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50518A43申请公布日20140611CN103850518A21申请号201310654766722申请日20131205E04H15/4420060171申请人鹭谱达(厦门)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悦华路153号厂房七层东侧之六72发明人黄长久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代理人杨依展54发明名称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包括立柱和中杆,每相邻两立柱间设折叠架;该折叠架包括串式枢接的至少两第一剪刀架;该每一折叠架的至少两枢接处、中杆的底座和第二滑座间都设第二剪刀架。该立柱设屋檐。
2、架,该屋檐架包括角顶杆、支杆和屋檐杆,该角顶杆一端枢接在该立柱的顶座,该支杆一端枢接在该立柱的第一滑座,该支杆另一端枢接在角顶杆,使角顶杆、支杆、立柱和第一滑座构成连杆机构,该屋檐杆活动连接连杆机构且在凉篷架处于展开时能伸出立柱外。它具有如下优点增加遮阳面积;至少变部分点撑为线撑,增加篷布支撑稳定性,延长篷布使用寿命;增加凉蓬架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50518ACN103850518A1/1页21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包括至少三立柱(10)和。
3、至少一中杆(20),每立柱(10)都设一固接在顶端的顶座(11)和一滑接的第一滑座(12),该中杆(20)设一固接在底端的底座(21)和一滑接的第二滑座(22),每相邻两立柱(10)的顶座(11)和第一滑座(12)间设折叠架(30);该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至少两第一剪刀架(31),该每一折叠架(30)的至少两枢接处、中杆(20)的底座(21)和第二滑座(22)间都设至少一第二剪刀架(40),以使立柱(10)能相对中杆(20)靠拢以收折及能相对中杆(20)远离以展开;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三立柱(10)中至少有一立柱(10)设屋檐架(50),该屋檐架(50)包括一角顶杆(51)、一支杆(52)。
4、和一屋檐杆(53),该角顶杆(51)一端枢接在该立柱(10)的顶座(11),该支杆(52)一端枢接在该立柱(10)的第一滑座(12),该支杆(52)另一端枢接在角顶杆(51),使角顶杆(51)、支杆(52)、立柱(10)和第一滑座构成连杆机构,该屋檐杆(53)活动连接连杆机构且在凉篷架处于展开时能伸出立柱(10)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立柱(10)或角顶杆(51)设滑道,该屋檐杆(53)内端枢接在支杆(52),该屋檐杆能相对滑道活动使该屋檐杆外端能远离或接近滑道以实现屋檐杆展开或收折,且该凉篷架展开或收折能带动屋檐杆展开或收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屋檐架。
5、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滑道设在立柱(10)的顶座(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角顶杆(51)或立柱(10)固设定位座,该滑道设在定位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角顶杆(51)或立柱(10)枢设滑座,该滑道设在滑座。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屋檐杆具有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该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固接,该第一直段末端为上述屋檐杆内端,该第二直段末端为上述屋檐杆外端,该第二直段活动连接滑道,该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的夹角为9017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直。
6、段和第二直段的夹角处在屋檐杆位于展开时对应滑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屋檐杆(53)滑动连接角顶杆(51)且能伸出角顶杆(51)外。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屋檐杆(53)转动连接在角顶杆(51)且能通过转动使屋檐杆(53)伸出角顶杆(51)外。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特征在于该屋檐杆(53)能装拆连接在角顶杆(51)且装接后能使屋檐杆(53)伸出角顶杆(51)外。权利要求书CN103850518A1/5页3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冲顶凉。
7、篷架,例如美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US5244001,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告的CN911054464。0003请查阅图1、图2,它们分别绘示了第一种冲顶凉篷和冲顶凉篷架。冲顶凉篷包括冲顶凉篷架和篷布A,该冲顶凉篷架包括四立柱10和一中杆20,每立柱10都设一固接在顶端的顶座11和一滑接的第一滑座12,该中杆20设一固接在底端的底座21和一滑接的第二滑座22。该四立柱10包围在中杆20外,该每相邻两立柱10的顶座11和第一滑座12间设折叠架30,该每相邻两立柱是指包围方向的相邻。该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两第一剪刀架31,使整个冲顶凉篷架俯视投影成方形。该串式枢接是指第一剪刀架串式布置,第一剪刀架包括中。
