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35148 上传时间:2018-03-08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97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89450.0

申请日:

2015.10.21

公开号:

CN105525795A

公开日:

2016.04.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5B 47/0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一键锁屏有限公司变更后:开乐元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韩国京畿道变更后:韩国京畿道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ID锁定代理服务公司变更后:ID锁定代理服务公司|||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47/02申请日:20151021|||公开

IPC分类号:

E05B47/02

主分类号:

E05B47/02

申请人:

一键锁屏有限公司; ID锁定代理服务公司

发明人:

金锡镇

地址:

韩国京畿道

优先权:

2014.10.21 KR 10-2014-0142680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代理人:

王建国;许伟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结构插锁,包括:壳体,其包括:本体,其具备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进出孔的正面板、斜舌用第一导引部及第一安装部、主舌用第二导引部及第二安装部;盖,结合在上述本体;及收纳部,由上述本体与盖围绕而成;斜舌,由上述第一导引部引导并且在上述第一进出孔进出;主舌,其包括:第一导引槽,让上述第二导引部插入;第二导引槽,备于上述第一导引槽的后方;结合槽部,形成于一侧;主舌驱动部,其包括:驱动马达,具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上述第一齿轮啮合并且安装在上述本体的收纳部,把插入上述第二导引槽的导引销作为旋转轴;第二杠杆,具备结合在上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摆轴、结合在上述结合槽部的结合端部及形成于上述第二摆轴的第二轴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插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包括:本体,其具备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进出孔的正面板、斜舌用第一导引
部及第一安装部、主舌用第二导引部及第二安装部;盖,结合在上述本体;及收纳部,
由上述本体与盖围绕而成;
斜舌,由上述第一导引部引导并且在上述第一进出孔进出;
主舌,其包括:第一导引槽,让上述第二导引部插入;第二导引槽,备于上述第一
导引槽的后方;结合槽部,形成于一侧;
主舌驱动部,其包括:驱动马达,具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上述第一齿轮啮合
并且安装在上述本体的收纳部,把插入上述第二导引槽的导引销作为旋转轴;第二杠杆,
具备结合在上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摆轴、结合在上述结合槽部的结合端部及形成于上述
第二摆轴的第二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齿轮具有形成于底面部的中央的圆形槽、形成于上述结合槽的外周缘的半
圆槽,
还包括第三齿轮,其包括内插于上述圆形槽的圆形突起、备于上述圆形突起的外周
缘的拘束用突起而且结合在上述第二齿轮,该第三齿轮和上述第二杠杆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舌驱动部还包括具备光耦合器的控制部,
从而接受所反馈的主舌出没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锁,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扭转弹簧,其一端结合在上述第二杠杆的结合端部而另一端则结合在上述导
引销,增强上述主舌的进出动作特性。

说明书

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更详细地说,本
发明的插锁为了实现结构单纯化而以直接连接型结构配备主舌与驱使其自动进出的驱动
马达,同时还配备了不完全惰轮,消除手动操作时施加到马达的负荷而得以提高马达的
耐久性,更进一步,配备了2个光耦合器以便反馈主舌的当前位置,还通过扭转弹簧增
强了主舌的进出特性。

背景技术

插锁(MortiseLock)是一种适用于一般住宅大门、办公室、仓库等各种门的数码
式锁定装置,其包括:斜舌(latchbolt),其用于凭借室内外侧把手实现门的锁定与解锁;
主舌(deadbolt),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用于凭借另行配备的钥匙或按钮实现锁定与解
锁。

有关该插锁的现有技术可以举例注册专利第10-1193963号(2012年10月17日)“插
芯(mortise)及具备它的门锁”(现有技术1),其揭示了一种既能减少零件数量并实
现结构的单纯化还能实现稳定动作的插芯及具备它的门锁。

另一个现有技术可以举例注册专利第10-1301247号(2013年08月22日)“可双向
解锁的插芯结构”(现有技术2),其揭示的插芯结构可适用于左转式门及右转式门,
其具有即使运行部件朝任何方向旋转也会最终转换成单向旋转力的运行结构。

