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桩围堰分块封底的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桩围堰干封底分块施工法,它适用于在公路、铁路桥梁基础采用钢板桩围堰干挖干封底时,采用分块开挖、分块封底的方法,减少钢板桩围堰支护结构。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桥梁钢板桩围堰施工中,采取干挖干封底时,通常在封底以上承台范围内设置一道内支撑,以满足钢板桩受力需要;当封底完成后,需要将承台分两层施工,先施工底层承台完成第一次体系转换后再拆除此内支撑,才能施工第二层承台。此方法需要额外增加一道内支撑,多进行一次受力体系转换,并浪费大量的人、料、机及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钢板桩围堰分块封底的方法,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在钢板桩围堰干挖干封底时,分块开挖分块封底的方法,其机理基于地基土体在开挖后,利用土的变形时间效应,合理控制开挖范围,有计划的分块开挖、分块封底,在周围及底部土体变形前的自稳时间内,完成封底混凝土浇筑。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利用短时间土体的变形时间效应,不安装承台内的内支撑,直接开挖土体、浇筑承台。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钢板桩围堰干挖干封底的分块开挖分块封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钢板桩围堰内干挖取土,边挖土边安装内支撑,直到承台顶面;
2)开挖核心土,完成核心部分封底;
3)对应桩基分块开挖地基土到封底底标高,随即浇筑封底混凝土;
4)开挖剩余部分地基土到封底底标高,随即浇筑封底混凝土,完成全部封底混凝土浇筑。
本发明的优点:减少钢板桩围堰支护结构,节约人料机的投入,节省费用;节约大量工期。该方法利用土体的自然特性,快速简便,安全可靠,节约费用和工期,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板桩围堰内挖土(封底)区域划分平面示意图。
图2-1是钢板桩围堰5内干挖到尘封承台7顶面标高,完善上部内支撑6的示意图。
图2-2是开挖第一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1并封底,再开挖第二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2并封底,完成核心部分的土方开挖并封底的示意图。
图2-3是对应桩基8开挖第三次开挖的周边土3并完成封底的示意图。
图2-4是对应桩基开挖第四次开挖的周边土4并完成全封底的示意图。
图中的1是第一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2是第二次开挖地基核心土、3是第三次开挖的围堰周边土、4是第四次开挖的围堰周边土,5是钢板桩围堰,6是内支撑,7是承台、8是桩基。阴影部分为封底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钢板桩围堰分块封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钢板桩围堰5内干挖到尘封承台7顶面标高,完善上部内支撑6;
钢板桩围堰5内干挖到尘封承台7顶面标高,完善上部内支撑6
2)开挖第一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1并封底,再开挖第二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2并封底,完成核心部分的土方开挖并封底;
3)对应桩基8开挖第三次开挖的周边土3并完成封底;
4)对应桩基开挖第四次开挖的周边土4并完成全部封底。
控制对应桩基8的开挖宽度和开挖范围,尽快完成封底应形成抗力,防止周边土坍塌和基底隆起。
第一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1、第三次开挖的围堰周边土3、第四次开挖的围堰周边土4的开挖封底均有2块及2块以上,此时每一次开挖范围,即可同时开挖,也可错开开挖,但必须等此次全部完成后,再进行下一次施工。
如图2-1,钢板桩围堰5内干挖到尘封承台7顶面标高,完善上部内支撑6。
如图2-2,开挖第一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1并封底,再开挖第二次开挖的地基核心土2并封底,完成核心部分的土方开挖并封底。
如图2-3,对应桩基8开挖第三次开挖的周边土3并完成封底。
如图2-4,对应桩基开挖第四次开挖的周边土4并完成全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