8、部枢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杆,每相邻的两第一连杆上端部枢接,每相邻的两第一连杆下端部枢接,根据需要,该两第一连杆的端部可直接枢接,也可枢接在一枢接座32以实现上述的枢接,该第一连杆端部枢接在一起的位置或枢接座为枢接处,该每一折叠架30具有四个外端。该折叠架30的四个外端枢接在相邻两立柱10的顶座11和第一滑座12,该每一折叠架30具有两枢接处。该每一折叠架30的两枢接处、中杆20的底座21和第二滑座22间都枢接一第二剪刀架40。则,该四立柱10能相对中杆20靠拢以收折及能相对中杆20远离以展开。该篷布A撑靠接在中杆20顶端和四立柱的顶座11。0004请查阅图3,它们分别绘示了第二种冲顶凉篷的冲顶凉篷。
9、架。该冲顶凉篷架包括四立柱10和两中杆20,其中两面对的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三第一剪刀架31,该折叠架30具有四枢接处,另外两面对的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两第一剪刀架31,该折叠架30具有两枢接处,使整个冲顶凉篷架俯视投影成长宽比例大概为32的矩形。该一折叠架30的两枢接处、中杆20的底座21和第二滑座22间都枢接一第二剪刀架40。0005该现有的冲顶凉篷架存在有如下不足1篷布的遮阳面积小;2篷布撑接在中杆顶端和顶座,为点支撑,篷布易被撑坏。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提供了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冲顶凉篷架所存在的不足。000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8。
10、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架,包括至少三立柱(10)和至少一中杆(20),每立柱(10)都设一固接在顶端的顶座(11)和一滑接的第一滑座(12),该中杆(20)设一固接在底端的底座(21)和一滑接的第二滑座(22),每相邻两立柱(10)的顶座(11)和第一滑座(12)间设折叠架(30);该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至少两第一剪刀架(31),该每一折叠架(30)的至说明书CN103850518A2/5页4少两枢接处、中杆(20)的底座(21)和第二滑座(22)间都设至少一第二剪刀架(40),以使立柱(10)能相对中杆(20)靠拢以收折及能相对中杆(20)远离以展开;0009该至少三立柱(10)中至少有。
11、一立柱(10)设屋檐架(50),该屋檐架(50)包括一角顶杆(51)、一支杆(52)和一屋檐杆(53),该角顶杆(51)一端枢接在该立柱(10)的顶座(11),该支杆(52)一端枢接在该立柱(10)的第一滑座(12),该支杆(52)另一端枢接在角顶杆(51),使角顶杆(51)、支杆(52)、立柱(10)和第一滑座构成连杆机构,该屋檐杆(53)活动连接连杆机构且在凉篷架处于展开时能伸出立柱(10)外。0010一实施例中该立柱(10)或角顶杆(51)设滑道,该屋檐杆(53)内端枢接在支杆(52),该屋檐杆能相对滑道活动使该屋檐杆外端能远离或接近滑道以实现屋檐杆展开或收折,且该凉篷架展开或收折能带动。
12、屋檐杆展开或收折。0011一实施例中该滑道设在立柱(10)的顶座(11)。0012一实施例中该角顶杆(51)或立柱(10)固设定位座,该滑道设在定位座。0013一实施例中该角顶杆(51)或立柱(10)枢设滑座,该滑道设在滑座。0014一实施例中该屋檐杆具有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该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固接,该第一直段末端为上述屋檐杆内端,该第二直段末端为上述屋檐杆外端,该第二直段活动连接滑道,该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的夹角为90170。0015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的夹角处在屋檐杆位于展开时对应滑道。0016一实施例中该屋檐杆(53)滑动连接角顶杆(51)且能伸出角顶杆(51)外。0017一实施。
13、例中该屋檐杆(53)转动连接在角顶杆(51)且能通过转动使屋檐杆(53)伸出角顶杆(51)外。0018一实施例中该屋檐杆(53)能装拆连接在角顶杆(51)且装接后能使屋檐杆(53)伸出角顶杆(51)外。0019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0020立柱设屋檐架,屋檐架包括角顶杆、支杆和屋檐杆,角顶杆、支杆、立柱和第一滑座构成连杆机构,该屋檐杆活动连接连杆机构且在凉篷架处于展开时能伸出立柱外,因此能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缺点且产生如下技术效果A、增加遮阳面积,或与同样遮阳面积的冲顶稳固型凉篷相比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B、至少变部分点撑为线撑,增加篷布支撑稳定性,延长篷布使用寿命;C、增加。
