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735940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7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22169.5

申请日:

20170407

公开号:

CN106922645A

公开日:

201707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23/14

主分类号:

A01M23/14

申请人:

王道林

发明人:

王道林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滨江路四段11号16号楼1单元2701号

优先权:

CN201710222169A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任远高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属于公共卫生和防疫技术领域,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异形跷跷板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捕鼠区和储鼠区,异形跷跷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所述盒体的开口即进鼠通道与诱捕仓上半部相通;进鼠通道与诱捕仓之间设有空间转换挡板,所述诱捕仓对应的异形跷跷板受到压力时向下转动,进鼠通道与诱捕仓之间的通道被空间转换挡板阻断,转换成诱捕仓仓口下半部与储鼠区之间连通,诱捕仓对应的异形跷跷板向下端呈倾斜坡面,老鼠被迫进入储鼠区,当异形跷跷板压力解除后自动复位,捕鼠器再次进入待捕状态,循环可形成连续捕鼠,解决了现有的捕鼠器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捕捉效率不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至少设有一个诱饵仓,且盒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所述异形跷跷板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捕鼠区和储鼠区,盒体开口的一端设有与捕鼠区相通的进鼠通道且进鼠通道的端口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所述异形跷跷板靠近进鼠通道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朝受力的方向与空间转换挡板形成相向转动,使捕鼠区与储鼠区相互连通,当异形跷跷板的压力解除时,异形跷跷板可通过复位装置自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的转动轴线一侧的诱捕仓、与诱捕仓相对应的第一诱饵仓,所述诱捕仓靠近空间转换挡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口,诱捕仓口与进鼠通道相通;所述诱捕仓靠近第一诱饵仓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诱饵仓相对应的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与异形跷跷板的中部相转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仓的底部边缘设有防回围板,诱捕仓口的上部设有防逃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靠近诱捕仓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灵敏度检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鼠通道包括倾斜设置在盒体内侧壁上的载鼠板,所述载鼠板与盒体的内壁形成所述进鼠通道且载鼠板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相连接;所述载鼠板与空间转换挡板之间设有第二诱饵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上的配重块和用于限制异形跷跷板转动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空间转换挡板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两侧的承载板和限位挡板,所述承载板位于储鼠区内且与异形跷跷板的配重块所在一侧相匹配,限位挡板位于捕鼠区内且与空间转换挡板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鼠区设有取鼠口,取鼠口配设有可启闭的取鼠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锁止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共卫生和防疫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一种对人类有害的动物,它的活动范围很广,在野外,它会糟蹋粮食,在室内,它会咬家具衣服之类实物,更危险的是它还要传染病菌,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所以,它是我们必须要消灭的“四害”之一。由于老鼠的繁殖速度很快,有的地方已出现“鼠灾”。针对老鼠的危害,人们想出了各种灭鼠的办法,如药物防治,机械防治,目前在市面上的捕鼠器也很多,有的效果也很好,其缺点是有的捕鼠器会对人畜造成伤害、捕捉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以达到简化捕鼠器结构、提高捕捉效率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捕鼠器的结构复杂、老鼠捕捉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内至少设有一个诱饵仓,且盒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所述异形跷跷板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捕鼠区和储鼠区,盒体开口的一端设有与捕鼠区相通的进鼠通道且进鼠通道的端口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所述异形跷跷板靠近进鼠通道的一端受到压力时,朝受力的方向与空间转换挡板形成相向转动,使捕鼠区与储鼠区相互连通,当异形跷跷板的压力解除时,异形跷跷板可通过复位装置自动复位。

