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早熟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早熟栽培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213415.0 (22)申请日 2017.04.01 (71)申请人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 上堡村 (72)发明人 马丽君 赵文 韩顺斌 杨雅萍 任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代理人 刘书芝 (51)Int.Cl. A01G 1/00(2006.01)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
2、 提供了一种玉米 早熟栽培方法, 包括: 将种子播种于种植地, 且在 播种的种子的上方设置有亏窝。 利用地膜覆盖亏 窝; 待种子出苗后, 在地膜表面打孔, 并使幼苗穿 过膜孔继续生长。 该方法可以使鲜食玉米提早上 市10天左右, 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还可以保 证绿色安全生产。 此方法能起到防寒、 保苗、 保墒 的作用, 成本低, 先进实用, 可操作性强, 有利于 技术的延伸辐射, 发挥带动效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CN 106856961 A 2017.06.20 CN 106856961 A 1.一种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将种子播种于种植地, 且在播种的所述。
3、种子的上方设置有亏窝, 利用地膜覆盖所述亏 窝; 待所述种子出苗后, 在所述地膜表面打孔, 并使幼苗穿过膜孔继续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亏窝内的土壤温度为 10-12,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亏窝的深度为5-7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种植所述种子之前对所述 种子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晒种以及拌种; 以重量份计, 拌种是将2500份所述种子与10- 15份质量百分比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混合拌种, 或者是将5-7份质量百分比。
4、为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1000份所述种子混合拌种, 或者是将3000-3500份辛硫磷溶液与 20000份所述种子混合拌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子播种前, 对所述种 植地施肥, 施肥是每667m2所述种植地施入40005000kg腐熟农家肥和3040kg氮磷钾复 合肥做底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种植所述种子是采用品字形 定植法进行种植, 种植行距为50-60cm, 种植株距为22-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玉米早熟栽培方法还包 括虫害防治和病害防治, 所述。
5、虫害防治包括悬挂黄蓝板、 放置性诱剂、 设置杀虫灯和喷洒化 学药剂防治; 所述病害防治包括玉米干腐病防治、 玉米锈病防治及玉米粗缩病防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喷洒化学药剂防治为: 大喇 叭口期, 每亩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的辛硫磷6Kg/hm2灌心防治玉米螟。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玉米干腐病防治是玉米 抽穗期使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交替喷雾; 所述玉米锈病防治是在发病初期使用质量百分比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 剂1500倍液喷雾; 所述玉米粗缩病防治是玉米2-3叶。
6、期选用质量百分比为10的吡虫啉可 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质量百分比为25的吡蚜酮悬浮剂2000-2500倍、 质量百分比为 20的异丙威乳油300-400倍液或质量百分比为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000-15000倍 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还包括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播种后浇透水, 大喇叭口期、 吐丝期、 灌浆期以900-1200m3/m2 的平均灌水量对所述种植地进行浇灌; 在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以每1000m2地追施尿素375- 380kg和硫酸钾75-80kg; 吐丝期后以每1000m2地追施尿素200-25。
7、0kg。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856961 A 2 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 具体而言, 涉及一种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针对目前鲜食玉米正常种植每亩可收入3500元左右, 而提早种植每亩收入可达到 5000元左右, 提早上市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但河西走廊地区春季温度低, 露地播种由于 晚霜的缘故容易发生冻苗的情况。 而使用钢架大棚种植占用面积过大且成本增加过多。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旨解决鲜食玉米露地种植晚霜温度低引起 的冻苗问题, 能够有效防寒保苗, 同时又有效的降低了。
