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7550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3.13 CN 202775509 U *CN202775509U* (21)申请号 201220423405.2 (22)申请日 2012.08.23 A47G 19/14(2006.01) (73)专利权人 廖世芳 地址 362500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景 苑花园 1#505 室 (72)发明人 廖世芳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35205 代理人 陈雪莹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 液壶, 包括。
2、壶体和底座, 壶体设于底座上, 底座内 设有由高至低的出液通道, 壶体的底部设有与出 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 该底座内设有可控制出液 口导通或截止且其控制操作部件伸至底座外的控 制装置 ;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顶杆和阀塞, 阀塞设 于壶体的底部内并与出液口相匹配, 上述顶杆以 可活动上下移动的方式竖立于上述底座内, 且上 述顶杆的上端可活动伸入上述出液通道内并处于 上述阀塞的下方, 上述顶杆的下端设有控制此顶 杆上下移动的, 且其控制操作部件伸至上述底座 外的上下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出液壶, 茶海无需特别设定即可控制出液壶出液和截止出 液, 方便茶海的更换, 从而可方便用户的使用, 结 构简单。
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包括壶体和底座, 壶体设于底座上, 底座内设有由 高至低的出液通道, 壶体的底部设有与出液通道相通的出液口, 该底座内设有可控制出液 口导通或截止且其控制操作部件伸至底座外的控制装置 ; 其特征在于 :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 顶杆和阀塞, 上述阀塞设于上述壶体的底部内并与上述出液口相匹配, 上述顶杆以可活动 上下移动的方式竖立于上述底座内, 且上述顶杆的上端可。
4、活动伸入上述出液通道内并处于 上述阀塞的下方, 上述顶杆的下端设有控制此顶杆上下移动的, 且其控制操作部件伸至上 述底座外的上下控制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底座内 固设有固定导向套, 上述顶杆以可上下移动地方式竖立于上述固定导向套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其特征在于 : 上述上下控 制装置包括平衡杆、 铰接座和控制杆, 上述铰接座固定在上述底座的底部上, 上述平衡杆横 卧放置, 并活动铰接在上述铰接座上, 上述顶杆的下端设有伸出上述固定导向套外并叠设 于上述平衡杆的第一端上的横杆, 且上。
5、述固定导向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供上述横杆伸出并可 上下活动的缺口, 上述控制杆为 L 型杆, 上述控制杆活动铰接在上述底座上, 上述 L 型杆的 水平杆叠放于上述平衡杆的第二端上, 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活动伸出上述底座外并位于上 述出液通道的下方, 上述底座上开设有供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活动伸出并可在其内倾斜活 动的伸出孔。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其特征在于 : 上述伸出孔 内固设有橡胶塞, 上述橡胶塞上开设有供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活动伸出的通孔, 上述通孔 的孔径大于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的外径。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
