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34974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75.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12801.6

申请日:

20150609

公开号:

CN104956870B

公开日:

201708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1/00,A01C21/00

申请人:

东北农业大学

发明人:

孙磊,梁杰,刘元英,李功义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优先权:

CN201510312801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时,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氮肥在块茎形成期追肥,基追比例为1:1;磷适宜用量为50‑90kg P2O5/hm2,全部的磷做基肥施用,土壤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高于45mg/kg时取下限。钾适宜用量为140‑180kg K2O/hm2,1/2的钾做基肥施用,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时取上限,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钾肥以硫酸钾为主,雨季追施时,可掺混50%以下的氯化钾。

权利要求书

1.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所述的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N/hm,氮肥在块茎形成期追肥,基追比例为1:1;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时,减少氮肥用量5-10kgN/hm,土壤有机质低于2%时,增加氮肥用量5-10kgN/hm;磷适宜用量为50-90kgPO/hm,土壤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高于45mg/kg时取下限;如果土壤偏酸,磷肥宜选用钙镁磷肥,如果土壤偏碱,磷肥宜选用过磷酸钙,全部磷肥做基肥施用;钾适宜用量为140-180kgKO/hm,1/2的钾做基肥施用,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时取上限,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钾肥以硫酸钾为主,为降低生产成本,雨季追施时,掺混50%以下的氯化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N/h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部磷肥做基肥施用,氮钾肥根据不同实验处理或在播种时做基肥施用,或在块茎膨大前侧开沟追施,实验于2010年5月-10月-2012年5月-10月在位于加格达奇的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实验设4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拉丁方排列,每小区5垄,垄距70cm,垄长22m,株距25cm,小区面积77m,重复之间设1m宽隔离带,每小区两个边行和每垄起始处各1m不予取样,余下每垄留6m测产,其余14m取样;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芽长控制在1.0cm左右,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即可切块播种,地温稳定达到10摄氏度时播种,深播浅覆土,播种深度10-12cm;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芽长控制在1.0cm左右,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即可切块播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豆,又称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名:potato),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茄目(Solanales)、茄科(Solanaceae)、茄属(Solanum),一年生草本植物。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土豆,高15-80厘米,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土豆因其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土豆是块茎繁殖,可入药,性平味甘,可以治胃痛、痄肋、痈肿等疾病。作为食物,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宜在低温、干燥、通风条件下保存。在中国各地,马铃薯的称呼又有不同,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生长环境: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栽培技术:播种:用块茎繁殖,把马铃薯按芽眼切成块状,垄播,4月份(春种)或10月份(冬种)播种。早熟马铃薯2-3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注意事项:马铃薯宜适时早播,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气温较低的季节,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土豆种植:注意培土厚度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调整,通常播种深度在8-12cm左右,土壤墒情好的可适当浅播,墒情差的应适当深播。出苗后应及时中耕培土,封垄前应培土2-3次,既能促进分层结薯,又能有效防止匍匐茎易窜出地面形成地上茎。马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部分有地上茎、羽状复叶、花蕾和果实;地下部分有地下茎、根、匍匐茎和块茎。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同均会影响马铃薯开花结果。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匍匐茎顶端膨大的块茎,它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匍匐茎、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公知的温带或亚热带地区马铃薯的田间管理措施如下:整地施肥:马铃薯的施肥一般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利于培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长。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降雨增多的季节,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此时,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化效益不断扩大,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田地栽培重施基肥的要点有二:一是在施肥中以优质有机肥为主;二是要坚持有机肥与三要素化肥配合施用,其中三要素化肥的用量应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留下1/3作追肥。每667平方米产1500-2000千克马铃薯的基肥施用量是:优质有机肥2000-3500千克、尿素12千克、过磷酸钙20—30千克、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钾10~15千克。将上述肥料和有机肥均匀混在一起,作基肥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这样可以疏松集中结薯的土层,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吸收养分。黑龙江省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雨热同季,土壤的养分含量高,缓冲容量大,土质疏松肥沃,所以其田间管理措施与其他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农民种植马铃薯一般是施完基肥后不再追肥,有的甚至不施任何肥料。但是黑龙江省春季寒冷干旱,土壤养分有效性低,块茎膨大期时马铃薯对养分需求高峰期,仅依靠有机质分解释放的养分难以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因此种植马铃薯时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重要手段,而寻找到一种能够提升在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产量的施加和追加氮磷钾肥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经检索,也没有发现任何与该专利相近或相似的专利。所以,发明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寻找到一种在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提高产量的施加和追加氮磷钾肥方法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如何在无灌溉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提升马铃薯产量的施加和追加氮磷钾肥方法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该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首先设计实验方案,利用实验基地实地验证土壤肥力及基肥和追肥的用量,然后将各种数据量化,研究黑龙江省中等肥力壤土上地种植早熟马铃薯所需要的最佳氮磷钾肥施加和追加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地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1.种薯处理

