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搅拌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搅拌容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713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12.04 CN 103417137 A *CN103417137A* (21)申请号 201210160390.X (22)申请日 2012.05.22 A47J 43/042(2006.01) (71)申请人 雀巢产品技术援助有限公司 地址 瑞士沃韦 (72)发明人 赵振贤 谢恩星 G班巴焦尼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牛晓玲 吴鹏 (54) 发明名称 自搅拌容器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搅拌容器, 所述自搅拌容 器包括底壁和侧壁, 其中, 所述自搅拌容器具有从 所。
2、述底壁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突起, 以便于在利 用自搅拌容器制备液态产品时通过晃动或转动容 器而在容器内的液体中产生涡流或剪切力。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417137 A CN 103417137 A *CN103417137A* 1/1 页 2 1. 一种自搅拌容器, 所述自搅拌容器包括底壁 (3) 和侧壁 (5) ,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 拌容器具有从所述底壁 (3) 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突起, 以便于在利用自搅拌。
3、容器制备液态 产品时通过晃动或转动容器而在容器内的液体中产生涡流或剪切力。 2. 根据权利要求 1 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数量在 1 至 6 个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高度在所述自搅拌容器 的高度的 10% 至 50% 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自搅拌容器的高度的 15% 至 30% 之间。 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的形状为板状、 柱 状、 鱼鳍状、 叶片状、 山峰状、 或者它们的组合。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包括一个 平板状突起 (7) ,。
4、 所述平板状突起 (7) 包括从所述底壁 (3) 和所述侧壁 (5) 相交的部位沿着 所述底壁 (3) 的上表面向所述底壁 (3) 的中心延伸的第一表面部分 (9) 、 从所述第一表面 部分 (9) 朝向容器的中心轴线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表面部分 (11) 、 以及平行于所述底壁 (3) 延伸的第三表面部分 (13) , 所述第二表面部分 (11) 和所述第三表面部分 (13) 形成梯形 轮廓。 6. 根据权利要求 5 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突起 (7) 沿所述底壁 (3) 上 的一条直径延伸。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板状突起 (。
5、7) 相对于所述自 搅拌容器的中心轴线具有对称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包括三个 鱼鳍状突起 (17) , 所述三个鱼鳍状突起 (17) 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包括四个 山峰状突起 (18) , 每个所述山峰状突起 (18) 包括位于中央的较高部分和位于所述较高部 分两侧的两个较低部分, 相对的两个所述山峰状突起 (18) 大体上关于所述自搅拌容器的中 心轴线对称。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包括六 个。
6、截顶鱼鳍状突起 (19) , 所述截顶鱼鳍状突起 (19) 中的三个突起具有第一高度, 另外三个 突起具有第二高度。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适合于冲 调常温的、 例如 5 -25的粉体饮料或热的、 例如 40 -100的粉体饮料。 1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使用食品 安全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13. 根据权利要求 12 所述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材料选自不锈钢, 陶瓷, 聚 丙烯 (PP) , 聚醚砜 (PES) , 聚亚苯基砜 (PPSU) 。 1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
7、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通过注塑 成型、 热成型、 挤出吹塑或者任何已知的塑料制造工艺制成。 15.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自搅拌容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搅拌容器是绝热容 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417137 A 2 1/4 页 3 自搅拌容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不需要使用单独的搅拌器就可以完成搅拌操 作的自搅拌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当通过在水或其它液体中溶解粉末而配制咖啡或其它类型的饮料时, 或者当需要 在饮料中加入糖时, 或者当需要将饮料的成分相混合时, 通常需要采用单独的搅拌器来完 成这些操作。例如, 咖啡。
8、消费者使用咖啡勺在杯子中搅拌以使杯子中的咖啡或者糖充分溶 解。但是, 由于消费者常常没有现成的搅拌器, 所以给消费者造成不便。另外, 由于使用了 诸如咖啡勺之类的一次性搅拌器, 还会产生原料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0003 已经开发出一些不需要使用单独的搅拌器的搅拌杯。 0004 中国专利申请 CN102334877A 公开了一种气体搅拌杯, 其包括由外壁和内壁构成 的杯体, 内外壁之间形成空腔, 杯体上边沿设有与空腔相通的进气孔, 杯体内壁的下部设有 与空腔相通的出气孔。使用时用嘴对准进气孔吹气, 气体从出气孔流出并带动搅拌杯中的 水及待溶物, 从而使待溶物溶解。 其缺点在于用嘴吹气比较费力。