6、出液壶, 其特征在于 : 上述出液通 道内开设有供上述顶杆的上端伸入的伸入口, 且上述顶杆外套设有密封上述伸入口口沿的 密封帽, 上述密封帽固定在上述出液通道内, 上述顶杆的上端端部设有其顶部可活动伸入 上述出液口内的顶帽。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其特征在于 : 上述顶帽的 顶部呈金字塔形状。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其特征在于 : 上阀塞为球 形滚珠。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775509 U 2 1/3 页 3 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出液壶。 背景技术 0。
7、002 出液壶作为茶壶、 酒壶及咖啡壶的应用已为公知, 在现有的出液壶中, 倒壶内液体 时均需用手拿起整个茶壶才可使壶内液体流出, 这样使用者的手易接触到壶体的各部分, 卫生不能保证, 且若壶体加入温度过高的液体后壶体外侧的温度会太高, 在倒出液体时易 烫伤, 操作不方便。 0003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 市场上出现了自动液用壶, 如 2000 年 5 月 3 日公开的公开号 为 1251750 发明专利公开的的一种组合式自动液用壶,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磁铁带动杠 杆从而打开或关闭阀塞来控制出液通道, 但该方案要求用于承接液体的茶海是特定的, 即 茶海的底部要求含有磁铁, 这样使茶海的更换极不。
8、方便, 从而造成用户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 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包括壶体和 底座, 壶体设于底座上, 底座内设有由高至低的出液通道, 壶体的底部设有与出液通道相通 的出液口, 该底座内设有可控制出液口导通或截止且其控制操作部件伸至底座外的控制装 置 ; 上述控制装置包括顶杆和阀塞, 上述阀塞设于上述壶体的底部内并与上述出液口相匹 配, 上述顶杆以可活动上下移动的方式竖立于上述底座内, 且上述顶杆的上端可活动伸入 上述出液通道内并处于上述阀塞的下方, 上述顶杆的下端设有控制此。
9、顶杆上下移动的, 且 其控制操作部件伸至上述底座外的上下控制装置。 0006 上述底座内固设有固定导向套, 上述顶杆以可上下移动地方式竖立于上述固定导 向套内。 0007 上述上下控制装置包括平衡杆、 铰接座和控制杆, 上述铰接座固定在上述底座的 底部上, 上述平衡杆横卧放置, 并活动铰接在上述铰接座上, 上述顶杆的下端设有伸出上述 固定导向套外并叠设于上述平衡杆的第一端上的横杆, 且上述固定导向套的侧壁上开设有 供上述横杆伸出并可上下活动的缺口, 上述控制杆为 L 型杆, 上述控制杆活动铰接在上述 底座上, 上述L型杆的水平杆叠放于上述平衡杆的第二端上, 上述L型杆的竖直杆活动伸出 上述底座。
10、外并位于上述出液通道的下方, 上述底座上开设有供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活动伸 出并可在其内倾斜活动的伸出孔。 0008 上述伸出孔内固设有橡胶塞, 上述橡胶塞上开设有供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活动伸 出的通孔, 上述通孔的孔径大于上述 L 型杆的竖直杆的外径。 0009 上述出液通道内开设有供上述顶杆的上端伸入的伸入口, 且上述顶杆外套设有密 封上述伸入口口沿的密封帽, 上述密封帽固定在上述出液通道内, 上述顶杆的上端端部设 有其顶部可活动伸入上述出液口内的顶帽。 说 明 书 CN 202775509 U 3 2/3 页 4 0010 上述顶帽的顶部呈金字塔形状。 0011 上述阀塞为球形滚珠。。
11、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 使用时, 将茶海放置于底座位于出液通道的出水口下方处, 并使茶海控制上下控制装置的控制操作部件, 此时上下控制装置控制顶杆向上移动, 顶杆 的向上移动可将阀塞向上顶出出液口外, 这样壶内的液体即可从出液口中流出并经出液通 道至茶海内, 即无需端起壶体即能让壶内液体自动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出液壶, 茶海无 需特别设定即可控制出液壶出液和截止出液, 方便茶海的更换, 从而可方便用户的使用, 结 构简单。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4 图中 : 0015 壶体 1 出液口 11 0016 过滤网 12 底座 2 0017 出液通道。