1)催芽: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芽长控制在1.0cm左右,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即可切块播种。

2)切块:播种前1天进行,单块重35~40g。每个切块至少带2个健全芽眼。切块时自薯块顶部至脐部纵切,切成立体块,多带薯肉,切时刀具用70%酒精进行消毒,以防病菌相互感染。

3)拌种:用5g农用链霉素加入50g甲基硫菌灵均匀拌入2kg滑石粉成混合粉剂,每50kg切块种薯用2kg混合药剂拌匀。

2.播种

实验于2010年5月-10月-2012年5月-10月在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试验基地(加格达奇)进行,实验设4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拉丁方排列,每小区5垄,垄距70cm,垄长22m,株距25cm,小区面积77m2,重复之间设1m宽隔离带,每小区两个边行和每垄起始处各1m不予取样,余下每垄留6m测产,其余14m取样。磷肥全部做基肥,氮钾肥根据不同实验处理或在播种时做基肥施用,或在块茎膨大前侧开沟追施,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见表2。播种时先划定小区,每垄单独施入称量的化肥,沿播种行机械开沟,按照既定的密度人工点播,播种后覆土,耙耱平整。深播浅覆土,播种深度10-12cm。

表2 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kg/hm2)

注:T1-T6分别代表个不同肥料施用处理。

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氮在块茎形成期追肥,基追比例为1:1。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时,减少氮用量5-10kg N/hm2,土壤有机质低于2%时,增加氮用量5-10kg N/hm2。磷适宜用量为50-90kg P2O5/hm2,全部的磷做基肥施用,土壤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高于45mg/kg时取下限。如果土壤偏酸,宜选用部分钙镁磷肥,如果土壤偏碱,则选用部分过磷酸钙。钾适宜用量为140-180kg K2O/hm2,1/2的钾做基肥施用,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时取上限,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钾肥以硫酸钾为主,为降低生产成本,雨季追施时,可掺混50%以下的氯化钾。

3.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

①苗高30cm左右:5%植株第一花序开花,深松浅培土,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②封垄前:90%植株第一花序开花,保持土壤疏松,消灭杂草,促使植株成为丰产株型,封垄前保证根系周围土足,以免块茎露出土面,增加结薯层数,提高产量。

2)病虫害防治:

杂草:播种喷苗前封闭除草剂(嗪酮乙草胺);

病害:以晚疫病防治为主,2-3种药剂交替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为在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利用试验基地实地验证土壤肥力及基肥和追肥的用量,然后将各种数据量化,研究东北地区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所需要的最佳氮磷钾肥施加和追加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除非特别指明否则本说明书所用的任何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领域中通常理解的含义,而未注明详细条件的实验方法是按照常规实验方法进行的。实施例一

一.实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脱毒良种,早熟品种。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提供

供试肥料为尿素(N 46%),磷酸二铵(N 18%,P2O546%),硫酸钾(K2O 50%)。

实验于2011年在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加格达奇)。供试土壤0~30cm土壤基础肥力的测定结果见表1。前茬作物为玉米。

表1 土壤基础肥力状况

二.播种及田间管理

1.种薯处理

1)催芽: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芽长控制在1.0cm左右,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即可切块播种。

2)切块:播种前1天进行,单块重35~40g。每个切块至少带2个健全芽眼。切块时自薯块顶部至脐部纵切,切成立体块,多带薯肉,切时刀具用70%酒精进行消毒,以防病害相互感染。