8、成本。 0004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包括: 将种子播种于种植地, 且在播种的种子的上方设置 有亏窝。 利用地膜覆盖亏窝; 待种子出苗后, 在地膜表面打孔, 并使幼苗穿过膜孔继续生长。 000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亏窝以及地膜覆盖亏窝, 使得每个亏窝成为一 个简易的 “小温室” , 能够对玉米种子进行保温处理, 促进玉米种子生长。 同时, 将幼苗穿过 膜孔使其正常生长, 而留下的地膜能够保温、 防寒, 防止晚霜对幼苗的损伤。 也可以保持土 壤内的温度和湿度, 为幼苗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促进幼苗生长, 能够可以使鲜食玉米提早 上市10天左右, 。
9、有效的增加了农民收入, 还可以保证绿色安全生产。 此方法能起到防寒、 保 苗、 保墒的作用, 成本低, 先进实用, 可操作性强, 有利于技术的延伸辐射, 发挥带动效应。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 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 议的条件进行。 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 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 品。 0008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0009 S1、 选种; 0010 综合考虑种植地区的天气、 土地等因素, 选择适宜当地种。
10、植的优质、 高产的甜糯玉 米品种。 0011 S2、 种子预处理; 0012 采用优质品种后, 在种植种子4-5天前对种子进行晾晒。 具体的晾晒是在天气晴朗 (有太阳光)的情况下, 将种子平铺然后进行晾晒。 并且在晾晒的过程中可以对种子进行适 当的翻晒, 使得种子表面每个部分都受到照射。 而晾晒是为了去除种子表面可能含有的各 种病毒, 防止种子在储存的过程中因为水分过多导致种子霉变或者是因为其表面附着的各 种致病菌, 能够有效防止储存不当而导致的种子不能生长发育。 采用自然光晾晒, 既能够有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6856961 A 3 效的利用自然光对病毒或致病菌进行灭活也可。
11、以激活种子生长活力。 进一步优选地, 晾晒 的时间为1-2天。 0013 进一步地, 种子晾晒完后, 进行拌种。 拌种是采用2500份种子与10-15份质量百分 比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混合拌种。 粉锈宁为内吸性杀菌剂, 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还 具有一定的熏蒸作用。 在低剂量下就能达到明显的药效, 且持效期较长。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与种子拌种后能够有效的预防玉米丝黑穗病。 0014 或者是将5-7份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1000份种子混合拌种。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 苯并咪唑44号。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 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 知菌、 多子囊菌)引起。
12、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玉米 种子拌种后能够有效降低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概率。 0015 或者是将3000-3500份辛硫磷溶液与20000份种子混合拌种。 辛硫磷杀虫谱广, 击 倒力强, 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 无内吸作用, 对鳞翅目幼虫很有效。 在田间因对光不稳定, 很快分解, 所以残留期短, 残留危险小, 但该药施入土中, 残留期很长, 适合于防治地下害 虫。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辛硫磷溶液和种子拌种后能够防止玉米黑穗病。 优选地, 辛硫磷溶液 为质量百分比为50的辛硫磷兑水得到。 进一步优选地, 为了保证辛硫磷的预防效果, 将辛 硫磷溶液和种子拌种后要焖堆4。
13、-5小时。 0016 S3、 施肥; 0017 在种子播种前, 对种植地进行深耕以及施肥处理, 施肥是每667m2种植地施入腐熟 农家肥40005000kg, 氮磷钾复合肥3040kg做底肥。 0018 在播种前对种植地施加底肥, 是为种子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生长营养, 同时, 也为后 续幼苗生长提供一定的生长营养, 底肥的肥效发挥平稳而缓慢。 当底肥不足以满足玉米苗 生长所需的营养时, 可追加速效肥料, 速效肥料肥效快, 效果明显。 0019 S4、 种植; 0020 在4月上旬(1-10号)进行播种, 种植种子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进行种植, 种植行距为 50-60cm, 种植株距为22-25cm。。
14、 0021 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能够最大限度利用田地空间, 种植更多玉米; 而种植行距为50- 60cm, 种植株距为22-25cm是根据设计者测量玉米成熟时植株尺寸设计得到的既不影响玉 米生长又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的距离。 0022 进一步地, 种植种子的时候每穴播种2-3粒种子, 保证每个苗穴内至少能长出一株 幼苗。 0023 采用人力手推车将玉米种子种植到规划好的种植地上, 并在每粒种子的上方设置 一个亏窝, 亏窝就是一个向土地下方凹陷的一个穴坑。 即在种植地种植种子的上方开设或 者挖掘一个穴坑。 且亏窝的深度未超过种子种植的深度, 即亏窝的底部也在种子的上方。 即 种子是在种植地内, 而未在。