9、, 而且由于空腔内部不容易 清洗, 会导致卫生问题。 0005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01870333U 公开了一种自动搅拌杯, 其杯底设有防水马达, 防水马达上连接有小风扇。在使用时, 将马达开关打开, 风扇转动使杯中的饮品充分搅拌, 而不会在杯底沉淀。其缺点在于杯子清洗不方便, 并且一旦防水马达损坏则杯子将无法使 用。 0006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一种具有自搅拌功能的杯子, 杯子的底部设置有沿杯子的周向 延伸的凹槽, 凹槽中放置一可在凹槽中自由滚动的球。 使用时, 使杯子轻轻转动或者晃动以 便球在凹槽中滚动, 从而促进杯子中的咖啡粉末或糖的溶解。这种杯子的缺点在于饮用饮 料时球可能会进入饮。
10、用者的口中, 并且球有可能意外丢失。 发明内容 0007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发明提出了一种自搅拌容器, 所述 自搅拌容器包括底壁和侧壁, 其中, 所述自搅拌容器具有从所述底壁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 突起, 以便于在利用自搅拌容器制备液态产品例如饮料时通过晃动或转动容器而在容器内 的液体中产生涡流或剪切力。 0008 自搅拌容器底部的突起的形状、 数量、 尺寸以及布置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任 意选择, 只要能够满足在使用者晃动或转动容器时有助于在容器内的液体中产生涡流或剪 切力即可。 0009 有利地, 突起的数量可以在 1 至 6 个之间。 0010 有利地, 突起的高度可。
11、以在自搅拌容器的高度的10%至50%之间, 优选地在自搅拌 容器的高度的 15% 至 30% 之间。应理解, 如果突起的高度太低, 则不利于在液体中形成涡流 说 明 书 CN 103417137 A 3 2/4 页 4 或剪切力, 而如果突起太高, 则一方面其成型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不容易清洗。 0011 突起的形状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形状。有利地, 突起的形状可以是板状、 柱状、 鱼鳍 状、 叶片状、 山峰状、 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 001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自搅拌容器包括一个平板状突起, 所述平板状突起包 括从自搅拌容器的底壁和侧壁相交的部位沿着所述底壁的上表面向所述底壁的中心延伸 。
12、的第一表面部分、 从所述第一表面部分朝向容器的中心轴线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表面部 分、 以及平行于所述底壁延伸的第三表面部分, 所述第二表面部分和所述第三表面部分形 成梯形轮廓。有利地, 所述平板状突起可以沿所述底壁上的一条直径延伸。所述平板状突 起可以相对于自搅拌容器的中心轴线具有对称的形状。 001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自搅拌容器包括三个鱼鳍状突起, 所述三个鱼鳍状 突起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高度。有利地, 各个突起均匀地分布在容器的底壁上。 0014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 自搅拌容器包括四个山峰状突起, 每个山峰状突起 包括位于中央的较高部分和位于所述较高部分两侧的两个较低部分。
13、, 相对的两个山峰状突 起大体上关于自搅拌容器的中心轴线对称。 0015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 自搅拌容器包括六个截顶鱼鳍状突起, 所述截顶鱼 鳍状突起中的三个突起具有第一高度, 另外三个突起具有第二高度, 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16 有利地, 根据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使用食品安全的耐高温材料制成。 例如, 所述材 料可以选自不锈钢, 陶瓷, 聚丙烯 (PP) , 聚醚砜 (PES) , 聚亚苯基砜 (PPSU) 。但是, 本发明的 自搅拌容器能够使用的材料不限于此, 而是可以使用任何其他适当的材料。 0017 可以通过注塑成型、 热成型、 挤出吹塑或其它任何已知的。
14、塑料制造工艺来生产本 发明的自搅拌容器。 0018 有利地, 根据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是绝热容器。这在制备热饮时尤其有利。 0019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自搅拌容器, 使用者在制备液态产品时可以通过晃动或转动容 器而在容器内的液体中 (尤其是在容器底壁附近) 产生涡流或剪切力, 并通过涡流或剪切力 使例如咖啡粉末、 果汁粉末等饮料配料很好地溶解, 而不需要单独的搅拌器。 0020 根据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可以用于任何需要搅拌功能的场所, 例如用于制备饮料 (诸如咖啡、 果汁) 、 汤、 谷物饮料等。特别地, 根据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适合于冲调常温的粉 体饮料 (例如 5 -25) 或热的粉体饮料 (例如。
15、 40 -100) 。 附图说明 0021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易于从以下结合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的详细 描述而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 0022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自搅拌容器的结构图 ; 0023 图 2 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结构图 ; 0024 图 3 是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结构图 ; 0025 图 4 是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CN 103417137 A 4 3/4 页 5 0026 图 1 示出了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图 1(a) 是自搅拌容 器的示意。
16、性正视图, 图 1(b) 是自搅拌容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 1(c) 是自搅拌容器的示意 性俯视图。如图 1 所示, 自搅拌容器 1 总体具有截头圆锥的形状, 包括底壁 3 和侧壁 5。在 本示例中, 自搅拌容器 1 底部处的外径为 55mm, 顶部处的外径为 80.30mm, 从底部到顶部的 高度为 90mm。底壁 3 可以设置在容器的底部, 或者如图 1(a) 所示与容器的底部间隔一定 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底壁 3 与容器底部间隔 10mm。容器的底壁 3 和侧壁 5 分别具有一定的 厚度。这二者的厚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 0027 自搅拌容器 1 还包括从底壁 3 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的突起 7。
