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734802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06848.6

申请日:

20150819

公开号:

CN105145455B

公开日:

201710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主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申请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中心

发明人:

陈敏,郑回勇,蔡淑芳,林营志,雷锦桂

地址: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优先权:

CN201510506848A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蔡学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过滤机集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调节水池与外界水源相连通,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活性炭过滤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本发明节约水产养殖用水,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机集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所述调节水池与外界水源相连通,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阳光温室内部设置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通,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泥池,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通过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内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接的臭氧灭菌器及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浮分离器,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内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通过管路与污泥池及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均为反冲洗式过滤器,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反冲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供水泵相连通,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与供水泵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的臭氧管道混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均有至少三个过滤单元构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涉及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是在半封闭或全封闭条件下,对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水质、水流、水温、投饵、排污、疾病预防、水处理、循环使用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的一种养殖模式,模拟鱼类生长最佳生理生态环境,水质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净化技术被重新利用,且达到四季不间断生产、经济效益高、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具有占地少、用工少、单产高、受自然环境影响小、消耗水资源少,而且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病原体及其他杂质。最终以悬浮的颗粒物、溶解有机物、氨氮的形式存在,为了使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养殖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安全浓度之下,应具备不同的污染物处理单元,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对水质、溶氧、温度及其他水化学参数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处理并循环利用高密度养鱼污水,有效利用水资源,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所述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机集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所述调节水池与外界水源相连通,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阳光温室内部设置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通,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泥池,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

进一步的,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通过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内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接的臭氧灭菌器及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浮分离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内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通过管路与污泥池及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均为反冲洗式过滤器,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反冲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供水泵相连通,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与供水泵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的臭氧管道混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进一步的,所述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均有至少三个以上过滤单元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浅层沙过滤器过滤去除水体悬浮物(鱼粪、残饵)避免因水体悬浮物富集造成氨氮污染,大幅减少后段水循环处理的负担,运行费用低,省电、省水、省维修费用;采用气浮分离法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含大量泡沫的浓水没有被排放掉,而是进入污泥池,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不设置排水口,不向系统排泄养殖污水,节约水产养殖用水,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压机、制氧机和臭氧机的一种连接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阳光温室;2-养殖池;3-植物栽培装置;4-植物培养液贮池;5-污泥池6-污泥脱水机;7-污泥泵;8-过滤机集水池;9-提升泵;10-浅层砂过滤器;11-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12-调节水池;13-供水泵;14-臭氧管道混合器;15-活性炭过滤器;16-换热器;17-纯氧管道混合器;18-空压机;19-储气罐;20-除水器;20-制氧机;21-臭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所述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所述过滤机集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所述调节水池与外界水源相连通,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阳光温室内部设置有植物栽培装置,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通,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泥池,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通过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内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接的臭氧灭菌器及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浮分离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内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通过管路与污泥池及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均为反冲洗式过滤器,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反冲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供水泵相连通,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与供水泵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的臭氧管道混合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浅层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均有至少三个以上过滤单元构成,根据鱼类养殖密度和水质现状,自动启用若干个过滤单元。例如,有3个过滤单元同时运行,正常产水;反冲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2个产水,1个利用产水余压进行反冲,通过PLC控制气动多路阀轮流切换使每个过滤单元在20min里都有1-2min的反冲时间,以使得过滤器始终保持良好的过滤精度和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用臭氧对养殖循环水进行处理,能抑制鱼类病原微生物、氧化有机废物和亚硝酸盐,以及总氨氮,可降低TSS、COD、DOC。气浮分离器向水体中通入气体,产生大量的气泡,使得水中的微颗粒粘附于气泡的表面,随气泡一起上升到水面形成泡沫,含大量表面活性的悬浮物和溶解物的浓水随泡沫被排入污泥池处理;而清水溢流进入调节水池,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确保水体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当植物栽培装置中的水量超出时,超出水量被输送到臭氧杀菌与气浮分离池处理。

具体实施方法:

