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多层停车楼钢结构体系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多层停车楼钢结构体系,属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停车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公共停车设施仅占现有停车设施的1%,而对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国资难以“包打天下”。国家发改委和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公共停车设施。然而,因投资回收期长和土地审批流程冗杂,许多投资者陷入了“望场兴叹”的窘境。为此各地政府又先后出台了《指导意见》:将新建停车场用地改为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地及授予投资者特许经营权等优惠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其投资热情。
但传统的停车场施工效率低、建设周期长,已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要求。开发一种更加精细化、高标准且可以快速设计建造的新型的停车楼产品迫在眉睫,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原因,本发明提供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多层停车楼钢结构体系,现场装配快速便捷,且部件方便拆卸可异地重建重复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多层停车楼钢结构体系,包括主要由钢柱、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板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层停车区和弧形通道,每一层停车区和弧形通道的相邻钢柱之间布设支撑体。
所述一层停车区的外层钢柱之间的支撑体采用V形刚性支撑体和一字形刚性支撑体,二层及以上停车区的外层钢柱之间的支撑体采用X型柔性支撑体和一字形刚性支撑体,一层的每三根钢柱之间形成一个V形支撑体,每相邻钢柱之间布设一字形支撑体所述停车区的内层钢柱之间的支撑体采用X形柔性支撑体。
所述弧形通道的外层钢柱之间的支撑体采用X形柔性支撑体。
所述钢梁与钢柱通过角钢连接件用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钢梁与钢梁之间通过端板用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钢梁与预制混凝土板连接,预制混凝土板放置在钢梁上,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接触面之间设有橡皮垫;预制混凝土板朝向钢梁的一侧的端部侧面设有若干螺纹套筒;钢梁上焊接有沿长度方向并排的栓钉,两个栓钉为一组,螺纹套筒的数量与栓钉组数相同;两个栓钉的两侧沿钢梁长度方向分别放置一根附加钢筋;螺纹钢筋从两个栓钉之间穿过并拧入螺纹套筒内固定,螺纹钢筋在同一块预制混凝土板上间隔一个螺纹套筒安装;带有通孔的抱箍件安装于两个栓钉的同一侧,并使螺纹钢筋从抱箍件上的通孔内穿过,用螺母和垫片将抱箍件固定于两个栓钉的侧面,钢梁与其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板之间的板缝内浇注混凝土。
所述刚性支撑体与钢柱连接,采用螺栓将支撑体固定在焊接于钢柱上的节点板上。
所述柔性支撑体与上下钢梁连接,上下钢梁的两端均分别焊接有带孔的节点板,每个节点板上用螺栓固定有带丝套筒,两个端部均带丝的圆钢交叉呈X形分别螺接于带丝套筒内固定。
本发明与传统停车楼建筑相比,其优点为:1)将传统建筑大量的现场工作移至工厂内完成,大量缩减现场的施工周期;2)建筑、结构部品部件能实现高度预制标准化,质量可控化;3)基于BIM技术,实现建筑、结构、设备模块协调有序施工,使施工效率大大提高;4)钢结构焊接工作全部在工厂内完成,现场只有螺栓连接,操作简单,且避免了现场焊接引起的污染问题及火灾隐患;5)由于采用模块化安装,可结合业主意向灵活布置相关方案且便于回收搬迁。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停车楼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刚性支撑体与钢柱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柔性支撑体与钢梁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钢梁与钢柱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预制混凝土板与钢梁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抱箍件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停车区1,弧形通道2,钢柱3,钢梁4,预制混凝土板5,V形刚性支撑体61,X形刚性支撑体62,一字型刚性支撑体63,节点板71、72,角钢连接件73,螺栓81、82、83,带丝套筒9,圆钢10,橡皮垫11,附加钢筋12,螺纹钢筋13,抱箍件14,通孔141,栓钉15,螺纹套筒16,螺母及垫片1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全预制装配式多层停车楼钢结构体系,包括主要由钢柱3、钢梁4和预制混凝土板5相互连接而成的多层停车区1和弧形通道2,每一层停车区1和弧形通道2的相邻钢柱3之间布设支撑体。
在上述方案中,一层停车区1的外层钢柱3之间的支撑体采用V形刚性支撑体61和一字形刚性支撑体63,每三根钢柱3之间形成一个V形支撑体61,每相邻钢柱3之间布设一字形支撑体63;二层及以上楼层停车区1的外层钢柱3之间的支撑体采用X形柔性支撑体62和一字形支撑体63。如图2所示,刚性支撑体与钢柱3连接,采用螺栓81将刚性支撑体固定在焊接于钢柱3上的节点板71上。
而停车区1的内层钢柱3之间以及弧形通道2的外层钢柱3之间的支撑体均采用X形柔性支撑体62。如图3所示,X形柔性支撑体62与上下钢梁4连接,上下钢梁4的两端均分别焊接有带孔的节点板72,每个节点板72上用螺栓82固定有带丝套筒9,两个端部均带丝的圆钢10交叉呈X形分别螺接于带丝套筒9内固定。
上述方案中的钢梁4与钢柱3之间的连接如图4所示,通过角钢连接件73用螺栓83进行固定连接。
而钢梁4与预制混凝土板5之间的连接,如图5至图7所示,预制混凝土板5放置在钢梁4上,为了避免预制混凝土板5与钢梁4之间的硬接触而磨损预制混凝土板5,在预制混凝土板5与钢梁4接触面之间装有橡皮垫11;预制混凝土板5朝向钢梁4的一侧的端部侧面设有若干螺纹套筒16;钢梁4上焊接有沿长度方向并排的栓钉15,两个栓钉15为一组,螺纹套筒16的数量与栓钉15的组数相同;两个栓钉15的两侧沿钢梁4的长度方向分别放置一根附加钢筋12,增加后浇混凝土12的强度;螺纹钢筋13从两个栓钉15之间穿过并拧入螺纹套筒16内固定,螺纹钢筋13在同一块预制混凝土板5上间隔一个螺纹套筒16安装;带有通孔141的抱箍件14安装于两个栓钉15的同一侧,并使螺纹钢筋13从抱箍件14上的通孔141内穿过,用螺母及垫片17将抱箍件14固定于两个栓钉15的侧面,在钢梁4与其两侧的预制混凝土板5之间的板缝内浇注混凝土12。
以上方案中的部件均可在工厂内预制完成,部件上的钻孔及焊接在钢梁4上的节点板71、72也在工厂内提前完成,施工现场只需要将各部件用螺栓进行连接,预制混凝土板5之间的连接采用施工现场后浇混凝土12完成。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结构安装,可结合业主意向灵活布置相关方案且部件便于回收搬迁和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