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55525.9 (22)申请日 2017.01.25 (71)申请人 上海术道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436 上海市静安区江场三路238号 1010室 (72)发明人 冷成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31214 代理人 徐小蓉 (51)Int.Cl. A47J 27/04(2006.01) A47J 36/24(2006.01) A47J 3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57)摘要 本。
2、发明公开了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 饪方法, 所述多用锅包括锅体以及位于其外部的 加热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 骤: 使所述锅体的锅壁作为所述加热腔的加热 面; 使所述加热腔中具有蒸汽。 本发明的优点是, 烹饪方法简单, 热传导效率高, 通过将蒸汽喷射 和锅体壁面加热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可实现多 种不同类型的快速烹饪, 例如蒸、 煮、 焗、 烤等; 此 外, 利用多用锅进行烹饪的自动化程度高, 可实 现进水量的自动控制、 水位实时监测、 加热温度 自由设定、 锅炉封闭腔体内压力的检测控制、 蒸 汽的自动输出控制以及罩体的自动升降控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6页 CN。
3、 106820946 A 2017.06.13 CN 106820946 A 1.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所述多用锅包括锅体以及位于其外部的加热 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锅体的锅壁作为所述加热腔的加热面; 使所述加热腔中具有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 法为蒸汽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置待烹饪食材, 将一罩体盖合于所述锅体 上, 使所述加热腔中的蒸汽通过蒸汽控制回路从加热腔输送至所述锅体中, 对食材进行蒸 汽烹饪,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中具有压力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
4、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 法为蒸汽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有水, 水的上方放置待烹饪食材, 将一罩体 盖合于所述锅体上, 利用所述加热腔加热所述锅体内的水产生蒸汽, 对食材进行蒸汽烹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 法为炖煮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入炖煮食材, 利用所述加热腔加热所述锅 体, 对食材进行炖煮烹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 法为盐焗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铺设一层盐, 并于所述盐上放置食材, 利用所 述加热腔加热所述。
5、锅体, 所述盐获取热量后传导至所述食材上, 以对所述食材进行盐焗烹 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 法为烧烤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置待烤食材, 利用所述加热腔加热所述锅 体, 对所述食材进行烧烤烹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 中的蒸汽经蒸汽控制回路输送入所述锅体中,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与位于所述锅体 上的蒸汽喷嘴相连通,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加热腔中, 以防止在输出蒸汽 时产生冷凝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
6、于使所述加热 腔中设置加热体, 使所述加热腔连接有进水管路、 出水管路以及水位检测装置, 所述加热腔 连接有蒸汽控制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使用工控机 连接控制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加热体的工作、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的蒸汽控制, 以及所述进水 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的管路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其特征在于使所述锅体 与所述加热腔采用分体结构设置, 所述锅体与所述加热腔之间的接触面相互适配且紧密贴 合。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820946 A 2 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技术领域。
