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35515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87297.3

申请日:

20170217

公开号:

CN106879557A

公开日:

201706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A01G31/00,A23K50/90,A23K10/30

主分类号:

A01K67/033,A01G31/00,A23K50/90,A23K10/30

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发明人:

崔金杰,路慧,雒珺瑜,张帅,吕丽敏,王春义,张利娟,王丽,朱香镇,马超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38号

优先权:

CN201710087297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宋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以绿豆苗为饲养中黑盲蝽的食物。将绿豆苗放入若虫繁殖笼内,每3‑5天更换一批新鲜的绿豆苗。等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将所述成虫转移至产卵笼内。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在无菌玻璃培养皿内平铺3‑5层滤纸,放置所述产卵笼内的所述产卵架上,保持滤纸湿润,供盲蝽在其上产卵,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绿豆苗供成虫取食。每2天更换1次所述培养皿及所述滤纸,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取出,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5‑7天后,卵孵化,随即将滤纸转移至所述若虫繁殖笼。该方法繁殖的中黑盲蝽若虫死亡率低,成虫体重高,抗饥饿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绿豆苗为饲养中黑盲蝽的食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豆苗是按照下面的步骤制备的:在育苗皿上均匀播撒绿豆,所述育苗皿内盛水以高出绿豆,第二天之后每日换水,且使水面高度与吸胀发芽后的绿豆持平,选用8-10cm高的绿豆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绿豆苗放入若虫繁殖笼内,每3-5天更换一批新鲜的所述绿豆苗,同时将取食过的所述绿豆苗从培养皿内取出并放置在所述若虫繁殖笼内待自然萎蔫,其上的中黑盲蝽完全转移到新鲜所述绿豆苗上后,取出丢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等到所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用吸虫器收集成虫,并将所述成虫转移至产卵笼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菌玻璃培养皿内平铺3-5层滤纸,放置在所述产卵笼内的所述产卵架上,所述滤纸上喷洒适量无菌水,每日2次,保持所述滤纸湿润,供盲蝽在其上产卵,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2天更换1次所述培养皿及所述滤纸,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取出,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5-7天后,卵孵化,随即将滤纸转移至所述若虫繁殖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气候箱内的条件为:T=25℃±3℃,RH=70%~8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暂时无需大量虫源,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置于透气纸盒中,3-5℃储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的人工扩繁方法,特别是涉及到用活体寄主植物饲养刺吸式口器昆虫-中黑盲蝽的人工扩繁方法。

背景技术

中黑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苜蓿盲蝽属,体型中小,体长6-7mm,宽3-4mm。在黄河流域1年发生4代,长江流域1年发生4-5代,主要为害植物有棉花、小麦、大麦、蚕豆、绿豆、蓖麻、大豆、向日葵、番薯、油菜、苜蓿、紫云英、草木樨、也胡萝卜、加拿大蓬、艾蒿等。

室内研究中黑盲蝽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是研究其防治技术的前提,如何通过经济、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获得持续的虫源是科学研究的关键。目前中黑盲蝽的饲养主要以四季豆为食料,一般均采用从市场上购买获得,价格随季节变动较大、饲养成本较高、且保鲜时间短、易腐烂以及更换起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可以周年多代饲养的人工扩繁体系。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以绿豆苗为饲养中黑盲蝽的食物。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绿豆苗是按照下面的步骤制备的:

在育苗皿上均匀播撒绿豆,所述育苗皿内盛水以高出绿豆,第二天之后每日换水,且使水面高度与吸胀发芽后的绿豆持平,选用8-10cm高的绿豆苗。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将所述绿豆苗放入若虫繁殖笼内,每3-5天更换一批新鲜的所述绿豆苗,同时将取食过的所述绿豆苗从培养皿内取出并放置在所述若虫繁殖笼内待自然萎蔫,其上的中黑盲蝽完全转移到新鲜所述绿豆苗上后,取出丢弃。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等到所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用吸虫器收集成虫,并将所述成虫转移至产卵笼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无菌玻璃培养皿内平铺3-5层滤纸,放置在所述产卵笼内的所述产卵架上,所述滤纸上喷洒适量无菌水,每日2次,保持滤纸湿润,供盲蝽在其上产卵,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每2天更换1次所述培养皿及所述滤纸,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取出,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5-7天后,卵孵化,随即将滤纸转移至所述若虫繁殖笼。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人工气候箱内的条件为:T=25℃±3℃,RH=70%~8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若暂时无需大量虫源,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置于透气纸盒中,3-5℃储存。

