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换向的执手机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的零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实现门锁
可换向的执手机构。
背景技术
针对不同的户型或者个人习惯,房屋的防盗门可以从人的左手边
打开,也可设计成从右手边打开,相应的,门上的锁具安装在门的左
侧边上或右侧边上。根据习惯,通常开门者向下旋转把手开门。那么,
锁安装在门左侧边和右侧边,开门时二者的把手旋转方向是对称相反
的。比如,锁装在门的左手边,顺时针旋转把手开门;当锁装在门的
右手边,则需逆时针旋转把手开门。同时,开门时把手的转动范围通
常受到限制,不允许把手反转超过此范围。
常规设计中,虽然也有左右互换的复位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结构
复杂,而且零件配合程度不够完善,使用时间一长,容易导致换位出
现不平顺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
一种能实现门锁可换向的执手机构,该复位机构零件结构简单,装配
简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换向
的执手机构,包括把手、面板、换向拨块、拨块弹簧、旋转复位机
构;面板上设有圆柱形的凸台,凸台上设有把手转轴安装孔,把手
从面板上的把手转轴安装孔伸出;所述旋转复位机构为圆盘形,旋
转复位机构安装在凸台上,并与伸出的把手传动连接;旋转复位机
构外边缘上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卡槽;面板上设有导向槽,换向
拨块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内,换向拨块沿着导向槽长度方向往复
移动,并卡入或移出旋转复位机构的卡槽;拨块弹簧设置在换向拨
块与导向槽之间,拨块弹簧一端与换向拨块抵接,另一端与导向槽
底部抵接;通过拨动换向拨块移出旋转复位机构的卡槽,旋转把手
带动旋转复位机构进行转动,在转动180度后,换向拨块会在拨块
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卡入旋转复位机构的另一个卡槽内,实现把手的
左右互换。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所述旋转复位机构包
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底座、传动架;复位弹簧底座套设在面板的
凸台上,复位弹簧安装在复位弹簧底座上;复位弹簧底座同一侧上
凸设有四个限位柱,四个限位柱均匀分布在复位弹簧底座同一侧面
上,所述两个卡槽设置在其中两个对称的限位柱上;另外两个限位
柱用于固定复位弹簧;传动架盖设在复位弹簧底座上,传动架内侧
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起,所述把手上设置有两个与凸起配
合固定的缺口;传动架外侧壁上向外延伸然后向下弯折成两个对称
设置的活动块,活动块带动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底座的相邻的两个
限位柱之间转动。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所述复位弹簧为扭
簧,扭簧套设在面板的凸台上,扭簧的两端成180°分别抵接在复位
弹簧底座的两个限位柱的侧面上。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所述把手一端垂直连
接有把手旋转轴,把手旋转轴内插设有转轴弹簧,所述缺口设置在
把手旋转轴上。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该可换向的执手机构还
包括把手垫圈、轴用挡圈,把手垫圈、轴用挡圈依次套设在把手旋转
轴的端部。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所述换向拨块一端设
有卡入部,卡入部上设有导向凸台,换向拨块另一端凹设有拨块弹
簧容置槽,换向拨块中部凸设有拨动部。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所述导向槽包括两个
平行设置的侧壁和连接两个侧壁的顶壁。
本发明所述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其中,该可换向的执手机构还
包括拨块压片,拨块压片上设置有U形缺口,拨块压片通过紧固件固
定在导向槽的两个侧壁上,拨动部从拨块压片的U形缺口伸出,并沿
着U形缺口长度方向往复移动。
实施本发明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通过设置导向槽、可滑动安装
在导向槽内的换向拨块、拨块弹簧以及旋转复位机构;通过拨动换
向拨块移出旋转复位机构的卡槽,旋转把手使换向拨块卡入旋转复
位机构的另一个卡槽内,实现把手的左右互换。该结构零件结构简
单,装配简便;
(2)另外,由于拨块压片、两个侧壁以及一个顶壁共同围合成
供换向拨块往复滑动的活动空间。该结构能够使得换向拨块能够在一
定空间内往复运动,不容易损坏变形;
(3)为了使换向拨块能够在导向槽内平顺的滑动,在换向拨块
上设置了多个功能性的部位,换向拨块一端设有卡入部,卡入部上