7、 0001 本发明属于烹饪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利用水蒸汽对食材进行烹饪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方式, 具体是指在器皿中放入适量 的水, 把经过调味后的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 再置入蒸笼利用蒸汽使其成熟的过程。 根据食 品原料的不同, 可分为猛火蒸、 中火蒸和慢火蒸三种, 例如 “蒸鲜鱼” 、“蒸水蛋” 、“蒸包子” 等。 这种传统的蒸制方式所存在的缺点在于, 蒸汽温度较低, 因此所需要的蒸煮时间较长, 蒸制过程中蒸汽缭绕, 无法实现边煮边吃的构想, 且功能较为单一, 需要手动操作, 较为不 便。 0003 随着科技的进步, 新型的蒸汽烹饪方式不断涌现。
8、, 利用蒸汽进行烹饪的蒸锅开始 被逐渐推广应用, 该蒸锅由蒸具、 罩体以及依次连接的蒸汽喷嘴、 蒸汽管道、 外部锅炉所构 成, 通过利用蒸汽喷嘴中喷射出的高温蒸汽可对食材进行瞬间加热, 锁住营养的同时, 可以 实现边蒸边吃的就餐模式。 但是, 蒸具与外部锅炉之间通常都是分开设置的, 两者互相不接 触, 这种分开设置的方式将造成锅炉壁面上所散发热量的损失, 锅炉所产生的热量无法得 到充分利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 饪方法, 该烹饪方法通过使锅体的外壁面与锅炉的上壁面呈共壁式一体结构设置, 从而在 可利用锅炉中高温蒸汽进行烹。
9、饪的同时, 还能够利用锅炉壁面热传导的方式进一步有效利 用热能, 实现快速高效的多种不同烹饪。 0005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所述多用锅包括锅体以及位于其外部的加热腔, 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所述锅体的锅壁作为所述加热腔的加热面; 使 所述加热腔中具有蒸汽。 0006 所述烹饪方法为蒸汽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置待烹饪食材, 将一罩 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 使所述加热腔中的蒸汽通过蒸汽控制回路从加热腔输送至所述锅体 中, 对食材进行蒸汽烹饪,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中具有压力控制阀。 0007 所述烹饪方法为蒸汽烹饪, 。
10、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有水, 水的上方放置待 烹饪食材, 将一罩体盖合于所述锅体上, 利用所述加热腔加热所述锅体内的水产生蒸汽, 对 食材进行蒸汽烹饪。 0008 所述烹饪方法为炖煮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入炖煮食材, 利用所述 加热腔加热所述锅体, 对食材进行炖煮烹饪。 0009 所述烹饪方法为盐焗烹饪, 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铺设一层盐, 并于所述盐 上放置食材, 利用所述加热腔加热所述锅体, 所述盐获取热量后传导至所述食材上, 以对所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6820946 A 3 述食材进行盐焗烹饪。 0010 所述烹饪方法为烧烤烹饪, 包括以。
11、下步骤: 在所述锅体中放置待烤食材, 利用所述 加热腔加热所述锅体, 对所述食材进行烧烤烹饪。 0011 所述加热腔中的蒸汽经蒸汽控制回路输送入所述锅体中,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的输 出端与位于所述锅体上的蒸汽喷嘴相连通,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的输出端位于所述加热腔 中, 以防止在输出蒸汽时产生冷凝水。 0012 使所述加热腔中设置加热体, 使所述加热腔连接有进水管路、 出水管路以及水位 检测装置, 所述加热腔连接有蒸汽控制回路。 0013 使用工控机连接控制所述加热腔中所述加热体的工作、 所述蒸汽控制回路的蒸汽 控制, 以及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出水管路的管路控制。 0014 使所述锅体与所述加热腔采用。
12、分体结构设置, 所述锅体与所述加热腔之间的接触 面相互适配且紧密贴合。 0015 本发明的优点是, 烹饪方法简单, 热传导效率高, 通过将蒸汽喷射和锅体壁面加热 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可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快速烹饪, 例如蒸、 煮、 焗、 烤等; 此外, 利用多 用锅进行烹饪的自动化程度高, 可实现进水量的自动控制、 水位实时监测、 加热温度自由设 定、 锅炉封闭腔体内压力的检测控制、 蒸汽的自动输出控制以及罩体的自动升降控制。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中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水位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