该方法具有饲养材料易得、经济,饲养成本低廉、不受季节限制、历时短、操作简单、可大规模、标准化饲养,周年提供虫龄一致的中黑盲蝽试虫。

本发明从中黑盲蝽已经报道的天然寄主中,筛选出了相对经济、易获得、生长周期短的寄主作为中黑盲蝽的扩繁寄主植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扩繁中黑盲蝽的寄主植物易获得、成本低廉、生长周期短;

2.操作简便、干净清洁;

3.便于集中收集试虫;

4.同时提供了卵的储存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育苗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固定或限制。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为具有在不背离发明构思前提下等同或相似功能或效果的其他本领域已知的技术特征。

为实现盲蝽生产的大规模、低成本和标准化,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

不同寄主植物达到使用要求时所需的生长时间

供试寄主植物:盆栽绿豆、四季豆、豇豆、蚕豆、棉花;水培绿豆、豇豆、蚕豆、棉花,待达到使用要求时记录所需的生长时间(表1)。

表1不同寄主植物达到使用要求时所需的最短生长时间表

注:表中“/”表示发芽率太低以至于不适合水培

实施例2

不同寄主植物对中黑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供试寄主植物:盆栽豇豆、蚕豆、棉花,待成株后作为供试植物;水培绿豆苗待苗高8-10cm时作为供试植物;四季豆从市场购得,并用次氯酸钠(10%)浸泡30min,后用75%酒精消毒,晾干备用。

供试昆虫:选取生长健壮活泼的体型大小一致的初孵中黑盲蝽若虫作为供试昆虫。

试验方法:试验采用直径10cm的培养皿,每皿内放置新鲜供试植物:绿豆苗、豇豆、蚕豆、棉花、四季豆,然后接入1头初孵中黑盲蝽若虫,每种植物设置9个生物学重复,每日更换新鲜植物供其取食并记录死亡率,羽化成虫称量体重。

表2不同寄主植物饲养中黑盲蝽的若虫死亡率及成虫体重

从表1数据可以得出,用水培法得到的绿豆苗所需时间最短,其他寄主植物如水培四季豆、豇豆、蚕豆所需时间较长(8天),同时四季豆、豇豆、蚕豆在水培过程中种子易腐烂、发芽率底(如棉花)因此不宜使用水培法;与水培法相比盆栽法所需时间都相对较长。绿豆水培生长时间短,材料生产周期短。因此采用水培绿豆苗可以作为理想的饲养中黑盲蝽的寄主植物。

从表2数据可以得出,不同寄主植物饲喂中黑盲蝽,绿豆苗和四季豆饲养的中黑盲蝽若虫死亡率最低为0,但绿豆苗饲养的成虫虫重最重,并且显著高于(p<0.05)其他植物,说明取食绿豆苗的中黑盲蝽生长发育最好。

在以中黑盲蝽的天然宿主棉花和蚕豆为食物的情况下,其若虫死亡率为100%,这说明宿主植物的植株部或茎部并不必然能够培养中黑盲蝽。

相对于本领域常用的四季豆苗,用豇豆苗饲养的若虫死亡率很高,成虫体重很低,而用绿豆苗饲养的称重体重明显高于用四季豆饲养的结果。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中黑盲蝽的天然宿主饲养中黑盲蝽的情况差别很大,通过大量实验发现使用绿豆苗饲养繁殖中黑盲蝽的效果最好。

与四季豆相比,绿豆便宜、耐用(每皿15-20g绿豆出苗后可供100-120头中黑盲蝽1-4龄若虫取食3-4天,5龄若虫取食1-2天);

同时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是活体寄主植物(绿豆苗)饲养中黑盲蝽,比四季豆(果实)保持时间长,可供昆虫长时间取食,最长可达20天。

用四季豆饲养的中黑盲蝽,饥饿处理1-2小时就死亡,绿豆苗饲养的中黑盲蝽饥饿时间最长可达48h,因此是理想扩繁方法。

综上所述,用绿豆苗饲养繁殖中黑盲蝽是理想扩繁方法。

本发明用绿豆苗饲养繁殖中黑盲蝽的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直径为10cm高8cm的育苗皿(图1)上均匀播撒15-20g绿豆,育苗皿内盛水以高出绿豆2mm为宜;第二天之后每日换水,且使水面高度与吸胀发芽后的绿豆持平,避免水分太多引起绿豆腐烂。水培3-4天后(绿豆苗8-10cm高时),用于下一步操作。

