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735811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50532.7

申请日:

20170314

公开号:

CN107048342A

公开日:

201708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29/281,A23L29/30,A23L7/143,A23L11/00,A23L19/10,A23L5/41,A23L7/165

主分类号:

A23L29/281,A23L29/30,A23L7/143,A23L11/00,A23L19/10,A23L5/41,A23L7/165

申请人:

钟静涛

发明人:

钟静涛

地址:

532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长沙村

优先权:

CN20171015053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靳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步骤一、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6份、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10份、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马铃薯淀粉5~10份和水80~100份;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步骤三、将第一组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步骤四、膨化干燥,得到即食人造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6份、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10份、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马铃薯淀粉5~10份和水80~100份;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淀粉3~6份和红薯粉2~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原料包括小米粉3~5份和绿豆粉3~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组原料包括木耳粉2~7份、玛咖粉2~6份和莲子粉3~10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油为玉米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6.一种即食人造米,其特征在于,所述即食人造米由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加工得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直接食用马铃薯的人群较少,而且食用方式非常特殊,马铃薯的新鲜块茎,需要脱皮,然后经过长时间煮熟才可以食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食用范围,而且其营养成分含量少,直接食用营养价值比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食用便捷,营养健康的食品。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能是,将马铃薯粉应用于制作人造米,但由于马铃薯淀粉的粘度较高、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其在人造米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现有人造米很少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而是大都以五谷杂粮为主,辅以其它的果蔬及植物为原料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另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食人造米。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6份、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10份、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马铃薯淀粉5~10份和水80~100份;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优选的是,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第一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淀粉3~6份和红薯粉2~4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第二组原料包括小米粉3~5份和绿豆粉3~5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所述第三组原料包括木耳粉2~7份、玛咖粉2~6份和莲子粉3~1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所述食用油为玉米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即食人造米,所述即食人造米由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加工得到。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高了马铃薯的食用性,不需浸泡蒸煮脱毒,食用方便,提高了马铃薯的主食化程度,改善了那些以马铃薯为干粮的人群的饮食条件;(3)原料配方合理、营养均衡、口感细腻、在蒸煮过程中易于熟化、不易发生破碎现象,此外,马铃薯果肉的营养成分丰富,本发明的即食人造米中添加了其他淀粉类组分,如碎大米粉、玉米淀粉、大豆粉,有效提高了碎大米、玉米淀粉、大豆粉等的利用率,通过复配,增加了氨基酸,维生素等,进一步提高了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本发明各种原料的选用和搭配是通过试验筛选出来的,因为马铃薯淀粉具有高粘、高膨胀系数及糊化度低的特点,在造粒过程中,需要借助各种原料的特性,进行互补,得到外形完整、耐蒸煮及营养价值均衡的产品。

食用油具有润滑的作用,适当加入润滑油,可以降低原料与机器之间的粘结程度。

明胶是一种增稠剂,可以提高淀粉颗粒之间的粘结程度,防止马铃薯在蒸煮过程中,淀粉的溢出。

食用酒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即食人造米产品的外观,因为马铃薯淀粉在制备即食人造米的过程中,颜色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影响产品的外观,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食用酒精可以提高即食人造米的洁白度。

与其他杂粮米相比较,由于马铃薯淀粉的高粘度、高膨胀系数及低糊化温度的特点,马铃薯淀粉在制备过程中,优选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特别是机筒温度和物料含水量。

本发明的即食人造米加工方法中,在干燥过程中,如果干燥温度过高,容易引起产品表面有裂纹,甚至产生碎粒的情况,如果温度过低,设备的周转期过长。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6份、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10份、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马铃薯淀粉5~10份和水80~100份;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淀粉3~6份和红薯粉2~4份。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组原料包括小米粉3~5份和绿豆粉3~5份。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组原料包括木耳粉2~7份、玛咖粉2~6份和莲子粉3~10份。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食用油为玉米油、花生油和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即食人造米,所述即食人造米由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加工得到。