13、旋转开合式排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具有斜口蒸汽喷嘴的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多用锅安装在餐桌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智能控制系统的示意框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锅体与加热腔采用分体结构设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 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8, 图中标记1-35分别为: 可升降式罩体1、 汽水排出孔2、 凹槽3、 排水槽4、 蒸汽喷 嘴5、 锅体6、 水位监测装置7、 加热装置8、 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 加热腔10、 排水管路11、 排水 管路12、 进水管路13、。
14、 进水电磁阀14、 蒸汽控制回路15、 集气管路16、 压力控制阀17、 蒸汽控 制阀18、 手动阀19、 输气支管20、 水位检测电极21、 筒体22、 连接管23、 旋盖24、 基板25、 镂空 区26、 通孔27、 定位孔28、 PAD 29、 PAD支架30、 餐桌31、 投影仪32、 工控机33、 温度传感器34、 罩体驱动电机35。 0018 实施例: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喷气式速热多用锅的烹饪方法, 该多 用锅包括锅体6以及位于其下方的加热腔10, 使锅体6的外壁面与加热腔10的上壁面呈共壁 式一体结构设置, 利用蒸汽控制回路15将加热腔10中所产生的蒸汽输出至锅体。
15、6中, 并将锅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6820946 A 4 体6的壁面作为加热腔10对其进行的加热面 (即加热腔10与锅体6之间的共壁式一体结构) 进行加热, 将加热腔10中的热量向锅体6进行热传导加热, 即将蒸汽烹饪以及热传导方式进 行结合使用, 从而实现对锅体6中食材的快速烹饪, 烹饪方法可以是多样化的蒸、 煮、 焗、 烤。 0019 在对本实施例中的烹饪方法进行具体描述之前, 首先对多用锅进行一个详细的描 述说明: 如图1、 2所示, 锅体6呈常规的筒体状, 其外壁面包括底壁、 侧壁以及自侧壁顶部向外延 伸的外缘部, 为了使加热腔10与锅体6构成共壁式一体结构, 加热腔。
16、10的上壁面呈与锅体6 外壁面相适配的内凹状, 从而使加热腔10的封闭腔体剖面呈 “凹” 字型, 也就是说, 锅体6的 底壁、 侧壁以及外缘部均是同加热腔10的壁面呈共壁式一体结构的, 即前述的加热面, 通过 采用这种共壁式一体结构, 由加热腔10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其上壁面快速传导至锅体6 的底壁和侧壁上加以充分利用, 避免以往加热腔10与锅体6分隔式设置造成加热腔10壁面 热量损失的缺点。 如图8所示, 本实施例中锅体6与加热腔10之间除了采用一体结构之外, 也 可以采用分体结构设置, 即, 锅体6与加热腔10之间的接触面适配且紧密贴合设置, 通过将 锅体6与加热腔10采用分体结构设置, 。
17、可便于锅体6取出进行清洗, 并可降低制造难度和制 造成本。 0020 如图1、 2、 3、 7所示, 加热腔10为一封闭式腔体, 在加热腔10中接通有外部的进水管 路13用于向其内部自动供水, 进水管路13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14, 进水电磁阀14由工控机 33连接控制, 可自由调节进水速度和进水量; 此外, 在加热腔10的封闭腔体中还接通有一水 位监测装置7, 水位监测装置7与工控机33连接通信, 如图3所示, 水位监测装置7由筒体22和 水位检测电极21组成, 筒体22通过其侧壁上的两根连接管23与加热腔10的封闭腔体相连 通, 使筒体22内的水位与加热腔10中保持一致, 水位检测电极21共。
18、具有低水位探针、 中水位 探针以及高水位探针, 可检测低、 中、 高三种水位并实时反馈给工控机33, 工控机33可根据 所反应的水位情况, 对进水管路13上的进水电磁阀14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例如继续进水 或停止进水; 在加热腔10的封闭腔体中还设置有排水管路11, 排水管路11通常情况下只需 由手动阀门控制即可; 当然, 为了能够加热加热腔10封闭腔体中的水, 在其中还设置有加热 装置8, 并由工控机33连接控制, 通常该加热装置8采用的是均布在加热腔10中的电加热管。 0021 如图1、 2所示, 锅体6的顶部具有向外凸出的外缘部, 外缘部上具有一环形的凹槽 3, 可升降式罩体1在盖合时。
19、正好盖合在该凹槽3中, 且在水汽的作用下, 与凹槽3共同构成水 密封, 从而使锅体6与可升降式罩体1围合下的空间形成密闭空间; 为了确保锅体6内的压力 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凹槽3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个汽水排出孔2, 汽水排出孔2与排水槽4 相连通。 此外, 在锅体6的外缘部上且位于前述环形凹槽3的内侧布置有两个蒸汽喷嘴5, 当 然也可以是单个或更多个, 由于锅体6的外缘部也是同加热腔10的上壁面呈共壁式一体结 构的, 因此这两个蒸汽喷嘴5也同时位于加热腔10的上壁面上, 蒸汽管路的输出端具体是同 各个蒸汽喷嘴5相连接的。 需要说明的是, 蒸汽喷嘴5除了如图1所示竖向设置之外, 也可以 采用如图。