3)拌种:用5g农用链霉素加入50g甲基硫菌灵均匀拌入2kg滑石粉成混合粉剂,每50kg切块种薯用2kg混合药剂拌匀。

2.播种

实验于2011年5月-10月进行,实验设4个处理,4次重复,采用拉丁方排列,每小区5垄,垄距70cm,垄长22m,株距25cm,小区面积77m2,重复之间设1m宽隔离带,每小区两个边行和每垄起始处各1m不予取样,余下每垄留6m测产,其余14m取样。磷肥全部做基肥,氮钾肥根据不同实验处理或在播种时做基肥施用,或在块茎膨大前侧开沟追施,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见表2。播种时先划定小区,每垄单独施入称量的化肥,沿播种行机械开沟,按照既定的密度人工点播,播种后覆土,耙耱平整。地温稳定达到10摄氏度时播种,深播浅覆土,播种深度10-12cm。

表2 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kg/hm2)

注:T1-T6分别代表个不同肥料施用处理,下同。

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氮肥在块茎形成期追肥,基追比例为1:1。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时,减少氮肥用量5-10kg N/hm2,土壤有机质低于2%时,增加氮肥用量5-10kg N/hm2。磷适宜用量为50-90kg P2O5/hm2,全部的磷做基肥施用,土壤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高于45mg/kg时取下限。如果土壤偏酸,选用部分钙镁磷肥,如果土壤偏碱,则选用部分过磷酸钙。钾适宜用量为140-180kg K2O/hm2,1/2的钾做基肥施用,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时取上限,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钾肥以硫酸钾为主,为降低生产成本,雨季追施时,可掺混50%以下的氯化钾。

3.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

①苗高30cm左右:5%植株第一花序开花,深松浅培土,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

②封垄前:90%植株第一花序开花,保持土壤疏松,消灭杂草,促使植株成为丰产株型,封垄前保证根系周围土足,以免块茎露出土面,增加结薯层数,提高产量。

2)病虫害防治:

杂草:播种喷苗前封闭除草剂(嗪酮乙草胺);

病害:以晚疫病防治为主,2-3种药剂交替使用.

三.实验结果

表3 氮肥用量及追施时期及对早晚熟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物界定。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312801.6 (22)申请日 2015.06.0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9568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0.07 (73)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地址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 材街59号 (72)发明人 孙磊 梁杰 刘元英 李功义 (51)Int.Cl. A01G 1/00(2006.01) A01C 21/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091434 A,2007.12.2。

2、6, CN 102180746 A,2011.09.14, JP 特开2007-89488 A,2007.04.12, CN 102630423 A,2012.08.15, 孙磊等.氮磷钾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马铃 薯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4, (第158期),132-137. 审查员 潘玉芬 (54)发明名称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 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 (57)摘要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 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 属于农作物种 植技术领域, 其特征在于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 植时, 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 。

3、氮肥在块 茎形成期追肥, 基追比例为1:1; 磷适宜用量为 50-90kg P2O5/hm2, 全部的磷做基肥施用, 土壤中 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 高于45mg/ kg时取下限。 钾适宜用量为140-180kg K2O/hm2, 1/2的钾做基肥施用, 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 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时取上限, 高于 200mg/kg时取下限。 钾肥以硫酸钾为主, 雨季追 施时, 可掺混50以下的氯化钾。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CN 104956870 B 2017.08.11 CN 104956870 B 1.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

4、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 其特征在 于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 所述的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N/hm2, 氮肥在块 茎形成期追肥, 基追比例为1:1; 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时, 减少氮肥用量5-10kg N/hm2, 土壤有机质低于2时, 增加氮肥用量5-10kg N/hm2; 磷适宜用量为50-90kg P2O5/hm2, 土壤 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 高于45mg/kg时取下限; 如果土壤偏酸, 磷肥宜选用 钙镁磷肥, 如果土壤偏碱, 磷肥宜选用过磷酸钙, 全部磷肥做基肥施用; 钾适宜用量为140- 180kg K2O/hm2, 1/2。

5、的钾做基肥施用, 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 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 kg时取上限, 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 钾肥以硫酸钾为主, 为降低生产成本, 雨季追施时, 掺 混50以下的氯化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 磷钾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 磷钾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部磷肥做基肥施用, 氮钾肥根据不同实验处理或在播种 时做基肥施用, 或在块茎膨大前侧开沟追施, 实验于2010年5月-10月-201。