实施例1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份、玉米粉10份和大豆粉1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份、山药粉15份和香蕉粉2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份、马铃薯淀粉5份和水80份;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实施例2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60份(八宝粥原料),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6份、玉米粉20份和大豆粉2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10份、山药粉20份和香蕉粉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5份、马铃薯淀粉10份和水100份;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7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8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10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12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95℃;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实施例3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4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4份、玉米粉12份、小米粉4份、绿豆粉4份、木耳粉4份、玛咖粉3份、莲子粉6份和大豆粉20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6份、山药粉16份和香蕉粉22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4份、马铃薯淀粉6份、马铃薯淀粉4份、红薯粉3份和水85份;食用油为玉米油。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5℃,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5℃,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5℃,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5℃,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5℃;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实施例4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5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份、玉米粉10份、小米粉3份、绿豆粉3份、木耳粉2份、玛咖粉2份、莲子粉3份和大豆粉1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份、山药粉15份和香蕉粉2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份、马铃薯淀粉5份、马铃薯淀粉3份、红薯粉2份和水80份;食用油为花生油。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60℃,第二级机筒温度为70℃,第三级机筒温度为8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10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90;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实施例5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55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6份、玉米粉20份、小米粉5份、绿豆粉5份、木耳粉7份、玛咖粉6份、莲子粉10份和大豆粉25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10份、山药粉20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5份、马铃薯淀粉10份、马铃薯淀粉6份、红薯粉4份和水100份;食用油为菜籽油。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65℃,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6℃,第三级机筒温度为90℃,第四级机筒温度为11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94℃;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实施例6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59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5份、玉米粉19份、小米粉4份、绿豆粉4份、木耳粉6份、玛咖粉5份、莲子粉7份和大豆粉22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8份、山药粉18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4份、马铃薯淀粉9份、马铃薯淀粉5份、红薯粉3份和水99份;食用油为玉米油。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65℃,第二级机筒温度为78℃,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8℃,第四级机筒温度为100℃,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8℃;

步骤四、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实施例7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4份、玉米粉17份、小米粉4份、绿豆粉5份、木耳粉5份、玛咖粉5份、莲子粉8份和大豆粉22份,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8份、山药粉18份和香蕉粉20~30份,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4份、马铃薯淀粉9份、马铃薯淀粉4份、红薯粉3份和水80~100份;食用油为菜籽油。

步骤二、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其中,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8℃,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8℃,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7℃,第四级机筒温度为105℃,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9℃;

步骤四、干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得到即食人造米,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为:膨化温度为95℃,膨化压力为0.25MPa,停滞时间为9min,膨化次数为4次,抽空温度为80℃,抽空时间为1.5h。

对比例

依据现有方法制备即食人造米。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50532.7 (22)申请日 2017.03.14 (71)申请人 钟静涛 地址 532199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 县新宁镇长沙村 (72)发明人 钟静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51)Int.Cl. A23L 29/281(2016.01) A23L 29/30(2016.01) A23L 7/143(2016.01) A23L 11/00(2016.01) A23L 19/10(20。

2、16.01) A23L 5/41(2016.01) A23L 7/165(2016.01) (54)发明名称 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 步骤一、 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 粉3060份, 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36份、 玉 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 第三组原料包 括板栗粉510份、 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 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 马铃薯 淀粉510份和水80100份; 步骤二、 将第四组 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 骤三、 将第一组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 二中得到的物质。

3、混合均匀, 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 人造米初级产品,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 第二级机 筒温度为608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 ,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 第五级机筒温 度为8095; 步骤四、 膨化干燥, 得到即食人造 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7048342 A 2017.08.18 CN 107048342 A 1.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 第二组原料包 括大米粉36份、 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 第三组原。

4、料包括板栗粉510份、 山 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 马铃薯淀粉510份和水 80100份;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 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一级 机筒温度为5070,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 第四级 机筒温度为9012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件 为: 。

5、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80 , 抽空时间为1.5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原料还包括马 铃薯淀粉36份和红薯粉2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原料包括小米 粉35份和绿豆粉3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组原料包括木耳 粉27份、 玛咖粉26份和莲子粉310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用油为玉米油、 花 生油和菜籽油中的任意一种。 6.。

6、一种即食人造米, 其特征在于, 所述即食人造米由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 加工得到。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048342 A 2 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即食人造米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直接食用马铃薯的人群较少, 而且食用方式非常特殊, 马铃薯的新鲜块茎, 需要脱 皮, 然后经过长时间煮熟才可以食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食用范围, 而且其营养成分含量 少, 直接食用营养价值比较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食用便捷, 营养健康的食品。 0003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能是, 将马铃薯粉应用于制作人造米。