20、5所示的倾斜式设置方法, 即, 蒸汽喷嘴5以倾斜角度设置, 且蒸汽喷嘴5的蒸汽喷 射方向指向锅体6的中轴线方向上, 从而使蒸汽喷射后可向中心聚拢, 可提高蒸汽的喷射路 径使之聚集并得到充分利用, 相较于蒸汽喷嘴竖向设置的方式, 可避免蒸汽直接喷射在罩 体壁面上造成热量损失。 0022 如图1、 2、 4所示, 在锅体6的底壁中央开设有一个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 该旋转开合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6820946 A 5 式排水口下部连接排水管路12, 用于将锅体6中的水向外排出; 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由基板 25以及旋盖24组成, 基板25固定在锅体6的底壁上, 在基板25的中央开设。
21、有一定位孔28, 且 在定位孔28的外侧开设有若干通孔, 旋盖24通过其下表面上的圆柱体 (图中未示出) 插设于 基板25的定位孔28内, 从而实现旋盖24在基板25上的旋转; 在旋盖24上分布有镂空区26, 通 过旋转旋盖24, 可使其上的镂空区26正好对应于基板25上的通孔27, 以实现旋转开合式排 水口9的打开状态, 锅体6中的水体可从镂空区26和通孔27中通过排出; 而当旋盖24上的镂 空区26旋转至基板25上未开设有通孔27的位置时, 旋盖24的板体将通孔27遮挡, 且基板25 的板体也将镂空区26遮挡, 以实现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的闭合状态, 避免锅体6中的水体向 外排出。 0023。
22、 如图1所示, 蒸汽管路将加热腔10同锅体6连通, 用于将加热腔10中所产生的高温 蒸汽引入输出至锅体6中。 本实施例中的蒸汽管路依次由集气管路16、 蒸汽控制回路15以及 若干条数量与蒸汽喷嘴5数量相对应的输气支管20组成, 集气管路16自加热腔10的封闭腔 体向腔外延伸并同蒸汽控制回路15的一端相连通, 集气管路16的集气端位于封闭腔体之中 且高于液面位置, 用于收集高温蒸汽向外输出; 蒸汽控制回路15的另一端与各路输气支管 20相连通, 在蒸汽控制回路15上依次设置有压力控制阀17、 蒸汽电磁阀18以及手动阀19, 其 中压力控制阀17和蒸汽电磁阀18由工控机33连接控制, 压力控制阀1。
23、7用于控制加热腔10封 闭腔体中的压力, 防止腔体压力过大造成爆炸事故, 蒸汽电磁阀18用于控制蒸汽控制回路 15的通断以及向外输出的蒸汽流量, 而手动阀19则作为蒸汽控制回路15的总阀门控制通 断, 由人工进行操作; 各输气支管20自腔体之外贯穿入加热腔10中, 且各输气支管20的输出 端口同各蒸汽喷嘴5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 将输气支管20从加热腔10的封闭腔体中通过 是为了确保输气支管20与蒸汽喷嘴5相连接的部分能够保持与加热腔10内部相同的温度, 避免暴露在腔体之外致使温度较低, 造成高温蒸汽与低温管路冷热交替产生冷凝水, 影响 蒸汽烹饪的效果。 0024 需要说明的是, 在加热腔。
24、10中还设置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34, 温度传感器34与工 控机33相连接, 用于实时监控加热腔10中的温度, 工控机33可根据实时温度发出相应的控 制指令给加热腔10中的加热装置8。 0025 如图1、 6、 7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多用锅在具体使用时, 嵌设安装在餐桌31的中央, 且在室内天花板上竖向设置可升降式罩体1, 可升降式罩体1由罩体驱动电机35驱动升降, 而罩体驱动电机35则具体由工控机33连接控制。 在餐桌31的侧方, 通过PAD支架30安装有 PAD 29, PAD 29同工控机33连接, 顾客可通过操作PAD 29, 从而经工控机33向各工作部件发 送相应的控制指令, 从而实现。
25、多用锅的自动化操作, 当然, 食客在就餐时, 还可通过投影仪 32的投射观看相关的烹饪视频。 0026 如图1、 7所示, 在对多用锅的详细构造介绍完毕之后, 对本实施例中多用锅的烹饪 方法进行说明, 该烹饪方法包括蒸、 煮、 焗、 烤, 具体如下: (1) 蒸汽烹饪 (输入蒸汽) 将待蒸的食材经托盘支架放置在锅体6中, 控制可升降式罩体1盖合在锅体6的凹槽3 中; 工控机33控制进水电磁阀14通过进水管路13向加热腔10中进水, 当水位监测装置7监测 到加热腔10中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 进水电磁阀14关闭停止进水; 工控机33控制加热装 置8加热加热腔10中的水直至产生高温蒸汽, 打开手动。
26、阀门19并经工控机33打开蒸汽控制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6820946 A 6 阀18, 从而使蒸汽控制回路15将加热腔10中的高温蒸汽向锅体6传输, 各蒸汽喷嘴5向锅体6 中喷射高温蒸汽, 从而使食物达到快速成熟的目的, 当然, 加热腔10中的热量也会通过壁面 向锅体6中传导加热, 加速蒸汽烹饪的进程, 在这一过程中, 部分水汽可通过汽水排出孔2向 外排出; (2) 蒸汽烹饪 (直接产生蒸汽) 使锅体6中的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保持关闭状态, 在锅体6中加入适量水, 并在水面上方 经蒸屉放置食材, 控制可升降式罩体1盖合在锅体6的凹槽3中; 工控机33控制进水电磁阀14 通过进。