15、亏窝内。 种子在种植地内, 种植地可以为种子提供必要的营养元 素, 而若种子种植在亏窝内, 则可能导致种子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足, 进而导致种子发育 不良。 进一步优选地, 亏窝设置为圆形, 亏窝设置为圆形有利于后续保温时种子各部分温度 一致, 保证了种子能够良好的发育。 需要说明的是, 亏窝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 不规则圆形。 0024 进一步优选地, 亏窝的深度设置为5-7厘米。 亏窝的深度处于该范围既能保证种子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6856961 A 4 出苗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生长, 也能对种子以及幼苗进行适宜的保温。 0025 进一步地, 利用地膜覆盖亏窝。 地。
16、膜与亏窝相互作用使得亏窝成为一个简易的 “小 温室” , 进而达到对种子保温和保湿作用, 促进种子对土壤内的营养物质的吸收, 促进种子 生长, 缩短种子出苗时间, 并缩短幼苗生长时间。 具体的, 设置亏窝以及地膜覆盖的土壤的 温度相交未设置亏窝的土壤温度升高2-4。 进一步地, 覆膜后亏窝内的土壤温度为10-12 ,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 该温度和该湿度为种子生长以及幼苗生长最佳 条件。 0026 种子长出幼苗后幼苗会逐渐填满亏窝, 若不将地膜上开设膜孔, 幼苗则不能继续 正常生长。 因此, 种子利用土壤的基肥、 水分等生长长出幼苗后, 在地膜的开设一个孔径大 小适宜的膜孔,。
17、 将生长的幼苗的苗叶从亏窝拉出, 使得幼苗能够通过膜孔继续生长。 剩余的 地膜仍然覆盖在土壤表面, 能够对幼苗进行保温和保湿处理, 进一步地促进幼苗的生长。 整 体上, 幼苗长出的时间大概为4月下旬(20-30号)左右。 0027 幼苗长出后, 土壤的温度达到10左右, 若仅仅是将幼苗的苗叶穿过膜孔, 而不采 取其他的防护措施, 容易发生烧苗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进一步地, 在地膜上开设膜 孔后, 在幼苗的周围覆土。 保证土壤内的营养物质能够被幼苗的根系所吸收。 0028 S5、 田间管理以及采收; 0029 为了保证后续幼苗正常生长, 还需要对其进行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定植后浇透 。
18、水, 大喇叭口期、 吐丝期、 灌浆期以900-1200m3/m2的平均灌水量对种植地进行浇灌。 在拔节 期到大喇叭口期以每1000m2地追施尿素375-380kg和硫酸钾75-80kg; 吐丝期后以每1000m2 地追施尿素200-250kg。 0030 大喇叭口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 此时如果肥水充足有利于玉米穗粒 数的增加, 是玉米施肥的关键时期。 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 补施一定数量的钾肥也很重要。 此时如果供肥不足, 势必造成植株大、 果穗小而产量不高。 因此在这一阶段要进行灌溉以及 追施肥料, 保证玉米的生长。 0031 进一步地, 施加肥料也会促进田间杂草的生长, 因此, 。
19、为了防止田间杂草与玉米争 夺土壤中的养分, 在玉米生长期中耕3次以去除田间杂草。 具体的为播种后中耕除草一次, 出苗显行后中耕一次, 灌头水前中耕一次。 0032 进一步地,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还应进行虫害防治以及病害防治。 虫害防治包括 悬挂黄蓝板、 放置性诱剂、 设置杀虫灯和喷洒化学药剂防治。 病害防治包括玉米干腐病防 治、 玉米丝黑穗病防治、 玉米锈病防治及玉米粗缩病防治。 0033 具体地, 黄蓝板是黄板和蓝板的统称。 黄板和蓝板是利用一定的波长、 颜色光谱及 黄油等专用胶剂特殊胶质制成的黄蓝色胶粘害虫诱捕器。 黄蓝板诱杀是利用害虫的趋黄性 原理而采用的物理防治技术, 是一项无污染、 。
20、使用方便、 诱杀效果显著的绿色环保技术。 黄 蓝板诱杀技术可以避免和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给人类、 其他生物及环境带来的危害, 是一种 高效环保的虫害防治方法。 悬挂黄蓝板对害虫的诱杀率达到70以上。 0034 性诱剂杀虫是利用个体昆虫对性信息素产生反应而被杀, 不会产生后代, 故无抗 性产生。 具有专一性, 对益虫、 天敌不会造成危害。 应用昆虫性诱剂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 选 择最佳的喷施农药时间, 降低农药和劳动力成本, 解决农药残留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 0035 杀虫灯是根据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 利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范围的诱虫光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6856961 A 。
21、5 源, 诱集昆虫并能有效杀灭昆虫, 降低病虫指数, 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的专用装置。 主要用 于害虫的杀灭, 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0036 喷洒化学药剂防治为: 大喇叭口期, 每亩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的辛硫磷6Kg/hm2 灌心防治玉米螟; 质量百分比为40的敌杀死1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 0037 进一步地, 玉米干腐病防治是玉米抽穗期使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 粉剂或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雾; 玉米锈病防治是在发病初期使用 质量百分比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 玉米粗缩病防治是玉米2-3叶期选 用质量百分比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
