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36329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45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136848.6

申请日:

2009.04.16

公开号:

CN101550751A

公开日:

2009.10.0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4B 9/00申请日:20090416授权公告日:20110601终止日期:20150416|||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E04F13/074

主分类号:

E04F13/074

申请人:

徐建光; 徐云铮

发明人:

徐建光; 徐云铮

地址:

310056浙江省杭州市滨江高新区南环路4280号浙工大国际学院

优先权:

2008.12.29 CN 200820170826.2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关寿;周希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包括吊板、集成件及装饰板,吊板安装于建筑顶部,吊板下部与集成件固定相连,集成件支撑装饰板;集成件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发光件,发光件通过导线与电源联接,发光件下方安装透光罩壳;集成件还设有附件盒。本发明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空间,简化了顶面结构,且安装也简便。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包括吊板、集成件及装饰板,吊板固定安装于建筑顶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板的下部固定连接集成件,集成件支撑装饰板;所述的集成件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发光件,发光件通过导线与电源联接,发光件下方安装透光罩壳;所述的集成件还设有附件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附件盒处于集成件的上部,与集成件一体成型。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盒的两侧上边沿向外折弯成钩状,与吊板钩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盒的两侧外壁形成上下对应的卡槽,两集成件通过一对接片来对接时,该对接片分别插入两集成件的上下卡槽。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光罩壳为格栅罩、透明罩或方格罩。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件是荧光灯、LED、HID或REL。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荧光灯通过灯座定位于集成件的腔体内,灯座与集成件固定连接。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件搁搭、插接、螺接或采用弹簧卡接装饰板。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件上部形成卡槽,卡槽插接附件盒。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件通过一连接件与吊板固定相连。