(2)将(1)中培育的绿豆苗,放入若虫繁殖笼内(50cm*50cm*50cm),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绿豆苗,同时将取食过的绿豆苗从培养皿内取出并放置在笼内待自然萎蔫,其上的中黑盲蝽完全转移到新鲜绿豆苗上后,取出丢弃。

(3)等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用吸虫器收集成虫,并转移至产卵笼内(50cm*50cm*50cm)。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4)在无菌玻璃培养皿(直径90mm)内平铺5层滤纸,放置在(3)中产卵架上,滤纸上喷洒适量无菌水,每日2次,保持滤纸湿润,供盲蝽在其上产卵。同时按(2)步骤方法所述提供适量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5)每2天更换1次培养皿及滤纸,将产卵后的滤纸取出,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T=26℃±3℃,RH=70%~80%),5-7天后,卵孵化,随即将滤纸转移至(2)步骤若虫繁殖笼,从(2)步骤开始重复,可稳定继代扩繁。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扩繁中黑盲蝽已经连续饲养超过12代。

(5)若暂时无需大量虫源,可将产卵后的滤纸置于透气纸盒中,3-5℃储存,储存期可长达15天。视研究需要取出储存的卵并按上述方法饲养获得试虫。

以上各个实施例只是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基于本发明的构思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及对本发明的各个技术方案显而易见的改进,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87297.3 (22)申请日 2017.02.17 (71)申请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 道38号 (72)发明人 崔金杰 路慧 雒珺瑜 张帅 吕丽敏 王春义 张利娟 王丽 朱香镇 马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代理人 宋平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A01G 31/00(2006.01) A23K 50/90(2016。

2、.01) A23K 10/3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 法, 以绿豆苗为饲养中黑盲蝽的食物。 将绿豆苗 放入若虫繁殖笼内, 每3-5天更换一批新鲜的绿 豆苗。 等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 将所述成虫转移 至产卵笼内。 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在无菌玻 璃培养皿内平铺3-5层滤纸, 放置所述产卵笼内 的所述产卵架上, 保持滤纸湿润, 供盲蝽在其上 产卵, 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每 2天更换1次所述培养皿及所述滤纸, 将产卵后的 所述滤纸取出, 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 5-7天后, 卵孵化,。

3、 随即将滤纸转移至所述若虫繁殖笼。 该 方法繁殖的中黑盲蝽若虫死亡率低, 成虫体重 高, 抗饥饿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6879557 A 2017.06.23 CN 106879557 A 1.一种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以绿豆苗为饲养中黑盲蝽 的食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绿豆苗 是按照下面的步骤制备的: 在育苗皿上均匀播撒绿豆, 所述育苗皿内盛水以高出绿豆, 第二天之后每日换水, 且使 水面高度与吸胀发芽后的绿豆持平, 选用8-10cm高的绿豆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

4、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绿豆苗放入若虫繁殖笼内, 每3-5天更换一批新鲜的所述绿豆苗, 同时将取食过 的所述绿豆苗从培养皿内取出并放置在所述若虫繁殖笼内待自然萎蔫, 其上的中黑盲蝽完 全转移到新鲜所述绿豆苗上后, 取出丢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等到所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 用吸虫器收集成虫, 并将所述成虫转移至产卵笼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无菌玻璃培养皿。

5、内平铺3-5层滤纸, 放置在所述产卵笼内的所述产卵架上, 所述滤纸 上喷洒适量无菌水, 每日2次, 保持所述滤纸湿润, 供盲蝽在其上产卵, 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 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每2天更换1次所述培养皿及所述滤纸, 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取出, 放置在人工气候箱 内, 5-7天后, 卵孵化, 随即将滤纸转移至所述若虫繁殖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人工气候箱内的条件为: T253, RH708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若。

6、暂时无需大量虫源, 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置于透气纸盒中, 3-5储存。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879557 A 2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的人工扩繁方法, 特别是涉及到用活体寄主植物饲养刺吸式 口器昆虫中黑盲蝽的人工扩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中黑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苜蓿盲蝽属, 体型中小, 体长6-7mm, 宽3-4mm。 在黄河流 域1年发生4代, 长江流域1年发生4-5代, 主要为害植物有棉花、 小麦、 大麦、 蚕豆、 绿豆、 蓖 麻、 大豆、 向日葵、 番薯、 油菜、 苜蓿、 紫云英、 草木樨、 也胡萝 卜、 加拿大。