14、凉蓬架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0021立柱或角顶杆设滑道,该屋檐杆内端枢接在支杆,该屋檐杆能相对滑道活动使该屋檐杆外端能远离或接近滑道以实现屋檐杆展开或收折,且该凉篷架展开或收折能带动屋檐杆展开或收折,收折一步到位,方便快速。附图说明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3图1绘示了背景技术的第一种冲顶凉篷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2绘示了背景技术的第一种冲顶凉篷架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3绘示了背景技术的第二种冲顶凉篷架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4绘示了实施例一的冲顶凉篷的立体示意图。0027图5绘示了实施例一的冲顶凉篷的主视示意图。说明书CN103850518A3/5页50028。
15、图6绘示了实施例一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处于展开状态。0029图7绘示了实施例一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处于半收折状态。0030图8绘示了实施例一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处于收折状态。0031图9绘示了实施例二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处于展开状态。0032图10绘示了实施例三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展开状态。0033图11绘示了实施例三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收缩状态。0034图12绘示了实施例四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展开状态。0035图13绘示了实施例四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半收折状态。0036图14绘示了实施例四的冲顶凉篷架的立。
16、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收折状态。0037图15绘示了实施例五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装接状态。0038图16绘示了实施例五的冲顶凉篷架的立体示意图,屋檐杆处于拆卸状态。具体实施方式0039实施例一0040请查阅图图4至图8,带屋檐架的冲顶凉篷,包括冲顶凉篷架和篷布A。冲顶凉篷架包括至少三立柱10和至少一中杆20,根据需要,该立柱10可为能伸缩的立柱,该至少三立柱10布置在围绕中杆20外的多边形的边角处。本实施例之中,以四立柱为例,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采用三立柱、六立柱、八立柱等。本实施例之中,以一个中杆20为例,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包括两个中杆20,如实施例二。其中,。
17、当只有一个中杆20时,则所有折叠架和中杆间都设第二剪刀架,当有两个或三个中杆20时,则每一中杆和对应该中杆的至少两折叠架的两枢接处间设第二剪刀架。0041每立柱10都设一固接在顶端的顶座11和一滑接的第一滑座12,该第一滑座12和立柱配合以使第一滑座12能锁接定位在预定高度,松释锁接即可自由滑动第一滑座12。该中杆20设一固接在底端的底座21和一滑接的第二滑座22,该第二滑座22和中杆20配合以使第二滑座22能锁接定位在预定高度,松释锁接即可自由滑动第二滑座22。0042每相邻两立柱10的顶座11和第一滑座12间设折叠架30,该相邻是指围绕方向上的相邻。该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至少两第一剪刀。
18、架31,第一剪刀架包括中部枢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杆,该串式枢接是指第一剪刀架串式布置,每相邻的两第一连杆上端部枢接,每相邻的两第一连杆下端部枢接,根据需要,该两第一连杆的端部可直接枢接,也可都枢接在枢接座32以实现上述的枢接,该第一连杆端部枢接在一起的位置或枢接座为枢接处,使得该每一折叠架30能展开或收折,每一折叠架30具有四个外端,该四个外端枢接在相邻两立柱10的顶座11和第一滑座12,以使两立柱能相远离或靠拢。本实施例之中,该折叠架30以包括两个第一剪刀架为例,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三个、四个等。本实施例之中,以包括两个第一剪刀架为例,因此具有两枢接处,如包括三个第一剪刀架则具有四个枢接。
19、处。0043该每一折叠架30的两枢接处、中杆20的底座21和第二滑座22间都设至少一第二剪刀架40,本实施例之中,第二剪刀架以一个为例,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采用两个、三个等。该第二剪刀架40四个外端分别枢接每一折叠架30的两枢接处、中杆20的底座21和第二滑座22,如至少两个第二剪刀架则串式枢接。当第一剪刀架为三个或更多个说明书CN103850518A4/5页6时,该一个中杆可连接该折叠架位于大致中间位置的两个枢接处。0044通过上述的连接,该立柱10能相对中杆20靠拢以收折及能相对中杆20远离以展开。该些结构都能采用已有公知技术的结构,如背景技术的提供的两个在先公开专利US524400。
20、1和CN911054464。0045该至少三立柱10中至少有一立柱10设屋檐架50,最好,处于多边形角落处的立柱10都设一屋檐架50。0046该屋檐架50包括一角顶杆51、一支杆52和一屋檐杆53。该角顶杆51一端枢接在该立柱10的顶座11,该支杆52一端枢接在该立柱10的第一滑座12,该支杆52另一端枢接在角顶杆51另一端,使角顶杆51、支杆52、立柱10和第一滑座构成连杆机构,该屋檐杆53活动连接连杆机构且在凉篷架处于展开时能伸出立柱10外。本实施例之中,该立柱10的顶座11设滑道13,该屋檐杆53内端枢接在支杆52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是指处两端之内的任意部分,最好是指1/43/4之间的。
