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9959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 CN 202799599 U *CN202799599U* (21)申请号 201220511435.9 (22)申请日 2012.09.29 A01B 3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重庆钟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402763 重庆市璧山县青杠镇璧青路 (72)发明人 钟华 钟川 高如富 王兴政 肖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411 代理人 郑自群 (54) 实用新型名称 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
2、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 机, 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及与其连接的行走机构, 所 述行走机构包括同轴线的左、 右半轴, 所述左、 右 半轴上分别设有左锥齿轮、 右锥齿轮, 所述动力传 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动力传动机构, 所述蜗轮连接 有蜗轮托架, 所述蜗轮托架内设有与所述左锥齿 轮、 右锥齿轮啮合的行星轮系 , 所述行星轮系包 括沿左、 右半轴轴线对称设置的行星锥齿轮。 本实 用新型采用蜗轮与行星轮系等构成差速机构, 不 但结构紧凑, 还提高了旋耕机的转向性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3、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及与其连接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 机构包括同轴线的左、 右半轴, 所述左、 右半轴上分别设有左锥齿轮、 右锥齿轮,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动力传动机构, 所述蜗轮连接有蜗轮托架, 所述蜗轮托架 内设有与所述左锥齿轮、 右锥齿轮啮合的行星轮系 ,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沿左、 右半轴轴线 对称设置的行星锥齿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星锥齿轮之间 设有行星定位块, 所述行星定位块上设有垂直于左、 右半轴轴线的行星长轴 ; 所述。
4、行星长轴 两端伸出行星定位块, 其两端各设一行星锥齿轮。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与所述行星长 轴垂直的行星短轴, 并且所述行星短轴垂直于左、 右半轴轴线 ; 所述行星短轴为两根并且共 线, 两根行星短轴均为一端伸出行星定位块, 且伸出端上各设一行星锥齿轮 ; 所述行星长轴 上的行星锥齿轮与行星短轴上的行星锥齿轮互相独立。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每个行星锥齿轮 均与左锥齿轮啮合, 并与右锥齿轮啮合。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或 3 所述的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行星锥齿轮。
5、 与行星定位块之间设有垫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99599 U 2 1/2 页 3 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扶后置旋耕机, 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越来越多的农用机械出现在农业生产中, 旋耕机便是其 中一种, 因其碎土能力强、 耕后地表平坦等, 得到了广泛运用。目前的手扶式后置旋耕机在 丘陵地区得到了极大的运用, 对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手扶式后置旋耕机转向 性能差, 转弯时两侧驱动轮子就以相同的转速转动, 转弯困难, 甚至会加速轮子及其传动部 件的磨损。如何提高旋耕机的转向性内就是一个待需。
6、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结构紧凑, 同时提高了手扶式后置旋耕机的转向性能。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包括动力传动机构及与其 连接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同轴线的左、 右半轴, 所述左、 右半轴上分别设有左锥 齿轮、 右锥齿轮,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动力传动机构, 所述蜗轮连接有蜗轮托架, 所述蜗轮托架内设有与所述左锥齿轮、 右锥齿轮啮合的行星轮系 ,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沿 左、 右半轴轴线对称设置的行星锥齿轮。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行星锥齿轮之间设有行星定位块。
7、, 所述行星定位块上设有垂直于 左、 右半轴轴线的行星长轴 ; 所述行星长轴两端伸出行星定位块, 其两端各设一行星锥齿 轮。 0006 进一步地, 还包括与行星长轴垂直的行星短轴, 并且所述行星短轴垂直于左、 右半 轴轴线 ; 所述行星短轴为两根并且共线, 两根行星短轴均为一端伸出行星定位块, 且伸出端 上各设一行星锥齿轮 ; 所述行星长轴上的行星锥齿轮与行星短轴上的行星锥齿轮互相独 立。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每个行星锥齿轮均与左锥齿轮啮合, 并与右锥齿轮啮合。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行星锥齿轮与行星定位块之间设有垫片。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蜗轮与蜗轮托架及其内部的。
8、与左、 右锥齿轮啮合的行 星轮系构成了一个差速机构, 不但结构紧凑, 减少产品体积, 更重要的是差速机构在旋耕机 转向时, 能将驱动力以不同的速度分配到左、 右半轴上, 从而提高了转向性能。 附图说明 001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说 明 书 CN 202799599 U 3 2/2 页 4 001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分解示。
9、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3 一种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如图 1 所示, 一种差速式手扶后置旋耕机, 包括动力 传动机构及与其连接的行走机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同轴线的左、 右半轴, 所述左、 右半轴 上分别设有左锥齿轮 6、 右锥齿轮 2, 所述动力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动力传动机构, 所述蜗 轮 5 连接有蜗轮托架 1, 所述蜗轮托架 1 内设有与所述左锥齿轮 6、 右锥齿轮 2 啮合的行星 轮系 , 所述行星轮系包括沿左、 右半轴轴线对称设置的行星锥齿轮。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行星锥齿轮之间设有行星定位块 3, 所述行星定。
10、位块 3 上设有垂直 于左、 右半轴轴线的行星长轴7 ; 所述行星长轴7两端伸出行星定位块3, 其两端各设一行星 锥齿轮。 0015 进一步地, 还包括与行星长轴7垂直的行星短轴4, 并且所述行星短轴4垂直于左、 右半轴轴线 ; 所述行星短轴 4 为两根并且共线, 两个行星短轴 4 均为一端伸出行星定位块 3, 且伸出端上各设一行星锥齿轮 ; 所述行星长轴 7 上的行星锥齿轮与行星短轴 4 上的行星 锥齿轮互相独立。增加了行星短轴 4 及其上的行星锥齿轮, 结构更加稳定。 0016 进一步地, 所述每个行星锥齿轮均与左锥齿轮 6 啮合, 并与右锥齿轮 2 啮合。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行星。
11、锥齿轮与行星定位块3之间设有垫片8。 减少了行星锥齿轮与 行星定位块 3 之间的磨损, 增加了使用寿命。 0018 本实用新型在做直线行走时, 行星轮系受力均匀, 只随着蜗轮 5 带动的蜗轮托架 1 发生公转, 从而传动到左、 右锥齿轮上的转速相同, 则左、 右半轴转速相同 ; 当转弯时, 行星 轮系受力不均匀, 公转时同时自转, 这样与左、 右锥齿轮啮合旋转的圈数就不一样, 那么左、 右半轴就会产生差速, 方便转弯。 001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 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 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 ; 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 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 综上所述, 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说 明 书 CN 202799599 U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99599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