养殖池的污水经管路首先排入过滤机集水池,再通过提升泵送入浅层砂过滤器去除水体中悬浮颗粒后,进入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进行臭氧杀菌及气浮分离去除水体中悬浮物和溶解物,然后进入调节池由供水泵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残留臭氧,随后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进入纯氧管道混合器进行充氧混合,最后回流入养殖池;所述浅层砂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的反冲洗废水汇同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气浮分离的泡沫浓水,均流入污泥池,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底部设置污泥泵,可按需抽出浓水送入污泥池或将底部的污水抽出再次送入过滤机集水池上部进行内循环,每间隔一段时间运行5-15min内循环,以防止沉淀物淤积,污泥池的上清液溢流进入植物培养液贮池,供植物营养吸收。当污泥池底部沉淀物淤积过多时,启动与污泥池相连通的污泥脱水机,污泥脱水机产生的清水返回污泥池,副产品为高浓度污泥(泥饼)可作为有机肥工厂的原材料,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当养殖池内的养殖对象处于鱼苗期或养殖密度较小时期,浅层石英砂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的污水,直接经臭氧管道混合器杀菌后由供水泵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残留臭氧,随后经过换热器通换热后进入纯氧管道混合器进行充氧混合后回流入养殖池。此旁路的循环水不经过臭氧杀菌与气浮分离池和调节水池,节约了供水泵和气浮分离相关的能耗。在不同鱼类养殖周期,根据养殖密度和水质状况,此旁路和需经过臭氧杀菌与气浮分离池和调节水池的主循环路径可以配合交替使用。例如,当现场鱼类养殖密度<20kg/m2,可以采用此旁路运行3-5天,主循环路径运行16-24h。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气浮分离法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的悬浮物和溶解物。向水体中通入气体,产生大量的气泡,使得水中的微颗粒粘附于气泡的表面,随气泡一起上升到水面形成泡沫而得以去除,含大量泡沫的浓水没有被排放掉,而是进入污泥池,最终由植物吸收利用。众所周知,水产养殖的浓水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流域富营养化,产生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本发明可以浓缩挥发性物质、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总氮,用于植物营养吸收,不仅能达到净水的目的,还能获得第二产出,是目前解决循环中养殖系统中氮循环的最有效和关键的技术,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506848.6 (22)申请日 2015.08.19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145455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2.16 (73)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干部培训 中心 地址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 (72)发明人 陈敏 郑回勇 蔡淑芳 林营志 雷锦桂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51)Int.Cl. A01K 63/00(2017.01) 。

2、A01K 63/04(2006.01) A01G 31/02(2006.01) 审查员 张团委 (54)发明名称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 系统, 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 养殖池下部 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过滤机集水池 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 通, 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 浮分离池相连通, 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 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 调节水池与外界水源 相连通, 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 滤器输入端相连通, 活性炭过滤器输出端与换热 器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

3、连 通, 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 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 本发明节约水产养 殖用水, 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 具有良好的 生态效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5145455 B 2017.10.13 CN 105145455 B 1.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所述过滤机集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 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 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 所述调节水池与。

4、外界水 源相连通, 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 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 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 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 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阳光温室内部设置有植 物栽培装置, 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 连通, 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泥池, 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 污泥脱水机, 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通过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内设置有与 臭氧机相连接。

5、的臭氧灭菌器及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浮分离器, 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内设置有 污泥泵, 所述污泥泵通过管路与污泥池及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 活性炭 过滤器均为反冲洗式过滤器, 浅层砂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反冲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供水泵相连通, 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与供水泵相连通 的管路上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的臭氧管道混合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脱水机 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浅层砂过滤 器、 活性炭过滤器均有至少三个过滤单元。

6、构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145455 B 2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涉及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设备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是在半封闭或全封闭条件下, 对养殖生产全过程的水质、 水流、 水温、 投饵、 排污、 疾病预防、 水处理、 循环使用等实行半自动或全自动化管理的一种养殖模 式, 模拟鱼类生长最佳生理生态环境, 水质通过一系列的循环净化技术被重新利用, 且达到 四季不间断生产、 经济效益高、 操作管理自动化等诸多优点。 工厂化养鱼是当今最为先进的 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 具。

