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37521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43860.2

申请日:

2016.01.22

公开号:

CN105544994A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1/14申请日:201601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1/14; E04G21/16

主分类号:

E04G21/14

申请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曾波存; 孙晓伟; 陈超华; 方刚; 曹林祥; 阳小峻; 杜鹏

地址: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路1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俞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该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包括下楔形块、与下楔形块斜楔面贴合的上楔形块、以及用于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滑动的调节组件,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的斜楔面倾斜角度相同且两者的斜楔面相贴合布置,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通过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卸荷时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向下滑动,可使上部主体结构稳步受力并使支架主梁与主体结构逐步脱离,防止上部主体结构受力幅度过大,还可以保证卸荷部位水平方向稳定,具备操作方便、卸荷平稳、重复使用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楔形
块(1)、与下楔形块(1)斜楔面贴合的上楔形块(2)、以及用于调
节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1)滑动的调节
组件(3),所述下楔形块(1)与上楔形块(2)的斜楔面倾斜角度相
同且两者的斜楔面相贴合布置,所述下楔形块(1)与上楔形块(2)
通过调节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调节组件(3)包括贯穿下楔形块(1)和上楔形块(2)
内部的螺杆(4)、以及设置在螺杆(4)两端的紧固螺母(5);所述
下楔形块(1)内开有用于安装螺杆(4)且贯通其立面和斜楔面的圆
形通孔(6),所述上楔形块(2)内开有与圆形通孔(6)相连通的腰
形通孔(7),所述螺杆(4)可沿腰形孔(7)上下滑动,所述圆形通
孔(6)与腰形通孔(7)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圆形通孔(6)的直径等于腰形通孔(7)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螺杆(4)上还套设有垫圈组件(8),所述垫圈组件(8)
位于紧固螺母(5)与下楔形块(1)之间和/或紧固螺母(5)与上楔
形块(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垫圈组件(8)包括第一垫圈(8.1)和第二垫圈(8.2),
所述第一垫圈(8.1)的直径大于第二垫圈(8.2)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下楔形块(1)与上楔形块(2)的斜楔面倾斜角度均为
30°~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下楔形块(1)与上楔形块(2)均为由钢板焊接组合而成
的楔形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其特征
在于,所述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1)滑
动的垂直位移为0~15cm。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
装置进行卸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首先,稍微松开
紧固螺母(5),轻轻撬动上楔形块(2)的侧面;然后,控制紧固螺
母(5)沿螺杆(4)轴向拧动的速度为0.8~2.5mm/s,使上楔形块(2)
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1)向下滑动逐渐地脱离上部主
体结构,卸荷时间为1~3min;最后,取出卸荷装置,完成卸荷。

说明书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支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用于钢结构
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及悬空混凝土工程中一般使用钢支架作为临时支撑体
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支架处于受压状态,拆除支架前需首先
将支架进行卸荷,使主体结构由施工状态转变为整体受力状态,一般
通过在支架立柱顶部与支架主梁之间设置卸荷装置完成卸荷施工。因
此,卸荷装置作为主体结构形成整体受力前后的一个转换装置,在支
架拆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钢结构支架卸荷的方式有采用千斤顶卸荷、型钢支撑切割、
在架顶部垫设钢板(或局部不平整处通过小钢块进行支垫)及卸荷砂
箱四种方式。四种卸荷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及不足:一、千斤顶
卸荷:(1)千斤顶只能承受竖向荷载,水平方向稳定性差,在有水平
荷载情况下,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2)需要较多的千斤顶,临时
设备费用较高;(3)当采用液压千斤顶时,千斤顶长时间负荷,易出
现液压油泄露情况,千斤顶顶升力失效,造成支架危险,同时泄露的
液压油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二、型钢支撑切割:(1)卸荷方式为破坏
性切割,无法周转使用,浪费材料;(2)卸荷工作需要大量电焊工进
行同步操作,安全性差;(3)卸荷型钢在切割过程中所承受得竖向荷
载要进行释放,切割操作存在安全风险。三、架顶部垫设钢板:(1)
卸荷空间小,卸荷操作困难;(2)根据支架顶部标高调整要求,垫板
一般需要垫多层,各层钢板间存在滑动面,对支架稳定性有较大影响。
四、砂箱卸荷:(1)一般用于接触面积要求较大、承受荷载较大的情
况;(2)砂箱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3)砂箱用砂需进行烘干、预
压,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
卸荷方法,该卸荷装置卸荷时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
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向下滑动,可使上部主体结构稳步受力并使
支架主梁与主体结构逐步脱离,防止上部主体结构受力幅度过大,还
可以保证卸荷部位水平方向稳定,具备操作方便、卸荷平稳、重复使
用的优点;此外,在支架搭设时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
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上下滑动来微调高程,操作空间大,对支
架安装定位精细,且易于控制高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
置,包括下楔形块、与下楔形块斜楔面贴合的上楔形块、以及用于调
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滑动的调节组件,所述
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的斜楔面倾斜角度相同且两者的斜楔面相贴合
布置,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通过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下楔形块和上楔形块内部的螺
杆、以及设置在螺杆两端的紧固螺母;所述下楔形块内开有用于安装
螺杆且贯通其立面和斜楔面的圆形通孔,所述上楔形块内开有与圆形
通孔相连通的腰形通孔,所述螺杆可沿腰形孔上下滑动,所述圆形通
孔与腰形通孔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等于腰形通孔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垫圈组件,所述垫圈组件位于紧
固螺母与下楔形块之间和/或紧固螺母与上楔形块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垫圈组件包括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
圈的直径大于第二垫圈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的斜楔面倾斜角度均为
30°~45°。