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的转动轴线一侧的诱捕仓、与诱捕仓相对应的第一诱饵仓,所述诱捕仓靠近空间转换挡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口,诱捕仓口与进鼠通道相通;所述诱捕仓靠近第一诱饵仓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诱饵仓相对应的通风孔。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与异形跷跷板的中部相转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仓的底部边缘设有防回围板,诱捕仓口的上部设有防逃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靠近诱捕仓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灵敏度检查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鼠通道包括倾斜设置在盒体内侧壁上的载鼠板,所述载鼠板与盒体的内壁形成所述进鼠通道且载鼠板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相连接;所述载鼠板与空间转换挡板之间设有第二诱饵仓。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上的配重块和用于限制异形跷跷板转动位置的限位装置,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空间转换挡板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两侧的承载板和限位挡板,所述承载板位于储鼠区内且与异形跷跷板的配重块所在一侧相匹配,限位挡板位于捕鼠区内且与空间转换挡板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储鼠区设有取鼠口,取鼠口配设有可启闭的取鼠门板。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锁止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捕鼠区和储鼠区设置于一个盒体内,整体结构简单,异形跷跷板的特殊设置使老鼠进入诱捕仓后在老鼠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使捕鼠区和储鼠区相互连通,老鼠被迫进入到储鼠区后,异形跷跷板随即自动复位,使捕鼠区和储鼠区相互隔离,实现对老鼠的关闭并继续保持捕鼠状态;从而有效的将现有普通连续捕鼠器中的机关触发、捕鼠仓门关闭、储鼠仓门打开、储鼠仓门关闭以及复位装置等功能的设置,简化至由异形跷跷板和空间转换挡板的配合便能自动实现,且整个捕捉过程的功能循环更具连惯性,瞬间即可完成;因此本捕鼠器节省了许多空间和机关的设置,构思巧妙,使用的捕捉效率和性价比更高;

2、空间转换挡板的设置迫使老鼠的身体重心迅速从空间转换挡板上端移动到诱捕仓;承载板的设置防止储鼠区内部已捕捉的老鼠对捕鼠区异形跷跷板工作的干扰;防回围板的设置防止储鼠区内部已捕捉的老鼠攀爬回到诱捕仓;防逃挡板的设置防止已捕捉的老鼠从诱捕仓攀爬到进鼠通道逃跑,提高了该捕鼠器对老鼠捕捉的可靠性;

3、操作者欲对已捕捉的老鼠取出进行处理时,可锁紧锁止销,通过开启取鼠门板即可对已捕捉的老鼠进行取出处理;反之,拧出锁止销,关闭取鼠门板即可进入捕鼠状态,提高了捕鼠器的操作便捷度;

4、本发明采用纯机械原理,不用电;捕捉活鼠,不血腥;对人和其他动物无伤害,保证了节能、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初始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捕捉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异形跷跷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异形跷跷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为配重块,2为通风孔,3为诱捕仓,4为防逃挡板,5为限位挡板,6为诱捕仓口,7为异形跷跷板,8为锁止销,9为第一诱饵仓,10为灵敏度检查孔,11为盒体,12为进鼠孔,13为载鼠板一段,14为进鼠通道,15为第二诱饵仓,16为载鼠板二段,17为空间转换挡板,18为转轴,19为储鼠区,20为承载板,21为取鼠口,22为插槽,23为抽板,24为储鼠区入口,25为防回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文字的目的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11,盒体11内至少设有一个诱饵仓,诱饵仓内放置用于诱惑老鼠的食物,所述盒体11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7,异形跷跷板7将盒体11的内部分隔成储鼠区19和捕鼠区,盒体11开口的一端设有与捕鼠区相通的进鼠通道14且进鼠通道14的端口设有与异形跷跷板7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17,即当异形跷跷板7靠近进鼠通道14端口的一侧受到压力的时候,异形跷跷板7朝偏离空间转换挡板17的方向转动,异形跷跷板7即呈较大角度的向下倾斜坡面,使异形跷跷板7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17的下端部之间出现间隙,形成储鼠区19的入口,使储鼠区19和捕鼠区相互连通,老鼠被迫进入储鼠区19,当异形跷跷板7的压力解除时,异形跷跷板7配设有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可使异形跷跷板7恢复到初始位置,将储鼠区19和捕鼠区相互隔开,老鼠被关闭,捕鼠器再次进入待捕状态。