6、2年5月-10月在位 于加格达奇的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 实验设4个处理, 4次重复, 采用 拉丁方排列, 每小区5垄, 垄距70cm, 垄长22m, 株距25cm, 小区面积77m2, 重复之间设1m宽隔 离带, 每小区两个边行和每垄起始处各1m不予取样, 余下每垄留6m测产, 其余14m取样; 播种 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 芽长控制在1.0cm左右, 然后在自然 光下放置炼芽2天, 即可切块播种, 地温稳定达到10摄氏度时播种, 深播浅覆土, 播种深度 10-12cm; 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 芽长控制在。

7、1.0cm左 右, 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 即可切块播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956870 B 2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 氮磷钾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 肥方法, 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土豆, 又称马铃薯(学名: Solanum tuberosum, 英文名: potato), 分类上属于被子 植物门(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茄目(Solanales)、 茄科 (Solanace。

8、ae)、 茄属(Solanum), 一年生草本植物。 土豆的人工栽培地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 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 土豆, 高15-80厘米, 无毛或被疏柔毛。 茎分地上茎和 地下茎两部分。 土豆因其营养价值高、 适应力强、 产量大, 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 仅 次于水稻, 小麦和玉米。 土豆是块茎繁殖, 可入药, 性平味甘, 可以治胃痛、 痄肋、 痈肿等疾 病。 作为食物, 其保存周期不宜太长, 宜在低温、 干燥、 通风条件下保存。 在中国各地, 马铃薯 的称呼又有不同, 东北称土豆、 华北称山药蛋、 西北称洋芋、 江浙一带称洋番芋, 广东及香港 称之为薯仔。 生长环。

9、境: 马铃薯性喜冷凉, 是喜欢低温的作物。 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 疏松透气、 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对温度的要求: 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 当地温高 于25时, 块茎停止生长; 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 超过39停止生长。 栽培技术: 播 种: 用块茎繁殖, 把马铃薯按芽眼切成块状, 垄播, 4月份(春种)或10月份(冬种)播种。 早熟 马铃薯2-3个月左右就可以成熟了。 注意事项: 马铃薯宜适时早播, 要适时早整地施肥播种, 使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处于相对冷凉、 气温较低的季节, 使薯块形成和膨大避开高温时期。 土豆种植: 注意培土厚度应根据土壤墒情适当调整, 通常播种深度在8-12。

10、cm左右, 土壤墒情 好的可适当浅播, 墒情差的应适当深播。 出苗后应及时中耕培土, 封垄前应培土2-3次, 既能 促进分层结薯, 又能有效防止匍匐茎易窜出地面形成地上茎。 马铃薯的植株分地上和地下 两部分, 地上部分有地上茎、 羽状复叶、 花蕾和果实; 地下部分有地下茎、 根、 匍匐茎和块茎。 地上部分结果与否与品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同一品种在不同年份和同年份种植时间不 同均会影响马铃薯开花结果。 栽培马铃薯所获得的产品是地下匍匐茎顶端膨大的块茎, 它 们具有地上茎的很多特性。 匍匐茎、 块茎和地上茎可以说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在一定的环境 条件下能够互相转化。 公知的温带或亚热带地区马铃。

11、薯的田间管理措施如下: 整地施肥: 马 铃薯的施肥一般是以 “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 重施基肥, 早施追肥” 为原则。 有机肥中含有 丰富的有机物, 有利于培肥、 疏松土壤, 提高土壤肥力, 更有利于马铃薯块茎膨大和根系生 长。 马铃薯生长期间需要水肥最多的是开花期, 而此时也正是气温升高、 降雨增多的季节, 同时也是有机肥逐渐熟化、 腐解释放养分的阶段。 此时, 基肥中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转 化效益不断扩大, 满足了马铃薯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 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 田地栽培重 施基肥的要点有二: 一是在施肥中以优质有机肥为主; 二是要坚持有机肥与三要素化肥配 合施用, 其中三要素化肥的。

12、用量应以全生育期用量的2/3作基肥, 留下1/3作追肥。 每667平 方米产1500-2000千克马铃薯的基肥施用量是: 优质有机肥2000-3500千克、 尿素12千克、 过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4956870 B 3 磷酸钙2030千克、 草木灰150-200千克或氯化钾1015千克。 将上述肥料和有机肥均匀混 在一起, 作基肥施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 这样可以疏松集中结薯的土层, 有利于马铃薯根 系吸收养分。 黑龙江省是我国马铃薯的主产区, 冬季漫长寒冷, 夏季雨热同季, 土壤的养分 含量高, 缓冲容量大, 土质疏松肥沃, 所以其田间管理措施与其他地区有着较大的区别,。