再进一步地,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均为由钢板焊接组合而成
的楔形块。

更进一步地,所述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滑
动的垂直位移为0~15cm。

一种利用上述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进行卸荷的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首先,稍微松开紧固螺母(5),轻轻撬动上楔形块(2)
的侧面;然后,控制紧固螺母(5)沿螺杆(4)轴向拧动的速度为
0.8~2.5mm/s,使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
(1)向下滑动逐渐地脱离上部主体结构,卸荷时间为1~3min;最
后,取出卸荷装置,完成卸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在卸荷时可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
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向下滑动,可使上部支撑结构稳步受力并与
卸荷装置逐步脱离,防止上部支撑结构受力幅度过大,还可以保证卸
荷部位水平方向稳定,具备操作方便、卸荷平稳、重复使用的优点;

其二,本发明在支架搭设时可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
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上下滑动来微调高程,操作空间大,对
支架安装定位精细,且易于控制高程;

其三,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卸荷并精确调整标高,
实用性强,且可拆卸循环使用,节省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卸荷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卸荷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下楔形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楔形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下楔形块、2-上楔形块、3-调节组件、4-螺杆、5-紧固
螺母、6-圆形通孔、7-腰形通孔、8-垫圈组件、8.1-第一垫圈、8.2-第
二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中所示的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包括下楔形块
1、与下楔形块1斜楔面贴合的上楔形块2、以及用于调节上楔形块2
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1滑动的调节组件3,所述下楔形
块1与上楔形块2的斜楔面倾斜角度相同且两者的斜楔面相贴合布置,
所述下楔形块1与上楔形块2通过调节组件3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其整体可承受800kN以内的竖向荷载。作为优选方案地,所述下楔
形块1与上楔形块2的斜楔面倾斜角度均为30°~45°,所述下楔
形块1与上楔形块2可为由钢板焊接组合而成的楔形块,也可由钢材
通过切削加工一体成型。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
块1滑动的垂直位移为0~15cm。在支架搭设时通过调节组件3来调
节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1上下滑动来微调高
程,卸荷时通过调节组件3来调节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
于下楔形块1向下滑动,可使上部支撑结构稳步受力并与卸荷装置逐
步脱离,防止上部主体结构受力幅度过大,还可以保证卸荷部位水平
方向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贯穿下楔形块1和上楔形块
2内部的螺杆4、以及设置在螺杆4两端的紧固螺母5。螺杆4、紧固
螺母5配套尺寸为M18~M30,螺杆长度为550~800mm。所述下楔
形块1内开有用于安装螺杆4且贯通其立面和斜楔面的圆形通孔6,
所述上楔形块2内开有与圆形通孔6相连通的腰形通孔7,所述螺杆
4可沿腰形孔7上下滑动,所述圆形通孔6与腰形通孔7的中心在同
一轴线上。所述圆形通孔6的直径等于腰形通孔7的宽度。

如图3和图4所示,螺杆4上还套设有垫圈组件8,所述垫圈组
件8位于紧固螺母5与下楔形块1之间和/或紧固螺母5与上楔形块2
之间。所述垫圈组件8包括第一垫圈8.1和第二垫圈8.2,所述第一
垫圈8.1的直径大于第二垫圈8.2的直径,第一垫圈8.1的直径为50~
100mm,第二垫圈8.2的直径为30~50mm。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

安装方法:首先,将螺杆4依次穿过下楔形块1与上楔形块2,
螺杆4两端穿设垫圈组件8并通过紧固螺母5拧紧;然后,将该卸荷
装置整体放置于支架顶部相应位置,下楔形块1可与支架点焊,防止
安装过程中装置出现移动;最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高度,轻轻拧动
紧固螺母5,上下调整上楔形块2,直至调整到适当位置;

卸荷方法:首先,稍微松开紧固螺母5,轻轻撬动上楔形块2的
侧面;然后,控制紧固螺母5沿螺杆4轴向拧动的速度为0.8~2.5mm/s,
使上楔形块2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1向下滑动逐渐脱离
上部主体结构,卸荷时间为1~3min;最后,取出卸荷装置,完成卸
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任何熟悉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
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及其卸荷方法,该用于钢结构支架的卸荷装置包括下楔形块、与下楔形块斜楔面贴合的上楔形块、以及用于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滑动的调节组件,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的斜楔面倾斜角度相同且两者的斜楔面相贴合布置,所述下楔形块与上楔形块通过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发明卸荷时通过调节组件来调节上楔形块沿斜楔面倾斜方向相对于下楔形块向下滑动,可使上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