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事故油池施工方法,尤其是采用大木模板,用于浇注变电站事故油池。
背景技术
变电站事故油池用于变压器事故检修时的变压器油的排放。变电站事故油池包括圆筒形的侧壁和顶盖,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模板都是小块钢模板拼接围成的圆形,采用小块钢模板浇注的油池表面会出现较多的接缝,表面不平整,影响油池的强度。同时通常的浇注过程是油池的侧壁和顶盖分开浇注,影响油池的整体性和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能够减少油池表面会出现较多的接缝,模板安装简单、稳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位和配模,根据事故油池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模板,确定事故油池的圆心、外模位置和内模位置;
B、设置导墙,在内模位置设置圆形的内模导墙,在外模位置设置圆形的外模导墙;内模导墙与外模导墙同心,内模导墙设置在外模导墙内部;
C、组装内模,沿内模导墙安装由若干木模板组成的圆筒形内模,内模的下部与内模导墙固定连接,内模的内壁均匀设置竖直的木方,内模的内壁上部通过横向设置的若干圆形的钢筋箍连接,在内模的内部安装用于将内模支撑为圆形的横向钢管;在内模内部设置用于支撑顶模的竖向钢管;对完成后的内模进行垂直校验,如果不垂直则调整钢筋箍和钢管的位置,使内模处于垂直状态;
D、组装外模,沿外模导墙安装由若干木模板组成的圆筒形外模,外模的下部与外模导墙固定连接,将外模与内模通过均匀设置的对拉止水螺栓连接,在外模的外壁均匀设置竖直的木方,在外模的木方外侧横向缠绕若干圈钢筋箍,在外模的钢筋箍外侧固定竖直设置钢管;对完成后的外模进行垂直校验,如果不垂直则调整钢筋箍、钢管和木方的位置,使外模处于垂直状态;
E、设置顶模,在内模的上部设置顶模,调整内模内部的竖直钢管使顶模平整;
F、浇注混凝土,在外模和内模之间浇注混凝土,同时通过振动棒将混凝土振动振实,直到混凝土盖过顶模,油池的池身和顶盖分层浇注成型;
G、拆模,当混凝土油池凝固后拆除外模和内模的木模板、木方、钢筋箍和钢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D中对拉止水螺栓的长度方向与内模和外模的切线方向垂直,对拉止水螺栓两端分别穿过内模和外模,对拉止水螺栓的内端处于内模的内部、外端处于外模的外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外模外侧的钢筋箍与对拉止水螺栓的外端通过点焊连接;外模外侧的钢管成对并排设置在同一列对拉止水螺栓外端的两侧,对拉止水螺栓的外端与钢管通过山形螺母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内模内侧的钢筋箍与对拉止水螺栓的外端通过点焊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组装内模的木模板宽度为40~150cm;组装外模的木模板宽度为50~200c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C中设置钢筋箍的木模板上部的位置是木模板长度四分之三以上的位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步骤D中外模外侧的钢筋箍之间的间距为30~40cm。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木方为宽度为4~8cm、长度比木模板高度小10~30cm的长方形木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钢筋箍为直径为10mm的钢筋。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能够使油池分层浇注成型,不需要单独浇注顶盖,提高了油池的整体性,模板安装简单、稳固,能够循环利用,节约材料。
本发明采用大块木模板,比传统的钢模板重量小,便于拆装和运输,同时木模板有韧性,形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节,通过钢管顶压变形为圆形。大块模板进行拼接比钢模板所用的模板数少,拆模后的表面接缝较少,提高了表面平整度,进而提高了油池质量。
