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效的繁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效的繁殖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116108.1 (22)申请日 2015.03.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6862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6.10 (73)专利权人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地址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 国家农业科技园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 物研究所基地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裴咏萍 (51)Int.Cl. A01G 17/00。
2、(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4285690 A,2015.01.21,全文. CN 104082082 A,2014.10.08,全文. CN 102668774 A,2012.09.19,全文. CN 1481669 A,2004.03.17,全文. 吴文龙等.薄壳山核桃的引种栽培. 江苏林 业科技 .2003, (第01期),第11-13页. 刘梦华等.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及其研究概 述. 江苏林业科技 .2009, (第02期),第52-54 页. 梁文德等.核桃根接试验. 河南林业科技 .1988, (第2期),第39页. 陈雷等.美国薄壳山核桃良种快繁育苗技 术. 。
3、安徽农学通报 .2013,第19卷(第12期),第 57-58页. 审查员 曹阳 (54)发明名称 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效的繁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特种经济林果薄壳山核桃的高 效繁殖方法。 通过优选薄壳山核桃种子、 经层积、 播种、 幼苗抚育、 秋季芽接、 第二年春季挖苗、 根 部截分、 芽苗移栽、 粗根嫁接与定植、 细根育苗与 抚育、 以及再嫁接等过程, 每100粒薄壳山核桃种 子, 当年可以培育8590株芽接苗; 第2年可以培 育4050株切接苗和4050株芽接苗, 100株左右 的实生苗 (根插苗) ; 第3年可以再培育出100株左 右的芽接苗。 为薄壳山核桃提供一种繁殖系数 高、。
4、 易于掌握, 成分低廉的繁殖方法, 实现了培育 出的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健壮, 根系发达, 移栽 成活率高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4686274 B 2017.04.26 CN 104686274 B 1.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效的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优选薄壳山核桃种 子、 经层积处理、 播种、 幼苗抚育、 秋季芽接、 第二年春季挖苗、 根部截分、 芽苗移栽、 粗根嫁 接与定植、 细根育苗与抚育、 以及第三年再嫁接; 所述播种前先进行播种地准备:(1) 深翻冻土: 在12月中下旬对播种地进行深翻, 翻地 深度在3040 cm, 1月下旬2月初再翻地1次;(。
5、2) 施足底肥: 第1次翻地时在播种地表面施纯 有机肥23 kg/m2和菜籽饼0.51.0 kg/m2, 通过2次翻地尽量与土混合均匀;(3) 整地做畦: 2 月下旬3月上中旬按照畦宽1.01.2 m, 畦沟宽3035 cm、 深1520 cm进行整地做畦, 要求 畦面平整, 畦土疏松无大土块; 所述第二年春季挖苗、 根部截分的具体过程为: 第二年春季挖苗, 要求将苗木地下部根 全部挖出, 不能损伤; 然后将地下部根剪截成三段: 上段根包括地上部芽苗, 其中根长15 cm; 中段根长1520 cm; 下段根长1520 cm; 所述芽苗移栽过程为: 将包括地上部芽苗的上段根, 其根部经适当处理后。