作为优选的方式,还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轴线一侧的诱捕仓3、与诱捕仓3相对应的第一诱饵仓9,所述诱捕仓3靠近挡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口6,诱捕仓口6与进鼠通道14相通,可将诱捕仓口6所在端面与空间转换挡板17呈倾斜夹角设置,防止诱捕仓3跟随异形跷跷板7转动时与空间转换挡板17发生干涉,也可将诱捕仓口6所在端面和空间转换挡板17设置为相匹配的弧形面,当诱捕仓3跟随异形跷跷板7转动时不会发生干涉;所述诱捕仓3靠近第一诱饵仓9的侧壁设有与第一诱饵仓9相对应的通风孔2,便于第一诱饵仓9的食物气味进入到诱捕仓3内。

一方面,诱捕仓3底部边缘设有防回围板25,防回围板25位于诱捕仓3底部的边缘,当老鼠掉入到储鼠区19的内部时,防止老鼠的爪子通过诱捕仓3底部与盒体11内侧之间的间隙,抓住诱捕仓3底部的边缘,从而使异形跷跷板7向下转动导致诱捕仓3下口与空间转换挡板17下端口之间打开间隙,导致储鼠区19的老鼠回逃至诱捕仓3;另一方面,诱捕仓口6的上部设有防逃挡板4,当老鼠处在诱捕仓3的内部时,防逃挡板4与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17壁面上端形成贴合,从而防止老鼠爪子抓住空间转换挡板17上口然后攀爬从进鼠口逃脱。

所述盒体11靠近诱捕仓3顶板的一侧开设有灵敏度检查孔10,通过灵敏度检查孔10可检查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是否灵活,以保证捕鼠效果。

所述的进鼠通道14包括倾斜设置在盒体11内侧壁上的载鼠板一段13和载鼠板二段16,所述载鼠板二段16与盒体11的内壁形成所述进鼠通道14且载鼠板一段13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17相连接;所述载鼠板二段16与空间转换挡板17之间设有第二诱饵仓15。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7上的配重块1和用于控制异形跷跷板7转动的限位装置,配重块1与所述进鼠孔12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7转动轴线的两侧,当老鼠从进鼠孔12进入到异形跷跷板7的诱捕仓3踏板上时,异形跷跷板7在老鼠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异形跷跷板7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17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老鼠便会被迫从储鼠区入口24进入到储鼠区19,此时异形跷跷板7在配重块1的作用下复位,将储鼠区19与捕鼠区隔离。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7转动轴线两侧的承载板20和限位挡板5,所述承载板20位于储鼠区19内且与异形跷跷板7相匹配,承载板20位于异形跷跷板7的下方,一方面可以对异形跷跷板7起到承载和限位作用,另一方面可分隔捕鼠区和储鼠区19,限位挡板5设置在诱捕仓口6上端,限位装置限制异形跷跷板7在捕鼠区内的转动角度和位置,并在配重块1的作用下复位;作为优选的方式,承载板20和限位挡板5与所述进鼠孔12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7转动轴线的两侧,还包括位于盒体11侧壁上的锁止销8,锁止销8为可拆卸的结构,当锁止销8插入盒体11的内部时,可限制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反之,拧出盒体11内部时,捕鼠器便可正常工作。

所述盒体11的内部设有转轴18,转轴18与异形跷跷板7的中部相转动设置,保证异形跷跷板7在盒体11内部转动。

述储鼠区19设有取鼠口21,取鼠口21配设有可启闭的取鼠门板;作为优选的方式一,将取鼠口21的开口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槽22,即在取鼠口21所在的侧壁设置卡柱,卡住与盒体11形成插槽22,插槽22内滑动设置有抽板23(即为取鼠门板),抽板23的端部设有凸起,便于操作者拉动抽板23;作为优选的方式二,将取鼠门板的一端与盒体11的外壁铰接连接,且盒体11上还设有与取鼠门板另一端相对应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可将取鼠门板锁紧以防止老鼠逃跑,反之,也可松开取鼠门板以取出已捕捉老鼠。