而且,注册专利第10-1331979号(2013年11月15日)“电子门锁的插芯及具备它
的门锁装置”(现有技术3)揭示了一种既能简化插芯结构又能轻易地适用于拉开式门
把手与旋转式门把手之类的各种门把手的电子门锁的插芯。

与此同时,注册专利第10-1436602号(2014年08月26日)“具备了基于触发器的
锁定螺栓的立即锁定功能的插芯锁定装置”(现有技术4)所揭示的具备了基于触发器
的锁定螺栓的立即锁定功能的插芯锁定装置中,凭借把手进入壳体的锁定螺栓在关闭门
时凭借触发器被自动引出,从而在门关闭的瞬间让锁定螺栓立即被引出而得以牢靠地维
持门的锁定功能。

上述现有技术1到4的目的是解决各自的技术课题并且具备了与此相关的构成要
素,但是以构成要素的单纯化角度来看的话,在传递用于驱动主舌(锁定螺栓)的马达
旋转力的过程中需要经过诸多构成要素而容易导致运行不良,所揭示的结构并不是马达
旋转力直接参与到主舌进出动作的结构,因此其能量效益较低而使得电力消耗较多。

而且,上述现有技术1到4以手动方式运作主舌(锁定螺栓)时,基于反向旋转的
负荷会施加到马达而可能会缩短马达寿命,更进一步,马达故障所导致的频繁修理及更
换作业也增添了繁杂性。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在本体的正面板进出的主舌、驱使主舌进出的第二杠杆、为第二杠杆赋予旋转力的
第一到第四齿轮与马达等的结合采取直接连接方式以实现结构单纯化。

而且,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为了消除手动操作时施加在马达的负荷而在“第
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结合体(不完全惰轮)”引进第二齿轮的半圆槽与第三齿轮的拘束用
突起,从而在使用者用手旋转而驱使主舌进出时在马达发生空转(Idle)。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配备2个光耦合器以便反馈主舌的当前位置,
从而得以自动检查锁定或解锁状态并且采取相应的动作。

与此同时,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设有其一端结合在第一杠杆的结合端部而另
一端结合在导引销的扭转弹簧而得以增强主舌的进出特性。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具有上述目的的本发明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包括:

壳体,其包括:本体,其具备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进出孔的正面板、斜舌用第一导引
部及第一安装部、主舌用第二导引部及第二安装部;盖,结合在上述本体;及收纳部,
由上述本体与盖围绕而成;

斜舌,由上述第一导引部引导并且在上述第一进出孔进出;

主舌,其包括:第一导引槽,让上述第二导引部插入;第二导引槽,备于上述第一
导引槽的后方;结合槽部,形成于一侧;

主舌驱动部,其包括:驱动马达,具备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上述第一齿轮啮合
并且安装在上述本体的收纳部,把插入上述第二导引槽的导引销作为旋转轴;第二杠杆,
具备结合在上述第二安装部的第二摆轴、结合在上述结合槽部的结合端部及形成于上述
第二摆轴的第二轴孔。

而且,上述第二齿轮具有形成于底面部的中央的圆形槽、形成于上述结合槽的外周
缘的半圆槽,

还包括第三齿轮,其包括内插于上述圆形槽的圆形突起、备于上述圆形突起的外周
缘的拘束用突起而且结合在上述第二齿轮,该第三齿轮和上述第二杠杆啮合。

与此同时,上述主舌驱动部还包括具备光耦合器的控制部,从而接受所反馈的主舌
出没状态。

与此同时,还包括扭转弹簧,其一端结合在上述第二杠杆的结合端部而另一端则结
合在上述导引销,增强上述主舌的进出动作特性。

有益效果

如前所述地构成的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

在本体的正面板进出的主舌、驱使主舌进出的第二杠杆、为第二杠杆赋予旋转力的
第一到第四齿轮与马达等的结合采取直接连接方式而实现了“结构单纯化”。

而且,为了消除手动操作时施加在马达的负荷而在“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结合体
(不完全惰轮)”引进第二齿轮的半圆槽与第三齿轮的拘束用突起,从而在使用者用手旋
转转动按钮驱使主舌进出时在马达发生空转(Idle)并且因此得以增强耐久性。