27、水管路13向加热腔10中进水, 当水位监测装置7监测到加热腔10中的水位达到设定 水位后, 进水电磁阀14关闭停止进水; 关闭手动阀门19, 在工控机33上设定所需的加热温 度, 控制加热装置8加热加热腔10中的水达到设定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 利用压力控制阀17 实时控制加热腔10中的压力大小, 加热腔10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通过其上壁面传导至锅 体6的壁面上对锅体6中的水体进行加热, 直至煮沸产生蒸汽, 所产生的蒸汽对食材进行蒸 汽烹饪; 待蒸汽烹饪完毕后, 打开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 将水体经排水管路12向外排出; (3) 炖煮 使锅体6中的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保持关闭状态, 在锅体6中加入。
28、适量水和炖煮食材, 控 制可升降式罩体1盖合在锅体6的凹槽3中; 工控机33控制进水电磁阀14通过进水管路13向 加热腔10中进水, 当水位监测装置7监测到加热腔10中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 进水电磁阀 14关闭停止进水; 关闭手动阀门19, 在工控机33上设定所需的加热温度, 控制加热装置8加 热加热腔10中的水达到设定温度, 在加热过程中, 利用压力控制阀17实时控制加热腔10中 的压力大小, 加热腔10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通过其上壁面传导至锅体6中, 利用壁面热传 导加热的方式, 锅体6中的水能够快速得到加热并将食材煮熟, 在这一过程中, 部分水汽可 通过汽水排出孔2向外排出; 待蒸煮且。
29、食用完毕后, 打开旋转开合式排水口9, 将水经排水管 路12向外排出; (4) 盐焗 在锅体6中铺设一层盐, 并在盐上放置食材, 控制可升降式罩体1盖合在锅体6的凹槽3 中; 工控机33控制进水电磁阀14通过进水管路13向加热腔10中进水, 当水位监测装置7监测 到加热腔10中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后, 进水电磁阀14关闭停止进水; 关闭手动阀门19, 在工 控机33上设定所需的加热温度, 控制加热装置8加热加热腔10中的水达到设定温度, 在加热 过程中, 利用压力控制阀17实时控制加热腔10中的压力大小, 加热腔10中将产生大量的热 量并通过其上壁面传导至锅体6中, 利用壁面热传导加热的方式, 。
30、锅体6中的盐获得极大的 热量并将这些热量传导至食材上使之成熟, 从而达到盐焗的烹饪目的; (5) 烧烤 在锅体6的底壁上放置待烤食材, 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涂刷油; 工控机33控制进水电磁阀 14通过进水管路13向加热腔10中进水, 当水位监测装置7监测到加热腔10中的水位达到设 定水位后, 进水电磁阀14关闭停止进水; 关闭手动阀门19, 在工控机33上设定所需的加热温 度, 例如是200, 控制加热装置8加热加热腔10中的水达到设定温度200, 在加热过程中, 利用压力控制阀17实时控制加热腔10中的压力大小, 加热腔10中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并通过 其上壁面传导至锅体6中, 利用壁面热传导加热的。
31、方式, 对锅体6底壁上的食材进行烤制。 0027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1) 烹饪方法简单, 热传导效率高, 通过将蒸汽喷射和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6820946 A 7 锅体壁面加热这两种方式结合使用, 可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快速烹饪, 例如蒸、 煮、 焗、 烤 等, 从而满足食客对于烹饪的多样化需求;(2) 多用锅自动化程度高, 可实现进水量的自动 控制、 水位实时监测、 温度实时监测控制、 锅炉封闭腔体内压力的检测控制、 蒸汽的自动输 出控制以及罩体的自动升降控制等。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6820946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9 CN 106820946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10 CN 106820946 A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1 CN 106820946 A 11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2 CN 106820946 A 12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3 CN 106820946 A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4 CN 106820946 A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