6、, 按照行距30 35 cm、 株距2025 cm进行定植, 并精心抚育; 所述粗根嫁接与定植的过程为: 用中段1520 cm较粗的根进行 “掘接” , 由专业人员进 行, 采用切接方法, 接好后按照行距3035 cm、 株距2025 cm进行定植, 并精心抚育; 所述细根育苗与抚育、 第三年再嫁接的过程为: 取下段1520 cm较细的根, 进行埋根育 苗, 埋根深度68 cm, 行距3035 cm, 株距2025 cm, 精心抚育, 到下年秋季进行芽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壳山核桃种子选用当年采收、 果实饱满的种子, 果重4 g以上, 无病虫害和破碎的种。
7、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积处理为12月下旬1月上旬对 种子进行湿沙藏处理, 干燥的种子需浸泡24 h左右, 湿沙与种子的体积比为45:1, 沙藏时 间23个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秋季芽接为在播种当年的8月中 旬9月上旬进行, 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剪取生长充实、 腋芽饱满的枝条, 由专业嫁接 人员在幼苗基部进行贴皮芽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繁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播种出苗率95%左右, 当年苗高40 50 cm, 地茎粗0.81.2 cm, 地下根长4555 cm, 上、 中、 下段根粗度分别为1.01。
8、.2 cm、 1.2 1.6 cm、 0.50.6 cm, 秋季芽接成活率8590%, 移栽成活率95%以上, 中段粗根切接成活率 4050%, 移栽后没有嫁接成活的苗木当年发出较好的枝条, 秋季可以继续芽接, 下段细根育 苗成苗率超过100%, 第2年秋季芽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686274 B 2 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效的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经济林木繁殖的技术领域, 具体为特种经济林果薄壳山核桃的高效繁 殖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薄壳山核桃 (Carya illinoensis) 又名美国山核桃、 长山核桃, 属胡桃科山核桃属 植物, 原。
9、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 薄壳山核桃坚果果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及抗氧化剂, 具预 防冠心病及抗衰老作用; 其木材为质地优良的硬阔叶材; 其树形挺拔、 树冠优美, 是优良的 园林绿化树种,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市场前景广阔。 薄壳山核桃引入中 国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但直至目前, 仍未形成产业化生产, 其中主要的技术原因之一是苗 木的繁殖技术未得到根本突破, 育苗周期长, 繁殖效率低, 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严重限制 了薄壳山核桃生产的产业化推广。 0003 薄壳山核桃具有深根性, 不易发侧根的特点, 传统大田育苗方式培育出的裸根苗 侧根少, 移栽成活率低。 目前采用容器育苗的技。
10、术也逐渐成熟, 并应用于市场生产, 也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但该方法育苗成本高, 操作难度大, 培育出的苗木质量虽好, 但价格较高。 另 外, 每粒种子 (果实) 最多只能繁殖1株苗木, 繁殖效率不够高。 0004 本薄壳山核桃育苗方法, 克服了传统大田育苗的缺点, 吸收了容器育苗的优点, 重 点是利用了薄壳山核桃1年生幼苗具有地下部生长 (主根) 远大于地上部 (主茎) 以及幼根具 有非常好的繁殖能力的特点, 结合现有的嫁接技术, 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的繁殖系数, 在3年 内做到每粒种子 (果实) 可以培育3株苗左右的优良种苗 (即嫁接苗) , 大大提高了薄壳山核 桃的繁殖效率。 且培育出的苗木。
