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大棚及其建造方法,属农作物栽培或养殖设施技术领域。
目前,用于农作物栽培和养殖的各种塑料温室大棚,其骨架多是用竹、木或金 属、塑料型材建造。这种大棚一是造价较高,如竹木骨架的大棚,一亩地需投资万 元以上,金属及塑料骨架的大棚,一亩地的投资则高达2-5万元;二是建材资源消 耗大,我国是一农业大国,若各地农村均实施大棚栽培技术,那么,竹、木及金属、 塑料等建筑材料的消耗,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目,这对于我国人均资源水平较低 的国情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资源耗费;三是这种大棚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竹 木骨架的大棚使用2~3年后就需更换,金属及塑料骨架大棚的寿命约为10年左右。 此外,这种大棚的建造也较费时费事,这些都限制了塑料大棚大面积的普及和推广。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价较低、寿命较长、建造容易、且不需耗费大量 建材资源的农用塑料大棚及其建造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农用塑料大棚,它包括骨架和塑料棚面,其改进在于,所述骨架由若干成 排的树的枝杆相互弯曲搭接构成,所述塑料棚面铺缚在树的枝杆上。
上述塑料大棚,所述骨架中阴面的一排树可用暖墙代替,其余各排树的枝杆向 暖墙一侧弯曲并相互搭接构成大棚骨架。
上述塑料大棚,所述骨架为内、外间隔双层弯曲搭接状,其间隔为0.2~0.35M, 在内。外两层枝杆上分别铺缚塑料棚面,形成双层棚面。
另外,上述农用塑料大棚,其建造方法为:
a)植树:按大棚结构尺寸定植若干行成排的树苗;
b)搭接骨架:在树苗长至一定高度时,将树的枝杆弯曲并相互搭接固定形成 大棚骨架;
c)铺敷棚面:在骨架上铺缚塑料棚面,建成初始状塑料大棚;
d)加固:给予骨架树枝杆一定的生长加固期,使其具有足够的骨架强度;
e)抑制生长及维护。
上述建造方法,所述植树的树苗可选用速生优良无性系。
上述建造方法,当需铺缚二层棚面时,可使部分枝杆穿越第一层棚面,待其长 至一定高度后,再将其弯曲搭接并铺缚塑料棚面,形成双层棚面大棚。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树或树与暖墙相结合的骨架,可大大降低大 棚的建造费用,建造同等规模大棚的费用为竹木棚的1/5、为金属或塑料棚的1/10 ~1/20,而且不仅不需消耗大量的骨架建材,相反,通过植树还开发和增加了林木 资源,有效地保护了资源和生态环境;同时,由于骨架为活体树,不会腐烂,因而 寿命较长,可使用20年。此外,由于本发明易于取材、且易于为普通农民所掌握, 因此,不仅在平原地区便于推广,还特别适宜在边远贫困区域大规模实施,是一种 具有多方面综合效益的塑料大棚。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图1是单棚面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棚面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树与暖墙结合的单棚面大棚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树与暖墙结合的双棚面大棚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所示,大棚的骨架树为三排、且相互平行,排与排之间的距离相等, 中间排的树枝杆向两侧排弯曲、两侧排的树枝杆向中间排弯曲,三排树的枝杆相互 弯曲搭接后构成大棚的骨架。
图3、图4所示,是带暖墙的日光温型塑料大棚,三行平行排列的树枝杆同向暖 墙侧弯曲搭接,靠近暖墙一排树的枝杆直接弯曲搭接在暖墙上,三排树的排间距不 等,靠近暧墙的树较高,其与暖墙的距离可较小,最外侧一排树较矮,其排间距可 较大,这样,可使各排树的承载均匀合理。
为缩短大棚的建造工期,宜定植生长快、枝杆少的速生型及枝杆型树苗,如毛 白杨、泡桐等,若采用当年生的嫁接毛白杨树苗或二年生的扦插毛白杨树苗,春天 定植后至秋天,毛白杨的枝杆可长至3.5M以上,其杆径可达3CM,一般塑料大棚的 高度在2-3M,因此,头一年即可建成初始状的单棚面的大棚;至第二年,可建成双 棚面的大棚。在头一年建棚时,对一些长势较弱的枝杆,可适当加些竹木辅助支撑, 进行加固。大棚建成后,每年应进行简单的修剪、去掉多余的枝杆、使作为骨架的 枝杆越来越健壮、牢固,修建中,应留存少量的树叶,以维持树生长所必须的最低 限度的光和作用,经过几年的加固期、树的枝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后,可对树施加抑 制剂,并同时辅之修剪来抑制树的生长,抑制剂可选PP333(多效唑)。当然也可 在适当的时候终止树的生命。
本发明可就地定植树苗建造,不受经济及交通等任何条件的限制,因此,不仅 适宜用作广大平原和山区的农作物栽培或养殖设施,还可用于在旅游地建造简易的 休息及商业棚舍,及一些简易的仓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