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7351631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75596.5

申请日:

20141124

公开号:

CN105685266A

公开日:

201606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双牌绿香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425200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永江乡白沙江村周家塘

优先权:

CN201410675596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曲形绿茶的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鲜叶摊放、杀青、揉念、搓团、干燥、包装。本发明所述的加工方法,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中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此方法加工出的茶叶营养价值高。此外本发明使用的茶叶为有机种植园的茶叶,没有受到污染,茶叶口感好且健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摘:采摘的长度大叶种一般以3~4厘米、小叶种以2~2.5厘米为好,要求大小均匀一致,不采病虫芽叶与紫色芽叶;(2)鲜叶摊放:鲜叶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不能受到闷压,以防鲜叶受损后红变或闷熟,鲜叶进厂后应及时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一般摊放时间为3~6小时,当失重率达10%~15%、摊放叶含水量在70%左右、鲜叶开始透发清香时,即行于付制;(3)杀青:当锅温达到180~200℃时,向平锅中投500克鲜叶,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爆点,杀青时间为3~4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4)揉捻:当锅温降到80℃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进行推手揉捻,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与“自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1次,以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揉时手握茶叶要松紧适度,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当茶叶达到7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揉捻总时间约10~12分钟;(5)搓团:当锅温降至60~70℃时,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8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12~15分钟;(6)干燥: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手势要轻,这是技术关键,到有轻微触手感,茶叶达9成干时起锅;再将茶叶薄摊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利用锅温余热焙至足干,时间约6~8分钟,茶叶含水量在6%左右;(7)包装。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加工方法,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而且导致茶的营养成份流失,从而失去了茶本身的价值。此外现有的茶叶种植,均采用化肥进行栽培和追肥,会对茶叶造成污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生产过程中茶叶营养价值不易流失,加工出的茶叶营养价值高,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的长度大叶种一般以3~4厘米、小叶种以2~2.5厘米为好,要求大小均匀一致,不采病虫芽叶与紫色芽叶。

(2)鲜叶摊放。鲜叶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不能受到闷压,以防鲜叶受损后红变或闷熟。鲜叶进厂后应及时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一般摊放时间为3~6小时,当失重率达10%~15%、摊放叶含水量在70%左右、鲜叶开始透发清香时,即行于付制。

(3)杀青。当锅温达到180~200℃时,向平锅中投500克鲜叶,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爆点。杀青时间为3~4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4)揉捻。当锅温降到80℃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进行推手揉捻,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与“自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1次,以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揉时手握茶叶要松紧适度,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当茶叶达到7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揉捻总时间约10~12分钟。

(5)搓团。当锅温降至60~70℃时,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8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12~15分钟。

(6)干燥。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手势要轻,这是技术关键,到有轻微触手感,茶叶达9成干时起锅;再将茶叶薄摊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利用锅温余热焙至足干,时间约6~8分钟,茶叶含水量在6%左右。

(7)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采摘的长度大叶种一般以3~4厘米、小叶种以2~2.5厘米为好,要求大小均匀一致,不采病虫芽叶与紫色芽叶。

(2)鲜叶摊放。鲜叶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不能受到闷压,以防鲜叶受损后红变或闷熟。鲜叶进厂后应及时摊放,厚度不超过5厘米。一般摊放时间为3~6小时,当失重率达10%~15%、摊放叶含水量在70%左右、鲜叶开始透发清香时,即行于付制。

(3)杀青。当锅温达到180~200℃时,向平锅中投500克鲜叶,用双手迅速翻炒,先抖后闷,少闷多抖,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红叶,无焦边、爆点。杀青时间为3~4分钟,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4)揉捻。当锅温降到80℃左右时,用双手拢住杀青叶,沿锅壁顺一个方向进行推手揉捻,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公转”与“自转”。开始时,揉3~4转抖散1次,以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减少抖散次数。揉时手握茶叶要松紧适度,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当茶叶达到7成干、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揉捻总时间约10~12分钟。