7、蓬、 艾蒿等。 0003 室内研究中黑盲蝽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是研究其防治技术的前提, 如何通过经 济、 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获得持续的虫源是科学研究的关键。 目前中黑盲蝽的饲养主要以四 季豆为食料, 一般均采用从市场上购买获得, 价格随季节变动较大、 饲养成本较高、 且保鲜 时间短、 易腐烂以及更换起来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的可以周年多代饲养的人 工扩繁体系。 0005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活体寄主植物扩繁中黑盲蝽的方法, 以绿豆苗为饲养中黑盲 蝽的食物。 0006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绿豆苗是按照下面的步骤制备的: 0007 在育苗。

8、皿上均匀播撒绿豆, 所述育苗皿内盛水以高出绿豆, 第二天之后每日换水, 且使水面高度与吸胀发芽后的绿豆持平, 选用8-10cm高的绿豆苗。 0008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将所述绿豆苗放入若虫繁殖笼内, 每3-5天更换一批新鲜的所 述绿豆苗, 同时将取食过的所述绿豆苗从培养皿内取出并放置在所述若虫繁殖笼内待自然 萎蔫, 其上的中黑盲蝽完全转移到新鲜所述绿豆苗上后, 取出丢弃。 0009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等到所述中黑盲蝽羽化24h后, 用吸虫器收集成虫, 并将所述 成虫转移至产卵笼内。 001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0011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在无菌玻璃培养皿内。

9、平铺3-5层滤纸, 放置在所述产卵笼内的 所述产卵架上, 所述滤纸上喷洒适量无菌水, 每日2次, 保持滤纸湿润, 供盲蝽在其上产卵, 每4天更换一批新鲜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0012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每2天更换1次所述培养皿及所述滤纸, 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 取出, 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 5-7天后, 卵孵化, 随即将滤纸转移至所述若虫繁殖笼。 0013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所述人工气候箱内的条件为: T253, RH70 80。 001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 若暂时无需大量虫源, 将产卵后的所述滤纸置于透气纸盒中, 3-5储存。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6879557 A 3 。

10、0015 该方法具有饲养材料易得、 经济, 饲养成本低廉、 不受季节限制、 历时短、 操作简 单、 可大规模、 标准化饲养, 周年提供虫龄一致的中黑盲蝽试虫。 0016 本发明从中黑盲蝽已经报道的天然寄主中, 筛选出了相对经济、 易获得、 生长周期 短的寄主作为中黑盲蝽的扩繁寄主植物。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17 1.扩繁中黑盲蝽的寄主植物易获得、 成本低廉、 生长周期短; 0018 2.操作简便、 干净清洁; 0019 3.便于集中收集试虫; 0020 4.同时提供了卵的储存方法。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育苗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

11、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各个实施 例。 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固定或限制。 若未特别指 明, 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特征可以替换为具有在不背离发明构思前提下等同或相似功能或 效果的其他本领域已知的技术特征。 0023 为实现盲蝽生产的大规模、 低成本和标准化,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4 实施例1 0025 不同寄主植物达到使用要求时所需的生长时间 0026 供试寄主植物: 盆栽绿豆、 四季豆、 豇豆、 蚕豆、 棉花; 水培绿豆、 豇豆、 蚕豆、 棉花, 待达到使用要求时记录所需的生长时间(表1)。 0027 表1不同寄主植物达到使用要求时所需的最短生长时间表。

12、 0028 0029 注: 表中 “/” 表示发芽率太低以至于不适合水培 0030 实施例2 0031 不同寄主植物对中黑盲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0032 供试寄主植物: 盆栽豇豆、 蚕豆、 棉花, 待成株后作为供试植物; 水培绿豆苗待苗高 810cm时作为供试植物; 四季豆从市场购得, 并用次氯酸钠(10)浸泡30min, 后用75酒 精消毒, 晾干备用。 0033 供试昆虫: 选取生长健壮活泼的体型大小一致的初孵中黑盲蝽若虫作为供试昆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6879557 A 4 虫。 0034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直径10cm的培养皿, 每皿内放置新鲜供试植物: 绿豆苗、 豇。