说明书

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顶面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存在的缺点是:建筑顶面与装饰板之间存在一个较大的空间,这对有限而宝贵的建筑物空间是一个极大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建筑顶面的结构作些改进,以使其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其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空间,简化了预面结构,且安装也简便。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包括吊板、集成件及装饰板,吊板安装于建筑顶部,吊板下部与集成件固定相连,集成件支撑装饰板;集成件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发光件,发光件通过导线与电源联接,发光件下方安装透光罩壳;集成件还设有附件盒。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附件盒处于集成件的上部,与集成件一体成型。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附件盒的两侧上边沿向外折弯成钩状,与吊板钩合。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附件盒的两侧外壁形成上下对应的卡槽,两集成件通过一对接片来对接时,该对接片分别插入两集成件的上下卡槽。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透光罩壳为格栅罩、透明罩或方格罩。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发光件是荧光灯、LED、HID或REL。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荧光体通过灯座定位于集成件,灯座与集成件固定连接。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集成件搁搭、插接、螺接或采用弹簧卡接装饰板。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集成件上部形成卡槽,卡槽插接附件盒。
所述的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集成件通过一连接件与吊板固定相连。
注:HID是气体放电灯、REL是射频无极灯。
本发明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将集成件既作为发光件的支架之用,又用于支撑装饰板,使装饰板的安装位置高于传统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建筑可用空间的高度。
其次,本发明所采用的集成件还带有附件盒,该附件盒专用于容纳整流器、导线等物件,可使整流器等电子元器件免受损坏,可引导导线整齐、有序地延伸至外部电源,结构简洁、整齐有序、便于安装及维护。这样,就可以省去现有建筑中部分必备的导线管及接线盒,简化结构、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集成件的横截面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简图。
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简图。
图4为实施例三对接片的主视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右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
图7为图4的俯视图。
图8是实施例三两集成件对接的结构分解图。
图9是实施例四两集成件对接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实施例四对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五对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C向视图。
图13是实施例六的结构简图。
图14是实施例七的结构简图。
图15是实施例八的结构简图。
图16是实施例九的结构简图。
图17是实施例十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集成件1由长条形的型材制成,根据其横截面,上部由中边11及两上边17围成横截面呈矩形状的附件盒18,附件盒18内可置放导线、整流器等物件,附件盒18的上口由上盖9盖住。上边17的上端头向外弯曲呈钩状,该钩状头16与吊板3钩合,吊板3固定安装于建筑顶面。
中边11的两端向下呈弧形延伸成腹条12,两腹条12与中边11围成容纳荧光灯2的腔体,荧光灯2的两端插接灯座8,灯座8通过导线与外电源联接,导线沿附件盒18延伸到外部电源。灯座8的上部设有一对挂钩19,集成件1的中边11上相对的开有两个插孔111,挂钩4向上插入插孔111并钩住,使灯座8定位于集成件1。
腹条12的下部向外凸出一横板13,横板13用于搁搭装饰板7。两腹条12的下端向外形成钩14,两侧钩14钩合格栅罩10。
相邻集成件1间垂直搭接副龙骨15,副龙骨15也支撑装饰板7。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集成件1的下部外壁形成两横板131、132,两横板间插入装饰板7的侧边,将装饰板7固定。
集成件1的下端内壁形成一对挂钩14,两挂钩14钩合透明罩10。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4-7所示,对接片4由金属制成,其左右两部分别形成凸起式定位部41、42,两定位部41、42的主视方向呈矩形。沿矩形对接片的长边43、44方向,定位部42由内而外呈向下斜坡状;又根据对接片4的纵向截面,两定位部41、42都呈>形。
如图8所示,集成件1的对接端部两侧各形成上下对应的两条滑槽45A、45B,对接端部开有定位孔46,该定位孔46位于两滑槽45A、45B之间,定位孔的形状、大小与对接片的凸起式定位部相适配。
当两集成件对接时,采用两片对接片,参考图8,对接片4的上下两长边43、44分别插入两集成件相对应的上下滑槽中,对接片4的定位部41嵌入集成件1的定位孔46,定位部42陷入另一集成件的定位孔,两定位孔的最接近边沿间的距离与两定位部的最接近边沿间的距离相等,这样,两集成件便准确、牢固的对接,操作简便。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如图9-10所示,集成件1的对接端部两侧分别形成上下对应的滑槽55A、55B,对接端部还开有定位孔56,该定位孔56位于两滑槽55A、55B之间。对接片5是金属片,其左右两部分别形成可折式定位部53。
如图9所示,两集成件1对接时,对接片5的上下两边51、52分别插入集成件的上下滑槽55A、55B中,对接片5的定位部53对应于集成件1的定位孔53,然后用力按压两定位部53,使其折入定位孔53后与边沿相顶触,从而两集成件1便准确对接。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五:如图11、12所示,对接片6的左右两部分别冲去一通孔64,并形成定位部63,该定位部的端头65凸出于对接片6的整侧面。集成件的结构与实施例四相同。当两集成件对接时,沿集成件的滑槽推动对接片,直至对接片的定位部的端头65卡入集成件对接端部的定位孔63中与边沿相顶触,便将两集成件对接。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四相同。
实施例六:如图13所示,装饰板7的侧边向上呈直角折弯,该侧边通过弹簧片20固定于集成件1的外壁,弹簧片20的上端勾固于附件盒18内。
集成件1的下部插装方格罩10。
上盖19的横截面大致呈下凹状,其下口的宽度与附件盒18的宽度相适配。上盖19的两侧边下部向外凸出,上盖19插入附件盒18的上口后,由两侧的凸出部挡住。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二相同。
实施例七:如图14所示,两腹条12的下端向外形成钩14,两侧钩14钩合格栅罩10。
上盖19的横截面大致呈∏形,向下凸的两边较短,两者间的宽度与附件盒18的宽度相适配,上盖19插入附件盒18的上口。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六相同。
实施例八:如图15所示,集成件1的上部形成一竖板80,竖板80的上端头与吊板3固定钩合。竖板80的两侧分别形成上下对应的滑槽801、802。附件盒18及导线盒28的两侧边向外折成钩状头,并分别插入竖板80的两侧上下对应的滑槽,附件盒18可容纳电子元器件181,导线盒28内可容纳导线282。
发光件2采用LED或HID。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九:如图16所示,吊板13的下部形成一对挂钩,这对挂钩与主龙骨22固定钩合。
集成件1上部的滑槽插接一连接件25,该连接件25钩固于主龙骨22之上。
集成件1上部的附件盒18的上口插接上盖9,附件盒18内可容纳电子元器件181、导线282。
装饰板7的侧边搁搭于横板13之上,两者的接触处垫入腻子24;装饰板7的下表面涂覆涂料23。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十:如图17所示,集成件1的两侧腹条12向外凸出形成横板132及处于横板132上方的挂钩131,以腹条12为起点,挂钩131的横向段与横板132相平行且两者间留有空隙,后挂钩131的横向段向上折弯90度,折弯段的端头向内折成钩状,两侧的钩状头与吊板3下部的挂钩固定钩合。装饰板7插入横板132与挂钩131的横向段之间的空隙内。
两挂钩131的钩状头间还扣接上盖9,由上盖9、两挂钩131及中边11、部分腹条12围构而成一附件盒18,附件盒18用于容纳电子元器件、导线等物件。
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如透光罩壳采用格栅罩、透明罩或方格罩的任一种,发光件采用荧光灯、LED、HID或REL的任一种,集成件与装饰板间采用搁搭、插接、螺接或采用弹簧卡接的任一种,以及,任一种集成件与附件盒的配合关系,任一种附件盒及盖子的形状,等等,上述技术特征的任意组合,或者任何对本发明的变型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顶面的装饰结构,包括吊板、集成件及装饰板,吊板安装于建筑顶部,吊板下部与集成件固定相连,集成件支撑装饰板;集成件形成腔体,腔体内安装发光件,发光件通过导线与电源联接,发光件下方安装透光罩壳;集成件还设有附件盒。本发明提高了建筑的使用空间,简化了顶面结构,且安装也简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