22、00倍液、 25的吡蚜酮悬浮剂2000-2500 倍、 20的异丙威乳油300-400倍液或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000-15000倍液。 0038 鲜食玉米乳熟期含糖量、 含水率变化快, 适宜的采摘期短, 采收早晚影响口感风 味, 授粉25天左右为适时采收期, 大约在8月上旬, 比正常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10天左 右。 0039 实施例1 0040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 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 高产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在播种前4 天对种子进行晾晒2天, 晾晒完后对种子进行拌种, 以2500份种子与10-15份15粉锈宁可 湿性粉剂的比例混合拌种。 种子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以及施肥, 施。
23、肥是每667m2种植地 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kg, 氮磷钾复合肥30kg做底肥。 而后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进行种植, 具体 的种植行距为50cm, 种植株距为22cm。 种植穴每穴内播种2粒种子。 种子播种后在种植种子 的种植地上方设置一个深度为5cm的亏窝。 亏窝为半圆形, 而后在亏窝表面覆盖地膜。 亏窝 内的土壤温度为10,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 待种子生长出幼苗后, 在地膜上 开设膜孔, 使得幼苗通过膜孔继续向上生长。 并且在幼苗周围覆土, 防止烧苗。 0041 而后在大喇叭口期、 吐丝期、 灌浆期以900m3/m2的平均灌水量对种植地进行浇灌。 在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以每100。
24、0m2地追施尿素375kg和硫酸钾77kg; 吐丝期后以每1000m2地 追施尿素200kg。 并且在播种后中耕除草一次, 出苗显行后中耕一次, 灌头水前中耕一次。 0042 幼苗生长期间的病虫害防治是采用悬挂黄蓝板、 放置性诱剂、 设置杀虫灯结合在 一起进行防治。 同时大喇叭口期, 每亩采用质量百分比为3的辛硫磷6Kg/hm2灌心防治玉 米螟; 质量百分比为40的敌杀死1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虫。 0043 玉米干腐病防治是玉米抽穗期使用质量百分比为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雾; 玉米锈病防治是在发病初期使用质量百 分比为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
25、0倍液喷雾; 玉米粗缩病防治是玉米2-3叶期选用质量 百分比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25的吡蚜酮悬浮剂2000-2500倍、 20的异丙威乳油300-400倍液或25的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3000-15000倍液。 0044 最后, 在玉米授粉25天后进行采收。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上市鲜食玉米增加收入 2000元。 种子生长过程中亏窝内部土壤温度相较未设置亏窝的土壤温度升高了4, 促进了 种子的生长, 缩短了种子生长的时间, 因此,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10天。 0045 实施例2 0046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 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 高产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
26、在播种前5 天对种子进行晾晒1天, 晾晒完后对种子进行拌种, 以5-7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1000 份种子比例混合拌种。 种子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以及施肥, 施肥是每667m2种植地施入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6856961 A 6 腐熟农家肥4500kg, 氮磷钾复合肥35kg做底肥。 而后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进行种植, 具体的种 植行距为55cm, 种植株距为23cm。 种植穴每穴内播种3粒种子。 种子播种后在种植种子的种 植地上方设置一个深度为6cm的亏窝。 亏窝为半椭圆形, 而后在亏窝表面覆盖地膜。 亏窝内 的土壤温度为12,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 待种子。
27、生长出幼苗后, 在地膜上开 设膜孔, 使得幼苗通过膜孔继续向上生长。 并且在幼苗周围覆土, 防止烧苗。 后续的田间管 理、 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实施例1一致。 种子生长过程中亏窝内部土壤温度相较未设置亏 窝的土壤温度升高了2, 促进了种子的生长, 缩短了种子生长的时间, 因此, 相较于正常种 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11天。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上市鲜食玉米增加收入1500元。 0047 实施例3 0048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 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 高产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在播种前4 天对种子进行晾晒1天, 晾晒完后对种子进行拌种, 以3500份辛硫磷溶液与20000份种子比 例混合拌种后焖堆4小时。