7、, 但由于马铃薯淀粉 的粘度较高、 膨胀系数较大的特点, 其在人造米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现有人造米很少 以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 而是大都以五谷杂粮为主, 辅以其它的果蔬及植物为原料来。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 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 点。 0005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0006 本发明另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食人造米。 0007 为此,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8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09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 第二组原 料包。

8、括大米粉36份、 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10 份、 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 马铃薯淀粉510 份和水80100份; 0010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11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 第 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 001。

9、2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13 优选的是, 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 所述第一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淀粉3 6份和红薯粉24份。 0014 优选的是, 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 所述第二组原料包括小米粉35份 和绿豆粉35份。 0015 优选的是, 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 所述第三组原料包括木耳粉27份、 玛咖粉26份和莲子粉310份。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7048。

10、342 A 3 0016 优选的是, 所述的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中, 所述食用油为玉米油、 花生油和菜籽 油中的任意一种。 0017 一种即食人造米, 所述即食人造米由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加工得到。 0018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提高了马铃薯的食用性, 不需浸泡蒸煮脱毒, 食用方便, 提高了马铃薯的主 食化程度, 改善了那些以马铃薯为干粮的人群的饮食条件; (3)原料配方合理、 营养均衡、 口 感细腻、 在蒸煮过程中易于熟化、 不易发生破碎现象, 此外, 马铃薯果肉的营养成分丰富, 本 发明的即食人造米中添加了其他淀粉类组分, 如碎大米粉、 玉米淀粉、 大豆粉, 有效提。

11、高了 碎大米、 玉米淀粉、 大豆粉等的利用率, 通过复配, 增加了氨基酸, 维生素等, 进一步提高了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0020 本发明各种原料的选用和搭配是通过试验筛选出来的, 因为马铃薯淀粉具有高 粘、 高膨胀系数及糊化度低的特点, 在造粒过程中, 需要借助各种原料的特性, 进行互补, 得 到外形完整、 耐蒸煮及营养价值均衡的产品。 0021 食用油具有润滑的作用, 适当加入润滑油, 可以降低原料与机器之间的粘结程度。 0022 明胶是一种增稠剂, 可以提高淀粉颗粒之间的粘结程度, 防止马铃薯在蒸煮过程 中, 淀粉的溢出。 0023 食用酒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即食人造米产品的外观, 因。

12、为马铃薯淀粉在制备 即食人造米的过程中, 颜色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影响产品的外观, 通过添加一定比例的 食用酒精可以提高即食人造米的洁白度。 0024 与其他杂粮米相比较, 由于马铃薯淀粉的高粘度、 高膨胀系数及低糊化温度的特 点, 马铃薯淀粉在制备过程中, 优选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特别是机筒温度和物料含水量。 0025 本发明的即食人造米加工方法中, 在干燥过程中, 如果干燥温度过高, 容易引起产 品表面有裂纹, 甚至产生碎粒的情况, 如果温度过低, 设备的周转期过长。 0026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 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 部分还将通过对本 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

13、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 以实施。 0028 应当理解, 本文所使用的诸如 “具有” 、“包含” 以及 “包括” 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 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29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30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 第二组原 料包括大米粉36份、 玉米粉1020份和大豆粉1525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10 份、 山药粉1520份和香蕉粉20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5份、 马铃薯淀粉510 份和水8。

14、0100份; 0031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32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048342 A 4 一级机筒温度为5070,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8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100, 第 四级机筒温度为9012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95; 0033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

15、.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34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组原料还包括马铃薯淀粉3 6份和红薯粉24份。 0035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组原料包括小米粉35份和 绿豆粉35份。 0036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三组原料包括木耳粉27份、 玛 咖粉26份和莲子粉310份。 0037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作为优选, 所述食用油为玉米油、 花生油和菜籽油 中的任意一种。 0038 一种即食人造米, 所述即食人造米由如上任一所述的方法加工。

16、得到。 0039 实施例1 0040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1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份, 第二组原料包 括大米粉3份、 玉米粉10份和大豆粉15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份、 山药粉15份和香蕉粉 2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份、 马铃薯淀粉5份和水80份; 0042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43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