所述盒体11的侧壁上设有与异形跷跷板7相对应的锁止销8,盒体11的侧壁开设有与锁止销8相匹配的通孔,锁止销8插入到通孔内且锁止销8的端部位于异形跷跷板7设有配重块1的一侧上方,用于锁止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操作者拧出锁止销8,捕鼠器即处于工作状态,老鼠通过载鼠板从进鼠孔12进入到诱捕仓3内,诱捕仓3受老鼠自身重力作用跟随异形跷跷板7绕转轴转动,诱捕仓口6与空间转换挡板7间为一定间隙贴合关系,此时诱捕仓口6的上方被空间转换挡板7封闭,诱捕仓口6的下方与储鼠区19连通形成储鼠区入口24,老鼠被迫从储鼠区入口24进入到储鼠区19内,此时异形跷跷板7在配重块1的作用下复位,且异形跷跷板7在承载板20和防回围板25的保护下,不会因为储鼠区19内已被捕老鼠的撞击和攀爬发生转动,从而将老鼠关闭在储鼠区,并保持继续捕鼠状态;操作者通过开启取鼠门板取出老鼠,做后一步的处理。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22169.5 (22)申请日 2017.04.07 (71)申请人 王道林 地址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滨江路 四段11号16号楼1单元2701号 (72)发明人 王道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51224 代理人 任远高 (51)Int.Cl. A01M 23/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 器, 属于公共卫生和防疫技术领域, 包括。

2、一端开 口的盒体, 盒体的内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 异形 跷跷板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捕鼠区和储鼠区, 异 形跷跷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 所述盒体的开口即 进鼠通道与诱捕仓上半部相通; 进鼠通道与诱捕 仓之间设有空间转换挡板, 所述诱捕仓对应的异 形跷跷板受到压力时向下转动, 进鼠通道与诱捕 仓之间的通道被空间转换挡板阻断, 转换成诱捕 仓仓口下半部与储鼠区之间连通, 诱捕仓对应的 异形跷跷板向下端呈倾斜坡面, 老鼠被迫进入储 鼠区, 当异形跷跷板压力解除后自动复位, 捕鼠 器再次进入待捕状态, 循环可形成连续捕鼠, 解 决了现有的捕鼠器结构复杂、 使用不方便、 捕捉 效率不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3、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6922645 A 2017.07.07 CN 106922645 A 1.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 所述盒体内至少 设有一个诱饵仓, 且盒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 所述异形跷跷板将盒体的内部分 隔成捕鼠区和储鼠区, 盒体开口的一端设有与捕鼠区相通的进鼠通道且进鼠通道的端口设 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 所述异形跷跷板靠近进鼠通道的一端受到压力 时, 朝受力的方向与空间转换挡板形成相向转动, 使捕鼠区与储鼠区相互连通, 当异形跷跷 板的压力解除时, 异形跷跷板可通过复位装置自动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异形跷跷 板的转动轴线一侧的诱捕仓、 与诱捕仓相对应的第一诱饵仓, 所述诱捕仓靠近空间转换挡 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口, 诱捕仓口与进鼠通道相通; 所述诱捕仓靠近第一诱饵仓的侧壁上 设有与第一诱饵仓相对应的通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 转轴, 转轴与异形跷跷板的中部相转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诱捕仓的底部边 缘设有防回围板, 诱捕仓口的上部设有防逃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靠。

5、近诱捕仓 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灵敏度检查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鼠通道 包括倾斜设置在盒体内侧壁上的载鼠板, 所述载鼠板与盒体的内壁形成所述进鼠通道且载 鼠板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相连接; 所述载鼠板与空间转换挡板之间设有第二诱饵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位 于异形跷跷板上的配重块和用于限制异形跷跷板转动位置的限位装置, 所述配重块与所述 空间转换挡板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装置包。

6、括位 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两侧的承载板和限位挡板, 所述承载板位于储鼠区内且与异形跷跷 板的配重块所在一侧相匹配, 限位挡板位于捕鼠区内且与空间转换挡板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鼠区设有取鼠 口, 取鼠口配设有可启闭的取鼠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的侧壁上 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锁止销。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922645 A 2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公共卫生和防疫技术领域, 具体地, 涉及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 器。。

7、 背景技术 0002 老鼠是一种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它的活动范围很广, 在野外, 它会糟蹋粮食, 在室 内, 它会咬家具衣服之类实物, 更危险的是它还要传染病菌, 严重危害人体的健康, 所以, 它 是我们必须要消灭的 “四害” 之一。 由于老鼠的繁殖速度很快, 有的地方已出现 “鼠灾” 。 针对 老鼠的危害, 人们想出了各种灭鼠的办法, 如药物防治, 机械防治, 目前在市面上的捕鼠器 也很多, 有的效果也很好, 其缺点是有的捕鼠器会对人畜造成伤害、 捕捉的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 以达到简化 捕鼠器结构、 提高捕捉效率的目的。