11、具有较多的侧根, 利于提高苗木移栽的成活率。 0005 本发明突破传统的、 以及现有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技术, 且该方法易于掌握, 繁殖效 率高, 根系发达, 苗木健壮, 移栽成活率高, 可以为薄壳山核桃优良种在我国的推广提供保 证。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薄壳山核桃繁殖效率低; 传统培育的苗木无 侧根, 移栽成活率低; 盆栽育苗成本高等问题, 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繁殖系数、 易于掌握, 成分 低廉的薄壳山核桃繁殖方法, 实现培育出的薄壳山核桃苗木生长健壮, 根系发达, 移栽成活 率高等目的。 0007 具体内容: 0008 1、 种子的准备。 选用当年采收、 果实饱满。
12、的种子, 重4 g以上, 剔除病虫害、 破碎的 种子。 12月下旬1月上旬对种子进行湿沙藏 (及层积) 处理, 干燥的种子需浸泡24 h左右, 湿 沙: 种子=45:1 (体积比) , 沙藏时间23个月。 0009 2、 播种地准备。(1) 深翻冻土: 在12月中下旬对播种地进行深翻, 翻地深度在3040 cm, 1月下旬2月初再翻地1次;(2) 施足底肥: 第1次翻地时在播种地表面施纯有机肥或优质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686274 B 3 农家肥 (干) 23 kg/m2和菜籽饼0.51.0 kg/m2, 通过2次翻地尽量与土混合均匀;(3) 整地做 畦: 2月下旬3月上。
13、中旬按照畦宽1.01.2 m, 畦沟宽3035 cm、 深1520 cm进行整地做畦, 要求畦面平整, 畦土疏松无大土块。 0010 3、 播种。 在畦面上开沟播种, 时间在2月中旬3月下旬, 播种深度68 cm, 行距30 35 cm, 株距2025 cm, 即1315粒/m2。 播种后需在畦面上铺一层稻草或粉碎的树枝、 树皮 等, 厚度24 cm, 然后浇足水分。 0011 4、 幼苗抚育。 对出土幼苗需精细管理, 定时中耕除草, 遇干旱及时灌溉, 在68月份 进行催肥。 以腐熟的农家肥或呕制的饼肥最好, 根据苗木长势进行催肥24次, 每次间隔7 15天。 57月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
14、即连续3次茎基部涂抹GA3溶液, 浓度500700 mgL -1, 每次间隔15天左右, 促进植株茎基部增粗。 0012 5、 秋季芽接。 在8月中旬9月上旬进行, 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剪取生长充实、 腋芽饱满的枝条, 由专业嫁接人员在幼苗基部 (距离地面5cm左右) 进行贴皮芽接。 0013 6、 春季挖苗与根部截分。 第2年春季 (3月底4月初) 挖苗, 要求将苗木地下部根全部 挖出, 并不能损伤。 然后将地下部根剪截成三段, 第1段 (即上段) 包括地上部芽苗, 其中根长 15 cm左右, 第2段 (即中段) 根长1520 cm, 第3段 (即下段) 根长15 cm左右。 0014。
15、 7、 芽苗移栽、 粗根嫁接定植与细根育苗。(1) 芽苗移栽: 即上段根长15 cm左右的芽 苗, 其根部经适当处理 (浸水、 浸泥浆或生根剂处理) 后, 按照行距3035 cm、 株距2025 cm 进行定植, 并精心抚育。(2) 粗根嫁接定植: 即用中段1520 cm较粗的根进行 “掘接” , 由专业 人员进行, 通常采用切接方法。 接好后同样按照行距3035 cm、 株距2025 cm进行定植, 并 精心抚育。(3) 细根育苗: 即下段1520 cm较细的根, 进行埋根育苗。 埋根深度深度68 cm, 行距3035 cm, 株距2025 cm, 其他措施同播种育苗。 0015 8、 苗木。
16、繁殖的结果。 出苗率95%左右, 当年苗高4050 cm, 地茎粗0.81.2 cm, 地下 根长4555 cm, 上、 中、 下段根粗度分别为1.01.2 cm、 1.21.6 cm、 0.50.6 cm。 秋季芽接 成活率8590%, 移栽成活率95%以上, 中段粗根切接成活率4050%, 移栽后没有嫁接成活的 苗木当年发出较好的枝条, 秋季可以继续芽接, 下段细根育苗成苗率可以超过100%, 为了培 养壮苗, 每个细根只需留一个枝条, 第2年即可芽接。 001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优选薄壳山核桃种子、 经层积、 播种、 幼苗抚育、 秋季芽接、 第 二年春季挖苗、 根部截分、 芽苗移栽、 。
17、粗根嫁接与定植、 细根育苗与抚育、 以及再嫁接等过 程, 每100粒薄壳山核桃种子, 当年可以培育8590株芽接苗; 第2年可以培育4050株切接苗 和4050株芽接苗, 100株左右的实生苗 (根插苗) ; 第3年可以再培育出100株左右的芽接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但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对本发明 不构成任何限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 而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内。 0018 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薄壳山核桃种子为优良实生单株薄壳山核桃成年。