13、豆、 蚕豆、 棉花、 四季豆, 然后接入1头初孵中黑盲蝽若虫, 每种植物设置9个生物学重复, 每日更 换新鲜植物供其取食并记录死亡率, 羽化成虫称量体重。 0035 表2不同寄主植物饲养中黑盲蝽的若虫死亡率及成虫体重 0036 0037 从表1数据可以得出, 用水培法得到的绿豆苗所需时间最短, 其他寄主植物如水培 四季豆、 豇豆、 蚕豆所需时间较长(8天), 同时四季豆、 豇豆、 蚕豆在水培过程中种子易腐烂、 发芽率底(如棉花)因此不宜使用水培法; 与水培法相比盆栽法所需时间都相对较长。 绿豆 水培生长时间短, 材料生产周期短。 因此采用水培绿豆苗可以作为理想的饲养中黑盲蝽的 寄主植物。 00。

14、38 从表2数据可以得出, 不同寄主植物饲喂中黑盲蝽, 绿豆苗和四季豆饲养的中黑盲 蝽若虫死亡率最低为0, 但绿豆苗饲养的成虫虫重最重, 并且显著高于(p0.05)其他植物, 说明取食绿豆苗的中黑盲蝽生长发育最好。 0039 在以中黑盲蝽的天然宿主棉花和蚕豆为食物的情况下, 其若虫死亡率为100, 这 说明宿主植物的植株部或茎部并不必然能够培养中黑盲蝽。 0040 相对于本领域常用的四季豆苗, 用豇豆苗饲养的若虫死亡率很高, 成虫体重很低, 而用绿豆苗饲养的称重体重明显高于用四季豆饲养的结果。 0041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 中黑盲蝽的天然宿主饲养中黑盲蝽的情况差别很大, 通过大 量实验发现使用。

15、绿豆苗饲养繁殖中黑盲蝽的效果最好。 0042 与四季豆相比, 绿豆便宜、 耐用(每皿15-20g绿豆出苗后可供100120头中黑盲蝽 1-4龄若虫取食3-4天, 5龄若虫取食1-2天); 0043 同时本发明方法采用的是活体寄主植物(绿豆苗)饲养中黑盲蝽, 比四季豆(果实) 保持时间长, 可供昆虫长时间取食, 最长可达20天。 0044 用四季豆饲养的中黑盲蝽, 饥饿处理1-2小时就死亡, 绿豆苗饲养的中黑盲蝽饥饿 时间最长可达48h, 因此是理想扩繁方法。 0045 综上所述, 用绿豆苗饲养繁殖中黑盲蝽是理想扩繁方法。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6879557 A 5 0046 。

16、本发明用绿豆苗饲养繁殖中黑盲蝽的扩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7 (1)在直径为10cm高8cm的育苗皿(图1)上均匀播撒15-20g绿豆, 育苗皿内盛水以 高出绿豆2mm为宜; 第二天之后每日换水, 且使水面高度与吸胀发芽后的绿豆持平, 避免水 分太多引起绿豆腐烂。 水培3-4天后(绿豆苗8-10cm高时), 用于下一步操作。 0048 (2)将(1)中培育的绿豆苗, 放入若虫繁殖笼内(50cm*50cm*50cm), 每4天更换一批 新鲜绿豆苗, 同时将取食过的绿豆苗从培养皿内取出并放置在笼内待自然萎蔫, 其上的中 黑盲蝽完全转移到新鲜绿豆苗上后, 取出丢弃。 0049 (3)等到中黑盲蝽。

17、羽化24h后, 用吸虫器收集成虫, 并转移至产卵笼内(50cm*50cm* 50cm)。 产卵笼内放置2个产卵架。 0050 (4)在无菌玻璃培养皿(直径90mm)内平铺5层滤纸, 放置在(3)中产卵架上, 滤纸上 喷洒适量无菌水, 每日2次, 保持滤纸湿润, 供盲蝽在其上产卵。 同时按(2)步骤方法所述提 供适量绿豆苗供成虫取食。 0051 (5)每2天更换1次培养皿及滤纸, 将产卵后的滤纸取出, 放置在人工气候箱内(T 263, RH7080), 5-7天后, 卵孵化, 随即将滤纸转移至(2)步骤若虫繁殖笼, 从 (2)步骤开始重复, 可稳定继代扩繁。 用本发明中的方法扩繁中黑盲蝽已经连续饲养超过12 代。 0052 (5)若暂时无需大量虫源, 可将产卵后的滤纸置于透气纸盒中, 3-5储存, 储存期 可长达15天。 视研究需要取出储存的卵并按上述方法饲养获得试虫。 0053 以上各个实施例只是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并不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凡是基于本发明的构思所作出的等同变换及对本发明的各个技术方案显而易见的改 进,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6879557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6879557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