13、 农 民种植马铃薯一般是施完基肥后不再追肥, 有的甚至不施任何肥料。 但是黑龙江省春季寒 冷干旱, 土壤养分有效性低, 块茎膨大期时马铃薯对养分需求高峰期, 仅依靠有机质分解释 放的养分难以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求, 因此种植马铃薯时合理施用基肥和追肥是提高马铃 薯产量的重要手段, 而寻找到一种能够提升在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产量的施加 和追加氮磷钾肥方法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经检索, 也没有发现任何与该专利相近或 相似的专利。 所以, 发明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 钾肥方法, 寻找到一种在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提高产量的施加和追加氮磷钾肥 方法是必。

14、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如何在无灌溉条件下的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提升马铃薯产 量的施加和追加氮磷钾肥方法的难题, 本发明提供了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 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 该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 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首先设计实验方案, 利用实验基地实地验证土壤肥力及基肥和追 肥的用量, 然后将各种数据量化, 研究黑龙江省中等肥力壤土上地种植早熟马铃薯所需要 的最佳氮磷钾肥施加和追加方法, 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 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地早熟马铃薯。

15、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的 具体操作步骤为: 0006 1.种薯处理 0007 1)催芽: 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 芽长控制在 1.0cm左右, 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 即可切块播种。 0008 2)切块: 播种前1天进行, 单块重3540g。 每个切块至少带2个健全芽眼。 切块时自 薯块顶部至脐部纵切, 切成立体块, 多带薯肉, 切时刀具用70酒精进行消毒, 以防病菌相 互感染。 0009 3)拌种: 用5g农用链霉素加入50g甲基硫菌灵均匀拌入2kg滑石粉成混合粉剂, 每 50kg切块种薯用2kg混合药剂拌匀。 0010 2.播种 0011 实验于。

16、2010年5月-10月-2012年5月-10月在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试验基 地(加格达奇)进行, 实验设4个处理, 4次重复, 采用拉丁方排列, 每小区5垄, 垄距70cm, 垄长 22m, 株距25cm, 小区面积77m2, 重复之间设1m宽隔离带, 每小区两个边行和每垄起始处各1m 不予取样, 余下每垄留6m测产, 其余14m取样。 磷肥全部做基肥, 氮钾肥根据不同实验处理或 在播种时做基肥施用, 或在块茎膨大前侧开沟追施, 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见表2。 播种时 先划定小区, 每垄单独施入称量的化肥, 沿播种行机械开沟, 按照既定的密度人工点播, 播 种后覆土, 耙耱平整。 深播浅覆。

17、土, 播种深度10-12cm。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4956870 B 4 0012 表2 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kg/hm2) 0013 0014 注: T1-T6分别代表个不同肥料施用处理。 0015 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 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 氮在块茎 形成期追肥, 基追比例为1:1。 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时, 减少氮用量5-10kg N/hm2, 土壤 有机质低于2时, 增加氮用量5-10kg N/hm2。 磷适宜用量为50-90kg P2O5/hm2, 全部的磷做 基肥施用, 土壤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 。

18、高于45mg/kg时取下限。 如果土壤偏 酸, 宜选用部分钙镁磷肥, 如果土壤偏碱, 则选用部分过磷酸钙。 钾适宜用量为140-180kg K2O/hm2, 1/2的钾做基肥施用, 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 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时取 上限, 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 钾肥以硫酸钾为主, 为降低生产成本, 雨季追施时, 可掺混 50以下的氯化钾。 0016 3.田间管理 0017 1)中耕培土 0018 苗高30cm左右: 5植株第一花序开花, 深松浅培土, 以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发 育; 0019 封垄前: 90植株第一花序开花, 保持土壤疏松, 消灭杂草, 促使植株成为。

19、丰产 株型, 封垄前保证根系周围土足, 以免块茎露出土面, 增加结薯层数, 提高产量。 0020 2)病虫害防治: 0021 杂草:播种喷苗前封闭除草剂(嗪酮乙草胺); 0022 病害: 以晚疫病防治为主, 2-3种药剂交替使用. 002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为在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 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 利用试验基地实地验证土壤肥力及基肥和追肥的用量, 然后 将各种数据量化, 研究东北地区中等肥力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所需要的最佳氮磷钾肥施 加和追加方法, 为农业生产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4956870 B。