17、为50,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0,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 9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0; 0044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45 实施例2 0046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7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60份(八宝粥原料), 第二组原料包括大米粉6份、 玉米粉20份和大豆粉25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10份、 山药 粉20。

18、份和香蕉粉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5份、 马铃薯淀粉10份和水100份; 0048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49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70,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8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100, 第四级机筒温度 为12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95; 0050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

19、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048342 A 5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51 实施例3 0052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3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40份, 第二组原料包 括大米粉4份、 玉米粉12份、 小米粉4份、 绿豆粉4份、 木耳粉4份、 玛咖粉3份、 莲子粉6份和大 豆粉20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6份、 山药粉16份和香蕉粉22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4 份、 马铃薯淀粉6份、 马铃薯淀粉4份、 红薯粉3份和水85份; 食用油为玉米油。 005。

20、4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55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55,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5,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5,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 95,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5; 0056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57。

21、 实施例4 0058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9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50份, 第二组原料包 括大米粉3份、 玉米粉10份、 小米粉3份、 绿豆粉3份、 木耳粉2份、 玛咖粉2份、 莲子粉3份和大 豆粉15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5份、 山药粉15份和香蕉粉2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用油3 份、 马铃薯淀粉5份、 马铃薯淀粉3份、 红薯粉2份和水80份; 食用油为花生油。 0060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61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

22、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60,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70,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80,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 10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90; 0062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63 实施例5 0064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65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55份, 第二组。

23、原料包 括大米粉6份、 玉米粉20份、 小米粉5份、 绿豆粉5份、 木耳粉7份、 玛咖粉6份、 莲子粉10份和大 豆粉25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10份、 山药粉20份和香蕉粉20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 用油5份、 马铃薯淀粉10份、 马铃薯淀粉6份、 红薯粉4份和水100份; 食用油为菜籽油。 0066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67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65,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6,。

24、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90,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048342 A 6 11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94; 0068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69 实施例6 0070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71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59份, 第二组原料包 括大米粉5份、 玉米粉19份、 小米粉4份、 绿豆粉4份、 木耳粉6。

25、份、 玛咖粉5份、 莲子粉7份和大 豆粉22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8份、 山药粉18份和香蕉粉2030份, 第四组原料包括食 用油4份、 马铃薯淀粉9份、 马铃薯淀粉5份、 红薯粉3份和水99份; 食用油为玉米油。 0072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73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65,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78,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8,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 100,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8; 007。

26、4 步骤四、 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条 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为 80, 抽空时间为1.5h。 0075 实施例7 0076 一种即食人造米的加工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77 步骤一、 按如下重量份数取原料, 第一组原料包括马铃薯全粉3060份, 第二组原 料包括大米粉4份、 玉米粉17份、 小米粉4份、 绿豆粉5份、 木耳粉5份、 玛咖粉5份、 莲子粉8份 和大豆粉22份, 第三组原料包括板栗粉8份、 山药粉18份和香蕉粉2030份, 第四组原料包 括食用油4份、 。

27、马铃薯淀粉9份、 马铃薯淀粉4份、 红薯粉3份和水80100份; 食用油为菜籽 油。 0078 步骤二、 将第四组原料混匀后, 加入到所述第三组原料中混合均匀; 0079 步骤三、 将第一组原料和第二组原料混合均匀, 与步骤二中得到的物质混合均匀, 之后挤压为大米状的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其中, 采用单螺杆挤出机挤压成型, 单螺杆的第 一级机筒温度为58, 第二级机筒温度为68, 第三级机筒温度为77, 第四级机筒温度为 105, 第五级机筒温度为89; 0080 步骤四、 干膨化干燥所述即食人造米初级产品, 得到即食人造米, 所述膨化干燥的 条件为: 膨化温度为95, 膨化压力为0.25MP。

28、a, 停滞时间为9min, 膨化次数为4次, 抽空温度 为80, 抽空时间为1.5h。 0081 对比例 0082 依据现有方法制备即食人造米。 0083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 对本发明的即食人 造米及其加工方法的应用、 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0084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 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 运用, 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 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 可容易地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048342 A 7 实现另外的修改, 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 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048342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