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73551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3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7393.4

申请日:

2014.08.27

公开号:

CN104149670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0N 2/48登记生效日:2017112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吴莹变更后权利人:吕诗林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30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林圩镇新华村旧那齐屯19号变更后权利人: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工业园内|||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0N 2/48申请日:20140827|||公开

IPC分类号:

B60N2/48; B61D33/00

主分类号:

B60N2/48

申请人:

吴莹

发明人:

吴莹

地址:

530616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林圩镇新华村旧那齐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包括: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的一侧;基座,其设置于凹槽的内部,靠近靠背部分的上边缘;支撑体,其呈杆状,被收纳于凹槽内,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基座上,支撑体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以及限位部件,其设置在基座的下方,位于支撑体的旋转路径上,在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其中,支撑体的一端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当支撑体被收纳于凹槽内时,支撑体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当需要使用时,支撑体旋转至水平状态,乘客可以靠在头枕部分上进行休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的一侧;
基座,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靠近所述靠背部分的上边缘;
支撑体,其呈杆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所述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以及
限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体的旋转路径上,在所述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所述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
其中,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体主体和内杆,所述支撑体主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内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体主体的自由端具有环形止挡部,以使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缩小,所述内杆的主体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通过弹簧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底部;所述内杆包括第一内杆部分和第二内杆部分,所述第一内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杆部分的一端枢接,第二内杆部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扣部件;相邻两个座椅的第二内杆部分通过一对卡扣部件卡扣连接在一起。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呈圆柱形。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水平向外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具有呈圆弧形的承载面。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对卡制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一对卡制件彼此相对并将所述支撑体卡制于中间。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 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说明书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基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以尽可能多地搭载乘客为出发点,而不是很注重乘坐的舒适性。基于此,地铁上的座椅大多是一排设置若干个,相邻两个座椅之间基本没有什么间隙,座椅既没有配备扶手,更没有头枕装置,这些都是有助于节省空间的设计。然而对于上班族来说,当然希望能够在这些座椅上配置类似于头枕装置的设施,使人们可以在疲惫之时可以借此稍事休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方便使用的、占用空间小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另外,相邻两个座椅的头枕装置可以彼此配合,形成一类似于腰带的结构,可以限制小朋友在地铁车厢内跑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包括:
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的一侧;
基座,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靠近所述靠背部分的上边缘;
支撑体,其呈杆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所述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以及
限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体的旋转路径上,在所述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所述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
其中,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体主体和内杆,所述支撑体主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内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体主体的自由端具有环形止挡部,以使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缩小,所述内杆的主体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通过弹簧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底部;所述内杆包括第一内杆部分和第二内杆部分,所述第一内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杆部分的一端枢接,第二内杆部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扣部件;相邻两个座椅的第二内杆部分通过一对卡扣部件卡扣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呈圆柱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为水平向外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具有呈圆弧形的承载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还包括:
一对卡制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一对卡制件彼此相对并将所述支撑体卡制于中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本发明所述的头枕装置在地铁车厢壁上形成有一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并在该凹槽内设置基座和支撑体,支撑体的前部为头枕部分,支撑体可以相对于基座旋转,当支撑体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时,支撑体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当需要使用时,支撑体旋转至水平状态,也就是垂直于地铁车厢壁的状态,乘客可以靠在头枕部分上进行休息,并且,由于支撑体本身呈杆状,又位于乘客的头部位置,也不会过多影响邻座乘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头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为图1的A-A剖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头枕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包括: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1,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15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13的一侧;基座4,其设置于所述凹槽1的内部,靠近所述靠背部分13的上边缘;支撑体3,其呈杆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1内,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所述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基座4上,所述支撑体3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2;以及限位部件5,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体3的旋转路径上,在所述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所述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其中,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
具体来说,当需要使用时,使支撑体3向下旋转,直至置于水平状态(也就是垂直于地铁车厢壁的状态,乘客就可以将头枕靠在头枕部分2休息。头枕装置是设置于相邻两个座椅之间的,当支撑体3打开时,基本不会干扰到邻座乘客;基座4应该是靠近靠背部分的上边缘部分,以方便乘客枕靠。支撑体3的一端与基座4之间设置有扭簧,当不使用支撑体时,则支撑体在扭簧作用下会缓慢上升,回复到初始位置,即整个被容纳于凹槽内。
凹槽1可以是直接开设在地铁车厢壁15上;也可以在开设在一个单独的部件上,再将该部件固定至地铁车厢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比较方便对地铁进行改进,改造成本低。
如图3所示,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3包括支撑体主体和内杆,所述支撑体主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通孔8,所述内杆1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8内,所述支撑体主体的自由端具有环形止挡部14,以使所述通孔8的末端部位9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8的主体部分缩小,所述内杆12的主体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9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10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10通过弹簧11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底部;所述内杆包括第一内杆部分7和第二内杆部分6, 所述第一内杆部分7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杆部分6的一端枢接,第二内杆部分6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扣部件16;相邻两个座椅的第二内杆部分通过一对卡扣部件卡扣连接在一起。其中,内杆12的末端部位10的直径与通孔8的主体部分一致,以防止内杆从通孔内脱离;内杆的末端部位10通过弹簧11连接至通孔的底部,则可以实现内杆的复位。具体地,在作为腰带使用时,是将相邻两个座椅的头枕装置的支撑体同时打开,两个支撑体3处于彼此平行的状态,再将两个支撑体的内杆抽出,其中一个支撑体的第二内杆部分由右弯折,另一个支撑体的第二内杆部分向左弯折,两个第二内杆部分再通过卡扣部件16卡扣在一起。这里,卡扣部件可以是常用的用于实现卡扣的结构,比如子母扣,其中一个第二内杆部分设置公组件,而另一个第二内杆部件设置母组件,再比如两个第二内杆部分分别设置一插口和一插扣,插扣可插入至插口内,以实现连接。当乘客带有小孩儿时,则可以构造一个临时的儿童座椅,两个头枕装置彼此配合形成一类似于腰带的结构。
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3呈圆柱形。为了增加头枕部分的舒适性,将支撑体3设置成圆柱形,头枕部分2也为圆柱形。
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5为水平向外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具有呈圆弧形的承载面。支撑体的后部正好位于限位块的上部,受限位块的限制而不再向下转动。
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还包括:一对卡制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一对卡制件彼此相对并将所述支撑体卡制于中间。为了防止在剧烈震动发生时支撑体突然下落,设置卡制件将支撑体固定。卡制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比如插口和插扣。
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5固定在所述凹槽1内。为了不影响地铁车厢壁的美观,将限位部件也设置在凹槽内,使其不突出于地铁车厢壁。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 例。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9670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49670A21申请号201410427393422申请日20140827B60N2/48200601B61D33/0020060171申请人吴莹地址530616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林圩镇新华村旧那齐屯19号72发明人吴莹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代理人靳浩54发明名称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包括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的一侧;基座,其设置于凹槽的内部,靠近靠背部分的上边缘;支撑体,其呈杆状。