7、有占地少、 用工少、 单产高、 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消耗水资源少, 而且封闭式循环流水养鱼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养殖方式。 0003 工厂化循环水养鱼系统中的污染物主要是未被摄食的残饵、 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和 分泌物、 病原体及其他杂质。 最终以悬浮的颗粒物、 溶解有机物、 氨氮的形式存在, 为了使这 些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养殖生物正常生长繁殖所要求的安全浓度之下, 应具备不同的污染物 处理单元, 以维持整个养殖系统对水质、 溶氧、 温度及其他水化学参数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处理并循环 利用高密度养鱼污水, 。

8、有效利用水资源, 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0005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 包括 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 所述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所述过滤机集 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 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 池, 所述调节水池与外界水源相连通, 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 相连通,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 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

9、道混合器。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阳光温室内部设置有植物栽培装置, 所述植物栽培 装置培养液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通, 所述植物培养液贮池 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泥池, 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植物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 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通过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内设 置有与臭氧机相连接的臭氧灭菌器及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浮分离器。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内设置有污泥泵, 所述污泥泵通过管路与污泥池及 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0009 进。

10、一步的,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均为反冲洗式过滤器, 浅层砂过滤 器、 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反冲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供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145455 B 3 水泵相连通, 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与供水泵相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的臭氧管 道混合器。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污泥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均有至少三个以上过滤单元构成。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浅层沙过滤器过滤去除水体悬 浮物 (鱼粪、 残饵) 避免因水体悬浮物富集造成氨氮污染,。

11、 大幅减少后段水循环处理的负担, 运行费用低, 省电、 省水、 省维修费用; 采用气浮分离法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的悬浮物和溶 解物, 含大量泡沫的浓水没有被排放掉, 而是进入污泥池, 循环利用,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不设置排水口, 不向系统排泄养殖污水, 节约水产养殖用水, 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空压机、 制氧机和臭氧机的一种连接设置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 0017 1-阳光温室; 2-养殖池; 3-植物栽培装置; 4-植物培养液贮池; 5-污泥池6-污泥脱 水机; 7-。

12、污泥泵; 8-过滤机集水池; 9-提升泵; 10-浅层砂过滤器; 11-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 12-调节水池; 13-供水泵; 14-臭氧管道混合器; 15-活性炭过滤器; 16-换热器; 17-纯氧管道 混合器; 18-空压机; 19-储气罐; 20-除水器; 20-制氧机; 21-臭氧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9 如图1-2所示,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鱼水处理系统,包括设有养殖池的阳光温室, 所述养殖池下部通过管路与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所述过滤机集水池通过提升泵及管路与 浅层砂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

13、氧杀菌气浮分离池相 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旁侧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调节水池, 所述调节水池与外界 水源相连通, 调节水池通过供水泵及管路与活性炭过滤器输入端相连通, 所述活性炭过滤 器输出端与换热器相连通, 所述换热器通过管路与养殖池相连通, 换热器与养殖池相连通 的管路上设置有与制氧机相连的纯氧管道混合器。 0020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养殖池上方的阳光温室内部设置有植物栽培装置, 所述植物 栽培装置培养液的输入端及输出端均通过管路与植物培养液贮池相连通, 所述植物培养液 贮池设置有与其相连通的污泥池, 所述污泥池底部通过管路连接有污泥脱水机。 0021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植物栽培装。

14、置培养液的输出端通过管路与臭氧杀菌气浮分离 池相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通过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 所述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 内设置有与臭氧机相连接的臭氧灭菌器及与空压机相连接的气浮分离器。 0022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过滤机集水池内设置有污泥泵, 所述污泥泵通过管路与污泥 池及过滤机集水池相连通。 0023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均为反冲洗式过滤器, 浅层砂过 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通过反冲管路与污泥池相连通,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通过管路与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145455 B 4 供水泵相连通, 浅层砂过滤器输出端与供水泵相连通的管路上设。