(5)搓团。当锅温降至60~70℃时,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方向一致,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搓至条索卷曲、茸毛显露、茶坯达8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12~15分钟。

(6)干燥。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手势要轻,这是技术关键,到有轻微触手感,茶叶达9成干时起锅;再将茶叶薄摊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中,利用锅温余热焙至足干,时间约6~8分钟,茶叶含水量在6%左右。

(7)包装。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75596.5 (22)申请日 2014.11.24 A23F 3/06(2006.01) (71)申请人 双牌绿香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址 425200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永江乡白 沙江村周家塘 (72)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54) 发明名称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曲形绿茶的加工方法, 属 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 : 采摘、 鲜叶 摊放、 杀青、 揉念、 搓团、 干燥、 包装。 本发明所述的 加工方法, 加工工序简单, 生产成本低, 生产过程 中既不破坏酶的活性, 又不促进氧。

2、化作用, 且保持 毫香显现, 汤味鲜爽, 此方法加工出的茶叶营养价 值高。此外本发明使用的茶叶为有机种植园的茶 叶, 没有受到污染, 茶叶口感好且健康。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685266 A 2016.06.22 CN 105685266 A 1/1 页 2 1.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1) 采摘 : 采摘的长度大叶种一般以 3 4 厘米、 小叶种以 2 2.5 厘米为好, 要求大 小均匀一致, 不采病虫芽叶与紫色芽叶 ; (2)鲜叶摊放 : 鲜叶在采摘与。

3、运输过程中不能受到闷压, 以防鲜叶受损后红变或闷 熟, 鲜叶进厂后应及时摊放, 厚度不超过 5 厘米, 一般摊放时间为 3 6 小时, 当失重率达 10 15、 摊放叶含水量在 70左右、 鲜叶开始透发清香时, 即行于付制 ; (3)杀青 : 当锅温达到180200时, 向平锅中投500克鲜叶, 用双手迅速翻炒, 先抖 后闷, 少闷多抖, 做到捞净、 抖散、 杀匀、 杀透, 无红梗、 红叶, 无焦边、 爆点, 杀青时间为 3 4 分钟, 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 (4) 揉捻 : 当锅温降到 80左右时, 用双手拢住杀青叶, 沿锅壁顺一个方向进行推手 揉捻, 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 “公。

4、转” 与 “自转” , 开始时, 揉 3 4 转抖散 1 次, 以后逐 步增加揉转次数, 减少抖散次数, 揉时手握茶叶要松紧适度, 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作, 当茶叶达到 7 成干、 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 揉捻总时间约 10 12 分钟 ; (5) 搓团 : 当锅温降至 60 70时, 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 方向一致, 每 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 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 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 按照轻一重一轻的 顺序操作, 搓至条索卷曲、 茸毛显露、 茶坯达 8 成干时即可, 搓团用时约 12 15 分钟 ; (6) 干燥 : 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 手势要轻, 。

5、这是技术关键, 到有 轻微触手感, 茶叶达 9 成干时起锅 ; 再将茶叶薄摊在桑皮纸上, 连纸放在锅中, 利用锅温余 热焙至足干, 时间约 6 8 分钟, 茶叶含水量在 6左右 ; (7) 包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685266 A 2 1/2 页 3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 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加工方法, 加工工序复杂, 生产成本高, 而且导致茶的营养成份 流失, 从而失去了茶本身的价值。此外现有的茶叶种植, 均采用化肥进行栽培和追肥, 会对 茶叶造成污染。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

6、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工序简单, 生产成本低, 生 产过程中茶叶营养价值不易流失, 加工出的茶叶营养价值高, 且保持毫香显现, 汤味鲜爽。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5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采摘。采摘的长度大叶种一般以 3 4 厘米、 小叶种以 2 2.5 厘米为好, 要求大 小均匀一致, 不采病虫芽叶与紫色芽叶。 0006 (2) 鲜叶摊放。 鲜叶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不能受到闷压, 以防鲜叶受损后红变或闷 熟。鲜叶进厂后应及时摊放, 厚度不超过 5 厘米。一般摊放时间为 3 6 小时, 当失重率达 10 15、 摊放叶含水量。