2、,被收纳于凹槽内,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基座上,支撑体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以及限位部件,其设置在基座的下方,位于支撑体的旋转路径上,在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其中,支撑体的一端与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当支撑体被收纳于凹槽内时,支撑体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当需要使用时,支撑体旋转至水平状态,乘客可以靠在头枕部分上进行休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9670ACN104149670A1。

3、/1页21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的一侧;基座,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靠近所述靠背部分的上边缘;支撑体,其呈杆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所述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以及限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体的旋转路径上,在所述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所述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其中,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4、体包括支撑体主体和内杆,所述支撑体主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内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体主体的自由端具有环形止挡部,以使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缩小,所述内杆的主体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通过弹簧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底部;所述内杆包括第一内杆部分和第二内杆部分,所述第一内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杆部分的一端枢接,第二内杆部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扣部件;相邻两个座椅的第二内杆部分通过一对卡扣部件卡扣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呈圆柱。

5、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为水平向外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具有呈圆弧形的承载面。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卡制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一对卡制件彼此相对并将所述支撑体卡制于中间。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权利要求书CN104149670A1/3页3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座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地铁基本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以尽可能多地搭载乘客为出发点,而不是很注重乘坐的舒适性。基。

6、于此,地铁上的座椅大多是一排设置若干个,相邻两个座椅之间基本没有什么间隙,座椅既没有配备扶手,更没有头枕装置,这些都是有助于节省空间的设计。然而对于上班族来说,当然希望能够在这些座椅上配置类似于头枕装置的设施,使人们可以在疲惫之时可以借此稍事休息。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开发了一种方便使用的、占用空间小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另外,相邻两个座椅的头枕装置可以彼此配合,形成一类似于腰带的结构,可以限制小朋友在地铁车厢内跑动。0004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包括0006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的一侧;00。

7、07基座,其设置于所述凹槽的内部,靠近所述靠背部分的上边缘;0008支撑体,其呈杆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所述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以及0009限位部件,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体的旋转路径上,在所述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所述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0010其中,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0011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体主体和内杆,所述支撑体主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通孔,所述内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支撑体。

8、主体的自由端具有环形止挡部,以使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缩小,所述内杆的主体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分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通过弹簧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底部;所述内杆包括第一内杆部分和第二内杆部分,所述第一内杆部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杆部分的一端枢接,第二内杆部分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扣部件;相邻两个座椅的第二内杆部分通过一对卡扣部件卡扣连接在一起。0012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呈圆柱形。0013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为水平向外伸出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具有呈圆弧形的。