更进一步,配备2个光耦合器以便反馈主舌的当前位置,从而得以自动检查锁定或
解锁状态并且采取相应的动作。

与此同时,设有其一端结合在第一杠杆的结合端部而另一端结合在导引销的扭转弹
簧而得以增强主舌的进出特性,能够实现主舌的完全进入或完全出去而得以保障动作的
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舌的相关详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可以实现多样化的修改,也能具有各种实施例,本说明书将详细说明实现例
(aspect)(或实施例)。然而,不能因此把本发明局限在所公开的实施形态,应该理解
为在本发明的技术及思想范畴内所进行的一切置换、变形及修改都包含在内。

各附图的同一图形标记,尤其是十位数与个位数、或者十位数、个位数及英文字母
相同的图形标记表示具有同一或相似功能的构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各图形标记所代
表的构件是符合该基准的部件。

而且,各图形中考虑到诸如方便理解等原因而将构成要素的尺寸或厚度夸张地放大
(或变厚)或缩小(或变薄)地显示或简单化地显示,不得因此将其用来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仅为说明特定实施例(aspect)(或实施例)而使用,不得因此
局限本发明。除非在句子的脉理中可以明显地加以区分,否则单数表现方式也包括复数
的情形。本申请的“包括”或“具有”等术语只是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
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不得视为事先排除了一个或一个以上
的其它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要素、零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的
存在。

除非另外给予不同的定义,否则此处所使用的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在内的一切术语
所表示的意义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人们通常了解的意义相同。在一
般辞典中有所定义的术语的意义应该被解释为与根据相关技术的文章脉理所具有的意义
一致,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地给予定义,否则不得异常地或过度形式主义地予以解释。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第一”、“第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分互不相同的构成要素而已,
其不受限于制造顺序,在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权利要求书中其名称也许会不一致。

为了在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方便说明而如下所述地定义较不严谨的大略方向,

以图1与图3为基准,把具有正面板11的左侧方向设定成前方,与其相反的右侧
则设定成后方,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权利要求书也将同样适用该设定内容。

一般的电子插锁M(Mortiselock)包括:斜舌2,其用于凭借室内外侧把手4实现
门的锁定与解锁;主舌5,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用于凭借另行配备的钥匙或按钮实现
锁定与解锁。

主舌5上还设有凭借转动动作让主舌5在门出没的驱动单元,需要锁定与解锁时,
插入钥匙后转动或按压按钮等采取特定动作后,凭借电动马达驱使上述驱动单元自动转
动而让上述主舌5进行进入或出去的动作即可实现锁定或解锁状态。

而且,与主舌5无关地动作的斜舌2则设有凭借转动动作让斜舌2出没于门的旋转
单元,旋转单元结合在室内侧把手4与室外侧把手4,在门的解锁状态下转动了室内侧
把手4与室外侧把手4中的某一个时,凭借旋转单元让上述斜舌2进入而得以让门开放。

在门的锁定状态下旋转室内侧或室外侧把手时就会仅仅让把手空转而避免旋转单
元运行,使得斜舌2无法进入,因此得以维持主舌5与斜舌2一起插入门托架内的状态
而能够更加牢靠地维持门的锁定状态,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安全。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
插锁M。

首先,根据本发明的插锁M包括壳体1,其具备:本体13;盖15,结合在该本体
13;收纳部17,由本体13与盖15所围绕而成。

如图2所示,本体13包括形成了第一及第二进出孔111112的正面板11地构成。

正面板11是一种和安装在门的门框上的门锁扣(Strike)贴紧的板,如图2所示地
包括让斜舌2进出的第一进出孔111、让主舌5进出的第二进出孔112、让触发器的双面
倾斜块进出的第三进出孔(未标注图形标记)。