15、置有与臭氧机相连的臭氧 管道混合器。 0024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污泥机为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0025 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 活性炭过滤器均有至少三个以上过滤单元构 成, 根据鱼类养殖密度和水质现状, 自动启用若干个过滤单元。 例如, 有3个过滤单元同时运 行, 正常产水; 反冲时在不停机的情况下2个产水, 1个利用产水余压进行反冲, 通过PLC控制 气动多路阀轮流切换使每个过滤单元在20min里都有1-2min的反冲时间, 以使得过滤器始 终保持良好的过滤精度和效果。 0026 在本实施例中, 用臭氧对养殖循环水进行处理, 能抑制鱼类病原微生物、 氧化有机 废物和亚硝酸盐, 。

16、以及总氨氮, 可降低TSS、 COD、 DOC。 气浮分离器向水体中通入气体, 产生大 量的气泡, 使得水中的微颗粒粘附于气泡的表面, 随气泡一起上升到水面形成泡沫, 含大量 表面活性的悬浮物和溶解物的浓水随泡沫被排入污泥池处理; 而清水溢流进入调节水池, 有效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 确保水体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0027 在本实施例中, 当植物栽培装置中的水量超出时, 超出水量被输送到臭氧杀菌与 气浮分离池处理。 0028 具体实施方法: 0029 养殖池的污水经管路首先排入过滤机集水池, 再通过提升泵送入浅层砂过滤器去 除水体中悬浮颗粒后, 进入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进行臭氧杀菌及气浮分离去除水体。

17、中悬浮 物和溶解物, 然后进入调节池由供水泵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残留臭氧, 随后经过换热器 换热后进入纯氧管道混合器进行充氧混合,最后回流入养殖池; 所述浅层砂过滤器和活性 炭过滤器的反冲洗废水汇同臭氧杀菌气浮分离池气浮分离的泡沫浓水, 均流入污泥池, 所 述过滤机集水池底部设置污泥泵, 可按需抽出浓水送入污泥池或将底部的污水抽出再次送 入过滤机集水池上部进行内循环, 每间隔一段时间运行5-15min内循环, 以防止沉淀物淤 积, 污泥池的上清液溢流进入植物培养液贮池, 供植物营养吸收。 当污泥池底部沉淀物淤积 过多时, 启动与污泥池相连通的污泥脱水机, 污泥脱水机产生的清水返回污泥池, 副产。

18、品为 高浓度污泥 (泥饼) 可作为有机肥工厂的原材料, 实现养殖污水资源化利用; 当养殖池内的 养殖对象处于鱼苗期或养殖密度较小时期, 浅层石英砂过滤器过滤处理后的污水, 直接经 臭氧管道混合器杀菌后由供水泵送入活性炭过滤器去除残留臭氧, 随后经过换热器通换热 后进入纯氧管道混合器进行充氧混合后回流入养殖池。 此旁路的循环水不经过臭氧杀菌与 气浮分离池和调节水池, 节约了供水泵和气浮分离相关的能耗。 在不同鱼类养殖周期, 根据 养殖密度和水质状况, 此旁路和需经过臭氧杀菌与气浮分离池和调节水池的主循环路径可 以配合交替使用。 例如, 当现场鱼类养殖密度20kg/m2,可以采用此旁路运行3-5天。

19、, 主循 环路径运行16-24h。 0030 在本实施例中, 采用气浮分离法去除水中的表面活性的悬浮物和溶解物。 向水体 中通入气体, 产生大量的气泡, 使得水中的微颗粒粘附于气泡的表面, 随气泡一起上升到水 面形成泡沫而得以去除, 含大量泡沫的浓水没有被排放掉, 而是进入污泥池, 最终由植物吸 收利用。 众所周知, 水产养殖的浓水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会造成流域富营养化, 产生 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本发明可以浓缩挥发性物质、 水中的悬浮物质和总氮, 用于植物营养 吸收, 不仅能达到净水的目的, 还能获得第二产出, 是目前解决循环中养殖系统中氮循环的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145455 B 5 最有效和关键的技术, 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0031 上列较佳实施例, 对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 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145455 B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5145455 B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5145455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