。

24、4 ; 通过上述的纵向连接杆组件 5、 横向连接件3和X型角接组件4, 实现其各个栽培槽单元1之间通过相互组合连接成为整 体绿化植被体 ; 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外侧面上按长度 L 间距和高度 H 间距分布设有纵固 定带 7 和横固定带 6, 所述的纵固定带 7 和横固定带 6 分别通过膨胀螺栓的紧固件 8, 将整 体绿化植被体固定于立体植被承载体 9 上 ; 在立体植被承载体 9 与其整体绿化植被体的之 间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装设隔热层11和供绿色植物生长用的供水系统 ; 所述的每个栽培 槽单元 1 由栽培槽体、 前挡盖 2、 土壤层 10、 泡沫塑料层 13 和滴灌水孔组成, 其栽培槽体的 。

25、前端连接前挡盖 2, 所述的前挡盖 2 为盲底和敞口顶, 其栽培槽体的后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土 壤槽, 其栽培槽体底面装有土壤层 10, 其土壤层 10 上面装设泡沫塑料层 13, 其泡沫塑料层 13 顶面的栽培槽体壁内设有与供水系统相连通的滴灌水孔 ; 在每个栽培槽单元 1 内分别栽 培有绿色植物 12, 其绿色植物 12 经栽培槽单元内的水份和肥料的培养, 得以不断的向上生 长并伸露在栽培槽单元 1 的顶口外 ; 通过每个栽培槽单元 1 内的绿色植物 12 的叶茂花开, 实现对其厂房的前外侧面上的立体植被承载体 9 的绿化装饰。 0020 所述的立体植被承载体 9 是房屋建筑物、 交通道路桥梁。

26、工程建筑物、 日常生活公 共设施建筑物和构件或是农作物大棚建筑物。 在本实施例中是厂房的前外侧面的立体植被 承载体 9。 0021 所述的每个纵向连接杆组件 5, 使每一纵列的上、 下毗邻的栽培槽单元 1 的前端接 触面之间采用凸凹槽面连接, 即上栽培槽单元 1 的凸起端面嵌入下栽培槽单元 1 的下凹槽 内, 于凸凹槽面居中处插装连接杆, 使连接杆长的一端插入下栽培槽单元 1 内, 其连接杆的 另一端穿过横向连接件 3 连接在上栽培槽单元 1 内 ; 在长连接杆上装设固定销 19, 实现其 纵列中的各栽培槽单元 1 之间通过纵向连接组成一体。 0022 所述的每个横向连接件 3 由多个分段组成。

27、, 毗邻两分段之间通过连接套连接成一 体, 其横向连接件3依序穿过并连接在每一横排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顶端内, 实现其横排 中的各个栽培槽单元 1 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组成一体。 0023 所述的每个X型角接组件4, 与每个栽培槽单元1四角毗邻的各个栽培槽单元1的 说 明 书 CN 202663855 U 6 4/4 页 7 四个对角线位置上, 对称设有垂直相交和中心距均等的孔径相同的四连接孔, 于其四连接 孔内装入 X 型角接组件 4, 所述的 X 型角接组件 4 由 X 型板架 18、 长、 短连接柱和固定销 19 组成, 所述的 X 型板架 18 采用尺寸相同的两不锈钢板制成相互垂直的 X 。

28、型板架 18, 与该四 连接孔位置、 大小相对应的相对应的 X 型板架 18 上的每板的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 2 个长 连接柱 20、 其 X 型板架 18 上的每板的另一边板面两端对称连接 2 个短连接柱 21 ; 于栽培槽 体与前挡盖2之间的栽培槽体端面内装入X型板架18, 使其长连接柱20分别装入相对应的 栽培槽体的连接孔内, 其短连接柱 21 分别装入相对应的前挡盖 2 的连接孔内 ; 于每个长连 接柱 20 上分别装设固定销 19 ; 实现各个栽培槽单元 1 四角之间的相互连接成一体。 0024 所述的隔热层 11 采用喷胶棉制成。其喷胶棉的隔热层 11 既能在冬季保温, 夏季 隔热。

29、 ; 又能在雨天排泄积留在栽培槽体的雨水防止绿色植物的根被烂掉。 0025 所述的供水系统是在其整体绿化植被体上每隔 20 米长分别添装一套供水系统 ; 其每套供水系统由自动的滴灌装置和喷洒车组成, 所述的自动的滴灌装置由喷洒器 17、 蓄 压罐 16、 总管 14、 支管 15 和滴灌管组成, 所述的喷洒器 17 的水泵进口通过管路与水源槽连 通相接, 所述的水源槽内贮满中性水、 雨水或贮满自来水,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污水处理后的 中性水 ; 并可在水源槽内添加肥料类添加剂 ; 其喷洒器 17 的水泵出口通过管路依序连接蓄 压罐 16、 总管 14 ; 与绿化植被体上的每个滴灌水孔位置相对应的。

30、支管 15 分布设有滴灌管 ; 实现通过滴灌管的滴水给栽培槽体内的绿色植物 12 的根部供应水份 ; 所述的喷洒车是通 过喷洒管路来喷洒绿色植物 12 的外露支叶。 0026 所述的栽培槽体和所述的前挡盖 2 均采用 PVC 或采用 PPS 塑料通过模具注塑制 成,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 PVC 塑料 ; 其栽培槽体呈正方体或是长方体的中空在本实施例中的 栽培槽体呈正方体 ; 其栽培槽体后端的倾斜角 为 120140, 在本实施例中为 130 ; 其前挡盖 2 的顶部敞口为圆弧形。 0027 所述的纵固定带 7 和所述的横固定带 6 分别由多个分段组成, 毗邻两分段之间通 过连接套连接成一体, 其。

31、间距长度 L 和间距高度 H 均为 0.81.5 米。在本实施例中均采用 1 米。 0028 图 6 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 它是在某市的交通道路两边的电线杆上, 局部 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 其供水系统仅采用喷洒车。其余结构与实 施例之一相同。 0029 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三, 它是在某市立交桥桥墩的立体植被承载体9上, 局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 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之一相同。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四, 它是在某农作物大棚内的四周侧面的立体植被承载体 9 上, 全部覆盖装设的绿化植物立体植被的组合栽培装置 ; 其每一侧面的结构于。

32、实施例之 一的结构相同。 0031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 所有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663855 U 7 1/5 页 8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63855 U 8 2/5 页 9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63855 U 9 3/5 页 10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63855 U 10 4/5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63855 U 11 5/5 页 12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63855 U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