设有导向凸台,换向拨块另一端凹设有拨块弹簧容置槽,换向拨块
中部凸设有拨动部;
(4)把手旋转轴上设有一圈凹槽,轴用挡圈可卡入到凹槽内,
使把手固定在面板上,通过增加把手垫圈可减小把手的晃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的拆解图;
图2是图1中换向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传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工作的结构示意
图;
图5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换向的执手机构换向过程的结构
示意图;
其中,1、把手;101、把手旋转轴;102、缺口;2、面板;201、
凸台;202、导向槽;3、换向拨块;301、卡入部;302、导向凸台;
303、拨块弹簧容置槽;304、拨动部;4、拨块弹簧;5、复位弹簧;
6、复位弹簧底座;601、卡槽;602、限位柱;7、传动架;701、凸
起;702、活动块;8、转轴弹簧;9、把手垫圈;10、轴用挡圈;11、
拨块压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换向的执手机构,包括把手1、面板2、
换向拨块3、拨块弹簧4、旋转复位机构;面板2上设有圆柱形的凸
台201,凸台上设有把手转轴安装孔,把手1一端垂直连接有把手旋
转轴101,把手旋转轴内插设有转轴弹簧8,把手旋转轴端部设置有
两个用于与旋转复位机构传动连接的缺口102。把手旋转轴从面板上
的把手转轴安装孔伸出与旋转复位机构的传动架7传动连接;该可换
向的执手机构还包括把手垫圈9、轴用挡圈10,把手垫圈、轴用挡圈
依次套设在把手旋转轴的端部。把手旋转轴上设有一圈凹槽,轴用挡
圈可卡入到凹槽内,使把手固定在面板上,通过增加把手垫圈可减小
把手的晃动。
所述旋转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5、复位弹簧底座6、传动架7;
复位弹簧底座呈圆盘状,复位弹簧底座6安装在面板的凸台上,凸台
从复位弹簧底座中伸出,复位弹簧5为扭簧,扭簧套设在从复位弹簧
底座中伸出的凸台上;复位弹簧底座6边缘上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
卡槽601;换向拔块可在面板的卡槽内上下移动,而在换向拔块的下
方有一弹簧始终压着换向拔块,推动着换向拔块往上顶,在正常工作
时,换向拔块在换向拔块弹簧的作用下顶入到复位弹簧底座的卡槽
内,使得复位弹簧底座不能进行转动。复位弹簧底座6同一侧上凸设
有四个限位柱602,四个限位柱均匀分布在复位弹簧底座同一侧面上,
所述两个卡槽61设置在其中两个对称的限位柱602上;扭簧的两端
成180°分别抵接在复位弹簧底座的两个限位柱602的侧面上。面板
2上设有导向槽202,该导向槽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壁和连接两个
侧壁的顶壁另外,该可换向的执手机构还包括拨块压片11,拨块压
片上设置有U形缺口,拨块压片通过紧固件,如螺丝固定在导向槽的
两个侧壁上,拨动部从拨块压片的U形缺口伸出,并沿着U形缺口长
度方向往复移动。由于拨块压片、两个侧壁以及一个顶壁共同围合成
供换向拨块往复滑动的活动空间。该结构能够使得换向拨块能够在一
定空间内往复运动,不容易损坏变形。
换向拨块3可滑动地安装在导向槽202内,换向拨块3沿着导向
槽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并卡入旋转复位机构的卡槽或移出旋转复位
机构的卡槽;拨块弹簧4设置在换向拨块3与导向槽202之间,拨块
弹簧一端与换向拨块抵接,另一端与导向槽底部抵接;传动架7盖
设在复位弹簧底座6上,传动架7内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
起701,凸起701分别安装在把手旋转轴上的两个缺口102内,实现
传动连接;传动架7外侧壁上向外延伸然后向下弯折成两个对称设
置的活动块702,活动块带动复位弹簧在复位弹簧底座的相邻的两个
限位柱602之间往复移动。
为了使换向拨块能够在导向槽内平顺的滑动,在换向拨块上设
置了多个功能性的部位,换向拨块3一端设有卡入部301,卡入部上
设有导向凸台302,换向拨块另一端凹设有拨块弹簧容置槽303,换
向拨块中部凸设有拨动部304。
本发明可换向的执手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工作时,下压或上抬把手可带动传动架进行转动,传动架同
时带动着复位弹簧进行转动,松开把手后,复位弹簧可使传动架带
动把手恢复到水平位置。
在换向时,需要将换向拔块往下拔动,换向拔块从复位弹簧底
座的卡槽内移出,下压把手带动传动架压着复位弹簧转动,当转动
到复位弹簧抵到复位弹簧底座上的限位柱时,复位弹簧底座也开始
进行转动,当复位弹簧底座转动180度后,换向拔块重新弹入到复
位弹簧底座的另一个卡槽内,使得复位弹簧底不能继续的转动,此
时松开把手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将把手恢复到水平位置,
从而完成了一个把手换向的过程。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
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
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