21、部分,或是1/32/3之间的部分。由于该屋檐杆54内端枢接斜支杆50,因此屋檐杆54外端远离或接近滑道时屋檐杆54还能绕自身内端转动,该凉蓬架展开或收折时能带动屋檐杆54外端远离或接近滑道以带动屋檐杆展开或收折,即该凉篷架展开或收折能带动屋檐杆展开或收折。0047一优选方案中,该屋檐杆53具有第一直段531和第二直段532,该第一直段531和第二直段532固接,该第一直段531末端为上述屋檐杆内端,该第二直段末端为上述屋檐杆外端,该第二直段532活动连接滑道13,该第一直段和第二直段的夹角为90170,最好是120160,或是,140160。一方面,保证屋檐杆能相对滑动活动,能使屋檐杆处于展开。
22、时和角顶杆适配,该适配是指屋檐杆和角顶杆之间的夹角为120200,最好是175185;另一方面,收折后占用空间较小。该第一直段21和第二直段22的夹角在屋檐杆20位于展开时对应滑道13,本实施例中该对应是指该夹角处刚好处于滑道13内,夹角活动至滑道13内即表示活动到位,支撑稳定牢固可靠,无需在屋檐杆和滑道间增设定位机构。0048该滑道13包括一开口朝上的圆弧槽和一开口朝下的圆弧段,而且,最好所述圆弧槽的两开口端都向后延伸成凸耳,所述圆弧段两开口端分别固接在两凸耳,以使屋檐杆第二端远离或接近滑道时屋檐杆还能绕自身第一端转动。最好,所述圆弧段长度小于圆弧槽长度。其实,本实施例并不限于采用上述结构,。
23、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要可采用其它结构实现,例如所述滑道中空孔呈锥槽;或,所述滑道中空孔为圆柱孔,内径大于屋檐杆外径;或,所述圆弧段固接在滑槽之靠近后端的部分。本实施例之中,该滑道设在顶座,但并不以此为限,根据需要,滑道还可设在定位座,定位座固接在帐篷杆之靠近第一端的部分或者立柱之靠近顶端的部分。0049该篷布A中心撑接在中杆顶端,边角连接在角顶杆和屋檐杆之上,能增加屋檐杆外端、立柱间围成的遮阳面积,通过角顶杆和屋檐杆撑接篷布能为线撑,提高篷布使用寿命。0050实施例二0051请查阅图9,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0052该冲顶凉篷架包括两中杆20;两中杆20的第二滑座和底座间枢接至少一第三剪刀架。
24、60,根据需要,也可不设第三剪刀架;该四个折叠架中两面对的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三第一剪刀架31,该折叠架30具有四枢接处,该一中杆和两枢接处间设一第二剪说明书CN103850518A5/5页7刀架,该另一中杆和另两枢接处间设另一第二剪刀架;另外两面对的折叠架30包括串式枢接的两第一剪刀架31,该折叠架30具有两枢接处,该两枢接处和两中杆间分别设第二剪刀架。使整个冲顶凉篷架俯视投影成长宽比例大概为32的矩形。0053实施例三0054请查阅图10和图11,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屋檐杆53滑动连接角顶杆51且能伸出角顶杆51外。一优选方案中,该屋檐杆53滑动连接诶在角顶杆中空孔中以形成伸缩管。
25、,但并以此为限,根据需要,也可连接在角顶杆外侧面构成滑动连接关系。0055实施例四0056请查阅图12、图13和图14,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屋檐杆53转动连接在角顶杆51外端部之上侧面且能在一平行角顶杆51的收折状态和一和角顶杆51成180度左右的展开状态间转动,处于展开时角顶杆51靠接在角顶杆上侧面,能以此实现限位,通过转动使屋檐杆53伸出角顶杆51外。0057实施例五0058请查阅图15和图16,它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屋檐杆53能装拆连接在角顶杆51且装接后能使屋檐杆53伸出角顶杆51外。该装拆连接例如为插接,插接在角顶杆外端口处。005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
26、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说明书CN103850518A1/12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2/12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3/12页10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04/12页11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15/12页12图9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26/12页13图10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37/12页14图11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48/12页15图12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59/12页16图13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610/12页17图14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711/12页18图15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812/12页19图16说明书附图CN103850518A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