8、, 解决了现有的捕鼠器的结构复杂、 老鼠捕捉效率较低的 问题。 0004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 鼠器, 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 所述盒体内至少设有一个诱饵仓, 且盒体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异 形跷跷板; 所述异形跷跷板将盒体的内部分隔成捕鼠区和储鼠区, 盒体开口的一端设有与 捕鼠区相通的进鼠通道且进鼠通道的端口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 所述 异形跷跷板靠近进鼠通道的一端受到压力时, 朝受力的方向与空间转换挡板形成相向转 动, 使捕鼠区与储鼠区相互连通, 当异形跷跷板的压力解除时, 异形跷跷板可通过复位装置 自动复位。 0005 进一步。

9、地, 还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的转动轴线一侧的诱捕仓、 与诱捕仓相对应的 第一诱饵仓, 所述诱捕仓靠近空间转换挡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口, 诱捕仓口与进鼠通道相 通; 所述诱捕仓靠近第一诱饵仓的侧壁上设有与第一诱饵仓相对应的通风孔。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转轴, 转轴与异形跷跷板的中部相转动设置。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诱捕仓的底部边缘设有防回围板, 诱捕仓口的上部设有防逃挡板。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盒体靠近诱捕仓顶板的一侧开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灵敏度 检查孔。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的进鼠通道包括倾斜设置在盒体内侧壁上的载鼠板, 所述载鼠板 与盒体的内壁形成所述进。

10、鼠通道且载鼠板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相连接; 所述载鼠板与空 间转换挡板之间设有第二诱饵仓。 0010 进一步地,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上的配重块和用于限制异形跷跷板 转动位置的限位装置, 所述配重块与所述空间转换挡板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的两 侧。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转动轴线两侧的承载板和限位挡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922645 A 3 板, 所述承载板位于储鼠区内且与异形跷跷板的配重块所在一侧相匹配, 限位挡板位于捕 鼠区内且与空间转换挡板相对应。 0012 进一步地, 所述储鼠区设有取鼠口, 取鼠口配设有可启闭的取鼠门板。。

11、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异形跷跷板相对应的锁止销。 0014 相比于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5 1、 本发明将捕鼠区和储鼠区设置于一个盒体内, 整体结构简单, 异形跷跷板的特 殊设置使老鼠进入诱捕仓后在老鼠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 使捕鼠区和储鼠区相互连通, 老鼠被迫进入到储鼠区后, 异形跷跷板随即自动复位, 使捕鼠区和储鼠区相互隔离, 实现对 老鼠的关闭并继续保持捕鼠状态; 从而有效的将现有普通连续捕鼠器中的机关触发、 捕鼠 仓门关闭、 储鼠仓门打开、 储鼠仓门关闭以及复位装置等功能的设置, 简化至由异形跷跷板 和空间转换挡板的配合便能自动实现, 且整个捕。

12、捉过程的功能循环更具连惯性, 瞬间即可 完成; 因此本捕鼠器节省了许多空间和机关的设置, 构思巧妙, 使用的捕捉效率和性价比更 高; 0016 2、 空间转换挡板的设置迫使老鼠的身体重心迅速从空间转换挡板上端移动到诱 捕仓; 承载板的设置防止储鼠区内部已捕捉的老鼠对捕鼠区异形跷跷板工作的干扰; 防回 围板的设置防止储鼠区内部已捕捉的老鼠攀爬回到诱捕仓; 防逃挡板的设置防止已捕捉的 老鼠从诱捕仓攀爬到进鼠通道逃跑, 提高了该捕鼠器对老鼠捕捉的可靠性; 0017 3、 操作者欲对已捕捉的老鼠取出进行处理时, 可锁紧锁止销, 通过开启取鼠门板 即可对已捕捉的老鼠进行取出处理; 反之, 拧出锁止销, 。

