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35444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46264.6

申请日:

2013.02.06

公开号:

CN103122632A

公开日:

2013.05.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5/38申请公布日:201305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5/38申请日:20130206|||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8

主分类号:

E02D5/38

申请人: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阎慧奎; 常国栋

地址: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滨河路15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8

代理人:

王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利用全程厚钢护筒跟进钻孔,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应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其特点是可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不污染环境,质量好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长螺旋、旋挖钻机、有扩孔功能的潜孔锤进行钻进施工、一直钻到设计深度,同时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全程跟进作为护壁,其特征是: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应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

说明书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桩基类型,它机械化程度高,单桩承载大,桩身刚度强。但目前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时,会遇到塌方严重的情况,造成混凝土充盈系数过大,甚至造成断桩缩颈,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在遇到溶洞时,必须填入粘土块石、泥浆护壁并反复钻进施工,工期长、成本高、污染大。目前较先进的跟管钻进技术,是在用长螺旋钻机、旋挖钻机、潜孔锤钻孔时、再利用各种设备同时向下压、钻厚钢护筒,该方法有效的防止了钻孔时孔壁塌方。但这种技术在遇到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拔出钢护桶后仍容易产生灰浆流失、缩颈;遇到溶洞特别是空溶洞时拔出钢护筒会发生大量混凝土流失,严重影响桩基质量和工程造价。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不污染环境,质量好的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施工方法是利用长螺旋、旋挖钻机、有扩孔功能的潜孔锤进行钻进施工、一直钻到设计深度,同时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全程跟进作为护壁,其特征是: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应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当混凝土灌入防水布护筒时,在压力作用下、防水布护筒撑开,布护筒长出薄钢护筒部分的桶壁紧贴钻孔壁,薄钢护筒内的布护筒桶壁紧贴薄钢护筒,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灌注完混凝土后,全部拔出厚钢护筒,薄钢护筒留在孔内。
本发明与现有的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相比的优点是:
1、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全程跟进作为护壁、防止施工过程中塌孔。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该薄钢护筒永久留在孔内做支护;
2、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当混凝土灌入防水布护筒时,在压力作用下、防水布护筒撑开,布护筒长出薄钢护筒部分的桶壁紧贴钻孔壁,薄钢护筒内的布护筒桶壁紧贴薄钢护筒,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
3、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不污染环境,质量好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1是本发明钻孔完成,下入钢筋笼后的示意图;
2是本发明灌注完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有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长螺旋、旋挖钻机、有扩孔功能的潜孔锤进行钻进施工、一直钻到设计深度,同时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1全程跟进作为护壁、防止施工中塌孔。厚钢护筒1的管壁2的厚度在10MM以上、防止重复利用时管壁变形、影响下入薄钢护筒。
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3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4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4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8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5、薄钢护筒5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5的管壁6内侧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7、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10,该钢丝环用铁丝11绑扎在钢筋笼4上,绑扎后确保钢丝环10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4、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1。当混凝土灌入防水布护筒7时,在压力作用下、防水布护筒7的桶壁9撑开,布护筒7长出薄钢护筒5的部分的布护筒壁9紧贴钻孔壁,薄钢护筒5内的布护筒桶壁9紧贴薄钢护筒壁6,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灌注完混凝土后,全部拔出厚钢护筒1,薄钢护筒5留在孔内做永久支护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122632A43申请公布日20130529CN103122632ACN103122632A21申请号201310046264622申请日20130206E02D5/3820060171申请人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110016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滨河路152号72发明人阎慧奎常国栋74专利代理机构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代理人王欣54发明名称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利用全程厚钢护筒跟进钻孔,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

2、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应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其特点是可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不污染环境,质量好的特点。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122632ACN10。

3、3122632A1/1页21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长螺旋、旋挖钻机、有扩孔功能的潜孔锤进行钻进施工、一直钻到设计深度,同时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全程跟进作为护壁,其特征是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应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

4、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权利要求书CN103122632A1/2页3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钻孔灌注桩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桩基类型,它机械化程度高,单桩承载大,桩身刚度强。但目前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时,会遇到塌方严重的情况,造成混凝土充盈系数过大,甚至造成断桩缩颈,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在遇到溶洞时,必须填入粘土块石、泥浆护壁并反复钻进施工,工期长、成本高、污染大。目前较先进的跟管钻进技术,是在用长螺旋钻。

5、机、旋挖钻机、潜孔锤钻孔时、再利用各种设备同时向下压、钻厚钢护筒,该方法有效的防止了钻孔时孔壁塌方。但这种技术在遇到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拔出钢护桶后仍容易产生灰浆流失、缩颈;遇到溶洞特别是空溶洞时拔出钢护筒会发生大量混凝土流失,严重影响桩基质量和工程造价。发明内容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不污染环境,质量好的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施工方法是利用长螺旋、旋挖钻机、有扩孔功能的潜孔锤进行钻进施工、一直钻到设计深度,同时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全程跟进作为护壁,其特征是在遇到有一定厚。

6、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应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当混凝土灌入防水布护筒时,在压力作用下、防水布护筒撑开,布护筒长出薄钢护筒部分的桶壁紧贴钻孔壁,薄钢护筒内的布护筒桶壁紧贴薄钢护筒,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灌注完混凝土后,全部拔出。

7、厚钢护筒,薄钢护筒留在孔内。0005本发明与现有的在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相比的优点是1、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全程跟进作为护壁、防止施工过程中塌孔。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薄钢护筒进行防腐处理。该薄钢护筒永久留在孔内做支护;2、在薄钢护筒内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该钢丝环用铁筋绑扎在钢筋笼上,绑扎后确保钢丝环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当混凝土灌。

8、入防水布护说明书CN103122632A2/2页4筒时,在压力作用下、防水布护筒撑开,布护筒长出薄钢护筒部分的桶壁紧贴钻孔壁,薄钢护筒内的布护筒桶壁紧贴薄钢护筒,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3、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不污染环境,质量好的特点。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钻孔完成,下入钢筋笼后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灌注完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后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一种在有流塑地层和溶洞地层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利用长螺旋、旋挖钻机、有扩孔功能的潜孔锤进行钻进施工、一直钻到设计深度,同时用内径比桩直径大25厘米的厚钢护筒1全程跟进作为护。

9、壁、防止施工中塌孔。厚钢护筒1的管壁2的厚度在10MM以上、防止重复利用时管壁变形、影响下入薄钢护筒。0009在遇到有一定厚度的流塑状地层或溶洞3时,测定出该地层深度、在钢筋笼4放入孔内前、在钢筋笼4上与该地层相应的位置用短钢筋8焊上一段内径和桩径相同的薄钢护筒5、薄钢护筒5进行防腐处理。在薄钢护筒5的管壁6内侧加上一段直径比桩径大2050厘米,有一定韧性的防水布护筒7、其两端应长出薄钢护筒一米以上,防水布护筒两端置入软钢丝环10,该钢丝环用铁丝11绑扎在钢筋笼4上,绑扎后确保钢丝环10完全打开后距离钢筋笼距离大于5厘米。然后在清孔完毕后下入钢筋笼4、灌注混凝土、拔出厚钢护筒1。当混凝土灌入防水布护筒7时,在压力作用下、防水布护筒7的桶壁9撑开,布护筒7长出薄钢护筒5的部分的布护筒壁9紧贴钻孔壁,薄钢护筒5内的布护筒桶壁9紧贴薄钢护筒壁6,有效的防止了灰浆的流失,灌注完混凝土后,全部拔出厚钢护筒1,薄钢护筒5留在孔内做永久支护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次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说明书CN103122632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3122632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312263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