28、。 种子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以及施肥, 施肥是每667m2种植地 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kg, 氮磷钾复合肥40kg做底肥。 而后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进行种植, 具体 的种植行距为60cm, 种植株距为25cm。 种植穴每穴内播种2粒种子。 种子播种后在种植种子 的种植地上方设置一个深度为7cm的亏窝。 亏窝为半圆形, 而后在亏窝表面覆盖地膜。 亏窝 内的土壤温度为11,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5。 待种子生长出幼苗后, 在地膜上 开设膜孔, 使得幼苗通过膜孔继续向上生长。 并且在幼苗周围覆土, 防止烧苗。 后续的田间 管理、 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实施例1一致。 0049 种子生长过程中亏。
29、窝内部土壤温度相较未设置亏窝的土壤温度升高了2, 促进 了种子的生长, 缩短了种子生长的时间, 因此,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10天。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上市鲜食玉米增加收入2000元。 0050 实施例4 0051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 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 高产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在播种前5 天对种子进行晾晒2天, 晾晒完后对种子进行拌种, 以3000份辛硫磷溶液与20000份种子比 例混合拌种后焖堆5小时。 种子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以及施肥, 施肥是每667m2种植地 施入腐熟农家肥4800kg, 氮磷钾复合肥33kg做底肥。 而后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进行种植, 具体 的种植行距为。
30、57cm, 种植株距为24cm。 种植穴每穴内播种2粒种子。 种子播种后在种植种子 的种植地上方设置一个深度为6cm的亏窝。 亏窝为半圆形, 而后在亏窝表面覆盖地膜。 亏窝 内的土壤温度为10,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3。 待种子生长出幼苗后, 在地膜上 开设膜孔, 使得幼苗通过膜孔继续向上生长。 并且在幼苗周围覆土, 防止烧苗。 后续的田间 管理、 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实施例1一致。 0052 种子生长过程中亏窝内部土壤温度相较未设置亏窝的土壤温度升高了3, 促进 了种子的生长, 缩短了种子生长的时间, 因此,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9天。 相 较于正常种植的上市鲜食玉米增加。
31、收入1800元。 0053 实施例5 0054 根据种植当地的土壤、 天气等条件选择优质、 高产的甜糯玉米新品种。 在播种前4 天对种子进行晾晒1天, 晾晒完后对种子进行拌种, 以3300份辛硫磷溶液与20000份种子比 例混合拌种后焖堆5小时。 种子播种前对种植地进行深耕以及施肥, 施肥是每667m2种植地 施入腐熟农家肥4400kg, 氮磷钾复合肥36kg做底肥。 而后采用品字形定植法进行种植, 具体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6856961 A 7 的种植行距为55cm, 种植株距为24cm。 种植穴每穴内播种2粒种子。 种子播种后在种植种子 的种植地上方设置一个深度为5cm。
32、的亏窝。 亏窝为半圆形, 而后在亏窝表面覆盖地膜。 亏窝 内的土壤温度为11, 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7。 待种子生长出幼苗后, 在地膜上 开设膜孔, 使得幼苗通过膜孔继续向上生长。 并且在幼苗周围覆土, 防止烧苗。 后续的田间 管理、 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和实施例1一致。 0055 种子生长过程中亏窝内部土壤温度相较未设置亏窝的土壤温度升高了4, 促进 了种子的生长, 缩短了种子生长的时间, 因此,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鲜食玉米提早上市11天。 相较于正常种植的上市鲜食玉米增加收入1500元。 0056 综上所述,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早熟栽培方法, 通过设置亏窝以及地膜覆盖亏窝, 防 止土壤内。
33、的水分以及营养物质的流失, 能够保持土壤内的湿度和温度, 为玉米种子生长提 供必要的温度和湿度, 促进玉米种子的生长, 并且能有效的预防晚霜温度低引起的冻苗问 题, 保证了玉米的生长, 使得玉米能够提前上市, 增加收益。 同时, 该方法不必采用钢架大棚 降低了成本。 该方法可防寒、 保苗、 保墒的作用, 成本低, 先进实用, 可操作性强, 有利于技术 的延伸辐射, 发挥带动效应。 005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 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6856961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