13、关闭取鼠门板即可进入捕鼠状态, 提高了捕鼠器的操作便捷度; 0018 4、 本发明采用纯机械原理, 不用电; 捕捉活鼠, 不血腥; 对人和其他动物无伤害, 保 证了节能、 绿色、 环保。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初始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捕捉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异形跷跷板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式速锁速开型捕鼠器的异形跷跷板结构示意图; 0023 附图中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为配重块, 2为通风孔, 3为诱捕仓, 4为防逃挡。

14、 板, 5为限位挡板, 6为诱捕仓口, 7为异形跷跷板, 8为锁止销, 9为第一诱饵仓, 10为灵敏度检 查孔, 11为盒体, 12为进鼠孔, 13为载鼠板一段, 14为进鼠通道, 15为第二诱饵仓, 16为载鼠 板二段, 17为空间转换挡板, 18为转轴, 19为储鼠区, 20为承载板, 21为取鼠口, 22为插槽, 23 为抽板, 24为储鼠区入口, 25为防回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以下文字的目的在于说明本发 明, 而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5 如图1、 图2、 图3及图4所示, 本发明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 包括一端开口的盒体。

15、11, 盒体11内至少设有一个诱饵仓, 诱饵仓内放置用于诱惑老鼠的食物, 所述盒体11的内部转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922645 A 4 动设置有异形跷跷板7, 异形跷跷板7将盒体11的内部分隔成储鼠区19和捕鼠区, 盒体11开 口的一端设有与捕鼠区相通的进鼠通道14且进鼠通道14的端口设有与异形跷跷板7相对应 的空间转换挡板17, 即当异形跷跷板7靠近进鼠通道14端口的一侧受到压力的时候, 异形跷 跷板7朝偏离空间转换挡板17的方向转动, 异形跷跷板7即呈较大角度的向下倾斜坡面, 使 异形跷跷板7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17的下端部之间出现间隙, 形成储鼠区19的入口, 使储。

16、 鼠区19和捕鼠区相互连通, 老鼠被迫进入储鼠区19, 当异形跷跷板7的压力解除时, 异形跷 跷板7配设有复位装置; 复位装置可使异形跷跷板7恢复到初始位置, 将储鼠区19和捕鼠区 相互隔开, 老鼠被关闭, 捕鼠器再次进入待捕状态。 0026 作为优选的方式, 还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轴线一侧的诱捕仓3、 与诱捕仓3 相对应的第一诱饵仓9, 所述诱捕仓3靠近挡板的一端设有诱捕仓口6, 诱捕仓口6与进鼠通 道14相通, 可将诱捕仓口6所在端面与空间转换挡板17呈倾斜夹角设置,防止诱捕仓3跟随 异形跷跷板7转动时与空间转换挡板17发生干涉, 也可将诱捕仓口6所在端面和空间转换挡 板17设置为相。

17、匹配的弧形面, 当诱捕仓3跟随异形跷跷板7转动时不会发生干涉; 所述诱捕 仓3靠近第一诱饵仓9的侧壁设有与第一诱饵仓9相对应的通风孔2,便于第一诱饵仓9的食 物气味进入到诱捕仓3内。 0027 一方面, 诱捕仓3底部边缘设有防回围板25, 防回围板25位于诱捕仓3底部的边缘, 当老鼠掉入到储鼠区19的内部时, 防止老鼠的爪子通过诱捕仓3底部与盒体11内侧之间的 间隙, 抓住诱捕仓3底部的边缘, 从而使异形跷跷板7向下转动导致诱捕仓3下口与空间转换 挡板17下端口之间打开间隙, 导致储鼠区19的老鼠回逃至诱捕仓3; 另一方面, 诱捕仓口6的 上部设有防逃挡板4, 当老鼠处在诱捕仓3的内部时, 防。