而且如图2所示,本体13包括斜舌2用第一导引部131a及第一安装部131b地构
成。

更详细地说,首先,第一导引部131a是形成于本体13的长孔形态的槽,其可让斜
舌2的第一导件25插入其中并且稳定地移动,有助于斜舌2稳定地进出。

而且,第一安装部131b由圆形通孔构成,第一杠杆3的第一摆轴33则结合于此并
且对于和把手4之间的连接给予支持,同时支持把手4的转动。

而且如图2所示,本体13包括主舌5用第二导引部132a及第二安装部132b地构
成。

更详细地说,首先,第二导引部132a突出地设于本体的内侧(请参阅图2),其插
入形成于主舌5的第一导引槽51并引导主舌5稳定地进出。

而且,第二安装部132b和第一安装部131b一样地由圆形通孔构成,第二杠杆64
的第二摆轴641则结合于此并且对于和转动按钮(未图示)之间的连接给予支持,同时
支持转动按钮(未图示)的转动。

由于把手4及转动按钮(未图示)需要旋转,因此上述第一及第二安装部131b132b
以圆形形成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作为本发明核心的主舌5的相关配置。

首先,本发明的主舌5包括:第一导引槽51,让第二导引部132a插入;第二导引
槽52,备于第一导引槽51的后方;结合槽部53,让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32b的第二摆轴
641结合。

更详细地说,如图3所示,第一导引槽51形成于主舌5的头部(在锁扣板进出的
部分)侧,第二导引槽52备于第一导引槽51的后方较佳。

如前所述,第二导引部132a插入第一导引槽51,主舌5进出时第一导引槽51归属
于第二导引部132a地进行前进后退而得以稳定地实现水平移动。

第二导引槽52让结合在后述的第二及第三齿轮6263的导引销621插入并且和上述
第一导引槽51一起引导主舌5稳定地进出。

而且,上述结合槽部53通过附图中备于第二导引槽52周边的凹处(Recess)结合
在第二杠杆64的结合端部643。

与此同时,凭此结合槽部53及结合端部643的结合而在使用者用手旋转转动按钮
未图示时第二杠杆64就会转动,此时在结合端部643套在主舌5的结合槽部53的状态
下让主舌5前进后退而实现主舌5的进出。

接着,本发明的插锁M包括主舌驱动部6,该主舌驱动部6则对主舌5的驱动进行
控制及支持。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主舌驱动部6。

如图2及3所示,主舌驱动部6包括具备第一齿轮61的驱动马达60地构成。

在此,第一齿轮61是直接连接到驱动马达60的齿轮并且从动于马达的旋转地进行
旋转。

而且如图2与图3所示,主舌驱动部6包括第二齿轮62,该第二齿轮62和第一齿
轮61啮合并且安装在本体13的收纳部17。

与此同时,从图3可知,第二齿轮62把插入主舌5的第二导引槽52的导引销621
作为旋转轴中心轴。

如前所述的导引销621结构除了发挥出引导主舌5进出的导引作用,还能发挥出驱
使主舌5自动进出的驱动作用,因此能够更加简单地构成本插锁M,还得以实现本发明
的核心课题“主舌5与驱动马达60之间的直接连接型结构”。

而且如图2与图3所示,主舌驱动部6包括第二杠杆64地构成。

上述第二杠杆64包括结合在前述第二安装部132b的第二摆轴641,

包括结合在上述结合槽部的结合端部643及形成于第二摆轴641的第二轴孔645。

在此,第二轴孔645可以由让前述转动按钮未图示结合的通孔或槽构成。

下面更明确地说明上述第二摆轴641,其指的是和作为圆形通孔的第二安装部132b
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二杠杆64的外周面。

接着,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核心特征“无负荷空转”的本发明的构成
要素,该特征用于消除手动操作主舌5时施加在马达的负荷。

关于“无负荷空转”的本发明插锁M的特征如下。

第二齿轮62具有形成于底面部的中央的圆形槽623、形成于上述结合槽的外周缘的
半圆槽625,

还包括第三齿轮63,该第三齿轮63包括内插于上述圆形槽623的圆形突起633、
备于上述圆形突起633外周缘的拘束用突起635,该第三齿轮63结合在上述第二齿轮62
并且和上述第二杠杆64啮合。

