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火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火茶.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704934.8 (22)申请日 2015.10.27 A23F 3/34(2006.01) (71)申请人 贵州苗生药业有限公司 地址 562400 贵州省兴义市丰都办丰都社区 10 组 (72)发明人 王远明 (54) 发明名称 清火茶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火茶, 其特征在于, 由以 下重量的原料配制而成 : 银花 10g、 菊花 10g、 蒲 公英 10g、 黄精 10g、 栀子 12g、 白茅根 10g、 鱼腥草 15g、 桔梗 10g、 麦冬 10g、 陈皮 6g 和甘草 10g ; 其 中, 取上述重。
2、量组分的各药材, 混合均匀, 粉碎成 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用茶剂, 用 沸开水泡服饮用。 本发明以纯中药材为原料, 将原 料粉碎成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 用荼剂, 用沸开水泡服饮用, 能清热去火、 润燥解 毒, 同时具有方便饮用的特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379903 A 2016.03.09 CN 105379903 A 1/1 页 2 1.清火茶,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的原料配制而成 : 银花 10g、 菊花 10g、 蒲公英 10g、 黄精 10g、。
3、 栀子 12g、 白茅根 10g、 鱼腥草 15g、 桔梗 10g、 麦冬 10g、 陈皮 6g 和甘草 10g ; 其中, 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 混合均匀, 粉碎成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用茶 剂, 用沸开水泡服饮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79903 A 2 1/2 页 3 清火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技术保健饮品领域,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清火茶。 背景技术 0002 茶作为中国传统的保健饮品, 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据分析, 茶叶中含有 300 多 种化学成分, 如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和茶多酚、 茶素、 芳香油、 脂多糖 等。
4、, 都是人体不可缺少和各具功效的重要营养及药用物质。至于茶在防病和治病方面的作 用, 我国古书中就有很多记载, 也为现在国内外医药界所肯定。 0003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降火功效显著的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火功效显著的清火茶。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 0006 清火茶, 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的原料配制而成 : 银花 10g、 菊花 10g、 蒲公英 10g、 黄精 10g、 栀子 12g、 白茅根 10g、 鱼腥草 15g、 桔梗 10g、 麦冬 10g、 陈皮 6g 和甘草 10g ; 其中, 。
5、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 混合均匀, 粉碎成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 用茶剂, 用沸开水泡服饮用。 0007 本发明以纯中药材为原料, 将原料粉碎成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 用茶剂, 用沸开水泡服饮用, 能清热去火、 润燥解毒, 同时具有方便饮用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下面将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 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 范围。 0009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火功。
6、效显著的清火茶。 001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火茶, 由以下重量的原料配制而成 : 银花 10g、 菊花 10g、 蒲公 英10g、 黄精10g、 栀子12g、 白茅根10g、 鱼腥草15g、 桔梗10g、 麦冬10g、 陈皮6g和甘草10g ; 其中, 取上述重量组分的各药材, 混合均匀, 粉碎成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 用茶剂, 用沸开水泡服饮用。 0011 本发明以纯中药材为原料, 将原料粉碎成粉末后经文火制熟后, 分装成小包的代 用茶剂, 用沸开水泡服饮用, 能清热去火、 润燥解毒, 同时具有方便饮用的特点。 001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 每个实施例重。
7、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 而言, 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 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 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 明即可。 说 明 书 CN 105379903 A 3 2/2 页 4 001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 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 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因此, 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 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5379903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