12、 21 空腔 22 0018 伸入口 23 顶杆 31 0019 顶帽 311 横杆 312 0020 阀塞 32 固定导向套 33 0021 缺口 331 密封帽 4 0022 平衡杆 51 固定座 52 0023 控制杆 53 橡胶塞 6 0024 通孔 61 茶海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便茶海更换的自动出液壶, 如图1所示, 包括壶体1、 底座2和 控制装置, 壶体 1 架设于底座 2 上, 底座 2 内设有由高至低的出液通道 21 和供控制装置安 装的空腔 22, 壶体 1 的底部设有与出液通道 21 相通的出液口 11, 该控制装置包括顶杆 31 和阀塞 32。
13、, 阀塞 32 为球形滚珠, 球形滚珠活动嵌装在此出液口 11 上, 且壶体 1 的底部上设 有将阀塞 32 罩设其内的过滤网 12, 且过滤网 12 与阀塞 32 之间具有供阀塞 32 上下活动的 活动空间, 底座 2 内固定竖立有固定导向套 33, 顶杆 31 以可上下移动地方式活动竖立于固 定导向套 33 内, 且顶杆 31 的上端活动伸出固定导向套 33 的上端端部外, 出液通道 22 内开 设有供顶杆31的上端端部伸入至出液口11下方的伸入口23, 即顶杆31的上端端部经伸入 口 23 处于出口液口 11 的下方, 且顶杆 31 的上端端部盖设有其顶部可活动伸入上述出液口 内的顶帽3。
14、11, 该顶帽311的顶部呈金字塔形状, 而且, 顶杆23外套设有密封伸入口23口沿 的密封帽 4, 该密封帽 4 固定在出液通道 21 内, 通过此密封帽 4 可防止出液通道 21 内的液 体经顶杆 31 顺流至空腔 22 内 ; 该顶杆 31 的下端设有控制此顶杆 31 上下移动的, 且其控制 操作部件伸至底座 2 外的上下控制装置。 0026 该上下控制装置包括平衡杆 51、 铰接座 52 和控制杆 53, 该铰接座 52 固定在空腔 22 的底部上, 该平衡杆 51 横卧放置, 并通过活动插销活动铰接在铰接座 52 上, 该插销处于 说 明 书 CN 202775509 U 4 3/3。
15、 页 5 平衡杆51的中间部位, 该平衡杆51、 插销与铰接座52可构成一等臂杠杆结构, 该顶杆31的 下端设有伸出固定导向套 33 外并叠放于平衡杆 51 的第一端上的横杆 312, 且固定导向套 33 的侧壁上开设有供横杆 312 伸出并可上下活动的缺口 331, 控制杆 53 为 L 型杆, 该控制 杆 53 位于水平杆与竖直杆相交接的部位处通过插销活动铰接在底座 2 上, 且控制杆 53 的 水平杆叠放于平衡杆 51 的第二端上, 控制杆 53 的竖直杆的上部活动伸出空腔 22 外并位于 出液通道 21 的下方, 且底座 2 上开设有供控制杆 53 的竖直杆活动伸出并可在其内倾斜活 动。
16、的伸出孔, 该伸出孔内固设有橡胶塞6, 橡胶塞6上开设有供控制杆53的竖直杆活动伸出 的通孔 61, 通孔 61 的孔径大于控制杆 53 的竖直杆的外径。 0027 使用时, 把茶海7置于底座2位于出液通道21的出水口下方处, 并使茶海7的外侧 壁顶压着控制杆 53 的竖直杆, 控制杆 53 的竖直杆受到朝向顶杆 31 的侧推力, 橡胶塞 6 被 挤压, 此时控制杆 53 的水平杆靠近平衡杆 51 的一端向下倾斜, 控制杆 53 的水平杆的向下 倾斜可使平衡杆 51 的第二端向下落, 而平衡杆 51、 固定座 52 和插销之间构成杠杆结构, 则 根据杠杆原理, 平衡杆 51 的第一端可向上翘起。
17、, 平衡杆 51 第一端的向上翘起可经横杆 312 带动顶杆 31 向上移动, 顶杆 31 的向上移动可使顶帽 311 的顶部将出液口 11 上的阀塞 32 向上顶出出液口 11 外, 这样壶体 1 内的液体可从出液口 11 中流出并经出液通道 21 流出至 茶海 7 内 ; 当茶海 7 内不需再装壶内液体时, 只需将茶海 7 与控制杆 53 相脱离, 橡胶塞 6 的 弹性复位可使控制杆 53 的竖直杆复位, 平衡杆 51 恢复回平衡状态此时顶杆 31 利用自身的 重力向下回落, 顶杆 31 的向下回落可使顶帽 311 与阀塞 32 相脱离, 阀塞 32 利用自身重力 回落至出液口 11 内, 即出液口 11 被堵塞, 则壶体 1 内的液体不再流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 出液壶, 茶海无需特别设定即可控制出液壶出液和截止出液, 方便茶海的更换, 从而可方便 用户的使用, 结构简单。 0028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 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 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说 明 书 CN 202775509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775509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