20、 5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5 图1为无灌溉条件下提高中等肥力壤土上早熟马铃薯商品薯产量的氮磷钾肥方法 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 除非特别指明否则本说明书所用的任何术语具有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本领域中通常理解的含义, 而未注明详细条件的实验方法是按照常规实验方法 进行的。 实施例一 0027 一.实验材料 0028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荷兰15脱毒良种,早熟品种。 由大兴安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 提供 0029 供试肥料为尿素(N 46), 磷酸二铵(N 18, P2O546), 硫酸钾(K2O 50)。 0030 实验于2011年在大兴安。

21、岭地区农业林业科学院试验基地进行(加格达奇)。 供试土 壤030cm土壤基础肥力的测定结果见表1。 前茬作物为玉米。 0031 表1 土壤基础肥力状况 0032 0033 二.播种及田间管理 0034 1.种薯处理 0035 1)催芽: 播种前15-20天挑选健康种薯在15左右条件下催芽10天, 芽长控制在 1.0cm左右, 然后在自然光下放置炼芽2天, 即可切块播种。 0036 2)切块: 播种前1天进行, 单块重3540g。 每个切块至少带2个健全芽眼。 切块时自 薯块顶部至脐部纵切, 切成立体块, 多带薯肉, 切时刀具用70酒精进行消毒, 以防病害相 互感染。 0037 3)拌种: 用5。

22、g农用链霉素加入50g甲基硫菌灵均匀拌入2kg滑石粉成混合粉剂, 每 50kg切块种薯用2kg混合药剂拌匀。 0038 2.播种 0039 实验于2011年5月-10月进行, 实验设4个处理, 4次重复, 采用拉丁方排列, 每小区5 垄, 垄距70cm, 垄长22m, 株距25cm, 小区面积77m2, 重复之间设1m宽隔离带, 每小区两个边行 和每垄起始处各1m不予取样, 余下每垄留6m测产, 其余14m取样。 磷肥全部做基肥, 氮钾肥根 据不同实验处理或在播种时做基肥施用, 或在块茎膨大前侧开沟追施, 肥料施用时期及施 用量见表2。 播种时先划定小区, 每垄单独施入称量的化肥, 沿播种行机。

23、械开沟, 按照既定的 密度人工点播, 播种后覆土, 耙耱平整。 地温稳定达到10摄氏度时播种, 深播浅覆土, 播种深 度10-12cm。 0040 表2 肥料施用时期及施用量(kg/hm2)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4956870 B 6 0041 0042 注: T1-T6分别代表个不同肥料施用处理, 下同。 0043 在中等肥力的壤土上种植早熟马铃薯, 氮适宜用量为130-170kg N/hm2。 氮肥在块 茎形成期追肥, 基追比例为1:1。 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4时, 减少氮肥用量5-10kg N/hm2, 土壤有机质低于2时, 增加氮肥用量5-10kg N/hm2。 磷适宜。

24、用量为50-90kg P2O5/hm2, 全部 的磷做基肥施用, 土壤中Olsen磷含量低于20mg/kg时取上限, 高于45mg/kg时取下限。 如果 土壤偏酸, 选用部分钙镁磷肥, 如果土壤偏碱, 则选用部分过磷酸钙。 钾适宜用量为140- 180kg K2O/hm2, 1/2的钾做基肥施用, 1/2的钾与氮肥一起追施。 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 kg时取上限, 高于200mg/kg时取下限。 钾肥以硫酸钾为主, 为降低生产成本, 雨季追施时, 可 掺混50以下的氯化钾。 0044 3.田间管理 0045 1)中耕培土 0046 苗高30cm左右: 5植株第一花序开花, 深松浅培土,。

25、 以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发 育; 0047 封垄前: 90植株第一花序开花, 保持土壤疏松, 消灭杂草, 促使植株成为丰产 株型, 封垄前保证根系周围土足, 以免块茎露出土面, 增加结薯层数, 提高产量。 0048 2)病虫害防治: 0049 杂草:播种喷苗前封闭除草剂(嗪酮乙草胺); 0050 病害: 以晚疫病防治为主, 2-3种药剂交替使用. 0051 三.实验结果 0052 表3 氮肥用量及追施时期及对早晚熟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4956870 B 7 0053 005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 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 物界定。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4956870 B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9 CN 104956870 B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