更详细地说,如图3与图3圆区内部所示,圆形槽623形成于第二齿轮62的底面
中央,该圆形槽623的外周缘则形成了半圆槽625。

当然,半圆槽625的直径大于圆形槽623。

而且,第三齿轮63的圆形突起633具有相应于第二齿轮62的圆形槽623的形状及
尺寸并且与其结合,第三齿轮63的拘束用突起635突出地形成于圆形突起633的外周缘,
其结合在第二齿轮62的半圆槽625并且在归属于半圆槽625的状态下被引导而沿着半圆
槽625移动。

下面说明基于上述“无负荷空转”特性的运行过程。

(为了说明方便起见,以前进后退运动的概念说明主舌5的进出运动。)

如图3与图3圆区内部所示,“第二齿轮62与第三齿轮63的结合体(不完全惰轮)
(HalfIdleGear)”安装在壳体1本体13的收纳部17,第二齿轮62和直接连接到马达
的第一齿轮61啮合,第三齿轮63则和形成于调节主舌5的进出动作的第二杠杆64的侧
面部下部的第四齿轮647啮合。

首先,驱动马达60驱使主舌5前进时,第一齿轮61受到马达驱动而顺时针方向旋
转的话,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62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三齿轮63的拘束用突起635沿着
第二齿轮62的半圆槽625移动而被挡在半圆槽625的右侧末端,之后,第三齿轮63也
和第二齿轮62一起逆时针方向旋转,具备了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647的第二杠杆64则
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使得第二杠杆64的结合端部643套在主舌5的结合槽部53并且朝前
进方向推动主舌5。

与此相反地,驱动马达60驱使主舌5后退时,第一齿轮61受到马达驱动而逆时针
方向旋转的话,与其啮合的第二齿轮62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三齿轮63的拘束用突起635
沿着第二齿轮62的半圆槽625移动而被挡在半圆槽625的左侧末端,之后,第三齿轮
63也和第二齿轮62一起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具备了与其啮合的第四齿轮647的第二杠
杆64则逆时针方向旋转而使得第二杠杆64的结合端部643套在主舌5的结合槽部53
并且朝后退方向推动主舌5。

但是根据使用者的选择而旋转转动按钮(未图示)以手动方式驱使主舌5进行前进
后退运动时,第三齿轮63沿着第二杠杆64的旋转半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该旋
转半径从属于第二齿轮62的半圆槽625的长度弧的长度或拘束用突起635的移动路径的
距离,凭此,仅仅是拘束用突起635在半圆槽625内部移动而第二齿轮62却不会移动,
其结果使得第三齿轮63空转,因此第一齿轮61也不运动,从而使得马达不受任何外力。

凭借上述“无负荷空转”特性,在主舌5以手动方式进出时能够从源头上防止马达
因为主舌5的进出而受到外力消除施加在马达的负荷,凭借着用于实现结构单纯化的主
舌5的直接连接型结构得以防止马达寿命缩短及性能降低。

而且如图3所示,主舌驱动部6还包括具备光耦合器651的控制部65,从而接受所
反馈的主舌5出没状态。

更详细地说,备于主舌5下部的控制部65赋予动力而驱使驱动马达60运转,

更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到主舌5的遮蔽件653及备于控制部65的2个光耦合器651,
主舌5前进时遮蔽件653把前方光耦合器651检测的光线予以遮蔽,后退时则把后方光
耦合器651检测的光线予以遮蔽,以该方式检测主舌5的进入或出去并予以反馈(省略
了图形标记的区分)。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受到本发明插锁M的构成要素第一导引部131a的引导并且
在第一进出孔111进出的斜舌2。

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发明中,斜舌2包括:第一导杆21,连接到闩并且排列在
本体13的收纳部17;

止挡片22,具有让该第一导杆21夹入的第一插孔221并且结合在本体13的第一装
载部;

第一螺旋弹簧23,外插于第一导杆21并且排列在闩与止挡片22之间而辅助闩的平
常出没状态;