7、在 70左右、 鲜叶开始透发清香时, 即行于付制。 0007 (3) 杀青。当锅温达到 180 200时, 向平锅中投 500 克鲜叶, 用双手迅速翻炒, 先抖后闷, 少闷多抖, 做到捞净、 抖散、 杀匀、 杀透, 无红梗、 红叶, 无焦边、 爆点。杀青时间为 3 4 分钟, 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0008 (4) 揉捻。当锅温降到 80左右时, 用双手拢住杀青叶, 沿锅壁顺一个方向进行 推手揉捻, 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 “公转” 与 “自转” 。开始时, 揉 3 4 转抖散 1 次, 以 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 减少抖散次数。 揉时手握茶叶要松紧适度, 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 作。当。

8、茶叶达到 7 成干、 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揉捻总时间约 10 12 分钟。 0009 (5) 搓团。当锅温降至 60 70时, 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 方向一 致, 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 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 按照轻一重 一轻的顺序操作。搓至条索卷曲、 茸毛显露、 茶坯达 8 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 12 15 分 钟。 0010 (6) 干燥。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 手势要轻, 这是技术关键, 到有轻微触手感, 茶叶达 9 成干时起锅 ; 再将茶叶薄摊在桑皮纸上, 连纸放在锅中, 利用锅 温余热焙至足干, 时间约 6 8 分钟, 茶叶含。

9、水量在 6左右。 0011 (7) 包装。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 一种卷曲形绿茶加工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1) 采摘。采摘的长度大叶种一般以 3 4 厘米、 小叶种以 2 2.5 厘米为好, 要求大 小均匀一致, 不采病虫芽叶与紫色芽叶。 说 明 书 CN 105685266 A 3 2/2 页 4 0013 (2) 鲜叶摊放。 鲜叶在采摘与运输过程中不能受到闷压, 以防鲜叶受损后红变或闷 熟。鲜叶进厂后应及时摊放, 厚度不超过 5 厘米。一般摊放时间为 3 6 小时, 当失重率达 10 15、 摊放叶含水量在 70左右、 鲜叶开始透发清香时, 即行于付制。 0014 。

10、(3) 杀青。当锅温达到 180 200时, 向平锅中投 500 克鲜叶, 用双手迅速翻炒, 先抖后闷, 少闷多抖, 做到捞净、 抖散、 杀匀、 杀透, 无红梗、 红叶, 无焦边、 爆点。杀青时间为 3 4 分钟, 然后降低锅温转入下道工序。 0015 (4) 揉捻。当锅温降到 80左右时, 用双手拢住杀青叶, 沿锅壁顺一个方向进行 推手揉捻, 使茶叶在手掌和锅壁间进行 “公转” 与 “自转” 。开始时, 揉 3 4 转抖散 1 次, 以 后逐步增加揉转次数, 减少抖散次数。 揉时手握茶叶要松紧适度, 按照轻一重一轻的顺序操 作。当茶叶达到 7 成干、 条索基本紧结时结束揉捻。揉捻总时间约 1。

11、0 12 分钟。 0016 (5) 搓团。当锅温降至 60 70时, 将热坯用双手控制在掌心搓转成团, 方向一 致, 每个茶团不必马上解散, 可在锅内放置片刻再解散。搓团要掌握用力均匀, 按照轻一重 一轻的顺序操作。搓至条索卷曲、 茸毛显露、 茶坯达 8 成干时即可。搓团用时约 12 15 分 钟。 0017 (6) 干燥。将搓团后的茶叶用手轻轻翻动或轻轻转团, 手势要轻, 这是技术关键, 到有轻微触手感, 茶叶达 9 成干时起锅 ; 再将茶叶薄摊在桑皮纸上, 连纸放在锅中, 利用锅 温余热焙至足干, 时间约 6 8 分钟, 茶叶含水量在 6左右。 0018 (7) 包装。 说 明 书 CN 105685266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