9、承载面。说明书CN104149670A2/3页40014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还包括0015一对卡制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一对卡制件彼此相对并将所述支撑体卡制于中间。0016优选的是,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固定在所述凹槽内。0017本发明所述的头枕装置在地铁车厢壁上形成有一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并在该凹槽内设置基座和支撑体,支撑体的前部为头枕部分,支撑体可以相对于基座旋转,当支撑体被收纳于所述凹槽内时,支撑体不占用多余的空间,当需要使用时,支撑体旋转至水平状态,也就是垂直于地铁车厢壁的状态,乘客可以靠在头枕部分上进行休息,并且,由于支撑体本身呈杆状,又位于。

10、乘客的头部位置,也不会过多影响邻座乘客。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头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为图1的AA剖面视图;0020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头枕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包括竖直延伸的长条形凹槽1,其形成于地铁车厢壁15上,并且位于地铁座椅的靠背部分13的一侧;基座4,其设置于所述凹槽1的内部,靠近所述靠背部分13的上边缘;支撑体3,其呈杆状,被收纳于所述凹槽1内,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以可在与所述靠背部分彼此垂直的面内转。

11、动地方式设置在所述基座4上,所述支撑体3的前部包裹一层弹性材料,从而在所述支撑体的前部形成一头枕部分2;以及限位部件5,其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下方,位于所述支撑体3的旋转路径上,在所述支撑体向下转动时,将所述支撑体保持在水平状态;其中,所述支撑体的一端与所述基座之间还设置有扭簧。0023具体来说,当需要使用时,使支撑体3向下旋转,直至置于水平状态也就是垂直于地铁车厢壁的状态,乘客就可以将头枕靠在头枕部分2休息。头枕装置是设置于相邻两个座椅之间的,当支撑体3打开时,基本不会干扰到邻座乘客;基座4应该是靠近靠背部分的上边缘部分,以方便乘客枕靠。支撑体3的一端与基座4之间设置有扭簧,当不使用支撑体时,则。

12、支撑体在扭簧作用下会缓慢上升,回复到初始位置,即整个被容纳于凹槽内。0024凹槽1可以是直接开设在地铁车厢壁15上;也可以在开设在一个单独的部件上,再将该部件固定至地铁车厢壁,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比较方便对地铁进行改进,改造成本低。0025如图3所示,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3包括支撑体主体和内杆,所述支撑体主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一通孔8,所述内杆1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通孔8内,所述支撑体主体的自由端具有环形止挡部14,以使所述通孔8的末端部位9的孔径相比于所述通孔8的主体部分缩小,所述内杆12的主体部位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末端部位9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10的直径与所述通孔的主体部。

13、分一致,所述内杆的末端部位10说明书CN104149670A3/3页5通过弹簧11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底部;所述内杆包括第一内杆部分7和第二内杆部分6,所述第一内杆部分7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内杆部分6的一端枢接,第二内杆部分6的另一端设置有一卡扣部件16;相邻两个座椅的第二内杆部分通过一对卡扣部件卡扣连接在一起。其中,内杆12的末端部位10的直径与通孔8的主体部分一致,以防止内杆从通孔内脱离;内杆的末端部位10通过弹簧11连接至通孔的底部,则可以实现内杆的复位。具体地,在作为腰带使用时,是将相邻两个座椅的头枕装置的支撑体同时打开,两个支撑体3处于彼此平行的状态,再将两个支撑体的内杆抽出,其中一个支撑体。

14、的第二内杆部分由右弯折,另一个支撑体的第二内杆部分向左弯折,两个第二内杆部分再通过卡扣部件16卡扣在一起。这里,卡扣部件可以是常用的用于实现卡扣的结构,比如子母扣,其中一个第二内杆部分设置公组件,而另一个第二内杆部件设置母组件,再比如两个第二内杆部分分别设置一插口和一插扣,插扣可插入至插口内,以实现连接。当乘客带有小孩儿时,则可以构造一个临时的儿童座椅,两个头枕装置彼此配合形成一类似于腰带的结构。0026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支撑体3呈圆柱形。为了增加头枕部分的舒适性,将支撑体3设置成圆柱形,头枕部分2也为圆柱形。0027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5为水平向外伸出的限位。

15、块,所述限位块的上部具有呈圆弧形的承载面。支撑体的后部正好位于限位块的上部,受限位块的限制而不再向下转动。0028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还包括一对卡制件,分别位于所述凹槽的两侧,一对卡制件彼此相对并将所述支撑体卡制于中间。为了防止在剧烈震动发生时支撑体突然下落,设置卡制件将支撑体固定。卡制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比如插口和插扣。0029所述的地铁座椅用头枕装置中,所述限位部件5固定在所述凹槽1内。为了不影响地铁车厢壁的美观,将限位部件也设置在凹槽内,使其不突出于地铁车厢壁。0030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说明书CN104149670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49670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9670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4967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