18、逃挡板4与对应的空间转换挡板17壁 面上端形成贴合, 从而防止老鼠爪子抓住空间转换挡板17上口然后攀爬从进鼠口逃脱。 0028 所述盒体11靠近诱捕仓3顶板的一侧开设有灵敏度检查孔10, 通过灵敏度检查孔 10可检查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是否灵活, 以保证捕鼠效果。 0029 所述的进鼠通道14包括倾斜设置在盒体11内侧壁上的载鼠板一段13和载鼠板二 段16, 所述载鼠板二段16与盒体11的内壁形成所述进鼠通道14且载鼠板一段13的端部与空 间转换挡板17相连接; 所述载鼠板二段16与空间转换挡板17之间设有第二诱饵仓15。 0030 所述复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7上的配重块1和用于控制异形跷跷。

19、板7转动的 限位装置, 配重块1与所述进鼠孔12分别位于异形跷跷板7转动轴线的两侧, 当老鼠从进鼠 孔12进入到异形跷跷板7的诱捕仓3踏板上时, 异形跷跷板7在老鼠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 异形跷跷板7的端部与空间转换挡板17的端部之间产生间隙, 老鼠便会被迫从储鼠区入口 24进入到储鼠区19, 此时异形跷跷板7在配重块1的作用下复位, 将储鼠区19与捕鼠区隔离。 0031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位于异形跷跷板7转动轴线两侧的承载板20和限位挡板5, 所述 承载板20位于储鼠区19内且与异形跷跷板7相匹配, 承载板20位于异形跷跷板7的下方, 一 方面可以对异形跷跷板7起到承载和限位作用, 另一方面可。

20、分隔捕鼠区和储鼠区19, 限位挡 板5设置在诱捕仓口6上端, 限位装置限制异形跷跷板7在捕鼠区内的转动角度和位置, 并在 配重块1的作用下复位; 作为优选的方式, 承载板20和限位挡板5与所述进鼠孔12分别位于 异形跷跷板7转动轴线的两侧, 还包括位于盒体11侧壁上的锁止销8, 锁止销8为可拆卸的结 构, 当锁止销8插入盒体11的内部时, 可限制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 反之, 拧出盒体11内部时, 捕鼠器便可正常工作。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922645 A 5 0032 所述盒体11的内部设有转轴18, 转轴18与异形跷跷板7的中部相转动设置, 保证异 形跷跷板7在盒体11内。

21、部转动。 0033 述储鼠区19设有取鼠口21, 取鼠口21配设有可启闭的取鼠门板; 作为优选的方式 一, 将取鼠口21的开口两侧设有相对应的插槽22, 即在取鼠口21所在的侧壁设置卡柱, 卡住 与盒体11形成插槽22, 插槽22内滑动设置有抽板23(即为取鼠门板), 抽板23的端部设有凸 起, 便于操作者拉动抽板23; 作为优选的方式二, 将取鼠门板的一端与盒体11的外壁铰接连 接, 且盒体11上还设有与取鼠门板另一端相对应的锁紧机构, 锁紧机构可将取鼠门板锁紧 以防止老鼠逃跑, 反之, 也可松开取鼠门板以取出已捕捉老鼠。 0034 所述盒体11的侧壁上设有与异形跷跷板7相对应的锁止销8, 。

22、盒体11的侧壁开设有 与锁止销8相匹配的通孔, 锁止销8插入到通孔内且锁止销8的端部位于异形跷跷板7设有配 重块1的一侧上方, 用于锁止异形跷跷板7的转动。 003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6 操作者拧出锁止销8, 捕鼠器即处于工作状态, 老鼠通过载鼠板从进鼠孔12进入到 诱捕仓3内, 诱捕仓3受老鼠自身重力作用跟随异形跷跷板7绕转轴转动, 诱捕仓口6与空间 转换挡板7间为一定间隙贴合关系, 此时诱捕仓口6的上方被空间转换挡板7封闭, 诱捕仓口 6的下方与储鼠区19连通形成储鼠区入口24, 老鼠被迫从储鼠区入口24进入到储鼠区19内, 此时异形跷跷板7在配重块1的作用下复位, 且异形跷。

23、跷板7在承载板20和防回围板25的保 护下, 不会因为储鼠区19内已被捕老鼠的撞击和攀爬发生转动, 从而将老鼠关闭在储鼠区, 并保持继续捕鼠状态; 操作者通过开启取鼠门板取出老鼠, 做后一步的处理。 0037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轻易想到的变化 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 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922645 A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6922645 A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6922645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