18、树上采收, 用于嫁接的薄壳山核桃良种为马罕 (Mahan) 品种, 嫁接者都是专业人员。 0019 实施例一: 薄壳山核桃优质种子的出苗率与地上、 地下部的生长量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686274 B 4 0020 1、 种子的采集与处理 0021 薄壳山核桃果实 (种子) 在每年的1011月成熟, 需要采收完全成熟的果实, 一般外 果皮开裂即表示果实成熟, 可以采收。 采收的果实最好在阴凉、 通风、 干燥的地方阴干, 也可 以在阳光下晒13日, 但不能在水泥地中暴晒。 果实干燥后需放在阴凉干燥处存放, 到当年 12月中下旬1月上旬对果实进行湿沙藏 (层积) 处理, 时间6。
19、090天。 沙藏时需将干燥的种子 浸泡1天。 用于试验的种子需进行粒选, 剔除病虫害、 破碎和较小的种子 (小于4 g的) 。 0022 、 播种地的准备 0023 深翻冻土: 即在12月中下旬对播种地进行深翻, 翻地深度在40 cm以上, 1月下旬再 翻地1次。 0024 施足底肥: 第1次翻地时在播种地表面施纯有机肥或优质农家肥 (干) 2kg/m2和菜 籽饼1.0 kg/m2, 通过2次翻地尽量与土混合均匀。 0025 整地做畦: 3月上旬按照畦宽1.0 m, 畦沟宽35 cm、 深20 cm进行整地做畦, 要求畦 面平整, 畦土疏松无大土块。 0026 、 播种与幼苗抚育 0027 播。
20、种: 3月中旬在畦面上开沟播种, 时间在, 播种深度56 cm, 行距3035 cm, 株距 2025 cm, 即1315粒/m2。 播种后在畦面上铺一层粉碎的树枝, 厚度23cm, 然后浇足水分。 0028 幼苗抚育: 对出土幼苗需精细管理, 定时中耕除草, 遇干旱及时灌溉, 在67月份进 行催肥。 用呕制的饼肥、 每次用量40 g/m2, 催肥2次, 每次间隔10天。 0029 生长素处理: 6月下旬7月下旬, 用600 mgL-1的GA3涂抹植株基本3次, 每次间隔 15天。 0030 、 春季起苗与根部截分 0031 第2年春季 (3月底4月初) 挖苗, 要求将苗木地下部根全部挖出, 。
21、并不能损伤。 然后 将地下部根剪截成三段, 第1段 (即上段) 包括地上部芽苗, 其中根长15 cm左右, 第2段 (即中 段) 根长1520 cm, 第3段 (即下段) 根长15 cm左右。 0032 薄壳山核桃种子通过以上措施, 获得了高出苗率, 且苗木生长良好, 地径较粗, 利 于芽接; 主根长而粗壮, 利于分段繁殖。 出苗率和地上部、 地下部生长量见表1。 0033 表1 出苗率和1年生苗木的生长量 0034 0035 注: 出苗率为3次重复的数据, 生长量为随机调查30个的数据, 3个根段粗度为根段 中部的测量值。 0036 实施例二: 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与细根育苗 0037 1、 。
22、芽接育苗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686274 B 5 0038 8月中旬进行, 苗木为当年播种苗, 苗木地茎粗度在0.8cm以上, 由3个嫁接专业人 员进行, 采用贴皮芽接, 每个嫁接人员嫁接150160株, 平均嫁接成活率达到86.09% (见表 2) 。 0039 、 根接育苗 0040 3月中旬将上一年播种苗挖出, 将根部剪截成3段, 其中中部根最粗壮 (见表1) , 利 用中段根进行嫁接, 同样由3为专业人员进行, 采用切接方法, 平均嫁接成活率为49.03% (见 表2) 。 另外, 没有嫁接成活的中段根, 当年都萌发出了新的植株, 秋季通过芽接, 基本都培育 出了芽接苗。 0041 、 细根育苗 0042 3月中旬挖出的苗, 剪截出的下段根最细长, 通过埋根进行育苗, 几乎每个根都萌 发出12个枝条, 为了培育壮苗, 一般每个根留一个枝条, 其它长出的枝条去除。 由表2可见, 出苗率超过了100%。 细根萌发的苗木较细弱, 当年不能芽接, 要到第二年秋季方可芽接成 苗。 0043 表2 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与细根育苗统计表 0044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686274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