第一导件25,沿着本体13的第一导引部131a受到引导,具有让第一导杆21夹入
的第二插孔251并且排列在止挡片22的后方。

首先,优选地,第一导杆21为了符合螺旋弹簧的形状而以具备圆形截面的棒形态
形成。

而且,优选地,第一插孔221的直径与第二插孔251的直径大于上述第一导杆21
直径地形成。这是为了在上述斜舌2为了转换方向而前进后退时能够轻易地移动。

与此同时,上述第一螺旋弹簧23与第二螺旋弹簧24发挥出在两侧支持上述止挡片
22、第一导件25的作用。

而且,上述第二螺旋弹簧24的弹性强于第一螺旋弹簧23的弹性,可以使用具备同
一弹性的弹簧而缩短了其长度地构成,或者使用同一长度但弹性力更强的材质。

除了为了让上述斜舌2转换方向而强制加压驱使上述第一导杆21前进时以外,可
以凭借上述弹性力的差异防止擅自前进后腿。

与此同时,本发明的插锁M还包括第一杠杆3,该第一杠杆3包括:紧固端部31,
连接到斜舌2的第一导杆21;第一摆轴33,结合在上述壳体1的本体13的第一安装部
131b;第一轴孔35,形成于上述第一摆轴33。

由于它和具备一般把手4结构的现有插锁M之间不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将省略其
具体说明。

但是,上述紧固端部31可以视为是和前述“主舌5直接连接型结构”一起解决本
发明插锁M的技术课题“结构单纯化”的另一个核心特征。

而且本发明的插锁M包括把手4,该把手4则包括:轴棒41,结合在第一杠杆3
的第一轴孔35;把持部43,结合在该轴棒41请参阅图2。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可以使用增强主舌5的进出动作特性的扭转弹簧138,该扭转
弹簧138的中央部卷绕而形成圆形的弹性部138a,接续于弹性部138a的两端则形成具
备销形态的支持部138b,还包括由支持部138b的两端的一部分卷绕而成的钩部138c。

优选地,该扭转弹簧如下实施,一侧钩部138c挂在形成于第二杠杆64的结合端部
643的突出部(未标注图形标记),另一侧钩部138c挂在作为第二齿轮62的中心轴的导
引销621。

在前述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中虽然省略了控制部65的具体结构、电池安装、触发器
结构等的的相关公知技术的说明,但其仅为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轻易推测、
推论并实施的公知技术。

前文主要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中具有特定形状与结构的插锁M进行了说明,但本发
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形、修改及替换,该变形、修改及替
换应被阐释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主要图形标记的说明

M:插锁1:壳体

11:正面板111、112:第一及第二进出孔

13:本体131a、131b:第一及第二导引部

132a、132b:第一及第二安装部

138:扭转弹簧15:盖

17:收纳部2:斜舌

21:第一导杆

22:止挡片23、24:第一及第二螺旋弹簧

25:第一导件

3:第一杠杆31:紧固端部

33:第一摆轴35:第一轴孔

4:把手41:轴棒

43:把持部411、412:第一及第二止挡件

411a:止挡销411b:弹性体

5:主舌51、52:第二导引槽

53:结合槽部

6:主舌驱动部60:驱动马达

61: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

621:导引销623:圆形槽

625:半圆槽63:第三齿轮

633:圆形突起635:拘束用突起

64:第二杠杆641:第二摆轴

643:结合端部645:第二轴孔

647:第四齿轮

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齿轮结构插锁.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不完全惰轮的主舌直接连接型结构插锁,包括:壳体,其包括:本体,其具备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进出孔的正面板、斜舌用第一导引部及第一安装部、主舌用第二导引部及第二安装部;盖,结合在上述本体;及收纳部,由上述本体与盖围绕而成;斜舌,由上述第一导引部引导并且在上述第一进出孔进出;主舌,其包括:第一导引槽,让上述第二导引部插入;第二导引槽,备于上述第一导引槽的后方;结合槽部,形成于一侧;主舌驱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