本发明通过钢筋对木模板进行捆扎,并通过木方和钢管进行支护,提高了外模和内模的强度,保证本发明的施工方法用木模板替换钢模板也能保证模板的强度,不会在浇注混凝土时冲垮模板。
本发明的钢丝网包住圆盘,与管桩接触,填补了圆盘与管桩的缝隙,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钢丝网会挡住混凝土,避免混凝土流出。
本发明的钢筋箍设置在内模的上部的位置是木模板长度四分之三以上的位置,在内模下部固定在导墙上,通过钢筋箍固定上部能够保证木模板稳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外模和内模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钢管和对拉止水螺栓连接示意图;
其中:1、内模,2、外模,3、木方,4、钢筋箍,5、钢管,6、对拉止水螺栓,7、顶模,8、山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定位和配模,根据事故油池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模板,确定事故油池的圆心、外模位置和内模位置;外模2和内模1的圆心均为油池圆心,外模2环套在内模1外。
B、设置导墙,在内模位置设置圆形的内模导墙,在外模位置设置圆形的外模导墙;内模导墙与外模导墙同心,内模导墙设置在内模导墙内部;导墙高度为15cm。
C、组装内模1,取组装内模1的木模板,沿内模导墙进行安装,围成一圈,相邻木模板边缘连接,组成圆筒形的内模1。内模1的下部与内模导墙固定连接,在内模1的内壁设置一圈竖直的木方3,木方3为宽度为4~8cm、长度比内模1木模板高度小10~30cm的长方形木条。木方3下端固定,用于支护内模1。内模1的内壁上部从下端总长度四分之三以上的部分横向设置钢筋箍,钢筋箍围成一圈连接在内模1的内壁上,两圈钢筋箍之间的距离为30~40cm。
组装内模的木模板宽度为40~150cm;组装外模的木模板宽度为50~200cm。
内模1的内部设置竖向钢管和横向钢管,竖向钢管的长度根据顶盖的高度设置,用于支撑顶模7;横向钢管固定在竖向钢管上,顶住内模1使内模1的木模板稍微弯曲变形,内模1形状更圆。用木模板组成的内模1是正多边形,如通过6块木模板围成正六边形的内模1,通过横向钢管顶住木模板的中部使模板弯曲,内模就更接近与圆形,提高了浇注质量,同时弧形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更不容易冲垮内模1。
对完成后的内模1进行垂直校验,如果不垂直则调整钢筋箍和钢管的位置,使内模1处于垂直状态。
D、组装外模2,选取组装内模1的木模板,沿外模2导墙进行安装,围成一圈,相邻木模板边缘连接,组成圆筒形的外模2。外模2与内模1通过对拉止水螺栓6连接,对拉止水螺栓6长度方向与外模2和内模1垂直。对拉止水螺栓6两端分别穿过内模1和外模2,对拉止水螺栓6的内端处于内模1内部、外端处于外模2外部。
外模2的下部与外模2导墙固定连接,在外模2的外壁设置一圈竖直的木方3,木方3为宽度为4~8cm、长度比外模2的木模板高度小10~30cm的长方形木条。木方3下端固定,作为次楞,用于支护外模2。外模2的外壁还设置若干圈钢筋箍4,钢筋箍4圈在木方3外,每圈钢筋箍4之间的距离是30~40cm。钢筋箍4与对拉止水螺栓6的外端通过点焊方式连接。在木方3外侧竖直设置钢管5,作为主楞,钢管5成对并排设置,分别设置在竖直一列的对拉止水螺栓6外端的两侧,并通过山形螺母8连接,山形螺母8的中间穿过对拉止水螺栓6,两侧的山形卡件分别卡在钢管5上,连接稳固,钢管5和对拉止水螺栓6之间不会相对滑动。
对完成后的外模2进行垂直校验,如果不垂直则调整钢筋箍4、钢管5和木方3的位置,使外模2处于垂直状态;
E、设置顶模7,在内模1的上部设置顶模7,调整内模1内部的竖直钢管5使顶模7平整;在顶模7上设置预留孔,用于浇注油池的人孔,以及取出油池内部的模板、钢管5和木方3。模板、钢管5和木方3便于重复利用,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F、浇注混凝土,在外模2和内模1之间浇注混凝土,同时通过振动棒将混凝土振动振实,直到混凝土盖过顶模7,油池的池身和顶盖分层浇注成型;
G、拆模,当混凝土油池凝固后拆除外模2和内模1的木模板、木方3、钢筋箍4和钢管5。
本发明的一种变电站事故油池大模板浇筑施工方法,能够使油池分层浇注成型,不需要单独浇注顶盖,提高了油池的整体性,模板安装简单、稳固,能够循环利用,节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