17、。突起 7 总体为平板状, 包括从底壁 3 和侧壁 5 相交的部位沿着底壁 3 的上表面向底壁的中心延伸的第一表面部分 9、 从第一表面部分 9 朝向容器的中心轴线倾斜地向上延伸的第二表面部分 11、 以及平行于 底壁3延伸的第三表面部分13。 第二表面部分11和第三表面部分13由此形成一梯形轮廓。 由图 1(c) 可以清楚地看到, 突起 7 沿底壁的一直径延伸。在本实施例中, 突起 7 相对于容 器的中心轴线具有对称的形状。在利用自搅拌容器 1 制备饮料时, 首先将例如粉末形式的 饮料配料倒入容器 1 中, 然后在容器 1 中注入诸如水、 牛奶等的液体。然后晃动或者转动容 器 1。由于突起 。
18、7 的存在, 容器 1 的晃动或者转动易于在容器 1 中产生漩涡流动, 从而加速 并促进了饮料配料的溶解。突起 7 的高度即第三表面部分 13 与底壁 3 之间的距离、 所述梯 形轮廓的底部宽度和顶部宽度可根据容器的尺寸 (包括底壁 3 的直径、 容器 1 的高度) 适当 地进行选择, 使得能够最佳地促进饮料配料的溶解, 同时防止在晃动或者转动容器 1 时液 体从容器 1 中溅出。有利地, 突起 7 的高度在自搅拌容器 1 的高度的 10% 至 50% 之间, 优选 地在自搅拌容器 1 的高度的 15% 至 30% 之间。如图 1(b) 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三表面部 分 13 与底壁 3。
19、 下表面之间的距离为 12mm。 0028 自搅拌容器 1 使用食品安全的材料、 特别是耐高温材料制成。有利地, 自搅拌容器 1 的突起 7 与侧壁 5 和底壁 3 用相同的食品安全材料制成。当然, 突起 7 与侧壁 5 和底壁 3 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可用于自搅拌容器 1 的适当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 陶瓷, 聚丙烯 (PP) , 聚醚砜 (PES) , 和聚亚苯基砜 (PPSU) 。突起 7 可以在容器 1 的制造过程中一体 形成, 或者通过任何其他适当的方式固定在容器 1 的底壁 3 上。有利地, 自搅拌容器 1 通过 注塑成型、 热成型、 挤出吹塑或者其它任何已知的塑料制造工艺。
20、制成。 0029 应当理解, 图 1 中示出并详细描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并不意在 限定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形状、 数量、 尺寸以及布置方式。 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 突起的形状、 数量、 尺寸以及布置方式可以任意的, 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即可, 即 在使用者晃动或转动容器时有助于在容器内产生涡流和剪切力, 从而通过涡流和剪切力实 现咖啡粉末、 果汁粉末等饮料配料较好地溶解。例如, 图 2 至图 4 中分别示出了本发明的自 搅拌容器的突起的几种变型。 0030 图 2 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 自搅拌容器包括从底壁 3 向上延。
21、伸的三个鱼鳍状突起 17。图 2(a) 是突起的示意性立体 图, 图 2(b) 是突起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 这三个鱼鳍状突起 17 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高度, 并且均匀地布置在容器的底壁 3 上。 0031 图 3 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又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 自搅拌容器包括从底壁 3 向上延伸的四个山峰状突起 18。图 3(a) 是突起的示意性立体 说 明 书 CN 103417137 A 5 4/4 页 6 图, 图 3(b) 是突起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 3(c) 是突起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 每个山峰状 突起 18 包括位于中央的较高部分和位于较高部分两侧的两个较低。
22、部分。如图 3(b) 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 山峰状突起 18 的两个较低部分具有大致相同的高度。在这四个山峰状突起 18 中, 相对的两个山峰状突起 18 大体上关于容器的中心轴线对称。 0032 图 4 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突起的再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其中自 搅拌容器包括从底壁 3 向上延伸的六个截顶鱼鳍状突起 19。图 4 (a) 是突起的示意性立体 图, 图 4(b) 是突起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 4(c) 是突起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 如图 4(b) 所示, 这六个截顶鱼鳍状突起 19 中更靠近容器中心轴线的三个突起具有第一高度, 距离中 心轴线较远的另外三个突起具有第二。
23、高度。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 如, 在图 4 所示出的示例中, 第一高度为 20mm, 第二高度为 15mm。 0033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自搅拌容器的几个有利的实施例。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 显而易见的是,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所公开的带有突起的自搅拌容 器做出各种修改以及变型。通过考虑这里公开的本发明的说明书以及实践, 本发明的其它 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说明书以及示例应当认为仅是示例性的。 说 明 书 CN 103417137 A 6 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137 A 7 2/4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137 A 8 3/4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137 A 9 4/4 页 10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417137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